当前课程知识点:工程测量学 >  第四章 施工放样 >  4.1施工放样概述 >  4-1-3建筑限差的分配

返回《工程测量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4-1-3建筑限差的分配在线视频

下一节:4-2-1交会法放样

返回《工程测量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4-1-3建筑限差的分配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施工放样是直接为施工服务的

放样中的任何差错

都将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测量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放样前要熟悉工程总布置图和细部结构设计图

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点

以及各细部间的几何关系

结合现场条件

选择仪器设备和确定放样方法

精心放样、随时检查校核

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般在工程的施工规范中仅对建筑限差有明确的规定

而不直接给出测量的精度

那么我们该如何根据建筑限差

来确定我们测量所需要的精度呢?

其实建筑限差是指建筑物竣工后

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差

又被称为设计或施工允许的总误差

假设某工程建筑限差为∆

允许的测量误差为∆_1

允许的施工误差为∆_2

允许的加工制造误差为∆_3

假定上述几种误差相互独立

则存在这样的函数关系:

在这个关系式中

建筑限差往往是已知的

如何将它合理的分配到测量误差

施工误差以及加工制造误差中呢

我们知道误差的分配原则包括

等影响原则

按比例分配原则

忽略不计原则

根据不同的工程可以选择不同的误差分配方案

并将分配结果与实际能达到的值进行比对

必要时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调整

直到分配的误差比较合理为止

例如 按照等影响原则

也就是∆_1等于∆_2等于∆_3

则分配给测量的允许误差应为

建筑限差的根号三分之一

如果我们假设总误差∆由∆_1和∆_2两部分误差组成

并且∆_2等于三分之一的∆_1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这样一种关系式

这表明 当∆_2是∆_1的三分之一

甚至不足三分之一时

∆_2相对于总误差∆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以工程建筑物的轴线位置放样为例

假设工程建筑物轴线的建筑限差为∆

则相应的中误差M应为建筑限差的一半

M等于二分之∆

其中包含了测量中误差

和施工中误差

而测量中误差中

又包含了工程控制网中控制点中误差和施工放样中误差两个部分

也就是说

工程建筑物的轴线位置误差中

包含了工程控制网测量误差、施工放样测量误差和施工误差三个部分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规定

测量允许误差宜为工程允许偏差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按照误差的等影响原则

我们取二分之一进行计算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组函数关系

我们以前面极坐标法放样点位为例

放样点P的实地放样点位中误差为m_测

其中包含了控制点测量中误差m_控和施工放样中误差m_放

一般在建立施工控制网时

测量条件较好

并且有足够充足的时间用于多余观测

来提高控制网的测量精度

而在施工放样时

由于会受施工干扰

测量条件较差

并且为了紧密配合施工

难以用多余观测来提高放样精度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提高施工测量控制网的测量精度

使控制网的点位误差相对于施工放样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利用这个式子

我们可以根据建筑限差的要求

来确定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指标

相应的还可以确定出施工放样测量中误差与施工中误差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谢谢大家

工程测量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绪论

--1-1-1工程测量学概述

--测试1-1

--1-1-2工程测量学的任务和内容

--测试1-2

--1-1-3工程测量学的发展

-讨论1

第二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2.1地形图测绘概述

--2-1-1古代地形图测绘

--测试2-1

--2-1-2地形图比例尺

--测试2-2

--2-1-3工程建设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测试2-3

-2.2地形图的应用

--2-2-1断面图绘制

--测试2-4

--2-2-2地形图选线

--测试2-5

--2-2-3场地整平

--测试2-6

--2-2-4填挖边界计算

--测试2-7

第三章 工程测量控制网

-3.1工程测量控制网概述

--3-1-1测量控制网的分类

--测试3-1

--3-1-2工程测量控制网分类

--测试3-2

-3.2工程测量控制网基准

--3-2-1工程测量控制网基准概述

--测试3-3

--3-2-2投影带与投影面的关系

--测试3-4

--3-2-3投影带与投影面的选择

--测试3-5

--3-2-4工程平面坐标系的选择

--测试3-6

-3.3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质量准则及优化设计

--3-3-1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测试3-7

--3-3-2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测试3-8

--3-3-3工程测量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测试3-9

第四章 施工放样

-4.1施工放样概述

--4-1-1施工放样概述

--测试4-1

--4-1-2施工放样的种类

--测试4-2

--4-1-3建筑限差的分配

--测试4-3

-4.2平面施工放样方法

--4-2-1交会法放样

--测试4-4

--4-2-2角度归化法点位放样

--测试4-5

--4-2-3归化法直线放样

--测试4-6

--4-2-4RTK放样方法

--测试4-7

-4.3高程施工放样方法

--4-3-1几何水准法高程放样

--测试4-8

--4-3-2深基坑水准法高程放样

--测试4-9

--4-3-3全站仪无仪器高法高程放样

--测试4-10

第五章 道路曲线测设

-5.1道路圆曲线测设

--5-1-1道路曲线测设概述

--测试5-1

--5-1-2圆曲线主点

--测试5-2

--5-1-3圆曲线要素

--测试5-3

--5-1-4圆曲线主点里程推算

--测试5-4

--5-1-5圆曲线主点测设

--测试5-5

-5.2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测设

--5-2-1缓和曲线概述

--测试5-6

--5-2-2缓和曲线的基本概念

--测试5-7

--5-2-3缓和曲线要素

--测试5-8

--5-2-4缓和曲线段参数方程

--测试5-9

--5-2-5圆曲线段参数方程

--测试5-10

--5-2-6缓和曲线放样

--测试5-11

-5.3竖曲线测设

--5-3-1竖曲线概述

--测试5-12

--5-3-2竖曲线的曲线要素

--测试5-13

--5-3-3竖曲线测设

--测试5-14

第六章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6.1变形监测概述

--6-1-1变形监测的定义及分类

--测试6-1

--6-1-2变形影响因子

--测试6-2

--6-1-3变形监测的特点

--测试6-3

--6-1-4变形监测网的构成

--测试6-4

--6-1-5变形监测的技术与方法

--测试6-5

-6.2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6-2-1非周期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测试6-6

--6-2-2周期变形的监测方案设计

--测试6-7

--6-2-3变形监测方案的精度设计

--测试6-8

--6-2-4变形监测方案的周期设计

--测试6-9

--6-2-5变形监测方案的费用估算

--测试6-10

-6.3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及成果表达

--6-3-1变形监测资料整理

--测试6-11

--6-3-2变形监测资料分析

--测试6-12

--6-3-3变形监测成果表达

--测试6-13

课程考核测验

-课程考核测验

4-1-3建筑限差的分配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