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工程测量学 > 第四章 施工放样 > 4.1施工放样概述 > 4-1-3建筑限差的分配
施工放样是直接为施工服务的
放样中的任何差错
都将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测量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放样前要熟悉工程总布置图和细部结构设计图
找出主要轴线和主要点
以及各细部间的几何关系
结合现场条件
选择仪器设备和确定放样方法
精心放样、随时检查校核
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般在工程的施工规范中仅对建筑限差有明确的规定
而不直接给出测量的精度
那么我们该如何根据建筑限差
来确定我们测量所需要的精度呢?
其实建筑限差是指建筑物竣工后
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差
又被称为设计或施工允许的总误差
假设某工程建筑限差为∆
允许的测量误差为∆_1
允许的施工误差为∆_2
允许的加工制造误差为∆_3
假定上述几种误差相互独立
则存在这样的函数关系:
在这个关系式中
建筑限差往往是已知的
如何将它合理的分配到测量误差
施工误差以及加工制造误差中呢
我们知道误差的分配原则包括
等影响原则
按比例分配原则
忽略不计原则
根据不同的工程可以选择不同的误差分配方案
并将分配结果与实际能达到的值进行比对
必要时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调整
直到分配的误差比较合理为止
例如 按照等影响原则
也就是∆_1等于∆_2等于∆_3
则分配给测量的允许误差应为
建筑限差的根号三分之一
如果我们假设总误差∆由∆_1和∆_2两部分误差组成
并且∆_2等于三分之一的∆_1
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这样一种关系式
这表明 当∆_2是∆_1的三分之一
甚至不足三分之一时
∆_2相对于总误差∆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以工程建筑物的轴线位置放样为例
假设工程建筑物轴线的建筑限差为∆
则相应的中误差M应为建筑限差的一半
即
M等于二分之∆
其中包含了测量中误差
和施工中误差
而测量中误差中
又包含了工程控制网中控制点中误差和施工放样中误差两个部分
也就是说
工程建筑物的轴线位置误差中
包含了工程控制网测量误差、施工放样测量误差和施工误差三个部分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规定
测量允许误差宜为工程允许偏差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按照误差的等影响原则
我们取二分之一进行计算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组函数关系
我们以前面极坐标法放样点位为例
放样点P的实地放样点位中误差为m_测
其中包含了控制点测量中误差m_控和施工放样中误差m_放
一般在建立施工控制网时
测量条件较好
并且有足够充足的时间用于多余观测
来提高控制网的测量精度
而在施工放样时
由于会受施工干扰
测量条件较差
并且为了紧密配合施工
难以用多余观测来提高放样精度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提高施工测量控制网的测量精度
使控制网的点位误差相对于施工放样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利用这个式子
我们可以根据建筑限差的要求
来确定施工控制测量的精度指标
相应的还可以确定出施工放样测量中误差与施工中误差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谢谢大家
-1.1绪论
--测试1-1
--测试1-2
-讨论1
-2.1地形图测绘概述
--测试2-1
--测试2-2
--测试2-3
-2.2地形图的应用
--测试2-4
--测试2-5
--测试2-6
--测试2-7
-3.1工程测量控制网概述
--测试3-1
--测试3-2
-3.2工程测量控制网基准
--测试3-3
--测试3-4
--测试3-5
--测试3-6
-3.3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质量准则及优化设计
--测试3-7
--测试3-8
--测试3-9
-4.1施工放样概述
--测试4-1
--测试4-2
--测试4-3
-4.2平面施工放样方法
--测试4-4
--测试4-5
--测试4-6
--测试4-7
-4.3高程施工放样方法
--测试4-8
--测试4-9
--测试4-10
-5.1道路圆曲线测设
--测试5-1
--测试5-2
--测试5-3
--测试5-4
--测试5-5
-5.2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测设
--测试5-6
--测试5-7
--测试5-8
--测试5-9
--测试5-10
--测试5-11
-5.3竖曲线测设
--测试5-12
--测试5-13
--测试5-14
-6.1变形监测概述
--测试6-1
--测试6-2
--测试6-3
--测试6-4
--测试6-5
-6.2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测试6-6
--测试6-7
--测试6-8
--测试6-9
--测试6-10
-6.3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及成果表达
--测试6-11
--测试6-12
--测试6-13
-课程考核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