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渴望上大学, 但你了解大学的前世今生吗? 也许你正在读大学, 但你深入思考过大学的意义吗? 甚至你读过了大学,但你真正理解大学的价值吗?本课程就是为你而开。
开设学校:清华大学;学科:历史、教育教学、
相信你渴望上大学, 但你了解大学的前世今生吗? 也许你正在读大学, 但你深入思考过大学的意义吗? 甚至你读过了大学,但你真正理解大学的价值吗?本课程就是为你而开。
-中学生怎么看大学
--中学生怎么看大学
-园子里的人怎么看大学
-导读:教育的目的--认识名著
-导读:教育的目的--认识节奏
-导读:教育的目的--了解版本
-回应校园采访
--默认
-回应中学生的看法
--默认
-历史是思维方式
--默认
--默认
-如何深入思考
--问题意识
--有限到无限
-转变问题意识
--默认
-课程的逻辑
--默认
-课程内容简述
--Intro
-导读: 两种文化
--daodu
--学生导读
-古代中国大学的历史溯源
-中国大学的精神从哪里来?
-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神
-科举制度--官办教育的伟大发明
-书院兴起--私学教育的智慧结晶
-书院文化的社会影响
-书院文化的精神内核
-古代中国的MOOC教育
-孔子育人与国学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的三大目标
-导读: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
-导读:大学中庸译注
-第2讲 源远流长的中国教育传统
-中世纪大学的特色和由来
-中世纪大学的学生笔记
-中世纪大学的教师
--中世纪大学的教师
-中世纪大学的学习内容
-中世纪大学的书
--中世纪大学的书
-中世纪大学之前的教育机构
-中世纪大学的证书
--中世纪大学的证书
-中世纪大学的学生培养
-导读: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第3讲 西方教育传统探源
-牛津剑桥:历久弥新的智识之源
-牛津剑桥:筚路蓝缕的历史源头
-牛津剑桥:茁壮成长的发展历程
-大学之于大师:剑桥与牛顿的交相辉映
-大学之于时代:审时度势的妥协与变革
-牛津剑桥凝聚情智的学院制度
-牛津剑桥特立独行的导师制度
-探微知著:导师制的历史影响及现代启示
-中西对勘:中国书院蔚然成风的访学风气
-导读:《剑桥语丝》
-第4讲 独特的牛津和剑桥--单元测试题
-《在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攻读历史》导读
--html
-Why I Wrote the Cambridge Book
--Alan MacFarlane - Why I wrote the Cambridge Book?
-The Influence of Cambridge Around the World
--Alan MacFarlane - Why I wrote the Cambridge Book?e - The Influence of Cambridge Around the World
-What is Really Special about Cambridge
--Alan MacFarlane - What is Really Special about Cambridge
-The Cambridge - China Link
--Alan MacFarlane - The Cambridge - China Link
-How University & College Work
--How University & College Work
-Newton's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 Oxford Compared
-The Seven Doors of the Tutor's Room
--The Seven Doors of the Tutor's Room
-Cambridge Tutorial System
-The College Fellows
-德国古典文化与柏林洪堡大学模式
-德国大学“教学与研究统一”
-德国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方式
-精神贵族
--四、精神贵族
-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
-德国的工科大学及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大学对中国的影响
-今日德国大学
--今日德国大学
-第5讲 德国洪堡大学的创新--单元测试题
-再谈牛津剑桥:传承还是突破?重塑自我之艰难改革
-伦敦大学:响应时代呼声的英式教育务实进取之风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承续洪堡“研究性大学”之宗旨
-芝加哥大学:重返古典的通识教育对实用教育的二律背反
-弗吉尼亚大学:追求平等的平民教育对贵族教育的制度反叛
-哈佛大学:大学校长引领的高教理念与制度设计的突围之路
-导读:《哈佛教育红皮书》
-导读:《大学的理想》
-第6讲 充满矛盾冲突的现代大学
-泛义下的“大学”:众源共襄的智识谱系
-亚历山大图书馆:人文荟萃的文明宝库
-那烂陀寺:寓学于教的精神殿堂
-网络慕课:平等自由的新式课堂
-混合课堂: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中式书院:学而为己以明道济世
-从《大学》谈大学
--从《大学》谈大学
-法国的高等教育
--法国的高等教育
-哈佛大学校长的通识教育改革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教授谈教会学院对早期中国大学的影响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裴宜理教授谈教会学院对早期中国大学的影响
-导读:大学之道
--导读:大学之道
-中世纪大学 VS 中国古代书院
-以礼为先 VS 以德为先
-中国模式的教育创新
-西方大学的历史渊源
-古代中国逻辑学
--古代中国逻辑学
-导读:《爱弥儿》
-导读:《上学记》
-导读:《学术引注规范指南》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获博士学位,1991—1994年英国巴斯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为科学计算、数学建模、大数据分析等。1994年起先后任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副主任、清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等职,长期关注和研究教育教学、人才培养问题。现任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
王晓阳,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研究会理事。开设《国际与比较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大学文化研究》,《美国大学与社会》等课程。目前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共12人。
博士,副教授。2005年牛津大学教育系获国际和比较教育方向哲学博士。自2005年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国际和比较教育、高等教育学、中国教育史、西方教育史、教育评估与教育研究方法
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通识教育、高等工程教育、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等。先后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和访问,麻省理工学院(MIT)富布赖特学者。曾参加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大型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余项。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现兼任教育部教育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博士,副教授。2010年牛津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博士。自2010年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学、大学生学习与发展、国际与比较教育
博士,助理研究员。2006年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6—2009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2009年留校工作至今,现任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助理、人文学院副院长。教学与研究的主要领域为: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等。
程钢,《庄子哲学导读》课程负责人,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
1990-200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负责国家软科学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等4项,参加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合作出版专著《媒介素养与媒介德育创新》,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约二十篇。现主讲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媒介素养综合知识与实践》、《影视艺术概论与作品赏析》等,2014年获清华大学教育成果特等奖。作为原创话剧《马兰花开》总编剧,先后获得第四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最佳剧目奖”、第四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等。主创的各类节目及论文,获得教育部优秀教育新闻奖、全国优秀教育电视节目一等奖等奖励20余项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素养、思想教育、影视文化、新闻与传播等。
博士。2005年清华大学历史系获专门史方向博士。自2005年在清华大学校史馆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清华大学校史。2008年起先后任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副主任、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
博士,副研究馆员,2006年获中国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学专业管理学博士,毕业后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至今,现任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副馆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图书馆战略及规划研究、现代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图书馆空间功能设计及利用等,已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