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  第9章 信号发生电路(第11周) >  9.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  9.3.4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mp4

返回《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9.3.4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mp4在线视频

9.3.4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mp4

下一节:9.4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mp4

返回《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9.3.4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mp4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由该电路我们不难想象

若晶体管的三个电极都有电容相连

则构成了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又称为考毕兹振荡器

首先按照正弦波振荡电路分析方法中的

第一步来分析电路组成

同样

仍从“一看 二查 三找”

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在此仅介绍如何寻找反馈电压

由于C2的一端通过Cb接晶体管的基极

另一端交流接地

则C2两端电压为反馈电压Uf

因此该电路常称为电容反馈式振荡电路

其次

进行正弦波振荡电路

分析方法中的第二步

判断振荡条件

我们先分析相位平衡条件

与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一样

也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是根据“射同基反”来判断

对于交流信号

晶体管发射极通过

Ce接至C1和C2之间的抽头

显然抽头两侧皆为电容

即所谓“射同”

晶体管基极经Cb至C2与L之间的

连接点

由于C2与L是两种

不同性质的电抗元件

即所谓“基反”

符合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组成原则

即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方法二是根据“三步曲法”来判断

反馈信号从晶体管的基极输入

假想从反馈线的k点断开

并引入瞬时极性为⊕的Uk

则晶体管的集电极

C1和C2的上端为

下端为⊕⊕

可见

经过一个放大和反馈环路后

Uk的瞬时极性

和大小由原来的⊕变为⊕⊕

表明此电路引入了正反馈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下面再来分析幅值平衡条件

当由C1 C2和L所构成的

选频网络的品质因数远大于1时

流过C1和C2的电流近似相等

则反馈系数

可以证明

当满足起振条件时

应使三极管的β满足

式中R'为集电极等效负载电阻

C1/C2的具体数值通过实验来确定

下面进行正弦波振荡电路

分析方法中的第三步

估算谐振频率

振荡频率

由于有两个谐振电容C1和C2

从LC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可知

当品质因数远大于1时

流过C1和C2的电流近似相等

可将两电容视为近似串联

此时的电容

注意不是C1+C2

同样

也可归纳出该电路的特点

一是因为电容C1 C2

与晶体管的输入 输出电容并联

如图(b)所示

所以振荡频率会受到电容Ci Co的影响

并且C1 C2的取值过大

将使振荡频率降低

故在高频时频率稳定性较差

二是若用改变电容器的方法

来调节振荡频率

需要同时调节C1 C2的值

否则会影响电路的反馈系数

进而影响电路的起振和输出电压的幅度

若用改变电感量L的方法

调节频率很困难

因此这种电路常用作固定频率振荡电路

三是因电容对高次谐波呈现低阻

使取自电容C2两端的

反馈电压中的谐波成分少

振荡波形较好

可见

尽管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有很多不足

但是它有一个电感三点式没有的优点

那就是振荡波形较好

为此

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上述两点的不足

需要引出下面将要介绍的

两种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第一种是串联改进型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也叫克拉泼振荡电路

该电路的特点是把电容三点式电路中的

集电极—基极之间的

电感支路用L C3串联来代替

故得此名

在选择电路参数时

如果所选的C1 C2的容值

远大于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和杂散电容

由电路可得回路总电容

故回路振荡频率可近似为

可见

振荡频率基本上由L和C3决定

而与C1 C2的关系很小

这一巧妙设计既摆脱了

分布电容Ci Co的影响

又可通过调整C3来改变频率

而不影响反馈系数

第二种是并联改进型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也称西勒振荡电路

它与克拉泼振荡电路相比

在电感L两端并联了一个可调电容C4

而将C3改为固定电容

由于C4与L并联

故得此名

同理

若所选C1 C2的容值远大于

晶体管的极间电容和杂散电容

由电路可得回路总电容

故回路振荡频率可近似为

可以证明

调节C4对放大电路增益的影响不大

因此该电路适用于

对波形和频率要求较高的场合

比如在短波 超短波通信机

电视接收机等高频设备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振荡电路中的

谐振回路都比较规范

如果同学们遇到如图所示的振荡电路时

如何判断出它是何种振荡电路呢

振荡频率又是多少呢

如果把C3短路或C4开路

分别会对电路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虽然目前我们已有“瞬时极性法”

和“射同基反”两种

判断相位平衡条件的方法

但就此电路而言

直接采用“瞬时极性法”有些困难

因为组成选频网络的谐振元件比较分散

此时

“射同基反”就凸显其优势

具体地说

晶体管发射极经旁路电容C4交流接地

并且发射极两侧分别接有C2与C1

即所谓“射同”

晶体管基极经耦合电容C3后

一端接有C2

另一端接有L

即所谓“基反”

符合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组成原则

当满足幅值平衡条件时将产生振荡

由于发射极两侧接有电容

故此电路为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代入数据计算可得2350pF

当电容C3短路 在静态时

使晶体管不能正常放大

当C4断开

R4将引入一个交直流负反馈

使电压放大倍数降低

甚至难以起振

请同学们认真比较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和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各自的优缺点

以便在实际应用中

选择合适类型的振荡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列表:

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第1周)

-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1.1半导体和本征半导体.mp4

--1.1.2杂质半导体.mp4

-1.2 PN结及其特性

--1.2.1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mp4

--1.2.2PN结的伏安特性和电容效应.mp4

-1.3 半导体二极管

--1.3.1认识二极管.mp4

--1.3.2二极管的特性及主要参数.mp4

-1.4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1.4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mp4

-1.5 特殊二极管

--1.5特殊二极管.mp4

-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第1周)--单元测验

第2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第2、3周)

-2.1 晶体管及其特性

--2.1.1认识BJT.mp4

--2.1.2放大状态下晶体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mp4

--2.1.3BJT的电流分配关系.mp4

--2.1.4晶体管的共射特性曲线.mp4

--2.1.5晶体管的主要参数与温度对特性曲线的影响.mp4

-2.2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组成原则

--2.2.1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mp4

--2.2.2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mp4

-2.3 放大电路的特点

--2.3放大电路的特点.mp4

-2.4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2.4.1图解分析法-静态分析.mp4

--2.4.2图解分析法-动态分析.mp4

--2.4.3非线性失真.mp4

-2.5 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

--2.5.1固定偏置共射电路的静态分析.mp4

--2.5.2晶体管H参数微变等效模型.mp4

--2.5.3.固定偏置共射电路的动态分析.mp4

-2.6 工作点稳定共射放大电路

--2.6.1分压式共射电路的形成.mp4

--2.6.2分压式共射电路的等效电路法.mp4

-2.7 共集基本放大电路

--2.7共集基本放大电路.mp4

-2.8 共基基本放大电路

--2.8共基基本放大电路.mp4

-第2章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第2、3周)--单元测验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第4周)

-3.1 场效应管的类型与结型场效应管

--3.1.1场效应管简介认识结型场效应管.mp4

--3.1.2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mp4

--3.1.3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mp4

-3.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3.2.1认识MOS管.mp4

--3.2.2N沟道MOS管的工作原理.mp4

--3.2.3N沟道MOS管的特性曲线.mp4

-3.3 各种场效应管的特性比较

--3.3各种场效应管的特性比较.mp4

-3.4 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及小信号等效模型

--3.4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及其小信号等效模型.mp4

-3.5 共源基本放大电路

--3.5.1自偏压式共源放大电路.mp4

--3.5.2分压式共源放大电路.mp4

-3.6 共漏基本放大电路

--3.6共漏基本放大电路.mp4

-单元测验

第4章 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响应(第5周)

-4.1 多级放大电路

--4.1.1级间耦合方式.mp4

--4.1.2组成与分析方法.mp4

-4.2 集成运放的组成框图与电路符号

--4.2集成运放的组成框图与电路符号.mp4

-4.3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3.1频率响应基本概念.mp4

--4.3.2一阶RC电路的频率响应.mp4

-4.4 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模型

--4.4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模型.mp4

-4.5 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5.1表达式分析.mp4

--4.5.2波特图分析.mp4

-4.6 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6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mp4

-4.7 直耦共射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7直耦共射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mp4

-阶段性知识回顾 1-4章知识小结

--Video

-第4章 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响应(第5周)--单元测验

第5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第6周)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

--5.1.1反馈概念的建立.mp4

--5.1.2反馈极性及其判断.mp4

-5.2 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5.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mp4

-5.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3.1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mp4

--5.3.2正确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mp4

-5.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5.4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mp4

-5.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问题

--5.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问题.mp4

-单元测验

第6章 功率放大电路(第7周)

-6.1 功率放大电路的要求与分类

--6.1功率放大电路的要求与分类.mp4

-6.2 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6.2.1双电源功率放大电路的形成.mp4

--6.2.2双电源功率放大电路的估算.mp4

-6.3 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6.3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mp4

-6.4 复合管及其准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6.4复合管及其准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mp4

-6.5 其他类型的功率放大电路

--6.5其他类型的功率放大电路.mp4

-单元测验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第8周)

-7.1 集成运放的电路特点

--7.1集成运放的电路特点.mp4

-7.2 集成电路中的电流源电路

--7.2集成电路中的电流源电路.mp4

-7.3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及其特征

--7.3基本差动放大电路及其特征 .mp4

-7.4 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7.4.1长尾差放的形成与静态分析.mp4

--7.4.2长尾差放的差模动态分析.mp4

--7.4.3长尾差放的共模动态分析 .mp4

-7.5 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

--7.5恒流源式差动放大电路.mp4

-7.6 其他类型的差动放大电路

--7.6其他类型的差动放大电路.mp4

-7.7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简介

--7.7.1集成运放F007的电路分析.mp4

--7.7.2集成运放的特性与选用.mp4

-阶段性知识回顾 5-7章知识小结

--知识回顾(二).mp4

-单元测验

第8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应用(第9、10周)

-8.1 理想集成运放的分析方法

--8.1理想集成运放的分析方法.mp4

-8.2 比例运算电路

--8.2比例运算电路.mp4

-8.3 加法与减法运算电路

--8.3加法与减法运算电路.mp4

-8.4 积分与微分运算电路

--8.4积分与微分运算电路.mp4

-8.5 对数与指数(反对数)运算电路

--8.5对数与指数(反对数)运算电路.mp4

-8.6 模拟乘法电路及其应用

--8.6模拟乘法电路及其应用.mp4

-8.7 有源滤波电路

--8.7.1滤波电路概述 1.mp4

--8.7.2一阶低通有源滤波电路.mp4

--8.7.3二阶低通有源滤波电路.mp4

--8.7.4其他形式的有源滤波电路.mp4

-8.8电压比较器

--8.8.1单限比较器.mp4

--8.8.2滞回比较器.mp4

--8.8.3窗口电压比较器和集成电压比较器.mp4

-单元测验

第9章 信号发生电路(第11周)

-9.1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

--9.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mp4

-9.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9.2RC正弦波振荡电路.mp4

-9.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9.3.1LC并联谐振回路.mp4

--9.3.2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mp4

--9.3.3组成原则与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mp4

--9.3.4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mp4

-9.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9.4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mp4

-9.5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9.5.1基本概念.mp4

--9.5.2方波和矩形波发生电路.mp4

--9.5.3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电路.mp4

-单元测验

第10章 直流电源(第12周)

-10.1 直流电源的组成

--10.1直流电源的组成.mp4

-10.2 单相整流电路

--10.2单相整流电路.mp4

-10.3 滤波电路

--10.3滤波电路.mp4

-10.4 稳压电路

--10.4.1并联型稳压电路.mp4

--10.4.2串联型稳压电路.mp4

--10.4.3集成稳压器.mp4

--10.4.4串联开关型稳压电路.mp4

-阶段性知识回顾 8-10章知识小结

--知识回顾(三).mp4

-单元测验

9.3.4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mp4笔记与讨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 评分: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9.3.4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mp4慕课视频播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OOC慕课视频教程-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