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 >  第一部分:中华民族精神总论 >  第三章:海洋文明 >  海洋文明

返回《中华民族精神》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海洋文明在线视频

下一节:昭君出塞

返回《中华民族精神》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海洋文明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系列课程的第三讲海洋文明

一提起海洋

我们会想到什么呢

蔚蓝的大海

洁白的沙滩

还是曹操的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孩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传统的眼光和认识角度来看

我们人类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是脚踏着坚实的土地

在地面上劳作

在地面上生活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和角度来看世界

就会发现

我们其实是一只脚踏着大地

一只脚踏着海洋

生命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地球上一切生命

都起源于海洋

人类自然也不例外

不仅人类生命的本源出自海洋

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也依赖于海洋

我们人类的文明按照经济生活方式的不同

可以划分为农业文明

草原文明和海洋文明等三种基本类型

海洋文明是人们基于海洋环境而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及在这一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之上

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海洋文明对人类历史发展

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海洋文明的起源和农业文明

草原文明一样古老

他的精华和优秀部分被民族国家或国家主体所吸纳

跨越了海路的界限

上升为民族文明

国家文明

甚至于世界文明

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海洋文明的价值在于它会影响一个民族的发展观念

发展海洋文明

就意味着要与其他民族建立更多的联系

并在这一基础上吸收先进经验

抢抓发展机遇

融进世界发展大潮之中

我国是一个海洋特征十分明显的国家

海岸线总长达32000公里

其中

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

压入江口

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

长达18000公里

在绵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9个沿海省份

他们分别是河北省

辽宁省

山东省

江苏省

浙江省

福建省

台湾省 广东省和海南省

一个沿海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两个沿海

直辖市

天津市和上海市

还有两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海域广阔

在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

分布着将近7000个岛屿

自北向南依次分布在渤海

黄海

东海南海海域

我国海域横跨温带 亚热带 热带三个气候带

拥有石油 天然气 海底矿产 大洋矿产等丰富的海洋资源

我们国家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也是最早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民族之一

居住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海洋文明

我国海洋文明

有着鲜明的特点

他存在于海陆一体的结构之中

我们的国家既是一个大陆国家

又是一个海洋国家

中华文明具有陆地与海洋的双重品格

中华文明以农业文明为主体

同时

包容草原文明和海洋文明

三种文明形态

相生互动

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共同体

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和有机组成部分

弘扬海洋文明

就是要发掘

中华海洋文明的资源和传统

为推动中国文明的现代化转型

提供内在的文化动力

我国的海洋文明

赋予了中华文明更加悟本的品格

更加开阔的视野

和更加恢宏的气度

不仅与当今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

而且能够为治国理政和应对国际竞争挑战提供重要的启示

中国的海洋文明无疑是我们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深化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更好的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宝贵文化资源

我国海洋文明渊源流长

创造出了勇于探索

崇尚和谐的海洋精神

海洋文明

对我们中华文明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

是由对海洋的神秘感而产生了对海洋的敬畏之心

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宗教 社会伦理有关

促成了与海洋有关的各种民间禁忌观念

譬如与海洋有关的祭祀

祈福

庇佑

虔诚的

正是这种文化心理的反应

他很好的维系了人

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是海洋文明

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我们中国古代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与路上丝绸之路一起

构成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

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

三是海洋文明深深塑造了兼容并包 开放交流

刚毅无畏

开拓探索

平等自由的中华民族精神

人们常说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

就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中国的侨民 侨胞遍及世界各地

这就是一种由海洋文明塑造的

积极融入世界的开拓进取精神

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海洋文明发展到了新的历史时期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海洋文明的伟大世界

那么海上丝绸之路呢

就是指的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

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

在唐代

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叫做

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

这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从中国东南沿海

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

穿过印度洋

进入红海

抵达东非和欧洲

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

他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中国树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

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

尤其是在宋元时期

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有大幅度的提升

以及指南针在航海技术上的运用

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和私人海上贸易

这一时期

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

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

引发了西方世界寻找东方文明的时代热潮

明代郑和远航的成功

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

是东西方之间通过海洋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有学者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早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的海洋世界体系

这个世界体系以海洋亚洲各地的海港为节点

自由航海贸易为之术

经济与文化交往为主流

包容了各地形态各异的海洋文化

形成了和平和谐的海洋秩序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

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

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

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打造政治互信 经济融合

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顺应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潮流

秉承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

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他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

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

开展更大范围

更高水平

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共同打造开放

包容

均衡

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他必将推动

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

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

促进投资和消费

创造需求和就业

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让各国人民相逢有之

互信互敬

共享和谐

安宁

富裕的生活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

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必将被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

正能量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沿线各国人文社会的交往平台

多民族

多种族

多宗教

多文化在此交融汇合

在长期交往过程中

各个国家之间形成了

团结互信

平等互利

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

不同种族

不同信仰

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

共同发展的丝绸之路精神

2014年6月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阿合作论坛

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的祖先在大漠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

在汪洋大海中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

走在了古代世界民族友好交往的前列

他提出

要弘扬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在这其中

和平合作是前提

开放包容是根本

互学互鉴是手段

互利共赢是目的

作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共有的价值追求

作为欧亚各国在彼此交往的历史进程中

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总结

丝绸之路精神对于进一步促进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人民的心灵交融意义十分重大

大力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就是要按照习近平主席讲话所要求的

做到促进文明互鉴

尊重道路选择

坚持合作共赢

倡导对话和平

好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再见

中华民族精神课程列表:

第一部分:中华民族精神总论

-第一章:农业文明

--第一章:农业文明

--农业文明课后作业

-第二章:草原文明

--草原文明

--草原文明课后作业

-第三章:海洋文明

--海洋文明

--海洋文明课后作业

第二部分: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精神——历史人物

-第一章: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课后作业

-第二章:文成公主进藏

--文成公主进藏

--文成公主进藏课后作业

-第三章:凉州会盟

--凉州会盟课后作业

-第四章:瓦氏夫人抗倭

--瓦氏夫人抗倭

--瓦氏夫人抗倭课后作业

-第五章: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

--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

--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课后作业

-第六章:锡伯族万里戍边

--锡伯族万里戍边

--锡伯族戍边课后作业

第三部分: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精神——近现代英雄人物

-第一章:少数民族英烈

--少数民族英烈

--少数民族英烈课后作业

-第二章:抗日英雄

--抗日英雄

--抗日英雄课后作业

-第三章:爱国英雄乌兰夫

--爱国英雄乌兰夫

--爱国英雄乌兰夫课后作业

海洋文明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