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化工工程制图 > 第8章 化工设备图的绘制 > 8.3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学们知道零件图作为生产中指导制造检验零件的主要图样
所需要的技术要求
则是在零件在设计制造检验必须遵循的规范标准
或是要达到的技术要求
这里主要是指结构形状要求尺寸极限与公差配合
表面的几何公差
表面上要达到光洁度
制造检验等要求
通常情况下采用的代号符号数字和字母等形式
我们标注在图样上
零件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表面粗糙度
二极限配合与形位公差
我们下面来分别讲解
首先讲解表面粗糙度
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它是指零件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的峰谷所组成的
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及表面微小不平的情况
这些如图所示
如何评价
我们来说评价参数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和
最大轮廓最大高度Rz这是两个评价参数
在这里我们优先推荐使用Ra值
Ra值的定义
在零件表面的一段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
平均值如图所示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标注
代号由四部分构成
完整符号参数代号Ra参数值和补充说明
必要时我们要进行的说明条件符号如图所示
其中符号尖端短边与长边高度的比例选择为1:2
符号尖端的角度为60度角
符号意义及其说明画法
如图所示
先来说符号意义
一符号基本符号加以短划
表示里面用去除材料的方法来获得表面光洁度
这种方法如车床 铣床 抛光等
二基本符号加一小圆圈
表示表面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铸造冲压热轧等
加工方式
三
参数标注的意义
如果在途中只标注一个参数代号
一个参数值即默认上限值
若加注L为单向下限值
双向期限上限值在上方加入大写字母U
下限值在下方加写大写字母L
四 零件图样上的标注
如图所示
在这里要注意一些事项
一
参数代号的大小为斜体
二
表面结构的注写与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写方向一致
表面右侧及下方应隐出来进行标注
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材料表面
表面结构要求可住在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
其符号又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
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只标注一次
尽可能就在相应尺寸及其公差的统一视图上
当所有表面粗糙度要求相同时可统一住在图样右上角
同一表面上有不同粗糙度
要求时需用细实线画出其分界线
零件上连续表面及重复要素的表面
我们只标注一次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
表面粗糙度是保证零件表面质量的技术要求
它的等级是根据零件表面功能和加工的经济合理性的确定
选用时通常采用类比法
通常来讲
一般工作表面的参数值小于非工作表面参数值
配合面参数值小于非配合面参数值
运动速度大的表面参数值小于运动速度小的表面参数值
这是我们讲的第一部分
表面光洁度
下面介绍第二部分
极限与配合和形位公差
极限与配合形为公差
是零件图和装配图当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要求
同时也是检验产品质量的技术指标
首先来介绍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要知道制定公差配合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要求制造出同一批尺寸相同的轴和带孔的零件
在装配时我们不需要经过挑选和修配
任意曲轴和带孔的一个零件都能达到要求
这种性能我们称为互换性
零件的互换性是由尺寸公差来实现的
要实现零件的互换性
确保产品加工的经济性质量
就必须对零件尺寸规定一个允许的变动范围
这种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
基本概念尺寸公差也包含 第一基本尺寸
这是指设计要求所确定的尺寸
2 实际尺寸
实际测量所得的尺寸
这是指零件加工完成之后
我们实测的尺寸
三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这里包括最大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大值
二最小极限尺寸
也就是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小值
尺寸偏差
指某一尺寸以及相应尺寸的数差称为偏差
尺寸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在公差带图上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
这条基准直线通常表示的是基本尺寸
尺寸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上有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如图所示为尺寸公差带
那么怎么来确定尺寸公差太大小
我们规定了标准偏差与基本偏差
首先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是用于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意公差
国家标准将公差等级分为了20个等级
从it01 it0 IT1到IT18
IT表示标准公差
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从it01是it18
等级依次在降低
二基本偏差
前面讲的基本偏差值为极限偏差
这里我们来介绍基本偏差
又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
或者是下偏差
一般是指靠近零线的偏差
如图所示
配合的基本概念来介绍
配合种类
基本尺寸相同
互相结合的轴与孔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之为配合
配合有三种类型
一间隙配合
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
都具有间隙的配合
这里是指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他们有最大间隙和最小间隙
过盈配合
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
都具有过盈的配合
这里所指的是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介于中间的我们称为过度配合
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
可能具有间隙
也可能就过盈的配合
这里所指轴孔公差带将相互交叠
配合基准制
我们国家标准规定了有两种类型
那么就是说事先有孔还是先有轴
我们先来介绍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
一定而又改变轴的基本偏差来得到的各种不同配合的一种制度
基轴制轴的基本偏差一定
我们用改变孔的基本偏差来得到的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公差与配合在装配图上和零件装的标注方式
首先介绍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这种标准方式我们采用组合式标注
也就是用于分式来进行表示
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
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
对于基孔制的基准孔基本偏差
用H表示
当看到H时
就应该知道它的基本偏差下偏差为零
对于基轴制的基准轴基本偏差
用小H表示看到小H时
就应该明确轴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在零件图上的标注通常有三种形式
第一只注公差带代号
只注极限偏差数值
注出公差带代号及极限偏差数值
如图所示
这是我们前面介绍的偏差关系和公差带
后面来介绍形状误差和公差
那么什么是形状误差
这里是指实际形状对理想形状的变动
形状公差是指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误差和工差
公差带是限制实际形状或者实际位置变动的区域
公差带的形状主要有两条平行直线
两同心圆
一个圆
一个球体
一个圆柱
两同轴圆柱两平行平面两等距曲线等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符号如表所示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标注方式
标注时我们用框格表示
公差框格用细实线会出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
将被测要素与公差框可一端相连
指引线
箭头应指向公差带的宽度方向
或者是它的直径方向
这里介绍就是形状
公差只做简要介绍
最后一部分我们简单介绍零件结构的公艺性
零件的结构形状决定于零件在部件或机器当中的作用
但在设计零件时
还要考虑到制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主要要求
这里包括一铸造圆角和起模斜度
为防止砂型在尖角处脱落
或避免逐渐冷却
收缩时在尖角处产生裂纹
铸件个表面相交处应做成圆角
为了起模方便
铸件表面延起模方向
做出斜度
通常为1:20的关系
如图所示
二铸件壁厚
为了避免逐渐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了缩孔裂纹等缺陷
应尽可能使铸件壁厚均匀
三凸台和凹坑
为了使两零件表面接触良好
减少加工面积
长带逐渐设计凸台和凹坑
为了便于装配和去掉毛刺
锐边在轴和孔的端为一般用加工出倒角
对阶梯轴或是孔
为了防止应力集中所产生的裂纹
常把轴监控监处加工成倒圆
第五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那么在车削加工时磨削加工和车螺纹
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是砂轮
越过加工店长绑带加工面的末端
先加工出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这里就是零件图的一些简单要求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1.1 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
--1.1 测验
-1.2 尺规绘图与计算机绘图
--1.2 测验
-2.1 投影基础知识
--2.1测验
-2.2 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
--2.2 测验
-2.3 点、线、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2.3 测验
-3.1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3.1测验
-3.2 立体表面的截交线
--立体表面的截交线
--3.2测验
-3.3 立体表面的相贯线
--立体表面的相贯线
--3.3 测验
-3.4 截交线及相贯线求解方法
-4.1 叠加型组合体画图
--叠加型组合体画图
--4.1 测验
-4.2 叠加型组合体读图
--叠加型组合体读图
--4.2 测验
-4.3 切割型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
--4.3 测验
-4.4 已知两个视图画第三个视图的方法
--4.4 测验
--4.4 讨论
-4.5 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
-4.6 轴测图
--轴测图
--4.6 测验
-5.1 剖视概念
--剖视概念
--5.1测验
-5.2 全剖视画法
--全剖视画法
--5.2测验
-5.3 半剖视画法
--半剖视画法
--5.3 测验
-5.4 机件的表达方法
--5.4 课件
--5.4 讨论
-5.5 第三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
--5.5 测验
-6.1 标准件
--标准件
--6.1 测验
-6.2 化工设备通用零部件
--6.2 测验
-7.1 化工设备图
--化工设备图
--7.1 测验
-7.2 焊接结构的表达
--焊接结构的表达
--7.2 测验
-8.1 化工设备图的绘制方法及步骤
--8.1 测验
-8.2 贮罐及换热器的表达方案和内容
--8.2 测试
-8.3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8.3 测试
-9.1 塔设备装配图的阅读方法
--9.1 测验
-10.1 方案流程图、物料流程图的内容与画法
--10.1 测验
-10.2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内容与画法
--10.2 测验
-10.3 设备布置图的绘制与阅读
--10.3 测验
-10.4 管道布置图
--管道布置图
--10.4 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