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课程精选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经典作品,通过作品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历史、领悟语言魅力、感悟人生、认识社会,激发学生独立、自由的创造力,铸造健全人格,提供“精神成人”的诗意空间。对学习其他学科起支撑作用。
开设学校:大连工业大学;学科:文学文化、
本课程精选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经典作品,通过作品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历史、领悟语言魅力、感悟人生、认识社会,激发学生独立、自由的创造力,铸造健全人格,提供“精神成人”的诗意空间。对学习其他学科起支撑作用。
-1.鲁迅生平
--鲁迅生平
-第1.1节测试 鲁迅生平
-2. 鲁迅创作
--鲁迅创作
-第1.2节测试 鲁迅创作
-3.《伤逝》之子君和涓生相爱
--《伤逝》3
-第1.3节测试 《伤逝》之子君和涓生相爱
-4.《伤逝》之子君和涓生婚后生活及爱情悲剧
-第1.4节测试 《伤逝》之子君和涓生婚后生活及爱情悲剧
-第一讲测试 鲁迅《伤逝》
-第一讲
-1.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
-第2.1节测试 关于作者
-2.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派”小品文及其文学思想
-第2.2节测试 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派”小品文及其文学思想
-3.周作人小品文的平和冲淡和涩味、简单味
--周作人3
-第2.3节测试 周作人小品文的平和冲淡和涩味、简单味
-第二讲测试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第二讲
-1.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
-第3.1节测试 关于作者
-2.《金粉世家》的情节和人物
-第3.2节测试 《金粉世家》的情节和人物
-3.冷清秋的悲剧形象
--冷清秋的悲剧形象
-第3.3节测试 冷清秋的悲剧形象
-第三讲测试 张恨水《金粉世家》
-第三单元
-第三讲
-1.曹禺在《雷雨》中关于心灵复杂的展现
-第4.1节测试 曹禺在《雷雨》中关于心灵复杂的展现
-2.《雷雨》悲剧命运的艺术表现
-第4.2节测试 《雷雨》悲剧命运的艺术表现
-3.最“雷雨”的蘩漪
--雷雨3
-第4.3节测试 最“雷雨”的蘩漪
-第四讲测试 曹禺《雷雨》
-第四讲
-1.关于作者
--《边城》关于作者
-第5.1节测试 关于作者
-2.“边城”和《边城》主人公翠翠
-第5.2节测试 “边城”和《边城》主人公翠翠
-3.《边城》其他人物形象及作品创作目的
-第5.3节测试 《边城》其他人物形象及作品创作目的
-第五讲测试 沈从文《边城》
-1.萧红和她的民间世界——《生死场》
--生死场1
-第6.1节测试 萧红和她的民间世界
-2.《生死场》的叙事特征
-第6.2节测试 《生死场》的叙事特征
-3.《生死场》的女性书写
-第6.3节测试 《生死场》的女性书写
-第六讲测试 萧红《生死场》
-1.老舍的“市民世界”
--老舍1
-第7.1节测试 老舍的“市民世界”
-2.《骆驼祥子》主题及人物
-第7.2节测试 《骆驼祥子》主题及人物
-3.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第7.3节测试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第七讲测试 老舍《骆驼祥子》
-1.关于作者
--巴金《寒夜》1
-第8.1节测试 关于作者
-2.《寒夜》的创作和内容
--寒夜2
-第8.2节测试 《寒夜》的创作和内容
-3.《寒夜》的思想内涵和现代思考
--《寒夜》3
-第8.3节测试 《寒夜》的思想内涵和现代思考
-第八讲测试 巴金《寒夜》
-1. 张爱玲及《金锁记》简介
-第9.1节测试 张爱玲及《金锁记》简介
-2. 曹七巧悲剧的原因
--金锁记2
-第9.2节测试 曹七巧悲剧的原因
-3.《金锁记》中的人性
-第9.3节测试 《金锁记》中的人性
-第九讲测试 张爱玲《金锁记》
-1.《青春之歌》创作动机的多重性
-第10.1节测试 《青春之歌》创作动机的多重性
-2.爱情与革命的双重叙述
-第10.2节测试 爱情与革命的双重叙述
-3.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双重叙述
--《青春之歌》3
-第10.3测试 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双重叙述
-第十讲测试 杨沫《青春之歌》
-1.金庸的创作与传统文化因素
-第11.1节测试 金庸的创作与传统文化因素
-2.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思想
-第11.2节测试 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思想
-3.武学世界中的传统文化情怀
-第11.3节测试 武学世界中的传统文化情怀
-第十一讲测试 金庸与传统文化
-1. 《天龙八部》中的佛教理念
-第12.1节测试 《天龙八部》中的佛教理念
-2.《天龙八部》中的悲剧意识
-第12.2节测试 《天龙八部》中的悲剧意识
-3.悲剧英雄萧峰
--悲剧英雄萧峰
-3.悲剧英雄萧峰--作业
-第十二讲测试 金庸《天龙八部》
-1.关于作品
--《受戒》1
-第13.1节测试 关于作品
-2.《受戒》文本解读
-- 2.《受戒》文本解读
-第13.2节测试 《受戒》文本解读
-3.“小和尚”形象对主题的隐喻
-第13.3节测试 “小和尚”形象对主题的隐喻
-4.《受戒》的叙述美学
-- 4.《受戒》的叙述美学
-第13.4节测试 《受戒》的叙述美学
-5.儒道合一汪曾祺
-- 5.儒道合一汪曾祺
-第13.5节测试 儒道合一汪曾祺
-第十三讲测试 汪曾祺《受戒》
-1.关于作者
--1.关于作者
-第14.1节测试 关于作者
-2.余光中的创作
-- 2.余光中的创作
-第14.2节测试 余光中的创作
-3.《我的四个假想敌》
-- 3.《我的四个假想敌》
-第14.3节测试 《我的四个假想敌》
-第十四讲测试 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
-1.作者与作品
--《人生》1
-第15.1节测试 作者与作品
-2.《人生》中的悲剧
--Video
-第15.2节测试 《人生》中的悲剧
-3.《人生》中的抉择及现实意义
--Video
-第15.3节测试 《人生》中的抉择及现实意义
-第十五讲测试 路遥《人生》
-1.作者与作品
--作者与作品
-第16.1节测试 作者与作品
-2.《白狗秋千架》四组主要意象
--Video
-第16.2节测试 《白狗秋千架》四组主要意象
-3.《白狗秋千架》两个整体象征
--Video
-第16.3节测试 《白狗秋千架》两个整体象征
-第十六讲测试 莫言《白狗秋千架》
-1.《白鹿原》的文化渊源
-- 1.《白鹿原》的文化渊源
-第17.1节测试 《白鹿原》的文化渊源
-2.作品在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困惑
-第17.2节测试 作品在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困惑
-3.《白鹿原》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第17.3节测试 《白鹿原》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第十七讲测试 陈忠实《白鹿原》
-1.作者与作品
--Video
-第18.1节测试 作者与作品
-2.创作初衷
--Video
-第18.2节测试 创作初衷
-3.人物形象
--Video
-第18.3节测试 人物形象
-4.小渔形象的思想内涵
--Video
-第18.4节测试 小渔形象的思想内涵
-第十八讲测试 严歌苓《少女小渔》
-1. 关于作者
-- 1. 关于作者
-第19.1节测试 关于作者
-2. 《长恨歌》的人物和故事
-第19.2节测试 《长恨歌》的人物和故事
-3.《长恨歌》的主题
-- 3.《长恨歌》的主题
-第19.3节测试《长恨歌》的主题
-第十九讲测试 王安忆《长恨歌》
李丹,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教学名师,普通话国家级测试员;辽宁省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 主持国家精品视频课1项、教育部教改1次;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三次、省高教高教研究学术成果奖1次。
聂英杰,副教授,主要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写作》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从教十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写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两部,参与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一项。
曹晖,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和对外汉语教学。讲授大学语文、文学作品鉴赏、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中国当代文学等课程。国家级视频公开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欣赏》主讲教师之一。
潘晓玲,女,山东潍坊人,文学博士,现为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及研究。已出版专著2部,参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郭利芳,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文字、现当代文学。主要讲授大学语文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发表论文多篇,参与教材编写两部。参与的相关成果曾获得校级及省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