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剂学》是贵州医科大学第一批省级一流课程,该课程面向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制剂、药事管理、生物技术等专业学生开设,每年授课在校人数约500左右。《药剂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慕课形式与理论课互为补充,线上线下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该门课程的学习。 该门课程是很多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察内容之一。
开设学校:贵州医科大学;学科:医药卫生、
《药剂学》是贵州医科大学第一批省级一流课程,该课程面向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制剂、药事管理、生物技术等专业学生开设,每年授课在校人数约500左右。《药剂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慕课形式与理论课互为补充,线上线下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该门课程的学习。 该门课程是很多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考察内容之一。
-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任务
-药物剂型
--药物剂型
-药用辅料
--1.3 药用辅料
-绪论--习题
-液体制剂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以及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的概念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及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概念、基本特性
-絮凝和反絮凝
-低分子溶液剂的概念、特点、稳定性及制法
-高分子溶液的剂的概念、特点、稳定性及制法
-混悬剂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制法
-混悬剂的稳定性
--混悬剂的稳定性
-乳剂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乳剂的处方组成以及乳化剂的选择
-乳剂的制备方法及稳定性
-习题--作业
-水的处理
--水的处理
-热原的去除与检查
--热原的去除与检查
-灭菌
--3.2.3 灭菌
-注射剂的制备
-习题--作业
-药物的溶出速度
--药物的溶出速度
-粉体学基础
--粉体学基础
-散剂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散剂的制备
--散剂的制备
-散剂的质量要求
--散剂的质量要求
-颗粒剂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颗粒剂的制备
--颗粒剂的制备
-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散剂及颗粒剂习题--作业
-片剂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片剂常用辅料
-- 片剂常用辅料
-片剂的制备方法
--片剂的制备方法
-片剂的包衣
--片剂的包衣
-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片剂的质量要求
--片剂的质量要求
-习题--作业
-胶囊剂的定义及特点
-胶囊剂的分类
--胶囊剂的分类
-胶囊剂的内容物与囊材
-胶囊剂的制备
--胶囊剂的制备
-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与包装
-总结
--总结
-习题--作业
-栓剂的概念、历史和分类
-栓剂的作用特点
--栓剂的作用特点
-影响栓剂药物吸收的因素
-栓剂的处方组成及制备方法
-置换价
--置换价
-栓剂的包装贮存与质量要求
-新型栓剂
--新型栓剂
-总结
--总结
-软膏剂概述
--软膏剂概述
-软膏剂的基质及附加剂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软膏剂包装存储及质量要求
-乳膏剂概述及基质
--乳膏剂概述及基质
-乳膏剂的制备及包装储存与质量要求
--Video
-总结
--总结
-栓剂及软膏剂习题--作业
-气雾剂的概念及特点
-气雾剂的分类及组成
-气雾剂的制备及质量要求
-习题--作业
-固体分散技术概念、特点、类型及速释原理
-常用载体材料
--常用载体材料
-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及物相鉴别方法
-包合物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包合物常用载体材料
-常用包合技术及物相鉴别方法
-微囊与微球
--微囊与微球基本概念、药物微囊与微球化的目的以及微囊与微球中药物的释放机制
-常用的药物微囊或微球化材料
-微囊的制备技术及质量评价方法
-习题--作业
-缓控迟释制剂的概念和特点
-设计缓控释制剂的目的、要求及需要考虑的因素
-控制药物释放的机制—溶出机制
-控制药物释放的机制—扩散机制
-控制药物释放的机制—溶蚀和扩散相结合
-控制药物释放的机制—渗透压机制
-控制药物释放的机制—离子交换释药原理
-口服择时释药系统
--口服择时释药系统
-口服定位释药系统
--口服定位释药系统
-缓控释制剂的质量评价
-习题--作业
-靶向制剂的提出、概念、特点及其分类
-被动靶向制剂
--被动靶向制剂
-主动靶向制剂
--主动靶向制剂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概述(概念、透皮吸收途径、吸收特点)
-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和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
-透皮给药制剂--习题
博士,教授,贵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药代动力学及其PK-PD结合模型的建立。 2014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从事中药药代动力学及其PK-PD(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研究的科研工作,同时在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承担本科生《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以及研究生《高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工作;目前已主持科研项目11项(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贵州省科技厅项目2项),近5年已发表SCI文章20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9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第一作者10篇)。
博士,副教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博士期间在日本长崎大学联合培养18个月。主要从事仿制药开发、药物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究。近年来,特别注重抗肿瘤转移、肿瘤光热治疗等领域的研究。代表性成果如下:在药学院举办的首届教案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主持博士启动基金1项,大学生开放性实验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项;在《Acta Biomaterialia》、《Journal of drug targeting》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9篇,获得授权专利1项。
博士,副教授。拥有二十年“药剂学”、“药理学”、“毒理学”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背景知识宽厚。主要研究方向为:1.抗肿瘤活性物质筛选及其创新药物研发;2.生物技术药物的开发及其药理效应评价;3.民族药与中药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4.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获2016年贵州医科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
博士,2016年英国King’s College London访问学者,贵州医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教师。2013年9月工作至今,主要承担《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工作,同时任职于贵州医科大学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中药新制剂、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核心期刊科研论文10余篇,参与申请专利7项。
博士,副教授,贵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型药物传递系统、造影材料与中药新剂型的相关研究。2011年9月-2013年3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阿灵顿分校纳米物理系学习纳米技术、光热治疗、光动力疗法等。2013年6月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从事新型药物传递系统、造影材料与中药新剂型的科研工作,同时在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承担本科生《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以及研究生《现代药剂学》的教学工作;近五年来,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至今已发表研究性论文近20篇,其中SCI论文9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以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篇。
王磊,教授,赫尔辛基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讲或参与了赫尔辛基大学林产品市场营销和管理专业所有的硕士主课(共计15门课)的设计和教学,并且被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聘请为Erskine学者,应邀去设计和主讲了“林产品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一课。2016年6月,获得浙江省高校教学比赛三等奖。科研方面,在林产品商务和林业企业管理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以下四个领域取得显著研究成果,(1)生物质能源的商业开发,市场营销以及价值链领域;(2)企业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领域;3)林产品工商业模式领域;4)可持续性材料和管理领域。多次受邀在芬兰和国际学术会议包括IUFRO作高水平学术报告。曾参加和主持了17个项目(其中包括1个欧盟项目,2个国际合作项目,3个国家级项目),项目金额超过百万欧元,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其中9篇在SCI,SSCI收录期刊发表或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