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时间为轴,全面梳理古今中外机器人发展历史;突出服务性,拉近机器人与人类日常生活距离;兼顾前瞻性,探讨机器人进化及人机和谐共处问题”,按照“前世今生,我并非机器”“机器进化,我的前半生”“无处不在,我向人回归”“机器或人,谁是我未来”的逻辑理路,展现了机器人由古至今在“机器与人性”双重禀赋加持下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路径。
开设学校:青海大学;学科:其他、
以时间为轴,全面梳理古今中外机器人发展历史;突出服务性,拉近机器人与人类日常生活距离;兼顾前瞻性,探讨机器人进化及人机和谐共处问题”,按照“前世今生,我并非机器”“机器进化,我的前半生”“无处不在,我向人回归”“机器或人,谁是我未来”的逻辑理路,展现了机器人由古至今在“机器与人性”双重禀赋加持下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路径。
-绪章习题
-1.1 “机器人”词汇的源头和内涵
-1.2 机器人的定义
--机器人的定义
-1.3 机器人的分类
-1.4 机器人组成部件和技术参数
-1.5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一章习题
-2.1 从东西方科学技术谈起
-2.2 中国古代“机器人”记载
--明清时期机器人
-2.3 国外古代机器人记载
-2.4 现代机器人幻想
-2.5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习题
-3.1 总体发展历程
--总体发展历程
-3.2 第一代机器人时期
--第一代机器人时期
-3.3 第二代机器人时期
--服务机器人应用
-3.4 第三代机器人时期
--图灵和人工智能
--早期的智能机器人
-3.5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导航与定位
--路径规划
--智能控制
--人机接口技术
-3.6 中国机器人发展历程
-3.7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习题
-4.1 全球机器人战略
--全球机器人战略
-4.2 工业机器人
--搬运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
-4.3 服务机器人
--家用服务机器人
--国产医疗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
--人工智能诊疗系统
--公共服务机器人
-4.4 特种机器人
--救援机器人
--军用机器人
-4.5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习题
-5.1 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
-5.2 未来具有前景的机器人技术
--软体机器人技术
--液态金属机器人
--纳米医疗机器人
--情感和两性机器人
-5.3 机器人伦理问题
--机器人伦理事件
--机器人伦理学形成
-5.4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习题
-期末测试
博士、教授、硕导,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辅助医疗工程/微创手术机器人; 新能源智能维护与智慧运行(光伏系统运维技术与工程); 智能装备/制造。 【主要教育经历】 2000.09—2004.07 就读于青海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4.09—2007.01 就读于清华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2011.09—2017.03 就读于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主要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 教师教学荣誉: 2019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宝钢教育基金会理事会; 2019年入选青海大学第六届教学名师, 青海大学; 2016年获第九批青海省高等学校省级骨干教师, 青海省教育厅; 2011年获青海省“小岛奖奖励金”, 小岛奖学(励)金基金理事会(青海省教育厅代章); 2008年获青海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青海大学。 2019年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优秀学科带头人 2018年获第九批青海省高等学校省级骨干教师 2016年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人才;2020年入选昆仑英才-领军人才。 2016年入选青海省高等学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2014年获青海省第九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