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高频电子线路 >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  2.1选频网络 >  2.1.3 LC并联谐振回路(有载)

返回《高频电子线路》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1.3 LC并联谐振回路(有载)在线视频

2.1.3 LC并联谐振回路(有载)

下一节:2.1.4 耦合谐振回路

返回《高频电子线路》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1.3 LC并联谐振回路(有载)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您好

欢迎您继续学习本课程

上一讲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当考虑上信号源和负载时

有载品质因数减小

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的

本讲我们给出一个解决

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

LC并联谐振回路一般是作为

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

那么晶体管的输出电容相当于

是并联在了回路两端

所以在此我们考虑上

电容对回路的影响

并用CS来表示

其实

造成Q值减小的原因是因为

信号源和负载直接并在了

谐振回路的两端

如果将信号源接在电感线圈

引出的抽头上

负载接在回路中

两个谐振电容之间的引线上

因为这些元件是接在

LC并联谐振回路的一部分上

故形象地称为部分接入法

为了计算的方便

我们将部分接入的元件

等效成全部接入方式

也就是把信号源Is Rs Cs

由b d两端折合到并联回路a d两端

分别用表示

同理

负载RL将由c d两端折合到

并联回路a d两端

用表示

把折合后的电路称为部分

接入电路的等效电路

根据等效前后功率相等的基本原则

找到等效前后各元件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

对于电流源

等效前的功率等于等效后的功率

进而可得等效后

对于电阻Rs

等效前的功率为

等效后的功率为

进而得到等效后的

为了方便起见

通常引入接入系数p来表示电压的比

式中的正好等于等效前后的匝数比

这样Is和Rs等效后的大小可表示为

同理

对于电阻RL有

由此可得

我们用p2表示电压的比

如果用容抗计算

此时

这种等效也适用于电容和电压

在并联电路中

为了计算的方便

电阻通常用电导来表示

我们把等效后的各元件参数

重新进行一下归纳

为了醒目

我们把蓝线去掉

元件参数直接标在电路图上

回路的总电导

总电容

从接入系数p1和p2的表达式中不难发现

接入系数小于1

此时 p1和p2的平方将远小于1

则近似等于

有载品质因数QL

用电导表示可写为

采用部分接入方式以后

通过调整接入系数的大小

将使

从而大幅度减小了信号源

和负载电阻对有载品质因数的影响

此时 电路的谐振频率

只与空载时的谐振电容C有关

与信号源和负载基本无关

可见

采用部分接入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

信号源和负载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为了巩固您对本讲所学教学内容的理解

下面我们一起做一道练习题

从给定的电路形式上看

信号源和负载都没有直接接在

并联谐振回路的1 3两端

属于部分接入

为了分析该电路

首要的问题就是将Is Rs Cs和RL CL

分别折合到1 3两端

所以

第一步就是要计算出这些元件的

接入系数 Is Rs Cs

由原来的1 2两端折合到1 3两端时

其接入系数可设为p1

由计算接入系数的方法可知

p1等于等效前的匝数N12与等效后的匝数N13之比

RL CL由原来的4 5两端折合到1 3两端时

其接入系数可设为p2

p2等于N45与N13之比

第二步是在LC并联谐振回路的基础上

画出折合以后的等效电路

并用折合后的元件参数来表示

电阻改为电导

在此要注意两点

一是电感线圈的内阻不能忽略

我们用电导gp来表示

并且可由空载品质因数Q0计算出gp的值

二是输出电压UO 由原来4 5两端的电压

变为了1 3两端的电压

第三步

根据折合后的等效电路来计算所求内容

我们首先计算电路的

有载品质因数和通频带

有载品质因数QL

其中 总电导

代入上式可计算出QL约为74.6

由通频带的表达式可计算约等于0.1MHz

下面计算回路谐振时的输出电压和功率

由等效电路可知

当回路谐振时呈纯阻性

此时

由此可得

进而得到

最后计算回路电容C

由谐振频率表达式可得

移项得

本讲所介绍的教学内容

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

也是难点之一

希望您能够尽快熟练掌握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列表:

第1章 绪论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第1章 绪论--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 调制与解调

--1.2 调制与解调

-第1章 绪论--1.2 调制与解调

-1.3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1.3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第1章 绪论--1.3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选频网络

--2.1.1 LC串联谐振回路

--2.1.2 LC并联谐振回路(空载)

--2.1.3 LC并联谐振回路(有载)

--2.1.4 耦合谐振回路

--2.1.5 固体滤波器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2.1选频网络

-2.2非线性电路分析基础

--2.2.1 非线性电路的工程分析方法

--2.2.2 相乘器及频率变换作用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2.2非线性电路分析基础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3.1 分散选频放大器

--3.1.1 晶体管高频Y参数等效模型

--3.1.2 单调谐回路选频放大器

--3.1.3 多级单调谐回路选频放大器

--3.1.4 双调谐回路选频放大器

--3.1.5 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3.1 分散选频放大器

-3.2 集中选频放大器

--3.2 集中选频放大器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3.2 集中选频放大器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4.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4.1.1原理电路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4.1.2集电极尖顶余弦脉冲电流的分解

--4.1.3丙类谐振功放的功率和效率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1 丙类谐振功率放

-4.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4.2.1动态特性曲线及其画法

--4.2.2工作状态与负载特性

--4.2.3 各极电压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

-4.3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电路

--4.3.1直流馈电电路

--4.3.2滤波匹配网络

--4.3.3实用电路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3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

-4.4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4.4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4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4.5 功率合成

--4.5功率合成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5 功率合成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

-5.1反馈型振荡器原理

--5.1 反馈振荡原理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1反馈型振荡器原理

-5.2 LC正弦波振荡器

--5.2.1 互感耦合式振荡器

--5.2.2 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

--5.2.3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5.2.4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5.2.5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2 LC正弦波振荡器

-5.3 石英晶体振荡器

--5.3石英晶体振荡器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3 石英晶体振荡器

-5.4 压控振荡器

--5.4压控振荡器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4 压控振荡器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6.1 调幅信号的分析

--6.1.1普通调幅信号

--6.1.2抑制载波的调幅信号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1 调幅信号的分析

-6.2 调幅信号的产生电路

--6.2.1高电平调幅电路

--6.2.2 低电平调幅电路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2 调幅信号的产生电路

-6.3 调幅信号的解调电路

--6.3.1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1)

--6.3.2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Ⅱ)

--6.3.3 同步检波器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3 调幅信号

-6.4 变频电路

--6.4.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6.4.2 混频电路

--6.4.3 混频干扰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4 变频电路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7.1调角信号的分析

--7.1 调角信号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7.1调角信号的分析

-7.2 调频信号的产生电路

--7.2.1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

--7.2.2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

--7.2.3 间接调频电路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7.2 调频信号的产生

-7.3 调频信号的解调电路

--7.3.1 斜率鉴频器

--7.3.2 相位鉴频器

--7.3.3 比例鉴频器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7.3 调频信号的解调电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

-8.1反馈控制电路概述

--8.1 反馈控制电路概述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1反馈控制电路概述

-8.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8.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8.3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8.3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3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8.4 锁相环路

--8.4.1 锁相环路的基本原理

--8.4.2 锁相环路的基本应用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4 锁相环路

2.1.3 LC并联谐振回路(有载)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