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高频电子线路 > 第1章 绪论 > 1.2 调制与解调 > 1.2 调制与解调
您好
欢迎您学习本课程
上一讲我们提出的在通信系统中
为什么要采用调制和解调技术
这一问题
您思考过了吗
好了
通过本讲的学习
您自然也就知道答案了
其实
无论是声音还是图像经过
输入变换器转换成的基带信号
若直接发送会遇到以下问题
一是天线过长
无法实现
如声音信号的各频率分量分布在
20Hz~20kHz
由λ=c/f可知 其对应的波长为
由天线理论可知
只有天线实际长度与
电信号的波长相近时
电信号才能通过天线以
电磁波的形式有效地进行辐射
显然
利用这么长的天线辐射是不现实的
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
由于各发射台发射的均为
同一频段的低频信号
它们也会在信道中混在一起
互相干扰
接收设备无法选出
所需要的电台信号
我们从λ=c/f的表达式中
不难发现
由于基带信号的频率f较低
使得波长λ很大
即天线过长
试想
如果能够选用一种高频振荡信号
作为运载基带信号的工具
此时的频率f较高
势必使λ很小
天线将大幅度缩短
如果再选择不同的工具来
运载基带信号
那么接收设备将会区分
不同电台发出的信号
这样就解决了上面所说的两个问题
并可以实现信道复用
下面我们来介绍调制和调制方式
所谓调制 就是用基带信号去
控制高频振荡信号的某一参数
使该参数随基带信号线性
变化的过程
目的是将基带信号变换成
适合信道传输的频带信号
通常将基带信号称为调制信号
高频振荡信号称为载波信号
它就像人们出门
乘坐的飞机和火车一样
是装载基带信号的工具
携有基带信号的载波称为已调信号
在调制中
载波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正弦信号
一类是脉冲串或数字信号
下面重点介绍以正弦信号
作为载波的调制方式
假设高频正弦载波用
它有三个参数可以改变
分别是载波的振幅Ucm
角频率 相角
若用模拟调制信号分别改变
载波的振幅 将得到调幅信号
改变频率 得到调频信号
改变相位 得到调相信号
分别用大写字母AM FM PM表示
如电视信号中
图像是调幅
伴音是调频
广播电台信号中常用的方法
是调幅与调频
若调制信号是数字信号
则还可以有数字键控方式的调制
如幅度键控 频移键控
相移键控
分别用大写字母ASK
FSK和PSK表示
如果同时改变载波的幅度和相位
则产生的是正交幅度调制QAM
近年来
还出现了很多窄带调制方式
如MSK 16QAM等
为了便于您的理解
在此不妨以最简单的
普通调幅波为例
直观地体会一下调制的过程
我们首先从波形的角度加以理解
假设调制信号为一余弦信号
对应的波形如图所示
高频载波信号也是一个余弦信号
这是它对应的波形
为了体现出载波信号的频率高
要求载波信号的角频率
远远大于调制信号的角频率
按照调制的概念可以知道
对于普通调幅可以理解为
载波的振幅Ucm
随调制信号
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可得到相应的普通调幅波波形
如图所示
可见
已调信号是携带着
调制信号的高频信号
为了获得普通调幅波
需要采用相应的电路加以实现
这个电路形象地称为振幅调制器
它需要有两个输入信号
分别是调制信号
和高频载波信号
经过调制器处理后
输出一个调幅信号
当然
如果需要得到其他形式的已调信号
则需要相应的调制电路来实现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
为了解决基带信号
直接发射遇到的问题
不得已选用了载波调制方式
那么
在信号的接收设备中就必须引入
一个能够解除载波调制的技术
人们形象地称为解调
所谓解调 就是对信道传送过来的
已调信号进行处理
恢复出与发送端相一致的基带信号
显然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
它要得到的是低频基带信号
实现解调的电路称为解调器
通过本讲的介绍
请您在理解
调制和解调概念的基础上
思考一下 调幅广播发射机和
接收机是怎样组成的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第1章 绪论--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 调制与解调
-第1章 绪论--1.2 调制与解调
-1.3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第1章 绪论--1.3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2.1选频网络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2.1选频网络
-2.2非线性电路分析基础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2.2非线性电路分析基础
-3.1 分散选频放大器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3.1 分散选频放大器
-3.2 集中选频放大器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3.2 集中选频放大器
-4.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1 丙类谐振功率放
-4.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
-4.3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电路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3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
-4.4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4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4.5 功率合成
--4.5功率合成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5 功率合成
-5.1反馈型振荡器原理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1反馈型振荡器原理
-5.2 LC正弦波振荡器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2 LC正弦波振荡器
-5.3 石英晶体振荡器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3 石英晶体振荡器
-5.4 压控振荡器
--5.4压控振荡器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4 压控振荡器
-6.1 调幅信号的分析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1 调幅信号的分析
-6.2 调幅信号的产生电路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2 调幅信号的产生电路
-6.3 调幅信号的解调电路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3 调幅信号
-6.4 变频电路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4 变频电路
-7.1调角信号的分析
--7.1 调角信号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7.1调角信号的分析
-7.2 调频信号的产生电路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7.2 调频信号的产生
-7.3 调频信号的解调电路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7.3 调频信号的解调电
-8.1反馈控制电路概述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1反馈控制电路概述
-8.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8.3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3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8.4 锁相环路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4 锁相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