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社会研究方法 > 第一讲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 > 1.7 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 > 1.7 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视频
本讲的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
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问题
伦理是与特定职业或群体
相一致的行为标准
我们在本讲最早的时候曾经提到
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研究者本人
也是他所观察的社会的一份子
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
研究者往往需要
与其他的社会成员发生联系
并且和需要通过不同形式
来获取这些社会成员的
有关信息和数据
因此,研究者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应当尽量避免对于研究对象的利益
产生负面的影响
这个就是社会研究者
所需要秉持的一个最重要的行为标准
在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历史上
曾经出现了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
对于被研究者造成伤害
或者困扰的许多争议性事件
这些争议性的事件的发生
以及它所引发的讨论
逐步就推动了社会研究
对于学者
在研究过程中的伦理规范审查的强化
比如
在美国等国家
学者要对任何的人、组织等等
开展调研工作时
都需要经历一个
制度性的能力规范审查的过程
以确保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设计时
就明确自己将如何去保护
被研究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那么这里
有一个特别经典的研究的例子
是20世纪60年代的米尔格拉姆实验
有兴趣的同学
可以去了解一下
这个实验的具体的过程
和它的研究的背景
那么米尔格拉姆实验
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及其合作者所开展的一项心理学实验
这个实验的研究目的
是想要去检验人们是否
会为了遵从权威而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也就是所谓权威服从心理的实验
这个实验的大背景是在二战之后
人们在反思
为什么德国军队能够做出种族灭绝等等
各种惨无人道的事情
许多的德国士兵乃至将领都会借口说
我只是是服从上级的命令而已
那么米尔格拉姆实验
实际上
就是想要在一个实验研究的情境下
去观察人们是不是真的存在着这种
服从权威而做出违心之举的
这种行为方式
这个实验简单来说
是这样子来进行的
首先一群志愿者会被招募来
去协助完成一项
关于电击教学方法创新的
一项课题研究中
他们会被实验者告知
需要扮演老师的角色
并且知道会有另一群人
会扮演学生的角色
老师和学生会坐在两个相邻的屋子里
他们相互之间
是看不到的
那么学生的身上会绑着电极
电极的另一端
就连接在老师面前的一个控制台上
在实验的过程中
老师会需要教给学生一段字符串
然后要求学生把这些字符串
正确的组合起来
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
就算是通过了
学生对于答案的回答
会通过仪器
传递到老师面前的控制台的指示灯上
如果说指示灯亮起时
老师就会知道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
那么这时
老师就会被要求
对学生实施一次电击
来告诉学生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那么学生每错误一次
老师就会需要
把实施电击的电压增加一些
那大家可以想象当时实验的情景
随着学生错误次数的增多
学生承受的电压也越来越高
刚开始老师可能只听到
学生请求老师停止电击的声音
后来就变成哀求
甚至是大声敲打与老师相邻的墙壁
乃至于高声尖叫
然而
实验者会告诉老师继续实施电击
甚至是宣称老师的参与
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于是
电压不断升高
学生的反应也越来越大
越来越痛苦
直到学生最后突然
就没有任何动静了
或者是直到电压高达415V时
老师才被允许停止实验
那这项实验
最后的研究结果是什么呢
在参与的40名志愿者中没有一位
在学生开始敲打墙壁前
停止实施电击
实际上有2/3的志愿者作为老师
在实验者的鼓励和督促下
一直实施电击
直到最高电压为止
这样的一项实验研究
之所以轰动一时
正是因为米尔格拉姆证明了
人们的确会仅仅因为实验者
在旁边的劝说和敦促
就继续实施电击
这样的伤害人的行为
但是这项实验
之所以轰动乃至引起广泛争议的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恰恰就是在于伦理问题
有同学可能就已经猜到了
在这项试验中
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学生
在另一个房间坐着的
实际上是实验者的助手
他们其实只是播放了
提前准备的录音
来假装受到了电击所带来的痛苦
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学生
这些人也并没有真正的
受到电击的伤害
而那些以为自己只是在协助
一项教学方法创新课题的这些志愿者
才是真正的被研究者
由于这些人
事先并不知道研究的真正目的
而且也并不知道电击
其实是假的
所以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
扮演老师的志愿者
承受了极大的痛苦和压力
并且表现出紧张
沮丧甚至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许多人甚至是在实验之后
出现了极强的心理和生理的反应
那这样的一个极端的
研究的实例以及许多的类似的事件
使得社会研究者
逐步形成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伦理规范
我们的研究应当尽最大的可能
避免对被研究者利益的损害
也就是说
任何的研究都应当
对于参与者无害
这包括避免一些物质利益
职业发展上面的损害
也包括对于研究对象的心理
健康、精神压力等等方面
有可能带来的损害
那当然
许多的研究都需要去收集受访者
一些相对隐私敏感的信息
说起这样的一些信息
尽管对于我们去揭示
或者是解释一个社会现象是关键
而必须的
但是
这些信息的不当披露
的确有可能对于受访者的生活
家庭、社会关系、工作
甚至是心理状态
会产生极大的负面的影响
而要确保我们的研究
尽量的不对于被研究者
产生负面的影响
社会研究者就应当遵从
知情同意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就是说
研究者有义务去告知受访者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内容
甚至是研究对于受访者
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受访者需要再对这些信息
进行充分的了解的情况下
明确表示同意参加这项研究
而且许多情况下
是需要受访者
书面签署一个知情同意书
研究者才能够去开展这项研究
那么知情同意有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是自愿参与
研究者应当让被研究者
充分了解研究的目的和可能的风险
在这个基础上
被研究者需要自愿
去参与到这项研究中
社会研究往往会需要采用介入的方式
去搜集关于社会成员的信息
那么这种方式可能包括
研究者对于被访者进行的访谈
或者是派调查员
去开展一些问卷调查等等
而且有时候
研究者会需要收集
被访者的一些私人信息
或者是一些敏感性的信息
那么研究者就需要确保
受访者是明确了解研究的内容
以及它有可能产生的影响
受访者需要了解这些信息收集的必要性
并且研究者需要坚持
受访者自愿参与的原则
那么自愿参与
同时就必然意味着在研究的过程中
受访者应当有权利去可以随时退出
研究者应当尽可能避免采取强制
或者隐瞒或者其他的一些手段
去促使受访者感觉
他必须要去参加这项研究
比如,如果一个研究者
想要研究家庭中的子女教育方式问题
于是他联系到一所小学
请校方协助将问卷去发给学生
和他们的家长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研究者在问卷中
没有强调自愿参加
随时退出的这样的原则
那么学生和他们的家长
尽管理论上可以选择不参加调查
但是其中的许多人
可能就会觉得不好意思
或者是觉得有义务去配合学校的工作
那么这样的一种研究方式
就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伦理道德问题
那么之前同意的第二个要点是
研究者应当有意识的
去保护研究对象的身份
避免研究结果发布
对于所参与的研究对象造成伤害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
研究者需要遵循匿名和保密的原则
匿名指的是
研究者在收集研究对象的信息时
尽量不去收集任何
能够识别研究对象身份的信息
比如说我们在进行问卷调查时
就可以去避免收集
被访者的具体的姓名
地址、联系方式等等
各种能够追踪到受访者个人的
一些相关信息
不过有时候研究者在进行访谈
或者是实地调研时
研究者多多少少
都会需要去直接接触到受访者
并且知道他们的身份
那么这个时候
研究者就需要遵从保密的原则了
也就是研究者有义务向受访者去承诺
不会以任何的方式
去公开受访者的个人信息
这个并不只是说
在研究报告中
避免公开受访者的真实姓名
而是包括任何有可能导致读者
识别出受访者身份的信息
比如说地址、职业、岗位等等
那么这种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
对于被研究对象
充分的告知你的研究目的
研究的内容有可能的产生影响
并且让受访者自愿参与
随时退出
同时,研究者尽可能的确保
受访者的身份信息
不会以任何的方式被读者识别出来
这个就是我们讲的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
一个伦理道德问题
也就是知情同意的一个基本原则
-1.1 什么是社会研究
-1.2 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
-1.3 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1.4 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
-1.5 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
-1.6 研究效度:评价研究的质量
-1.7 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
-第一讲测试 理解社会科学研究
-2.1 研究设计的作用
-2.2 理论及因果关系
-2.3 基于变量的语言体系
-2.4 研究对象与分析单元
-2.5 研究的时间维度
-2.6 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
-第二讲测试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的不同形式
-3.2 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
-3.3 研究问题与论证的逻辑
-3.4 选题从哪里来
-3.5 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3.6 如何进行文献综述
-3.7 如何陈述研究选题
-第三讲测试 研究选题
-4.1 导言:研究方案设计
-4.2 研究策略选择I:检验因果效应
-4.3 研究策略选择II:因果机制与理论创新
--4.3 研究策略选择II:因果机制与理论创新(上)-视频
--4.3 研究策略选择II:因果机制与理论创新(下)-视频
-4.4 理解定量研究:基本过程和要点
-4.5 理解定性研究I:不同的范式基础
-4.6 理解定性研究II:基于建构主义的质性研究
-第四讲测试 研究策略
-5.1 导言:什么是概念化与测量
-5.2 从概念到变量:测量的基本过程
-5.3 测量的层次与方式
-5.4 概念的复合测量:指标体系与量表
-5.5 测量的信度
-5.6 测量的效度
-第五讲测试 概念化与测量
-6.1 导言:什么是抽样
-6.2 概率抽样:基本原理
-6.3 概率抽样:评估抽样误差
-6.4 概率抽样:抽样框的重要性
-6.5 概率抽样:基本形式
-6.6 概率抽样:几种特殊形式
-6.7 非概率抽样:基本原理与主要形式
-第六讲测试 抽样
-7.1 导言:什么是调查问卷?
-7.2 从研究问题到调查问卷
-7.3 确定问卷的结构
-7.4 选择提问的形式
-7.5 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
-7.6 问卷发放的不同形式
-7.7 问卷调查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第七讲测试 问卷调查
-8.1 导言:什么是田野调查
-8.2 田野调查:基本过程
-8.3 田野调查中的数据收集
-8.4 观察:基本类型和要点
-8.5 定性访谈:基本类型与过程
-8.6 半结构式访谈:准备与实施
-第八讲测试 田野调查:观察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