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简明有机化学(先修课) > 第十二章 单糖、寡糖和多糖 > 12.2 单糖的结构及表示方法 > 单糖的结构及表示方法
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单糖的结构及表示方法
在这里我们以D-(+)- 葡萄糖为例
那么关于D-(+)- 葡萄糖,它有两种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它的链状结构
那么,关于链状结构的表
示方法,我们采用Fischer投影式
那么它的书写原则,同学们来看一下
用一个竖线表示碳链,然后从羰
基开始进行编号,并且将羰基写在最上边
所以,我们就可以把D-
(+)- 葡萄糖写成左边这样的一种形式
那第二种呢,是将氢省略不写
第三种,是将羟基用一个短横线来进行表示
这也是D-(+)- 葡萄糖的省
写式,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表示方法
第四种,就是用一个三角
形代表醛基,用一个圆圈代表羟甲基
这几种写法都是D-(+)- 葡萄糖的链状结构
那么,通过D-(+)- 葡萄糖的链
状结构,可以来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结合次序
同时它还能解释葡萄糖的一些性质
比如说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过葡萄
糖能够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这说明它的分子当中含有醛基
但是,还有一些性质葡萄糖的链状结构无法给予解释
比如说,D-(+)- 葡萄糖只能与一个甲醇形成缩醛
二、葡萄糖的红外图谱当中并没有羰基的伸缩振动
三、葡萄糖的核磁共振
氢谱当中也没有醛基质子的吸收峰
这些单从葡萄糖的链状结构是无法合理进行解释的
那除此之外,葡萄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
我们将D-(+)- 葡萄糖在不同
的条件下重结晶,可以得到不同的晶体
比如说,在乙醇中重结
晶,得到的是α- D-(+)- 葡萄糖
在吡啶中重结晶,得到的是β-D-(+)- 葡萄糖
那么将两种葡萄糖晶体溶于
水,过后来测所得到的水溶液的比旋光度
α- D-(+)- 葡萄糖新配
制的溶液测得比旋光度为正的112度
但是放置一段时间过后,
再测它的比旋光度为正的52.7度
那同样β- D-(+)- 葡萄糖的
水溶液,测得它的比旋光度为正的19度
但是放置一段时间过后,
测得它的比旋光度也为正的52.7度
那我们把这种溶液的比旋光度随时
间自行改变并趋于恒定的现象叫做变旋光现象
那么关于葡萄糖的变旋光现
象,它的链状结构也无法合理进行解释
后来人们联想半缩醛和半缩酮的形
成,猜想葡萄糖有可能不仅仅只有链状结构
还可能有其他的结构,也就是关于糖环形结构的提出
人们猜想,葡萄糖内的醛基有可能跟它
分子内的羟基发生加成反应,从而形成一种半缩醛
后来经过X演示实验证明,葡萄糖确实以
一种六元的氧环,也就是环状的半缩醛结构存在
现在让我们具体的来看一下
那么,它的这个半缩醛是由醛
基跟碳五上的羟基进行加成反应所得到的
但是同学们注意一下,由于醛基是一个平面结构
所以说羟基跟醛基进行加成的时候,
可以从平面的这一边也可以从另一边进行加成
所以就会得到两种结构
一种是得到右边的这种,一加成过
后,醛基中的羰基就会变成一个半缩醛羟基
我们把这种结构叫做α- D-(+)- 葡萄糖
如果从另一侧所得到
的,它也会形成一个半缩醛羟基
我们把它叫做β- D-(+)- 葡萄糖
但是,在平衡的时候测的两种不同的葡
萄糖,环状结构和它的链状结构的含量是不相同的
β- D-(+)- 葡萄糖含量为64%,而链状结构极少
α- D-(+)- 葡萄糖的含量为36%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等一下我们会具体分析
同学们注意一下,这里的α- D-(+)- 葡萄
糖和β- D-(+)- 葡萄糖,只是第一个碳上的构型不同
那么,其他碳原子的构型完全相同
所以,我们也把它叫做端基异构体
也就是只是半缩醛羟基(也
称苷羟基)的构型不同的一对异构体
也可以叫做异头物或者是异头体
就是因为葡萄糖的水溶液当
中存在这样一种链状和环状的互变异构
所以,才会导致葡萄糖具有变旋光现象
那这又该做如何解释呢?
比如说,我们以α- D-(+)- 葡萄糖为例
新配置的α- D-(+)- 葡
萄糖,测的比旋光度为正的112度
但是将它放置一段时间过后,它就
可以通过链状结构异构成β- D-(+)- 葡萄糖
从而使它的比旋光度不断下
降,直到趋于恒定,达到正的52.7度
那同样,β- D-(+)- 葡萄
糖刚开始测的比相关度为正的19度
但是放置一段时间过后,它也可
以通过链状结构异构成α- D-(+)- 葡萄糖
从而使它的比旋光度不断增加,直到最后趋于恒定
这是葡萄糖环形结构的提出
那么关于葡萄糖的环形
结构,我们如何来进行表示呢?
接下来我们要重点来看一下
那么对于葡萄糖的环形结构,
我们采用的是哈沃斯透射式来进行书写
它的书写原则是首先将碳原子进行编号
然后将他水平放倒就得到这样的一个结构(背朝外)
放倒过后,同学们可以发现,
原先羟基在右边的,现在就处于下边了
原先羟基在左边的,现在就处于上边了
然后我们将它进行弯曲
弯曲过后,将碳四和碳五旋转120度
接下来,碳五上的羟基与醛基进行加成反应
由于它可以从醛基平面的两
侧进行加成,所以就会得到两种结构
那么通过a途径所得到的,我们称之为α- D- 葡萄糖
那么,α- D-葡萄糖的定义
原则是它碳一上的羟基在平面的下方
还可以通过b途径得到β- D-
葡萄糖,它碳一上的羟基在平面上方
在这里,我要继续的补充一下
同学们注意一下,上面的α- D-
葡萄糖确切地应该称为α- D- 吡喃葡萄糖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葡萄糖的这种六元氧环,它和吡
喃环比较相似,所以我们把它称为α- D-吡喃葡萄糖
那同样的,下面的确切的应该叫做β- D-吡喃葡萄糖
接下来,我们再来温习一下将链状
Fischer投影式转化成哈沃斯式的通用写法
一、 我们将六元氧环上的氧写在
右上角,而将碳原子按照顺时针进行编号
那么在单糖当中呢,不仅仅可
以形成吡喃型,也有可能会形成呋喃型
那么,关于呋喃型就是五元氧环
二、将标准费歇尔式碳键右侧的基
团或原子,我们写在哈沃斯式环平面的下方
那么左侧的基团或原子写在环平面的上方
三、对于D-型糖,羟甲基它是在环上
如果半缩醛羟基在环下的话,
我们称之为α-构型,在环上就称为β-构型
那么对L- 型糖正好相反,它的羟甲基在环下
如果半缩醛羟基在环上,我
们就称为α-构型,在环下称为β-构型
根据此通用的写法,请同学们练习
一下以下四种不同单糖的哈沃斯投影式的写法
分别为D-(+)- 甘露糖、D-
(+)- 半乳糖、D-核糖,还有D-2-脱氧核糖
现在,让我们回到刚才所抛出的那个问题
也就是α-D-(+)- 葡萄糖含量
为36%,β-D-(+)- 葡萄糖含量为64%
这又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们可以从葡萄糖的构象来进行分析
那么,葡萄糖它是一个六元的氧环
至于我们前面所学习的环己烷,
它的构象是相似的,都是采取椅型构象
那么在α-D-(+)- 葡萄糖的
椅型构象相当中,有这样的一种构象
也就是除了碳一,也就是半缩醛上的羟基在a键上
即直立键上以外,其他较大
的基团都是在e键上,也就是平伏键上
所以,α-D-(+)- 葡萄糖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那么β-D-(+)- 葡萄糖,它
的多种椅型构象当中有这样的一种构象
也就是所有的较大的基团都处于e键上
这就是β-D-(+)- 葡萄糖更为稳定的原因
在自然界当中,所有单糖中只有
β-D-(+)- 葡萄糖具有这样的一种情况
所有的较大的基团都处于e键上
所以β-D-(+)- 葡萄糖在自然界分布最广
这个也并不是偶然,而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2. 碳的杂化
-1.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4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反应类型及条件
--绪论
-1.4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反应类型及条件
-1.5 酸碱的概念以及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确定
-1.5 酸碱的概念以及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确定--作业
-本章习题
--本章习题--作业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2.1 烷烃的命名
-2.1 烷烃的命名--作业
-2.2 烷烃的结构和构象异构
-2.2 烷烃的结构和构象异构--作业
-2.3 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物理性质
-2.3 烷烃的物理性质--作业
-2.4 烷烃的化学性质
--1. 烷烃的稳定性、氧化反应和燃烧、裂化反应、卤代方应及机理
-2.4 烷烃的化学性质--作业
-2.5 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
-2.5 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作业
-2.6 环烷烃的顺反异构和构象异构
-2.6 环烷烃的顺反异构和构象异构--作业
-2.7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2.7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作业
-本章习题
--本章习题--作业
-3.1 烯烃的结构和命名、烯烃的顺反异构和构型标记
-3.2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3.3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1. 诱导效应
--2. 共轭效应
-3.4 自由基加成反应、硼氢化-氧化反应和烯烃的氧化反应
-3.5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及反应
--2. 共振轮
-3.6 烯烃复分解反应简介
-3.7 炔烃的结构和命名
--炔烃的结构及命名
-3.8 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基本操作演示
--基本操作
-4.1 芳香烃的分类及命名
-4.1 芳香烃的分类及命名--作业
-4.2 苯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4.2 苯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作业
-4.3 苯的亲电取代反应
--2. 苯的傅-克反应、布兰克氯甲基化反应及加特曼-科赫反应
-4.3 苯的亲电取代反应--作业
-4.4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
--2. 二取代苯的定位效应及定位效应的应用、苯环侧链的取代及氧化反应
-4.4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作业
-4.5 稠环芳香烃
--稠环芳香烃
-4.5 稠环芳香烃--作业
-4.6 芳香性及休克尔规则
-4.6 芳香性及休克尔规则--作业
-本章习题
--本章习题--作业
-5.1 旋光异构的基本概念
-5.1 旋光异构的基本概念--作业
-5.2 对映异构与手性分子
-5.2 对映异构与手性分子--作业
-5.3 含有一个手性原子的化合物
-5.3 含有一个手性原子的化合物--作业
-5.4 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化合物
-5.4 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化合物--作业
-5.5 无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
-5.5 无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作业
-5.6 对映异构体的不同生物活性
-5.6 对映异构体的不同生物活性--作业
-5.7 手性化合物的获取方法
-5.7 手性化合物的获取方法--作业
-本章习题
--本章习题--作业
-6.1 卤代烃的分类与命名
-6.2 卤代烷的结构及其亲核取代反应
-6.3 不饱和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6.4 卤代烷的消除反应
--卤代烷的消除反应
-6.5 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和卤代烷与金属镁的反应
-实验演示
--Video
-7.1 醇的结构、分类及命名
-7.2 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醇的脱水
-7.3 酚的结构、分类、命名及物理性质
-7.4 酚的化学性质
--1. 酚的酸性
-7.5 醚的结构、分类、命名及物理性质
-7.6 醚的化学性质
--醚的化学性质
-8.1 醛酮的分类、命名及结构
-8.1 醛酮的分类、命名及结构--作业
-8.2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8.2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作业
-8.3 羰基的还原和与氨的加成
-8.3 羰基的还原和与氨的加成--作业
-8.4 醛的特殊反应
--醛的特殊反应
-8.4 醛的特殊反应--作业
-8.5 醌
--醌
-8.5 醌--作业
-9.1 羧酸的分类、命名及结构
-9.1 羧酸的分类、命名及结构--作业
-9.2 羧酸的酸性及脱羧反应
-9.2 羧酸的酸性及脱羧反应--作业
-9.3 羧酸α-H的卤代反应及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9.3 羧酸α-H的卤代反应及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作业
-9.4 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
-9.4 酯化反应--作业
-9.5 Claisen酯缩合反应
-9.5 Claisen酯缩合反应--作业
-9.6 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9.6 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作业
-9.7 羧酸衍生物的还原反应及其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9.7 羧酸衍生物的还原反应及其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作业
-本章习题
--本章习题--作业
-实验演示
--薄层色谱
-10.1 硝基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
-10.1 硝基化合物--作业
-10.2 胺的分类和命名
--1. 胺的分类
--2. 胺的命名
-10.2 胺的分类和命名--作业
-10.3 胺的结构
--胺的结构
-10.3 胺的结构--作业
-10.4 胺的性质
-10.4 胺的性质--作业
-10.5 芳香重氮盐的性质
--芳香重氮盐的性质
-10.5 芳香重氮盐的性质--作业
-10.6 杂环的分类、命名及结构
-10.6 杂环的分类、命名及结构--作业
-10.7 杂环化合物的性质、含两个N原子的杂环化合物以及稠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的性质、含两个N原子的杂环化合物以及稠环化合物
-10.7 杂环化合物的性质、含两个N原子的杂环化合物以及稠环化合物--作业
-本章习题
--本章习题--作业
-11.1 氨基酸
--氨基酸
-11.1 氨基酸--作业
-11.2 肽和蛋白质
--肽和蛋白质
-11.2 肽和蛋白质--作业
-本章习题
--本章习题--作业
-实验演示
--甲基橙的制备
-12.1 糖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12.1 糖的定义、分类和命名--作业
-12.2 单糖的结构及表示方法
-12.2 单糖的结构及表示方法--作业
-12.3 单糖的理化性质
--单糖的理化性质
-12.3 单糖的理化性质--作业
-12.4 二糖
--二糖
-12.4 二糖--作业
-12.5 多糖
--多糖
-12.5 多糖--作业
-本章习题
--本章习题--作业
-13.1 高分子科学发展简史
-13.1 高分子科学发展简史--作业
-13.2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3.2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作业
-13.3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13.3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能--作业
-13.4 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和展望
-13.4 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和展望--作业
-本章习题
--本章习题--作业
-14.1 钯催化交叉偶联
--钯催化交叉偶联
-14.2 天然产物全合成
--天然产物全合成
-14.3 药物中的有机化学
--药物中的有机化学
-14.4 自修复高分子
--自修复高分子
-14.5 有机化学合成中的新型固体催化剂
-14.6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14.7 绿色有机合成化学-光催化的有机新反应
-本章习题
--本章习题--作业
-有机实验室安全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