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道路工程材料 >  第四章 普通水泥混凝土 >  第3节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 >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

返回《道路工程材料》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在线视频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

下一节:水泥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返回《道路工程材料》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学习第四章

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第三讲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

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混凝土的强度分布特征

第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第三提高强度的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

混凝土强度分布特征

混凝土的强度呢

是混凝土的质量评价和控制的

最重要的指标

混凝土的强度与

混凝土的抗渗性

抗冻性抗腐蚀性密切关联

那么混凝土的强度

有哪些种类呢

首先我们看一看

右边这几幅图

最下面的是路面混凝土

它是一种薄板的混凝土结构

那么中间是桥梁的下部

比如说有柱有承台

那么上面是梁是混凝土的梁

所以我们根据混凝土

构造物的不一样

我们有不一样的强度

也就是说不同的构造

要用不同的强度进行设计

那么这里头涉及到

立方体抗压强度

一般桥梁主要用到

立方体抗压强度

轴心抗压强度

比如说这种柱状物

那么弯拉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

对于这种薄板结构

主要讲究它的弯拉强度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每一种强度的

测试方法和一些规定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

立方体抗压强度

那么立方体抗压强度

是边长为150毫米的立方体

就像那个图片里面所看到的

这个立方体试件成形好以后

要放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什么叫标准条件

就是温度在20度左右

湿度在95%以上

养护时间要达到28天

那么一般来讲呢

这个标准条件就有专用设备

比如说标准养护箱

或者是标准养护室

那么在标准条件下

养护到28天以后

我们把这个试件拿出来

放在这个压力机上

进行抗压试验

那么按照这个公式来计算

它的抗压强度

分子上这个F

就是把试件压坏时候一个力

分母上就是抗压的面积

也就是说单位面积上

所承受的力

就叫立方体抗压强度

那么这个就是测试的过程

那么立方体抗压强度呢

我们刚才看了它的测试

但是我们工程上

一般立方体抗压体强度

我们测不是一个试件

也不是两个试件

它是一组试件

那么一组试件

就涉及到一个强度分布的问题

所以我们这里提出了一个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就是这个fcu,k

那么这个地方

主要是从工程的角度

提出了一个保证率系数

也就是说

在平均值的基础上

要增加一个保证率系数

那么这个就是计算公式

这个1.645呢

这个系数就是强度保证率

达到95%的一个保证率系数

那个σ就是一个方差

这个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有什么作用呢

那么从国际到国内

我们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分级

也就是说强度的等级

我们混凝土强度等级

最低的C7.5 C10 C15

一直到C50 C55 C60

这个C就是concrete

混凝土的意思

后面的这个数字

就代表的是立方体

抗压强度的标准值

比如说C20那么就代表的是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0兆帕

那么这个就是

C20的强度等级

其他的依此类推

第二个轴心抗压强度

针对于柱状试件

就是高宽比>2的这种构件

那么这个采用的是一个圆柱体

或者棱柱体的试件它是

150×150×300毫米的棱柱体

那么这个也是成形好以后

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

然后呢进行抗压强度的试验

这个也是跟刚才的定义一样

压坏时候的力除以压的面积

那么轴心抗压强度

和立方体抗压强度

有一个比值关系

这两个比值

大约介于0.7~0.8这个范围

这个就是轴心抗压强度

一个测试及计算

第三我们来看一看

抗弯拉强度

我刚才已经讲了

混凝土路面它是一个薄板

它容易被压断

这时候呢

我们要讲究它的抗弯拉性能

那么在道路和机场工程当中

抗弯拉强度

就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指标

那一般来讲

把混凝土试件做成一个梁

那么这个就一个混凝土试件

它的截面就是高宽都是150毫米

但是长度是550毫米

那么把这个小梁成形好以后

也是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

然后放在这个压力机上进行加载

那么直到这个试件破坏

那么根据材料力学

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这个公式中的F

就是施加的力

L就是它之间两个支点间的距离

bh就是高和宽

那么这个是三分点加载

如果是单点从中间加一个荷载

那么要乘以一个修正系数

这个呢就是抗弯拉强度

第四个就是劈裂强度

那么我们混凝土试件

要测它的抗拉性能是非常困难

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劈裂强度

也就是间接的方法

求出混凝土抗拉强度

那么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混凝土试件

我们给它施加

在一个中线轴上施加压力

那么它的中部实际上

受到的是一种拉应力

那么我们通过计算

就可以求得

这个混凝土的劈裂强度

间接表征混凝土抗拉性能

那么试件还是立方体

那么这个就是它的计算公式

那么轴心抗压强度

跟其它的强度有一定的关系

就是劈裂强度跟轴心抗压强度

有一个0.9倍的关系

与弯拉强度

有一个指数形式的一个关系式

第二个我们来看一看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那么混凝土在投入交通使用以后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破坏

那我们共同总结一下发现

混凝土在荷载

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它出现破坏

无非是这三种形式

第一种就是

集料跟水泥石的界面发生破坏

就是在集料的表面界面发生破坏

第二个就是把集料压碎

就是中间这一条线

第三个就是把水泥石压坏了

无非就是这三种破坏

混凝土出现破坏

或者是强度达不到要求

我们有时候经常在工地上

进行强度设计的时候

有时候设计出来不满足要求

或者是相差有一定的距离

那么这时候我们要对强度进行调整 情形设计

那么我们必须了解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这个影响因素

也是分为内因和外因

那么内因主要就是

从材料组成本身

包括水泥的强度

水灰比水泥浆和用量和集料的特性

外因主要是养护条件

龄期和施工质量

养护条件包括湿度和温度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

内因对它的影响

内因里头

首先我们看一看组成材料

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这两个参数对水泥混凝土

强度影响非常之大

那么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

我们发现水泥石的强度越高

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

所以我们可以把

这个写成一个函数形式

也就是说混凝土的强度

是水泥石和水灰比的函数

我们可以写成一个函数的关系

当然了这个函数的关系

从定性上可以知道

水灰比一定的时候

水泥石强度越高

混凝土强度越高

水泥品种一定的时候

跟水灰比有一定的关系

水灰比越大强度越低

水灰比越小强度越高

那么基本上就呈现这个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1930年

瑞典人提出这个水灰比定则

他是把灰水比作为横坐标

灰水比介于1.25~2.5之间的时候

这个混凝土的强度

跟水泥的强度跟灰水比

有这么一个直线的关系

那么写成公式就是

水灰比定则

这个水灰比定则非常的著名

截至目前

我们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时候

仍然用到了这个公式

从这个水泥混凝土的这个定则里头

从这个公式里头

我们可以发现水泥的抗压

抗弯拉强度越高

那么混凝土的抗压

抗弯拉强度也越高

反之则越低

那么这个里头fce fcef

就是水泥的抗压抗折强度

fcu fcuf

就是混凝土的抗压和

抗弯拉强度

那么C除以W就是灰水比

它越大就是混凝土的

这个抗压和抗弯拉强度越高

反之就越小

这个就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的影响

这两个影响因素是最大的

设计的时候

也是重点要考虑的

第二个就是水泥浆的用量

如果混凝土设计当中

浆体的用量不足

粘聚性变差容易出现离析

而且硬化以后强度也比较低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片

模板拆掉以后

砂石材料整个是一个松散的

这表明砂浆粘聚不够

也就是说水泥浆的用量过少

如果水泥浆的用量过多

就像右边那一幅图片

它不但成本提高

而且收缩非常严重

引起干缩裂缝

再有就是集料的特性

因为我们都知道

集料在混凝土当中

所占的比例最大

所以集料的强度不足

仍然可以导致混凝土压坏

集料的颗粒形状表面特征

洁净程度以及粘结的性能

都可以引起界面的

一个性能的波动

如果粘结强度不足

可能从界面上发生破坏

另外一个集料的一个形状

如果针片状含量过多

那么混凝土的空隙多

流动性小 而且强度也降低

最大粒径影响到

抗弯拉和抗压强度

那么一般最大粒径越大

抗压的能力越强

但是抗弯拉的能力有所降低

级配良好混凝土的密实性

工作性也比较好

不容易离析

砂子的级配和粗细程度

也对混凝土的强度

有一定影响

一般用中砂效果最好

当然有时候

不得已的情况下

也可能要用到粗砂和细砂

这时候用砂量

可以适当的调整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外因

就是养护条件

大家都知道水泥要水化

就是必须要给足够的水分

那么适宜的养护环境

才能让水泥充分的水化

凝结硬化形成强度

如果养护的不好

水分给予不足

那么水泥混凝土的强度

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在养护过程当中

要特别注意

温度及湿度的条件

那么这个就是

我们恒温恒湿箱

这个就是我们养护室

这个一般在工程单位

和我们实验室里头都有这种

小型的少量的构件

就可以放在养护箱里

如果大批量的构件

就必须放在一个养护室

这个养护室是恒温恒湿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

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

有什么样的影响

养护温度越高

那么混凝土的早期水化速率就越快

那么早期强度也越高

但是后期强度不一定高

那么看一看

右边的这一张图片

这个图片里头

横坐标是龄期

纵坐标就是相对强度

那我们看一看

最高的那一条线

就是46度的情况下

养护出来的混凝土

大家可以看一看

它的强度随时间一个发展

它始终处在最高位置

但是早期发展比较快

到后期逐渐趋于平缓

最底下这一条线

是4度的时候

对混凝土进行养生

这是它的强度发展

大家可以看到

随着龄期的增长

它一直发展到28天

它的强度都是相对比较低的

因为养护温度比较低

中间的这一条线

是在标准条件下养护的

大家可以看

强度发展比较均匀

所以从这个图上

我们可以看出

就是说混凝土养护

温度不宜太高

当然了也不能太低

一般在冰点以下

就是说如果你这个水都结冰了

当然水泥的水化

它就会停止

这时候强度就会降低

但是水泥的品种不一样

它的最佳水化温度

也是有一些区别

比如说硅酸盐水泥

快硬这些水泥

在13度的时候

它的水化是最佳的

再来看一看湿度

湿度不足

水化反应不能顺利的进行

如果不给足够的水分

水化照样停止

所以水化一停止

那水泥不能生成胶结料

那整个混凝土

就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

而且还会形成一些裂缝

影响到赖久性

那么我们从右边这一幅图里面

就看得非常清楚

横坐标仍然是龄期

纵坐标是强度

大家可以看一看

我们有几条线

这个第一条线

就是比较平的这一条线

就是在空气当中

试件做好以后就放在室外

让它在空气当中自然养护

那么它的强度发展

大家可以看

前面几天有一点点发展

但是后面一直是水平的

第二条线就是标线二

是在9个月以后

在空气当中

养护九个月以后

再放入水中

你看

在九个月以后放入水中

强度有一定的增长

但是增长幅度也比较小

第三条线是在3个月

空气中养护

然后再放入水中养护

强度增长还可以

第四条线

就是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从这一张图我们可以看出

湿度对混凝土的强度

影响之大

所以我们在工程当中

一定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

要给予足够的湿度

让它充分的水化形成强度

这样才具有耐久性

还有一个就是龄期

那一般来讲

正常养护条件下

龄期越长

它的强度就越高

那么为什么呢

因为时间越长

水泥混凝土里面

水化生成的水化物越多

粘结能力越强

当然强度发展越快

但是一般来讲

在早期的时候

发展比较快

但是到后期的时候

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我们工程设计当中

一般是用到早期28天的这个强度

作为设计强度

那这样说

实际工程当中

我们混凝土

其实还有很大的潜力

还没有发挥出来

因为后期28天以后

还有一定的增长

外因最后一个

就是施工质量

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一样

机械设备不一样

管理方法不一样

都会影响到强度

那么在室内的话

比如说试件的尺寸大小

试件的湿度

试验时候的温度

支撑条件和加载方式

对混凝土的强度都有影响

那施工的这些设备

施工的方法

那么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影响

这一张就是三辊轴摊铺

这个是排振式的一个捣棒振捣

当然还有更先进的滑膜摊铺

这种滑模摊铺施工质量就非常好

好表现在什么地方

一个是配料准确搅拌均匀

振捣效果好

这个就是施工质量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第三个我们来看一看

提高强度的措施

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采用高强度的水泥和特种水泥

有效的提高混凝土强度

第二采用低水灰比和浆集比

也就是说水灰比小一点

强度就会高一点

还有就是掺加外加剂

比如说水灰比不能降

但是我的强度还要高

这时候我可以考虑

摻加外加剂来

提高它的工作性

提高强度

还有就是采用

湿热处理的方法

这一条至关重要

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的构造物

都是预制的

比如说各种各样的梁板

可以在工厂预制

然后运在现场进行装配

那么在室内预制的时候

可以采用加湿加热处理的方法

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而且预制的话

它的质量更容易保证

均匀性也更容易保证

最后一个就是采用

机械搅拌和振捣的方法

那么这种方法呢

容易致使混凝土

处于一种均匀的这种结构

那么混凝土强度

可以得到保证

以上就是 我们今天主要的内容

大家回顾一下

我们主要讲了

混凝土的强度

强度的影响因素

以及如何提高

和改善混凝土的强度

请大家下课以后

予以复习消化和吸收

同学们我们下一讲再见

道路工程材料课程列表:

绪论

-绪论

--绪论

第一章 岩石与集料

-第1节 岩石的组成、分类

--Video

-第1节 岩石的组成、分类--作业

-第2节 岩石性质与技术等级

--Video

--石料生产线流程演示动画

-第2节 岩石性质与技术等级--作业

-第3节 集料分类和物理性质

--Video

-第3节 集料分类和物理性质--作业

-第4节 粗、细集料和矿粉特性

--Video

-第4节 粗、细集料和矿粉特性--作业

-第5节 集料筛分、级配与级配理论

--Video

-第5节 集料筛分、级配与级配理论--作业

-第6节 集料组成设计方法

--Video

-第6节 集料组成设计方法--作业

第二章 无机结合料

-第1节 石灰

--第1节 石灰

-第1节 石灰--作业

-第2节 水泥的定义、组成、水化及硬化

--水泥的定义、组成、水化及硬化

-第2节 水泥的定义、组成、水化及硬化--作业

-第3节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第3节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作业

-第4节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与技术标准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与技术标准

--水泥标准稠度演示视频

--水泥凝结时间演示视频

--水泥安定性演示视频

-第4节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与技术标准--作业

-第5节 硅酸盐水泥的腐蚀与防止

--硅酸盐水泥的腐蚀与防止

-第5节 硅酸盐水泥的腐蚀与防止--作业

-第6节 粉煤灰及其他工业废渣

--粉煤灰及其他工业废渣

-第6节 粉煤灰及其他工业废渣--作业

第三章 有机结合料

-第1节 分类、工艺组成及胶体结构

--第1节 分类、工艺组成及胶体结构

-第1节 分类、工艺组成及胶体结构--作业

-第2节 密度及绝对黏度

--第2节 密度及绝对黏度

--布氏旋转粘度试验演示

-第2节 密度及绝对黏度--作业

-第3节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

--沥青针入度演示视频

--沥青软化点演示视频

-第3节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作业

-第4节 低温及感温性

--第4节 低温及感温性

--沥青延度演示视频

-第4节 低温及感温性--作业

-第5节 加热稳定性

--第5节 加热稳定性

--旋转薄膜加热试验演示视频

-第5节 加热稳定性--作业

-第6节 改性沥青

--第6节 改性沥青

-第6节 改性沥青--作业

-第7节 沥青分级及技术要求

--第7讲 沥青分级及技术要求

-第7节 沥青分级及技术要求--作业

-第8节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

--第8节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

-第8节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作业

第四章 普通水泥混凝土

-第1节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

-第1节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作业

-第2节 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

--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

-第2节 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作业

-第3节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

-第3节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作业

-第4节 水泥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水泥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第4节 水泥混凝土的变形特性--作业

-第5节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

-第5节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作业

-第6节 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

--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

-第6节 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作业

-第7节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第7节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作业

-第8节 新型水泥混凝土

--新型水泥混凝土

-第8节 新型水泥混凝土--作业

第五章 普通沥青混合料

-第1节 组成结构与强度形成原理

--Video

-第1节 组成结构与强度形成原理--作业

-第2节 基本路用性能

--Video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演示视频

--沥青混合料构造深度演示视频

--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演示视频

-第2节 基本路用性能--作业

-第3节 体积参数与技术要求

--Video

-第3节 体积参数与技术要求--作业

-第4节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选用方法

--Video

-第4节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选用方法--作业

-第5节 Marshall组成设计方法

--Video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成型演示视频

-第5节 Marshall组成设计方法--作业

-第6节 Superpave组成设计方法

--Video

-第6节 Superpave组成设计方法--作业

-第7节 SMA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

--Video

-第7节 SMA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作业

-第8节 沥青混合料再生及组成设计方法

--Video

-第8节 沥青混合料再生及组成设计方法--作业

第六章 建筑钢材

-第1节 钢材的冶炼与分类

--Video

-第1节 钢材的冶炼与分类--作业

-第2节 钢材的技术性质

--Video

-第2节 钢材的技术性质--作业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笔记与讨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 评分: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慕课视频播放-道路工程材料-MOOC慕课视频教程-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