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道路工程材料 >  第三章 有机结合料 >  第3节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 >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

返回《道路工程材料》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在线视频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

下一节:沥青针入度演示视频

返回《道路工程材料》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讲第三章有机结合料第三讲

第三讲是相对黏度

主要有两部分的内容

一个是针入度

另外一个是软化点

三部分 一个是相对黏度

针入度及针入度实验

软化点及软化点实验

相对黏度

我们上一讲讲绝对黏度

但是绝对黏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一个是测试相对比较复杂

另外一个是绝对黏度这些指标呢

和咱们工程实际应用之间

接触不是那么联系

并不是那么紧密

除非除了咱们的表观黏度

Brookfield表观黏度

那么我们可能使用更多的是条件黏度

来评价它的粘滞特性

那条件黏度主要有两种

根据沥青两种状态来表征它的

一个是液体沥青

也就是常温状态下

呈现液态的沥青的黏度

我们用的是沥青标准黏度实验

另外一个就是常温状态下

呈粘稠状态的粘稠沥青

这个是我们现在使用最多的

这种粘稠沥青

粘稠沥青的条件黏度主要有两个指标

一个是针入度

另外一个是软化点

那我们先看一下针入度

针入度这个实验呢

是我们的三个指标之一

什么是针入度呢

针入度是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

用一定质量的标准针

垂直在一定时间内插入试样的深度来表示

它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0.1mm

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的沥青的粘稠程度

那么针入度这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是三大指标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为什么呢

就是我们国家的沥青的分级指标

是采用的针入度指标

那比如说这个是咱们规范上的一个表格

我们可以看到

也就是说我们针入度实验

做出来的看看针入度深度

比如说是90 插出来

那就是90号

70就是70号

所以针入度是一个分级指标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那么针入度实验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在2011版的公路工程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实验规程里面

是这样规定的

用标准针 针的连杆和附加的砝码

这个总质量是100g±0.05g

这是上面的总质量

标准测试温度用于针入度分级的

针入度测试的标准温度是25℃

标准针的贯入时间是5秒

所以针入度实验是规定条件的

测试温度 砝码质量 插入深度

用P来表示

针入度就英文的penetration

如果是插出来在25℃ 100g 5s的情况下

标准针插入试样的深度是65的话

针入度这个指标的测试结果就是65

单位是0.1个mm

通常我们也经常使用其它的一些测试温度

来测试针入度

比如说5℃ 15℃ 35℃等等

但是请大家注意的就是用于沥青分级的

针入度测试温度是25℃

也就是它是一种规定温度下的条件黏度

我们准备了一个视频

针入度实验的视频

便于各位同学更好的理解

首先我们把沥青加热

加热到流动状态以后

放入咱们针入度的试样皿

然后冷却

在空气中冷却1个小时到1.5个小时

随后我们把针入度试验皿

放入到水箱里面来保温

保温到测试所需要的温度

从沥青的试样内外的温度保持一致

保温结束以后

我们把试样皿放置到

咱们的针入度试验仪上

把针尖放下来和沥青表面准确的保持一致

随后释放咱们的100g的砝码

插入咱们沥青混合料沥青试件的内部

我们到时候看针尖插入沥青内部的深度

这就是我们的针入度测试的结果

那么针入度试验过程中

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咱们的针入度的针

要刚好能接触到咱们沥青试样的表面

这个还是非常的困难的

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 针入度的单位是0.1个mm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针尖和沥青表面差1mm

针入度的测试结果就会差10

通常我们要看咱们沥青表面的针尖

虚拟的针尖和实际针尖之间的接触

在倒影情况下刚好接触上

就表明它们是实际接触上了

另外一个水的温度

对咱们测试结果非常的敏感

所以在测试过程中

一直要观察水温来控制水温

比如说我们现在测试25℃

一定要观察到25℃ 严格在25℃

如果是温度现在降了

我们加热水

如果温度高了

我们加冰块

第三个 在实验过程中

通常情况下一个实验试样要插3针

这个针不能太靠试验皿的靠边

这个3针之间互相也不能太近

这样会造成互相影响

最后给大家问一下

比如说我们针尖一不小心掉到地上了

那这样对我们针入度测试结果

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针入度测试时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同时有个问题供各位同学思考

比如说针入度数值越大

咱们沥青越硬呢还是越软呢

接下来我们跟大家讲一下软化点

软化点这个指标呢

是我们三大指标中第二个指标

因为沥青是一种非晶质的高分子材料

它没有明确的固化点或者液化点

也就是说沥青只要一加热它就变软

所以我们是没有明确的一个软化点的温度

但是我们通常取的是

固化点和滴落点温度之间间隔的87.21%

作为它的软化点

这个当然看起来很复杂

但是专门有软化点测试的方法和实验

这个就相对比较简单一点

那么软化点是反应沥青感温性的一个指标

也是沥青黏度的一种度量

我们在现行规范中

对咱们的软化点也有明确的要求

那软化点实验

是可以反映沥青材料的高温性能

那我们看到这几种

沥青路面上常见的病害形式

比如说咱们沥青路面上产生的车辙

也就是说车轮轮迹处产生的比较深的辙槽

我们沥青路面产生的推移 拥包等等

这些都是跟我们沥青的

沥青材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那软化点实验

是反映沥青高温性能一个重要的指标

那么软化点实验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做呢

我们规范里现在是采用环球法

将沥青试样装入规定尺寸的铜球内

在这个试样上放置一个标准的钢球

这个钢球的质量是3.5g

同时把咱们现在的试样

放在5℃的水中或者甘油中

加热温度的速率是每分钟5℃的情况下

沥青产生软化 产生滴落

然后下垂25.4mm的温度

这个称之为软化点

它也是表征咱们的等黏温度

达到规定条件温度的黏度的一个温度

这地方有个软化实验的示意图

一个视频

我们先在玻璃板上刷上隔离剂

放上软化点铜环

我们滴入热沥青

自然冷却 冷却以后呢

我们用热的刮刀

把表面多出来的部分给去掉

随后我们把咱们的软化点试验仪

和咱们的试样放到水里来保温

5℃的水里面来保温

保温结束以后呢

我们把咱们的这个铜球和环

放到咱们的软化点实验仪上

烧杯里面加入指定刻度的水

我们均匀的来加热这部分的水

水的加温速率是每分钟上升5℃

因为咱们温度变高了以后

沥青就变软

我们可以看在钢球的重力作用下

产生的滴落

滴落了以后呢

我们可以看到它产生滴落到搁板上的时候

那个温度就称为是软化点

软化点实验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我们如果初始水温

我们要求是5℃

如果初始水温不是5℃

比如说现在初始水温升高到25℃

那么软化点测试结果是变大呢还是变小呢

那同样第二个问题

就是如果烧杯里的水量

我们并没有加到指定的刻度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有刻度的

是加到指定刻度来加温

那对咱们软化点测试结果是不是也有影响呢

应该说也是

因为我们现在是

咱们的软化点仪加热的功率是一定的

如果水量加的少了

意味着升温速度就会变快

升温速递一变快了以后

咱们软化点测试结果也是会偏高的

同样咱们水温如果是高于5℃

咱们测试的结果也是会偏大的

这个具体的原因就是跟咱们沥青的

就是它的黏度的随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具体的原因大家可以再仔细的斟酌和揣摩

软化点越高的话

咱们沥青的耐热性能

是越高呢还是越低呢

这个大家课后可以再思考一下

同学们

我们今天介绍了沥青三大指标中的两个指标

一个是针入度

另外一个是软化点

同学们

我们下一讲再见

道路工程材料课程列表:

绪论

-绪论

--绪论

第一章 岩石与集料

-第1节 岩石的组成、分类

--Video

-第1节 岩石的组成、分类--作业

-第2节 岩石性质与技术等级

--Video

--石料生产线流程演示动画

-第2节 岩石性质与技术等级--作业

-第3节 集料分类和物理性质

--Video

-第3节 集料分类和物理性质--作业

-第4节 粗、细集料和矿粉特性

--Video

-第4节 粗、细集料和矿粉特性--作业

-第5节 集料筛分、级配与级配理论

--Video

-第5节 集料筛分、级配与级配理论--作业

-第6节 集料组成设计方法

--Video

-第6节 集料组成设计方法--作业

第二章 无机结合料

-第1节 石灰

--第1节 石灰

-第1节 石灰--作业

-第2节 水泥的定义、组成、水化及硬化

--水泥的定义、组成、水化及硬化

-第2节 水泥的定义、组成、水化及硬化--作业

-第3节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第3节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作业

-第4节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与技术标准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与技术标准

--水泥标准稠度演示视频

--水泥凝结时间演示视频

--水泥安定性演示视频

-第4节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与技术标准--作业

-第5节 硅酸盐水泥的腐蚀与防止

--硅酸盐水泥的腐蚀与防止

-第5节 硅酸盐水泥的腐蚀与防止--作业

-第6节 粉煤灰及其他工业废渣

--粉煤灰及其他工业废渣

-第6节 粉煤灰及其他工业废渣--作业

第三章 有机结合料

-第1节 分类、工艺组成及胶体结构

--第1节 分类、工艺组成及胶体结构

-第1节 分类、工艺组成及胶体结构--作业

-第2节 密度及绝对黏度

--第2节 密度及绝对黏度

--布氏旋转粘度试验演示

-第2节 密度及绝对黏度--作业

-第3节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

--沥青针入度演示视频

--沥青软化点演示视频

-第3节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作业

-第4节 低温及感温性

--第4节 低温及感温性

--沥青延度演示视频

-第4节 低温及感温性--作业

-第5节 加热稳定性

--第5节 加热稳定性

--旋转薄膜加热试验演示视频

-第5节 加热稳定性--作业

-第6节 改性沥青

--第6节 改性沥青

-第6节 改性沥青--作业

-第7节 沥青分级及技术要求

--第7讲 沥青分级及技术要求

-第7节 沥青分级及技术要求--作业

-第8节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

--第8节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

-第8节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作业

第四章 普通水泥混凝土

-第1节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

-第1节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作业

-第2节 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

--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

-第2节 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作业

-第3节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

-第3节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作业

-第4节 水泥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水泥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第4节 水泥混凝土的变形特性--作业

-第5节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

-第5节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作业

-第6节 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

--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

-第6节 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作业

-第7节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第7节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作业

-第8节 新型水泥混凝土

--新型水泥混凝土

-第8节 新型水泥混凝土--作业

第五章 普通沥青混合料

-第1节 组成结构与强度形成原理

--Video

-第1节 组成结构与强度形成原理--作业

-第2节 基本路用性能

--Video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演示视频

--沥青混合料构造深度演示视频

--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演示视频

-第2节 基本路用性能--作业

-第3节 体积参数与技术要求

--Video

-第3节 体积参数与技术要求--作业

-第4节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选用方法

--Video

-第4节 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选用方法--作业

-第5节 Marshall组成设计方法

--Video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成型演示视频

-第5节 Marshall组成设计方法--作业

-第6节 Superpave组成设计方法

--Video

-第6节 Superpave组成设计方法--作业

-第7节 SMA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

--Video

-第7节 SMA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作业

-第8节 沥青混合料再生及组成设计方法

--Video

-第8节 沥青混合料再生及组成设计方法--作业

第六章 建筑钢材

-第1节 钢材的冶炼与分类

--Video

-第1节 钢材的冶炼与分类--作业

-第2节 钢材的技术性质

--Video

-第2节 钢材的技术性质--作业

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笔记与讨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 评分: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相对黏度(针入度、软化点)慕课视频播放-道路工程材料-MOOC慕课视频教程-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