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水彩画 > 第十三章 学生成果展示 > 13.2 教学成果 > 11.1 水彩画作品解析(上)
大家好
今天由我给大家做一节水彩画作品欣赏课
水彩画发展至今
已呈现出多元的风格趋势
尤其是近些年 水彩画家们从形式
技法
材料等领域不断创新
促进了水彩画的多样化发展
在创作思想
题材范围
表现形式
技法开拓等方面
水彩画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今天 我们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的分类欣赏
来了解一下水彩画中不同题材 不同类型的表现手法
第一部分
写实水彩风景
这幅画是黄铁山老师的水彩画作品
《晨烟》
黄铁山老师的水彩风景画是最具代表性的写实风景作品
他的水彩风景画飘逸 空灵
且富有诗一般的意境
他立足风景本体
尊重自然
坚持以写实的风格描绘对象
这幅作品用水彩留白的技法
处理日光下的烟雾效果
又将天空和建筑群中墙体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反射映照关系做了详细的刻画
形成了画面耀眼的光感和明晰的空间感
尤其是画面中缭绕炊烟的表现效果
生动地再现了山区村庄清晨劳作的妙丽景色
这幅画是黄铁山老师的另一幅水彩作品
哈尼梯田
作品描绘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
这幅作品在用色上 造型上 都恰倒好处
完美的表现出画面的距离和空间
形成一种和谐 稳固的关系
作者通过敏锐的观察力
抓住了春光乍现时
在梯田水中反光
形成了一个亮区而构成的瞬间奇观
让画面描绘的中心部分在灰色宁静中强烈曝光
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明暗对比
并且作者在色彩的概括和提炼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
使画面的色彩凝重而饱满
充分体现出画面的完美性和生动感
这幅画是黄铁山老师的水彩写生作品美国曼哈顿写生之一
作品以印象派独特的表现手段
注重冷暖色彩对比
概括地表现出曼哈顿的景象
画面层次分明
生动自然
色彩关系强烈
整幅画面用简练的笔触
完整 生动地表现出了描绘的主体
这是刘寿祥老师在其水乡系列作品中表现江南街景的两幅写生作品
作品以淡雅灰为主调 水韵淋漓 色调淡雅 丰富细微
用笔老练 作品细节刻画的生动自然 造型严谨
质感强烈
局部变化微妙
结合浓淡干湿的水色变化
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画面氛围
这两幅画是蒋智楠老师表现欧洲街景的作品
作品构图完整
画面黑白灰关系明确
用色大胆肯定
色彩淋漓透彻
线条准确又不失潇洒流畅
准确的把握了不可言喻的异国情调
我们能够在作品中感受到作者观景的瞬间情境
充分的体现出了水彩写生的魅力所在
这幅画是澳大利亚水彩画家 大卫·泰勒的水彩画作品
作品表现风格优雅
大胆 又奔放自由 作者将瞬间和永恒的观感融为一体
通过对难以捕捉的光线的控制
烘托出画面的整体氛围
强烈的色彩和明暗对比
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感受
作品大胆概括
又不失细节的刻画更耐人寻味
这幅画是董克诚老师的作品
作品以速写的表现形式准确地概括出所画场景
整个画面色彩关系明确
用色大胆 肯定 光感强烈
用笔潇洒生动
充分展现水彩画语言的特性
用干练的笔触和概念的色彩描绘自然风景
既是对当时景色的直观感受
又是心情的一种释放
更展现了画面的轻快节奏
这幅画是平龙老师的水彩画作品
作品中用笔的轻 重 缓 急
或给人以大刀阔斧掷地有声
或给人以随风飘逸
灵动秀美的感觉
笔法的皴 擦 点 染或给人以苍老遒劲
铿锵有力
或给人以蜻蜓点水落地无声的感觉
这幅画是蒋振立老师的水彩画作品
作品水色淋漓
用笔大胆 在同一色调中渗透着微妙的色彩变化
画面中
山石方正硬朗的笔触与远山雾气朦胧的月色表现相结合
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画面色泽滋润
远山在朦胧中或隐或现 使画面水气淋漓
沁人心脾
这幅画是陶世虎老师的写实水彩画作品
作品表现细腻写实
水彩技法运用娴熟
近景 中景 远景的层次关系 处理得恰倒好处
虚实关系表现到位
体现出强烈的空间关系
树木繁密
且形态自然 雪的质感也表现的十分到位
整个画面体现出强烈的生命力
这幅画是波兰的斯坦尼斯罗·佐拉兹的水彩画作品
作品生动真实
用超凡的技巧以及敏锐的洞察力 创作出真实感十足的水彩风景画作品
作品中画水的部分很多
水的质感表现得准确到位
整个画面层次分明
色调统一
是一幅优秀的水彩画作品
第二部分
意象水彩风景
这幅画是丁寺钟老师的水彩画作品
作品气势磅礴
意象表现形式强烈
用浓重的墨色
大胆的笔触 概括徽式建筑群
整个画面形成了强烈的黑白对比
造就了强烈的形式感
水墨融合自然生动
画面感觉酣畅淋漓
气势磅礴
与写实水彩风景画相比
这张水彩画充分体现出了意象
水彩画自然流畅的特点
这是丁寺钟老师的另一幅水彩画作品
强
作品表现的是日光和月影下的藤蔓
画家将心中的历史感
沧桑感以及历史长河中所包含的许多故事 都定格在画面上
墙上不知是日还是月的光影如梦似幻
给沧桑的历史注入了一种凄然的诗意
这幅画采用的是中国画艺术的表现方法
从绘画技法上看
笔法非常具有中国画写的特点
作品画面效果轻松自然
这一点更像中国画的意
水彩画本身的特点就是畅快淋漓的水色交融
明快 透亮
轻松活泼
这正是水彩画与中国画在内在品质上的相同之处
这幅画是郑向东老师的水彩画作品
作品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风格
作者以写意的表现形式表达对山的感受
不拘泥于一草一木的型的刻画
而是以绚丽的色彩
灵动的线条
跳跃的笔触
尽情的在纸上挥洒
抒发情感
看似随意
实则成竹在胸
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充分反映出作者在作画时轻松自然的状态和心境
这幅画是柳新生老师的水彩画作品
柳新生老师的水彩画作品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多用写意的手法表现
色彩随着水的流淌 会呈现不同的形
这幅画 用色大胆
色彩之间的碰撞形成了在色与水 色与色的相互融合时
因时间长短 干湿不一 会出现的相互渗透
挤压
融合现象
展现出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
这两幅画是王维新老师的水彩画作品 线的运用是王维新老师的水彩画作品中显著的风格之一
他的作品更像是速写形式的写意水彩
他把速写线直接引入到作品中
线条在画面里变化多异 色彩则依托在线条当中
画面中流露出速写的笔韵和时间的色彩
通过虚实强弱的线来组织画面
画面中线的穿插 重叠 以及线的快 慢 转折
表现了运动的节奏与韵律
作品造型粗狂 豪放
明暗对比强烈
画面空间层次清晰
-1.1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彩画
-1.2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水彩画发展
-1.3 十九世纪英国水彩画的鼎盛时期
-1.4 西方现代水彩画
-1.5 中国早期水彩画萌芽
-1.6 中国水彩画前期基础的奠定
-1.7 中国水彩画发展期与现状
-1.8 水彩画的特点
-1.9 水彩画的艺术形式
-第一章 作业
-2.1 水彩画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2.2 水彩画的工具
-第二章 作业
-3.1 调色与用笔
-3.2 水的运用与效果
-第三章 作业
-4.1 直接画法
-4.2 间接画法
-4.3 技法在风景写生中的实际应用
-第四章 作业
-5.1 水彩静物与水粉静物的关系
-5.2 决定画面空间的因素
-5.3 色彩关系的观察与处理
-5.4 画面的节奏
-5.5 水彩静物写生步骤
-第五章 作业
-6.1 静物写生(一)
-6.2 静物写生(二)
-第六章 作业
-7.1 如何选景
-7.2 画面构图与取舍
-7.3 色彩归纳与主观处理
-7.4 决定画面空间的因素
-7.5 画面的节奏
-7.6 水彩风景写生步骤
-第七章 作业
-8.1 风景写生(一)
-8.2 风景写生(二)
-第八章 作业
-9.1 水彩头像写生要点
-9.2 头部的基本结构与形体关系
-9.3 人物写生中的色彩
-9.4 个性的语言和特殊的形式感
-9.5 水彩头像写生步骤
-第九章 作业
-10.1 人物写生(一)
-10.2 人物写生(二)
-第十章 作业
-12.1 风景创作
--风景创作
-12.2 人物创作
--人物创作
-13.1 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作业展示
-13.2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