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五章 >  第二节 >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在线视频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三步走”战略,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等,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我国已经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所取得的胜利成果。毫无疑问,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并将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继续前进,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之所以说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是因为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没有最终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很不完善。

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所要完成的总任务的集中概括,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党的政治路线,还被称为总路线。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立足点,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内容十分丰富而深刻。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人了基本路线。党的十九大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不仅将“美丽”纳入了基本路线,而且将“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扩展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提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三、改革开放论      

在学习改革开放之前,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大逃港”,思考一下,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从社会主义的广东逃到资本主义的香港?因为两地上午差距实在太大了,广东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只能赚130元,而一河之隔的香港农民年收入却是13000元。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国来说,改革已迫在眉睫。正如邓小平所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开放是唯一的出路。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如是说,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首先说一下改革

1.改革的性质。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版权应该属于邓小平。他老人家曾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使我们必须坚持的,我们要改的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的体制和机制。在改革的问题上,我们反对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反对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他在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指出还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3.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个大试验。改革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在改革的进程中,不能因循守旧,四平八稳,不能不顾条件,急于求成。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二)开放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明确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只有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必要的互接互补,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

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后起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入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全部文明成果,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为我所用,才能加快发展,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四、市场经济理论       改革开放开始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随着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物资、劳力、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了市场的作用和活力。十多年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我们取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共识提供了实践基础。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提出了两个著名的不等式,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的这一系列重要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结束语        

 邓小平理论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时间关系,我们就讲这么多。再见!  


下一节: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列表:

绪论一

- 认识马克思 了解马克思主义

绪论二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绪论测验

绪论三

-课程介绍及学习要求

第一章

-导学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一章测验

第二章

-导学

--导学

-第一节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第二节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二)

-第三节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二)

-第二章测验

第三章

-导学

--第三章导学

-第一节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二)

-第三节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三章测验

第四章

-导学

--第四章 导学

-第一节

--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第二节

--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四章测验

第五章

-导学

--第五章 导学

-第一节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测验

第六章

-导学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测验

第七章

-导学

--第七章 导学

-第一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七章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七章 第三节

-第七章测验

第八章

-导学

--第八章 导学

-第一节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八章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八章 第三节

-第八章测验

第九章

-导学

--第九章 导学

-第一节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九章 第二节

-第九章测验

第十章

-导学

--导学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小结

--小结

-第十章测验

第十一章

-导学

--第十一章 导学

-第一节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十一章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十一章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一章 第四节

-第十一章测验

第十二章

-导学

--第十二章 导学

-第一节

--第十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第十二章测验

第十三章

-导学

-第一节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三章测验

第十四章

-导学

--导学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第二节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小结

-第十四章测验

结束语

-坚定“四个自信” 放飞青春梦想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