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 第二章 奥尔夫教育体系理念 > 2.2 奥尔夫音乐教育特点 > 奥尔夫音乐教育特点
奥尔夫在音乐学院落成典礼上
说过这样的话
我所有的观念
关于一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
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
我的任务和天职
仅仅是从今天的角度
将古老的不朽的观念
重新说出来
并致力于实现它
所以我不觉得自己
是什么新的东西的创造者
而只是一个把古老的精华
继续传递下去的人
就像一个传递火炬的接力跑者
在古老的火种上点燃火炬
并把它传递到今天
我的后继者注定也是一样
因为如果这个观念
保持着生命力的话
它的生命就不会终结
但是保持生命力意味着演变
随着时间并通过时间而演变
充满希望和激动人心的
正是如此
这段话告诉我们
原本性教育理念
不是固有的
保持不变的观念
是在正确全面的
认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的理念基础之上
通过传承、演变和创新
应该将实践运用和教育理念
结合本国音乐教育经验和特点
从音乐产生的源头和本质出发
诉诸感性
回归人本
在这一教育理念中
突出了即兴性和创造性
综合性和实践性
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教育特点
这是教育中所需要的
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音乐教育
是通过即兴性和创造性
回归自然的
原本的即兴性表现在
听到音乐后
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例如我们看到的这个视频
这个视频正是说明了这个问题
人的音乐感知是诱发出来的
而不是教出来的
奥尔夫强调
在人自身发展的过程中
儿童阶段是感受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丰富的阶段
我们应该把握机会
予以启发
如果在此阶段
不去培养他
其所造成的损失
将是难以弥补的
它将直接影响人的一生发展
而这一思想
与中国古代思想中的
寓教于乐
乐者乐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心中的喜悦
是儿童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唱歌跳舞、奏乐
是启发孩子智慧的一种源泉
正因为如此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
最突出最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
就是即兴创作
例如下面的这个
听音乐做一做的案例
在这一案例中
体现了奥尔夫倡导的
让孩子通过积极参与
和创作实践
以及即兴活动的形式
发展了孩子的音乐体验
以及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
在做的过程中
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
而且在这里结果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习过程
再来说一说实践性和综合性
实践性和综合性
遵循了人类接受音乐教育的特性
例如接下来的这个案例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
不仅仅是用嘴唱
或者用耳朵听
它是结合着动作
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
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是源于生命开端的
是接近土壤的
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
在演唱演奏的同时
还结合朗诵、舞动
动作、游戏等活动
鼓励学生去积极创作、表演和欣赏
在综合的教学过程中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色识别
旋律的记忆
乐器的演奏
曲式的认知等音乐能力
还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交流能力
合作能力
协调能力等素质
同时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奥尔夫说过
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
因为语言文字的解释
只有对已体验过一切的人
才能真正被理解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践性原则
人类认知的发展规律
是从感性到理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
视听触等感觉
去协调、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
在主动参与中
去体验和实际的创造
在唱、跳、合奏、合唱
歌舞表演
戏剧表演
以及其他领域的知识
相互渗透来培养综合能力
这个获得经验的过程
应该是人类学习的最主要的途径
是培养情商最重要的手段
也是奠定智力的基础
除此之外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
尤其注重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结合
他认为本土化音乐教育的实践
才应该是教育传承的根本所在
那么在下一讲中
我就和同学们聊一聊
教育的本土化
-1.1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1.2 奥尔夫的家庭教育与教育体系
-第一章
-2.1 奥尔夫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
-2.2 奥尔夫音乐教育特点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6.1 语言中的节奏
--语言中的节奏
-6.2 儿歌、童谣和歌曲中的节奏
-第六章
-7.1 动作与音乐
--动作与音乐
-7.2 律动与舞蹈
--律动与舞蹈
-7.3 声势与音乐
--声势与音乐
-第七章
-8.1 无音高打击乐器的教育实践
-8.2 音条乐器的教育实践
-第八章
- 画出来的音乐
-第九章
-第十章
- 音乐中的故事
-第十一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