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之美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核心理论课程,也是审美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启发学习者用审美的眼光反思设计问题,培养审美思维,提高审美素养,有助于提升设计创意能力。
开设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科:艺术设计、
设计之美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核心理论课程,也是审美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启发学习者用审美的眼光反思设计问题,培养审美思维,提高审美素养,有助于提升设计创意能力。
-第一讲 设计之美的基本问题 1.1.设计与美学(上)
--1.1 随堂检测
--1.1 讨论题
-1.2 设计与美学(下)
--1.2 随堂检测
--1.2 讨论题
-1.3 设计美的本质
--1.3 随堂检测
--1.3 讨论题
-1.4 设计美的形式
--1.4 随堂检测
--1.4 讨论题
-第二讲 设计的媒介力量 2.1设计的媒介力量
--2.1 随堂检测
--2.1 讨论题
-2.2 建筑设计的媒介力量
--2.2 随堂检测
--2.2 讨论题
-2.3 产品设计的媒介力量
--2.3 随堂检测
--2.3 讨论题
-2.4 传达设计的媒介力量(上)
--2.4 随堂检测
--2.4 讨论题
-2.5 传达设计的媒介力量(下)
--2.5 随堂检测
--2.5 讨论题
-第三讲 设计美的文化差异 3.1 设计的文化语境(上)
--3.1 随堂检测
--3.1 讨论题
-3.2 设计的文化语境(下)
--3.2 随堂检测
--3.2 讨论题
-3.3 物我观差异下的设计美(上)
--3.3 随堂检测
--3.3 讨论题
-3.4 物我观差异下的设计美(下)
--3.4 随堂检测
--3.4 讨论题
-3.5 物用观差异下的设计美(上)
--3.5 随堂检测
--3.5 讨论题
-3.6 物用观差异下的设计美(下)
--3.6 随堂检测
--3.6 讨论题
-3.7 方法观差异下的设计美
--3.7 随堂检测
--3.7 讨论题
-3.8 物美观差异下的设计美(上)
--3.8 随堂检测
--3.8 讨论题
-3.9 物美观差异下的设计美(下)
--3.9 随堂检测
--3.9 讨论题
-第四讲 技术革命与设计革命 4.1 技术革命与设计革命
--4.1 随堂检测
--4.1 讨论题
-4.2 古代技术革命与手工技术
--4.2 随堂检测
--4.2 讨论题
-4.3 手工技术与古典设计(上)
--4.3 随堂检测
--4.3 讨论题
-4.4 手工技术与古典设计(下)
--4.4 随堂检测
--4.4 讨论题
-4.5 机器降临
--4.5 机器降临
--4.5 随堂检测
--4.5 讨论题
-4.6 抵制机器: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4.6 随堂检测
--4.6 讨论题
-4.7 迎迓机器:新艺术运动
--4.7 随堂检测
--4.7 讨论题
-4.8 拥抱机器:装饰艺术运动
--4.8 随堂检测
--4.8 讨论题
-4.9 机器技术革命与现代设计
--4.9 随堂检测
--4.9 讨论题
-4.10 机器尺度与机器美学(上)
--4.10 随堂检测
--4.10 讨论题
-4.11 机器尺度与机器美学(下)
--4.11 随堂检测
--4.11 讨论题
-4.12 后现代美学:“形式”的返魅
--4.12 随堂检测
--4.12 讨论题
-4.13 后现代美学:“设计”的解构
--4.13 随堂检测
--4.13 讨论题
-4.14 电子技术革命与“新理性主义”的建构
--4.14 随堂检测
--4.14 讨论题
-第五讲 设计的转型与审美化生存 5.1 设计的转型: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
--5.1 随堂检测
--5.1 讨论题
-5.2 交互设计:用户为中心•体验性
--5.2 随堂检测
--5.2 讨论题
-5.3 设计的转型:自然化人机交互
--5.3 随堂检测
--5.3 讨论题
-5.4 自然用户界面:隐形的技术
--5.4 随堂检测
--5.4 讨论题
-5.5 工业4.0及其核心技术
--5.5 随堂检测
--5.5 讨论题
-5.6 设计的转型:智能化设计
--5.6 随堂检测
--5.6 讨论题
-5.7 设计革命与设计审美范式的嬗变
--5.7 随堂检测
--5.7 讨论题
-5.8 结束语:审美化生存
--5.8 随堂检测
--5.8 讨论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媒体技术与艺术系,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事设计美学、艺术美学、数字设计艺术理论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3项;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省级项目等16项。 获得 2016年度中国文艺评论优秀著作奖等国家、省级优秀科研成果、优秀教材、教学优秀奖励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