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它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开设学校: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育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它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第一章 测试题
-第二章 测试题
-第三章 测试题
-【慕课思政】感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4.1 信息化教学环境
--4.1 测试题
-4.2 “学教并重”教学设计
--4.2 测试题
-5.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
-5.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资源的评价
-第五章 测试题
-6.1 基于学科视角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
-6.2 基于整合模式视角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
--6.2.1 以“教”为主教学模式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
--6.2.2 以“学”为主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
--6.2.3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
-第六章 测试题
-7.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
-7.2 前沿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第七章 测试题
乔爱玲,博士,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翻转课堂、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与整合等相关研究。主讲研究生、本科生《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外语》等专业课程。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一般课题和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6项省部级课题,近10项学校级课程建设和课件建设,并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曾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每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8篇左右;指导大学生完成学校和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9项;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全日制教育硕士10人,在职教育硕士22人。曾获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德育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员、优秀本科生、硕士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以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