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婚礼文化 >  四、婚前礼之订婚 >  4.2订婚礼仪 >  纳征

返回《婚礼文化》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纳征在线视频

纳征

下一节:择定婚期

返回《婚礼文化》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纳征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欢迎来到婚礼文化课堂

今天我们讲的是“纳征”

在中国古代婚姻"六礼"当中

最为重要的也最为隆重的是纳征礼

也就是聘礼

聘礼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

缔结程序中最重要的习俗

是一种严格的婚礼礼法制度

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纳征”为“六礼”程序之一

是礼制规范的书面用语

而“聘礼”则为通行的一个说法

聘礼也就是聘财

指男家为缔结婚姻

而送给女方家里的财物

至于聘礼的多少

取决于婚姻双方的贫富与身份

后世也有称作为

“下定”、“下聘”等等

因此,

六礼”中最为核心的是纳征礼

是婚姻成立与否的标志

在聘娶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一个作用

同时又是最具有文化牢固性

至今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婚恋观念

纳征 也称纳币

是古代结婚六礼之第四礼

即男家在纳吉之后

将聘礼送给女家

此为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

《仪礼·士昏礼》有注

“征 成也 使使者纳币以成昏礼”

意思是派遣使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

故称完聘 大聘或过大礼

男方常备有礼单和装礼品的箱笼

在媒人和押礼人的护送下

由人挑抬至女家

女方则以聘礼中的食品退回男方

称回礼

或女方将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回礼

聘礼数量及种类

多取吉祥如意

数目取双忌单

如束帛为十端

俪皮为成对的鹿皮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此阶段聘礼

大都以金钱代之

纳征周人谓之“人币”

周时对嫁娶人币的

物质和数量都有明文规定

《周礼·地官·媒氏》有记载

“凡嫁子娶妻 人币纯帛 无过五两”

《郑氏注》有云

“‘纯 实继字也

古细以才为声

纳币为细 妇人阴也

凡于娶礼 必用其类

五两十端也

必言两者 欲得其配合之名

十者 象五行十日相成也

士大夫乃以玄熏束帛

天子加以谷圭

诸侯加以大璋’

《杂记》日

‘纳币一束 束五两 两五寻’

郑玄在这里已经把

婚礼纳征之义说得非常明白

周时尚无金属货币

所以用布帛为通货

谓之“币帛”

亦称“细帛”

其数量是以五两为限

就是十匹

色泽数量

都是象征阴阳五行的观念

若以帛两端计长两丈之数

则五两共成十丈

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厚礼了

从先秦至后汉

纳征礼物多至三十种

且都为贵重物品

杜佑的《通典》对汉代纳征礼物

及各物之用意曾分别作了说明

物物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或取其吉祥

以寓祝颂之意

或取其特质

以象征夫妇合好

或取各物之优点、美德

以资策励激劝

这“三十物”中

虽都具有经济价值

但作用于纳征礼物

则并非重金主义

而所求的各物所代表的抽象涵义

追求的是心理上的幸福愿望

南北朝隋唐之际

聘礼已大为减少

与后汉“三十物”相比

仅剩九种

但其中有两种与后汉不同

宋时的行聘礼物

又与唐代不同 价值更高

“皇家聘礼中有了珍珠、琥珀

等炫目的珠宝和金钗

等首饰

布帛之外

其他器具也多是金银制作

在民间

则主要以‘三金’为主

‘三金’指的是金钏、金镯、金帔

家境贫穷的 就用银镀来代替”

虽然元代曾提倡减省一点

但是宋代纳征礼的内容和数量

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

明末聘礼中

含珍宝、衣饰和大量现金

晚清以来

对“纳征”、“纳币”

一般都采取通俗之义

而改称“下财”、“聘礼”

或“过大礼”

也就是男家依照论婚时

所议定的 财帛、衣服

布帛、首饰等物

按照原议数量在迎娶之前数日

盛饰仪仗送到女家

礼饼以及其他食物

女家收受后

必分赠亲友及邻居

以示女儿出嫁有期

下聘礼也要征得女方同意

行聘前

先由媒人执彩礼帖与女家商议

往往双方对数量、品质多少存有异议

需商议多次才能定下

下聘礼是古代婚姻公信力的保证

第一 下聘等同于婚姻缔结的承诺

只要女方收下聘礼

就意味着婚事已定

做出了嫁人的承诺

不得悔改

第二 对于男方而言

聘礼相当于娶亲的凭证

第三 对于女方而言

聘礼相当于女子

在夫家地位和身份的保证

下聘的程序一般分为

放大定和放小定两个部分

放小定又称"文定"

主要内容就是男方向女方

赠送相对简单的订婚礼物

一般是戒指\耳环\手镯\项链四样”

放大定"又称"过大礼"或"换贴"

比放小定规模要高

也更为隆重

除了数量更多\价值更高以外

种类也更为复杂

古今婚姻中

纳征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这主要是因为它无不与聘礼有关

“非受币不交不亲”

“无币不相见”

难怪我们的传统婚姻

被冠以“买卖婚”之称

聘礼即财礼

这项说法认为聘礼含有

购买交换的意义

用钱财礼物交换购买妻子

将妇女商品化

“聘礼”补偿说

女方家庭接受男方聘礼

获得财产和情感上的补偿

古代女子在结婚之前

一般在家中学习女红、持家等等

士大夫官员及富裕家庭

还会教女儿琴棋书画

这些教育都是娘家对女子的培养

以便女儿在未来可以受到

婆家的赏识和夫君的喜爱

象征说

聘礼物品所含的意义

有祝福夫妻恩爱

生活美满的

也有象征报答养育之恩的

还有取多子多孙之意的

“三十物”则充分体现其象征性

谢谢收看 下次再见

婚礼文化课程列表:

一、简说“礼”

-1.1礼的概述

--礼的内涵

-1.2婚礼的起源

--潘旺众-婚礼的起源(一)

--婚礼的起源(二)

-1.3习题--作业

二、婚礼文化 概述

-2.1如何理解婚礼文化?

--婚礼文化的内涵

-2.2婚礼的特性

--婚礼的神圣性与功能性

--周制婚礼

-2.3婚姻形态的演变

-2.4 三书六礼

-2.5中西婚礼文化的差异

-二、婚礼文化 概述--2.6习题

三、婚礼与吉喜文化

-3.1婚礼中的择吉与禁忌

--婚礼中的择吉

-3.2婚礼中的吉物与吉图

--婚礼中的吉物与吉图

-3.3婚神崇拜

--婚神崇拜

-三、婚礼与吉喜文化--3.4习题

四、婚前礼之订婚

-4.1无媒不婚

--媒妁之言

-4.2订婚礼仪

--纳采

--纳征

五、婚前礼之备婚

-5.1择定婚期

--择定婚期

-5.2准备新房

--婚房布置

-5.3置办妆奁

--html

--妆奁

--置办妆奁

-5.4习题--作业

六、正婚礼仪

-6.1迎娶礼仪

--婚礼服饰

--亲迎

-6.2进门礼仪

--进门礼仪

--新娘进门

-6.3拜堂礼仪

--拜堂

-6.4洞房文化

--同牢合卺

--闹洞房

-6.5习题--作业

七、婚后 礼仪

-7.1成妇礼

--拜宗庙

--拜舅姑

-7.2成婿礼

--回门

-7.3习题--作业

八、婚礼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8.1婚礼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当代中国婚礼文化的发展

-8.2婚姻观念

--生育观

--门当户对观

--贞节观

--父母包办观

-8.3习题

纳征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