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  2. Classical Theori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在线视频

下一节:2.2 Growth Pole Theory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本次讲演的主题是德国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本次讲演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理论的背景与目的

农业区位论的内容

理论的应用型研究

理论的意义与缺陷

现在让我们进入第一个部分

理论的背景与目的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冯.杜能提出

是19世纪德国

特殊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

19世纪初

普鲁士进行了农业制度改革

促使贵族成为大土地所有者

和独立的农业企业家

农民成为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农业劳动者

于是

出现了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

农业企业式经营模式

企业型农业开始成长

杜能本人也是一位农业资本家

1810年,杜能来到德国梅克伦堡

购置并经营了特洛农场

详细记录了

十多年的农业数据

1826年 他发表了

首次系统地阐述了

农业区位理论的思想

奠定了农业区位论的基础

在构建其农业区位理论体系时

杜能采用了科学抽象法

设定了一个假想空间“孤立国”

并从“孤立国”出发

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

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探索这种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下面我们对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具体内容

做一个分析与介绍

为了方便研究

杜能对“孤立国”的模式

做出以下假定:

第一,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立国

全国只有一个城市

位于肥沃的平原中央

第二,孤立国没有可以通航的

自然水流和人工运河

无法通过河流运送货物

马车是运输产品的唯一手段

第三,假设

全境的土地都是沃野平原

土壤肥力完全相等

均适于耕种

排除了土地质量

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

使区位分析变得更加简明

第四,距城市50英里之外

是尚未开垦的荒野

从而切断了它与外部世界的所有联系

排除国际贸易

对国内商品交易产生的影响

第五,人工产品供应

只来源于中央城市

而城市的食品

则完全依靠四周农村提供

这个假定强调市场具有单一性

它只存在于城市

农产品作为商品

只能运送到城市市场出售

第六,供应整个国家所需金属和食盐的矿山与盐场

都位于城市附近

同时

第七,追求利益最大化

也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于是,就产生了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 在这样一种关系下 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

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

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换句话说

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

农场的经营

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对此 杜能采用“孤立化的方法”进行研究

即不考虑自然条件的差异

只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

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

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根据前述假设

以及运费与

距离及重量成比例

运费率因作物而异等前提条件

杜能给出了一般地租收入公式:

R=PQ-CQ-KtQ=(P-C-Kt)Q

P

c Kt

Q

由这一公式,我们能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在“杜能条件”下

同一产品的地租只与运费有关

第二,运费不能无限制增加

否则要改变经营方式

当地租收入为零时

即使耕作技术可能

经济上也不合理

而成为某种作物的

耕作极限

农产品的生产活动

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

农场主会选择生产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模式

一般是在城市近处种植

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

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

和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

距城市越远

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

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在城市周围

将形成在某一圈层

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

孤立国由内向外

依次排列着六个不同的圈境

接下来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杜能圈层式农业土地利用结构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圈

自由式农业圈

这里距市场最近

主要生产城市需求量大

和其他蔬菜

易腐烂变质

和单位产出率高的蔬菜、牛奶等农产品

该区域要尽量多投入

劳力和资本

以最小的土地面积获取最大农产品产量

这一圈的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

所决定的消费量而决定

只按城市的需要向外延

第二圈为林业圈

主要提供城市用的薪材

建筑用材、木炭等

由于产品重量和体积都较大

应尽量安排在城市近处种植

以便减少运费

但是 栽培木材的土地是需要支付地租的

而城市近处区域的地租往往较高

从经济角度来看

应该在城市近处的第二圈种植

第三圈是轮作式农业圈

采用轮载作物制

杜能提出每一块地

分六区轮作

以各种麦类谷物与饲料作物的轮作为主

且没有休闲地

第四圈为谷草式农业圈

属于农牧业混合地带

牲畜以圈养为主

农业生产采取轮作休闲制

农业生产采取轮作休闲制

杜能提出

农户的全部耕地都分成七区轮作

总有一区为休闲地

以便更好地保持土地肥力

第五圈

为三圃式农业圈

是距离城市最远、最粗放的

谷物生产区

农户将离家近的土地开辟为耕地

每一块地分为三区

每区耕地

三年轮流休闲一次

离家远的土地则作为永久牧场

用于养殖牛马羊等牲畜

第六圈为畜牧业圈

离城市最远

农产品运费最高

生产以游牧形式为主

这里的谷卖作物是用来满足农户自己需要的

只有那些比谷物价值大

而运费小的产品,才能实现有利可图

此圈之外 地租为零

为无人利用的荒地

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型研究

以乔纳森的欧洲农业分区研究为代表

以乔纳森的欧洲农业分区研究为代表

以乔纳森的欧洲农业分区研究为代表

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

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

以西北欧为中心

划分出七大地带

第一地带培育温室 花卉

第二地带种园艺

果品 马铃薯 烟草

第三地带生产奶酪制品

牛羊肉、饲料等

直到第七地带为森林

不难发现

从第一地带到第七地带

总体上单位面积产值越来越低

最后,我们来总结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

意义与局限性

在经济区位研究上

杜能农业区位论

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

并对后来的区位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农业地理学上

它揭示了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

也可能出现农业空间分异

另一方面

杜能农业区位论也存在局限性

杜能圈模式是

一种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

是对客观实际的高度抽象

“孤立国”在现实中很少存在

该理论也没有考虑

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和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例如 美国地理学家辛克莱

通过研究

美国许多大城市的土地利用

提出了同杜能圈

完全相反的

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逆杜能圈”

他指出 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

表现出与杜能圈模式正好相反的地理布局

现代城市周围

不仅有农业利用的土地

同时也夹杂着

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土地利用方式

谢谢大家

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课程列表:

0.Course Introduction

-Course Introduction

1.An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Origin of NSRE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Test

-1.1.2 Hu Line

--1.1.2 Hu Line

--1.1.2 Test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Test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Test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Test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Test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Test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Test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Tes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Test

--Chapter 1 discussion

2. Classical Theori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Test

-2.2 Growth Pole Theory

--2.2 Growth Pole Theory

--2.2 Test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est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Test

-2.5 Center-periphery theory

--2.5 Center-periphery theory

--2.5 Test

--Chapter 2 discussion

3.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nd Its Policy Application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Test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est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Test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Test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Chapter 3 discussion

4. Principals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4.1 Regional Externality

--4.1 Regional Externality

--4.1 Test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Tes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Test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Test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Test

--Chapter 4 discussion

5. The Practice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Test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Test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Test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Test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Test

--Chapter 5 discussion

6. The Practice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in China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6.1.1 Test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6.1.2 Test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6.2.1 Test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6.2.2 Test

-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est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est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est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6.3.2 Test

- 6.3.3 The Case of Hotan

--6.3.3 The Case of Hotan

--Chapter 6 discussion

7. A Demonstr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est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Test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Tes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1 Test

-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est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Test

--Chapter 7 discussion

Final Examination

-Final examination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