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  3.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nd Its Policy Application >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在线视频

下一节: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返回《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好的 所以为什么我们想要

提供一个新的理论

是因为我们想要有一个更好的解释

去阐述这些成功和失败背后的原因 对吗

那我之前提到了

在过去结构主义似乎是应该能够解释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

他们没有办法拥有高收入国家那样子的人均收入

它的解释似乎是对的

但是如果你照做 你会失败对吗

新自由主义也是如此

不管是结构主义或者新自由主义

都不能够解释为什么一些国家成功了对不对

他们可以解释一些国家为什么失败

但他们无法解释

为什么又有那么一些国家最终还是成功了

因为成功的国家

他们的政策看上去好像和这两个主义倡导的观念有冲突

由诺贝尔奖得得主

迈克尔斯宾赛担任主席的

增长与发展委员会

他们研究了200多个发展中国家

在二战之后的发展状况

这其中有13个经济体达到了持续25年或以上

百分之七甚至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高收入国家

通常来说 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3%~3.5%之间

如果你能够保持一个7%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

那就意味着你比高收入国家的发展速度

要快两倍甚至三倍

如果能保持25年甚至更久

很显然你会急剧缩小

与高收入国家之间的差距

这样的国家就被视为成功的国家

在这些成功的国家当中

他们都有5个共同的特征

他们是开放的经济体

他们具备宏观的稳定性

他们有很高的存款和投资量

他们是市场经济

又或者正朝市场经济转型

还有他们具备有竞争力

有信用度以及积极有为的政府

那么在2008年这个研究发表之后

迈克尔斯宾塞被邀请去参加一个论坛

见到了各国元首并发表了演讲

这些政治家纷纷说道

这个研究给我们的启发非常大

然后问他

他们的国家怎么才能够复制这些措施呢

是不是有一份秘方可以让我们照搬呢

然后迈克尔斯宾塞就说

嗯 这5个维度是获取成功的配料

但并不是获取成功的秘方

没有秘方 人们怎么样去复制呢

如果秘方根本不存在 成功从何而来

这是个非常棒的问题对吗

但是我认为迈克尔斯宾赛之所以没能找到通往成功的秘方

是因为他没有学习新结构经济学 (笑声)

事实上秘方是真实存在的

根据新结构经济学

想要成功的秘方就是你需要遵循你的比较优势

而你的比较优势是由你的要素禀赋决定的

这就是最佳的办法

去改变你的要素禀赋

去改变你的比较优势

但是如果你想要遵循你的比较优势

那么你需要有制度上的前提保障

首先 是一个市场经济

去给企业家们提供正确的价格信号

与此同时 你还需要有一个有为政府

在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

去克服协调中的一些失败

那么这些恰好就是

新结构经济学的4号与5号配料

如果遵循了你的比较优势

很显然你的国家就会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

你会生产那些你擅长生产的 并且进行出口

然后你会去进口那些你并不擅长生产的产品

接下来贸易就会在你的经济增长中变得很重要

对比那些遵循结构主义的国家

比如进口替换政策

它会让进口在一个国家中占非常大的份额

如果遵循了进口替换政策

这样的国家

会把他们本来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替换

他们的出口就会降低

所以对比起来 新结构经济学倡导的就会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

这就是1号配料

这就会是结果 对吗

其次 如果你遵循了你的比较优势

那么你就会变得有竞争力

很显然你的本土自身危机也会减少

你的政府就会有一个非常健康的财政状况

因为增长率会变得很高

政府的收入也会变得很高

而且不仅如此 你也不需要去补贴那些公司了

那么财政收入这块也会非常的强健

如果你的国家遇到了某些外部冲击

政府也将会在一个更有利的位置

去采取一些反危机的干预手段

因此相比之下

你将会拥有更好的宏观稳定性

所以这个是我们的配料2号

那么如果你遵循你的比较优势

你就会产生最大限度的经济剩余价值

你也会有最高的投资回报率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很显然你就会有一个很高的储蓄率

和投资率

这就是3号配料

所以事实上 秘方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在这里我也很乐意告诉大家

今年3月我参加了一个论坛

在北京 迈克尔斯宾赛也参与在其中

那么我向他解释了我的这个观察和分析

他听得非常的仔细

最后他也同意了我的看法

在这个新结构经济学的框架下

我们成立了国际顾问委员会

于是我就邀请他成为我们委员会的其中一位顾问

他立刻就同意了

所以确实是存在秘方的

而且这个秘方可以很好解释一些国家的成功

在过去 当一个国家成功的时候

你没办法解释这种成功从何而来

因为在过去

这些成功国家所采取的政策

被认为是错误的政策

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成功

与此同时也同样能够解释为什么结构主义失败了

当你去阅读结构主义的逻辑的时候

它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但为什么结构主义失败了呢

因为它并没有意识到经济结构是

内生于禀赋结构的

它只看到了

收入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

当然了 如果你想要有高收入

你应该要有先进的资本密集型

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如果你想要成为高收入国家

它看到了收入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

但是没能够看到

产业结构自身也有内生性

它是源于禀赋结构所生长的

我们都知道低收入国家的资本稀缺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你在资本密集型产业

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这些产业内的企业也就无法靠自身生存

一定要记住这个术语 自生能力

公司既然无法在自由开放的竞争市场中

生存下来

哪怕这样的公司具备正常的管理

也无法产生正常的利润

那么企业家自然就不会进入这样的产业 对吗

因为他们并不能获得利润

因此表面上看到的似乎是市场失灵

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市场失灵

市场可以运作的很好

可市场不能够引导资源分配到这些产业上面去

因为它们

与你的比较优势背道而驰

但是结构主义没能看到

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

因此就建议政府将资源直接

分配到那些产业当中去进行投资

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扭曲问题

既然公司无法靠自身生存

那么政府就不得不始终去为他们进行补贴

政府的补贴和保护

很显然就导致了资源的错误分配

把资源从本来你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剥离出来

去投向了你根本不具备优势的产业

很显然政府的干预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像竞租行为

腐败 政治俘虏等等

根据结构主义

东亚一些国家采取的政策是错误的

因为他们是从

传统的小规模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发展

但根据新结构经济学

他们的策略是对的

因为这样的产业

与他们的比较优势相吻合

在政府因势利导下去帮助克服

一些基础设施或者制度上的问题

你就可以把这些产业

从拥有比较优势转化为非常具备竞争力

一旦有了这样的竞争力

你就可以积累资本

一旦你能够迅速积累资本

你就可以迅速进行产业升级

如果发展中国家遵循这样的方针战略

他们就可以拥有另外一种优势

我们称之为后发者优势

因为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升级

和技术创新的过程当中

他们可以从更发达的国家当中吸取经验教训

你不需要重新研发那些技术和创新

不仅如此

技术创新方面的成本和风险

相比于高收入国家来说也会大大的降低

(因为)高收入国家需要自己去研发新的技术

因此你们就可以有更快效率的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这样一来 你的经济发展

对比发达国家也会快很多

所以新结构经济学解释了这些成功与失败

这个理论同样也可以解释

为什么华盛顿共识也失败了

华盛顿共识就好像结构主义一样

听上去非常有说服力

尤其对任何一个接受过现代经济学教育的人而言

华盛顿共识是基于新自由主义的

它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会失败

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政府干预

因此导致了一系列资源分配的扭曲

还有竞租行为以及腐败等等

这个理论没有能够意识到

这些扭曲的问题是内生性的

源于政府

对老旧的资本密集型大规模企业的保护

因为大规模企业在这些国家

不具备比较优势

没有了保护和补贴他们就会倒闭

但是新自由主义仅仅只看到了结果

也就是扭曲

他们并不能够理解

扭曲本身是内生的

基于这样的理解

华盛顿共识就建议这些国家

应该去除所有的扭曲

那么结果是什么呢

一旦没有了保护和补贴

这些大型的老产业纷纷破产

都破产了 对吗

也就导致了失业潮

一旦你在短时间内

出现失业潮

你就会有各种社会政治不稳定现象

一旦社会失去政治稳定性

你又如何能够发展经济呢

这是其中一个问题

有时候这其中一些产业

你并不能够承担让他们倒闭的后果

因为他们与国防息息相关

没有这些大规模资本密集型产业

你就没有办法生产武器

没有武器

你就不能够保护自己的祖国

这就是乌克兰现如今的状况

他们曾经有能力生产航空母舰

也有能力生产核武器

一度还能够制造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

不对 飞机

但是在转型之后 他们把上述产业全都放弃了

到了今天他们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边境安全

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会这么做

绝大多数国家都会持续

为这些与国防相关的产业

提供某些补贴或者保护

即使在这些产业私有化之后

但是在私有化之后

结果可能会变得更糟

因为这样的产业

由于没有自身能力

你必须要给他们补贴和保护

那么私人资本就会有更大的动力进行竞租行为

这些产业就持续受到政府的支持

还有华盛顿共识

也反对政府采用特定产业

因势利导政策

但如果你的政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扶持

对这些产业而言

即使你具备了比较优势

也很难将它们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上的竞争力

去克服在硬件设施或者软件制度方面的困难

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

我们需要有为政府

但是华盛顿共识对此表示反对

那些能够保证稳定性

并且活力的经济发展的国家

他们都采取的是一种双轨制

渐进式的方法

一方面提供过渡的保护与补贴

给那些不能靠自身生存下来的产业

有了政府的保护和补贴

他们就可以保持稳定性

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会放开新产业的准入

这些产业与他它们的比较优势保持一致

它们不仅是使这个这部分的市场自由化

还会进行积极扶持

比如说像中国

在上世纪的80和90年代

整体的硬件基础非常弱

但是政府成立了经济特区

在特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得很好

营商环境

在最初也是比较恶劣的

但是在这个经济特区内

政府提供了一站式服务

所以整个经商环境在特区内

也立即得到了改善

尽管全国范围内 基础建设仍然是落后的

经商环境仍然是不够有吸引力的

但在经济特区内

基础设施和经商环境都非常好

因此也就使得公司能够

把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力

中国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展地非常有活力

而这个在过去

被认为是最糟糕的方式

事实却证明他成为了国家在转型期最好的方式

Introduction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课程列表:

0.Course Introduction

-Course Introduction

1.An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Origin of NSRE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China's Physical Geography

--1.1.1 Test

-1.1.2 Hu Line

--1.1.2 Hu Line

--1.1.2 Test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Economic catch-up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3 Test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

--1.2.1 Test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Coastal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1.2.2 Test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1.2.3 Test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Plan

--1.2.4 Test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Rise of Central China Plan

--1.2.5 Test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main functional area

--1.3.1 Tes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the economic effect

--1.3.2 Test

--Chapter 1 discussion

2. Classical Theori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Agricultural location theory

--2.1 Test

-2.2 Growth Pole Theory

--2.2 Growth Pole Theory

--2.2 Test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2.3 Test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Pole & Axis System Theory

--2.4 Test

-2.5 Center-periphery theory

--2.5 Center-periphery theory

--2.5 Test

--Chapter 2 discussion

3.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and Its Policy Application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Why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1 Test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3.2 Test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

--3.3 Test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Application for Industrial Policy

--3.4 Test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3.5 Does the idea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work?

--Chapter 3 discussion

4. Principals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4.1 Regional Externality

--4.1 Regional Externality

--4.1 Test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Endowment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4.2 Tes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Role Boundary of Facilitating Government

--4.3 Test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Spatial Optimal Equilibrium

--4.4 Test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Evolution of Dynamic Spiral

--4.5 Test

--Chapter 4 discussion

5. The Practice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OFDI

--5.1 Test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Commonness and New Trend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5.2 Test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Special Economic Zones

--5.3 Test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Framework (GIFF)

--5.4 Test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GIFF in Practice and Case Studies (Nigeria, Benin and Uzbekistan)

--5.5 Test

--Chapter 5 discussion

6. The Practice of New Structural Regional Economics in China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 6.1.1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model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6.1.1 Test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 6.1.2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6.1.2 Test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 6.2.1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Development Stage、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al Res

--6.2.1 Test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 6.2.2 The other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ies and The Case of Qinyuan Pencil

--6.2.2 Test

-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he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6.2.3 Test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he Other Coun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6.2.4 Test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he Case of Jinjiang and Guanling

--6.3.1 Test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 6.3.2 The Case of Qianyang and Changzhi

--6.3.2 Test

- 6.3.3 The Case of Hotan

--6.3.3 The Case of Hotan

--Chapter 6 discussion

7. A Demonstr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7.1.1 Test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Cases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7.1.2 Test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Industrial Policy: Jilin Revitalization

--7.2 Tes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7.3.1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1 Test

-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7.3.2 Test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High-quality Deve

--7.4 Test

--Chapter 7 discussion

Final Examination

-Final examination

3.3 Does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Offer Explanations?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