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  第三讲 科学技术与人文 >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 >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

返回《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七节 如何实现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返回《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先是讨论了

20世纪反思科学的几种进路

然后集中对20世纪末发生在科学家阵营

与后现代主义阵营之间的

一场科学大战进行了考察

这节课我们接着讨论一下

科学大战中各方的立场差异

然后对这种差异的哲学基础进行分析

从而考察科学大战之所以发生的哲学根源

实际上不管从科学大战的具体过程

还是从各方的立场来看

科学大战都可谓是一场混战

在科学家眼中

对科学客观性持否定性

或批评性态度的人文学者都属于同一阵营

但在后现代主义阵营内部

实际上又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立场

从大的方面来讲

社会建构论和实践哲学之间也在不断发生争论

1992年出版的《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一书

就是这种争论的集中体现

因此要分析科学大战中各方的立场

也需要将后现代阵营做一下区分

这样我们就需要看一下科学家阵营

社会建构论阵营和实践哲学阵营之间的差别

首先 在本体论层面

科学家阵营坚持近代以来的二元论立场

认为存在着一个外在的客观世界

和一个内在的精神世界

而科学则是连接这两个世界之间的桥梁

社会建构论阵营则认为

世界的客观性 外在性是一种人为构造

物理实在不过是社会实在的一种延伸

当然并非所有的社会建构论者都如此认为

在实践阵营看来

物理世界和社会世界都具有实在性

但这种实在性无法单独存在

它们彼此交织在一起

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其次 在认识论层面

科学家阵营认为科学是真理

至少也是向着真理的不断靠近

而后现代阵营则认为真理根本无法得到评价

因为科学中充满了社会利益

于是科学不过是语言游戏的一种

在实践阵营看来

科学既非与社会无关的客观真理

亦非与自然无关的语言游戏

而是自然和社会交织的一种产物

其合理性或者说其现实存在

既要受到自然世界的制约

又要受到社会世界的约束

就如基因编辑技术

从自然的层面而言

科学家所要做的是找到一种可行的编辑技术

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

他必须又是一种能够为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

所接受的技术

再次 在方法论层面

科学家认为存在着科学研究的客观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将人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降到最低

大家联想一下前面课程中

对科学与社会关系之二分模型的讨论

就能够理解这一点了

社会建构论阵营则认为

并不存在科学研究的客观方法

社会利益有时候能够决定方法的取舍

和对方法的评价

在实践阵营看来科学方法是存在的

但这种方法并非与人无关的客观方法

而是与社会纠缠在一起的一种物质-社会方法

其目的在于制造出能够为社会所接受的科学

第四 在价值观层面

科学家阵营认为事实与价值是二分的

进而科学与社会也就是二分的

由此其科学进步观就是

科学越是与社会分开

越是向着本真自然靠近

科学则越具有进步性

社会建构论阵营则认为事实之中渗透着价值

科学之中渗透着社会

因此价值立场和社会利益

决定了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能够看到什么

于是科学永远无法摆脱价值和社会的影响

进步性只不过是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形态

和社会立场所塑造出来的一种幻象

在实践哲学看来

事实与价值相互纠缠

科学和社会彼此渗透

事实无法规避价值

社会无法脱离科学

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

于是进步性一方面存在于

科学有效性范围的增加

另一方面则在于

这种范围的增加必须为社会所接受

尽管各方立场迥异

但他们之间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

他们都认为自己所描述的科学是真实的科学

只不过一种忽视了社会

一种忽视了自然

而实践哲学则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

显然 尽管人们对科学大战的发生说法不一

例如有人认为

这是一场学术资源 科研经费争夺战

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学术话语权之战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场科学与反科学之战

但不管哪种立场

我们都无法否认

科学大战从根本而言是一场哲学论战

因此我们对科学大战的分析也需要从哲学展开

科学大战发生之后

人们也意识到和解的重要性

于是双方也开始坐下来进行谈判

他们或者召开了各种学术会议

或者进行了一些公开的讨论或辩论

但收效却甚微

因为双方在许多根本立场上是截然不同的

科学家的立场开始出现些许的软化

但这种软化并不能影响到科学的真理性内容

例如 《自然》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

这篇文章表明了科学家的最后立场

文章中说 科学中存在着各种社会机制

甚至可以说科学具有一张人类的面孔

但这张面孔对科学真理本身几乎没有影响

然而 这种真理性

却正是后现代主义阵营所要破除的

下面我们就从真理性的层面

对各方立场进行简单的评价

实际上这个问题

已经蕴含在上一讲的内容之中了

在此我们换个角度重新看一下这个问题

在科学家阵营看来

真理性很重要体现在其有效性上

这从上节课中道金斯对相对主义者的批评中

就可以看出来

索卡尔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曾经提到

索卡尔对相对主义者的批评

在这一批评中 索卡尔要求某一相对主义者

从其公寓的窗户跳出去

以便试验一下物理定律是否能够真的发挥作用

索卡尔的意思显然是

既然相对主义者认为物理学定律是社会约定

那么它就是虚假的

因此相对主义者也就无需遵守这些约定了

事实上不管是道金斯还是索卡尔的反驳

都在表明一个问题

科学是有效的

这是我们所无法忽视的

甚至可以说是必须遵守的

违背科学就会受到惩罚

那么后现代主义者们

是如何回应这样的问题的呢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

有效性与真理性并非完全一样

因为如果说科学可以通达世界的本质

那么科学就是无时间的了

因为如果我们能够在现实意义上

评价这种对本质的通达

那么非科学就永远不会成为科学

而科学也永远不会成为非科学

但是科学史却告诉我们

科学是在不断替代中发展的

这样对本质的通达

就与科学的替代性发展发生了冲突

面对道金斯 索卡尔等人的批评

社会建构论者布鲁尔进行了回应

他说相对主义的对立面并非是唯物主义

而是绝对主义

即是说 相对主义者并不认为存在着

绝对不变的终极的客观真理

唯物主义的对立面是唯心主义

或者现在这个词也经常被翻译为观念论

因此道金斯和索卡尔等人的批评

实际上是将社会建构论

批评为了相对主义加唯心主义

而他们自己则认为

他们的立场尽管是相对主义的

但却是唯物主义的

按照这一思路布鲁尔的意思是说

飞机是客观的

但我们对飞机的认识则带有社会性

甚至是社会决定的

不过在科学家看来

布鲁尔的论证中似乎存在一个问题

因为飞机和太平洋中某个无人岛屿上的

原始森林是不一样的

原始森林先于人的认识而存在

因此森林可以是客观的

而我们对森林的认识则是主观的

但飞机不一样

因为飞机是以我们对飞机的认识为基础的

或者说是按照我们有关飞机的知识

被制造出来的

因此如果只给予飞机以客观性

而否认知识的客观性

那么飞机是如何起飞的呢

飞机与哈利·波特的扫把又有什么差别呢

在实践哲学看来

知识需要奠基于其得以产生的实验室实践

因此它会带有地方性

但知识确实又可以走出实验室

因为科学家一方面可以不断改进设备

让它对环境的依赖度降低

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改造外部环境

从而能够随着知识的现实条件的扩展

而实现知识的扩展

人类历史上的那些空难

要么是由于飞机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

导致飞机本身的功能受到损害

要么是因为外部恶劣的天气条件

从而使得最初飞机被制造时

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遭到了破坏而发生的

大家可以结合我们在前面课程中所讲授的

地方性知识的观点来理解这一点

当然

实践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也非毫无问题

因为他们只是描述出了科学有效性的条件

但对于科学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力

实际上并未做多少解答

同学们 至此我们已经考察了两种文化

是如何走向分裂的

以及科学阵营与人文阵营

有关两种文化关系之间的历史争论

下节课我们将集中分析一下

两大阵营为融合两种文化所做的努力

并对这些努力进行适当的评价

同学们 下次课见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课程列表:

课程导学

-课程导学

-【测试】课程导学

第一讲 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节 当代社会为何要关注科学和技术

--第一节 当代社会为何要关注科学和技术

--【§1.1讨论】谈谈你对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重要性的理解

-第二节 历史上的科学(1)

--第二节 历史上的科学(1)

-第三节 历史上的科学(2)

--第三节 历史上的科学(2)

-【测试】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科学的当代内涵

--第四节 科学的当代内涵

-第五节 何为技术

--第五节 何为技术

--【§1.5讨论】谈谈你对人与技术关系的看法

-第六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第六节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测试】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第四节~第六节)

第二讲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1)

--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1)

-第二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2)

--第二节 科学与社会的二分模型(2)

--【§2.2讨论】谈谈你对“科学共同体”的看法

-第三节 二分模型的哲学批评

--第三节 二分模型的哲学批评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社会建构论模型

--第四节 社会建构论模型

-第五节 社会建构论的哲学审视

--第五节 社会建构论的哲学审视

-第六节 互构模型

--第六节 互构模型

-第七节 互构模型的哲学审视

--第七节 互构模型的哲学审视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四节~第七节)

-第八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两种决定论立场

--第八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两种决定论立场

-第九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互构论立场

--第九节 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互构论立场

-【测试】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八节、第九节)

第三讲 科学技术与人文

-第一节 古代社会中的“科学”与人文

--第一节 古代社会中的“科学”与人文

--【§3.1讨论】你如何看待“李约瑟难题”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

--第二节 走向分裂的两种文化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关系的两场争论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关系的两场争论

-第四节 斯诺命题与两种文化

--第四节 斯诺命题与两种文化

-【测试】科学技术与人文(第一节~第四节)

-第五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1)

--第五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1)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

-第七节 如何实现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第七节 如何实现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测试】科学技术与人文(第五节~第七节)

第四讲 科学规范与科学的社会运行

-第一节 科学社团及其历史作用

--第一节 科学社团及其历史作用

-第二节 科学规范及其历史变迁

--第二节 科学规范及其历史变迁

-第三节 科学的职业化与科学家的形象

--第三节 科学的职业化与科学家的形象

-第四节 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第四节 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4.4讨论】科研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测试】科学规范与科学的社会运行(第一节~第四节)

第五讲 科学技术与伦理

-第一节 生命伦理

--第一节 生命伦理

-第二节 生态伦理(1)

--第二节 生态伦理(1)

-第三节 生态伦理(2)

--第三节 生态伦理(2)

-【测试】科学技术与伦理(第一节~第三节)

-第四节 气候伦理(1)

--第四节 气候伦理(1)

-第五节 气候伦理(2)

--第五节 气候伦理(2)

-第六节 工程伦理

--第六节 工程伦理

-第七节 人工智能伦理

--第七节 人工智能伦理

-第八节 负责任的技术创新

--第八节 负责任的技术创新

--【§5.8讨论】当代社会中“负责任的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测试】科学技术与伦理(第四节~第八节)

第六节 从反思科学到“科学大战”(2)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