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反应工程学》是冶金工程类本科生专业必修课,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宏观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宏观反应动力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阐明反应速率与各项物理因素(温度、浓度、压力等)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反应器:在宏观反应动力学的基础上,论述反应器的选择、设计和操作优化等问题。
开设学校:东北大学;学科:工学、
《冶金反应工程学》是冶金工程类本科生专业必修课,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宏观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宏观反应动力学:从工程应用的角度阐明反应速率与各项物理因素(温度、浓度、压力等)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反应器:在宏观反应动力学的基础上,论述反应器的选择、设计和操作优化等问题。
-第一讲 冶金反应工程学的创立与发展-冶金反应工程学的范畴与内容-冶金反应工程学的数学模型-冶金反应装置概述
--1 冶金反应工程学的创立与发展-冶金反应工程学的范畴与内容-冶金反应工程学的数学模型-冶金反应装置概述
-第一章 绪论--章节测验
-第一讲 序言
--序言
-第二讲 2.1 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讲 2.2 动力学参数及化学反应速度式的确定
-第四讲 2.3 积分法处理动力学实验数据
-第五讲 2.4 微分法处理动力学实验数据
-第六讲 2.5 确定反应速度的其他方法
-第二章 反应动力学基础--章节测验
-第一讲 5.1 均相反应器的分类
--均相反应器的分类
-第二讲 5.2 间歇反应器(BCMT)
-第三讲 5.3 活塞流反应器(CCMT)
-第四讲 5.4 全混流反应器(CPFR)
-第五讲 5.5 理想反应器生产能力比较
-第五章 理想反应器--章节测验
-6.1 停留时间分布(RTD)的概念
-6.2 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
-6.3 根据停留时间分布分析流型
-6.4 物料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
-6.5 流动模型-扩散模型
-- 流动模型-扩散模型
-6.6 流动模型-槽列模型和组合模型
-第六章 非理想流动--章节测验
李海峰,1982年6月生于河北省邯郸市,讲师。2007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在本科阶段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200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入博士后工作站,2016年5月博士后出站并留校任教。 教学方面,承担冶金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冶金传输原理及反应工程”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钢铁各工序的质能分布研究及面向现场人员的智能软件开发、基于离散单元法研究冶金过程中颗粒堆积规律及冶金反应器内的多相传输现象。先后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近26篇,其中SCI、EI收录8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1项。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罗志国,1971年10月生于辽宁省抚顺市。副教授,副所长。1993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8月至1997年8月在抚顺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工作。2003年3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颗粒模拟与仿真实验室学习。 教学方面,承担冶金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冶金传输原理及反应工程”本科生课程和“冶金宏观动力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方面,从事非高炉炼铁、铁水预处理、冶金过程的数学物理仿真模拟及优化控制、颗粒体系的模拟与仿真、气液体系模拟与仿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