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德国历史十二讲 >  第13课 近现代中德关系 >  1. 中德两国早期的交往 >  中德两国早期的交往

返回《德国历史十二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中德两国早期的交往在线视频

中德两国早期的交往

下一节:1920年代以来的中德关系

返回《德国历史十二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中德两国早期的交往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好 大家好 今天我们再谈一下

中德关系的历史

在中外关系史上

中德关系史

无疑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中国学者研究德国历史

自然会比较关注中国与德国

在历史上的接触和交往

同其他双边和多边关系一样

这种交往不是单方面的

而是相互的

本讲着重从中德高层政治

对自古以来的中德关系

作一系统梳理

虽有比较陈旧的政治外交史之嫌

但也力图突出中德之间的互动

和相互影响

我们先看一下早期的交往

中德两国分属亚欧两大洲

原隔千山万水

但很早就发生了接触

13世纪时 蒙古将领巴都

率军远征欧洲

其前锋部队长驱直入

神圣罗马帝国东部边境

德意志各邦联合起来

对蒙古军队的侵略

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自14世纪起

随着一些传教士和商人的到来

中德两国开始有了

一些相互的了解

特别是通过明末清初

来华的耶稣会士

中国文化在德国得到了

比较广泛的传播

莱布尼茨沃尔夫 戈德等思想家

对孔子和儒家学说大加赞扬

期望东西方文化进行密切的交流

但到19世纪开始

随着重商主义 西方中心论

西方优越论等社会思潮的出现

德国知识界对中国文化的评价

又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从积极评价转变为批判的否定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

称中国是一具涂有防腐剂

会有象形文字

并用绸布裹着的木乃伊

黑格尔则认为中国

只有王朝的循环发展

没有历史

中国社会已经丧失了发展的动力

德国传教士也再度地

梯海远航

不辞辛苦地来到中国

力图使中国尽快地基督教化

德国商人则视中国

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

原料产地和大市场

亟待开发利用

但在鸦片战争之前

清政府采取了闭关政策

竭力阻止西方势力向中国渗透

1859年普鲁士

派遣外交使团前往东亚

并在1861年9月2日

强迫清政府签订通商条约

取得了与英法俄美等国

在中国享有的同样的特权

成为了入侵中国的西方列强之一

随后在1860到1870年代

经济发达 政治开明

军事强大的普鲁士王国

在其首相俾斯麦的主持下

依靠铁血政策

完成了国家统一事业

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借助于强有力的国家干预

坚实的基础设施

新颖的科学技术

和有利的国际环境

德国的对华贸易和宗教文化输出

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特别是克虏伯公司不择手段的

大规模地向中国输出军火

致使德国在对华军火贸易方面

几乎取得了一种垄断地位

而在中国方面 洋务派官员

也主张加强与德国的交往

放手学习德国先进的军事技术

以夷制夷 使德国这一新兴

且与中国没有发生冲突的欧洲大国

成为与其它在华列强

相抗衡的力量

在洋务派的影响下

清政府在1870到1890年代

购买了大量的德国军火

并已知装配陆海军和海岸炮台

为了指导中国士兵使用新式武器

培养军事将领和技术人才

清政府还创办了

一系列的军事学堂

聘请德国退役军官

担任教官和顾问

与此同时 出使德国的外交官

和负责学习的留学生

也对德国的军事制度和武器

进行了深入考察

并作出了高度的积极评价

甲午战争以后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传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

种种弊端暴露无遗

为了维持清王朝的统治

中国的政治和知识精英

进一步研究西方

并且普遍将德国

视为值得学习效仿的榜样

除了继续推崇德国的军制

和军事技术

还认识到了德国教育兴国的

发展模式

和比西方民主制度更有效率

也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君主立宪制

联邦国家的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垄断组织已经成为

德国经济生活的基础

帝国主义已经成了

德国政治生活的主流

为了赶超英法等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德国帝国主义急不可耐地

跃上了西方列强

殖民角逐的舞台

并以在中国获得一个立足之地

为主要目标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德国联合俄国和法国

出面干涉还辽

并从中国获得了汉口天津

作为德国的租界

1897年德国又以巨野教案为借口

出兵占领胶州湾

迫使中国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

划青岛为其殖民地

山东省为其势力范围

德国还参加了八国联军

更加野蛮地镇压了义和团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大起义

德意志帝国在华的殖民统治

虽然充满血腥和种族歧视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

和促进了青岛的现代化建设

通过建海港 筑铁路

规划时政建设

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等措施

也通过租借地内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参与

青岛在短短的17年间

迅速发展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

现代化城市

当然中国人民的

反侵略斗争从未停止

在义和团起义失败之后

按照国际游戏规则

进行的非暴力抵抗运动

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

例如四开商埠进行商战

收回路矿权 自主经营

以及罢工罢市和抵制外货等等

就是晚清政府也在内外压力下

不自觉地承担了

戊戌维新志士的遗嘱的执行人

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废除科举制 开办新式学堂

倡导新学与时学

扶持私营企业

促进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

扩大国家的权利和权能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等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临时政府

受到了包括德国在内的

西方列强的承认和支持

袁世凯则以盐税作为担保

向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

这些国家举借了

总额为2500万镑的善后大借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德国无力顾及远东

主动开始同中国进行直接交还

胶州湾的谈判

但迫于日本的压力

袁世凯政府未能将谈判进行下去

1914年8月23日

日本对德国宣战

随后又伙同英国攻占了青岛

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中国政府则在英法美

等国的敦促下

以德国无限制(11:27)

损害了中国人性命为由

于1917年3月14日

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

8月14日宣布对德奥两国作战

德国历史十二讲课程列表:

第1课 绪论

-1.绪论

--绪论

-第1课 绪论--单元测验

第2课 德意志国家的建立与早起发展

-1. 日耳曼人与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日耳曼人与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2. 德意志人与德意志国家的建立

--德意志人与德意志国家的建立

-第2课 德意志国家的建立与早起发展--单元测验

第3课 神圣罗马帝国的兴亡

-1. 神圣罗马帝国的实质与特点

--神圣罗马帝国的实质与特点

-2. 神圣罗马帝国从辉煌走向衰落

--神圣罗马帝国从辉煌走向衰落

-第3课 神圣罗马帝国的兴亡--单元测验

第4课 哈布斯堡家族的光荣与屈辱

-1. 哈布斯堡家族世界帝国的建立

--哈布斯堡家族世界帝国的建立

-2. 为捍卫家族利益而进行的战争及其失败

--为捍卫家族利益而进行的战争及其失败

-第4课 哈布斯堡家族的光荣与屈辱--单元测验

第5课 宗教改革与德意志近代早期的政治变迁

-1. 神圣罗马帝国宗教改革的分期和内容

--神圣罗马帝国宗教改革的分期和内容

-2. 诸侯领地的国家化

--诸侯领地的国家化

-3. 建立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

--建立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

-第5课 宗教改革与德意志近代早期的政治变迁--单元测验

第6课 普鲁士的崛起

-1. 从德意志骑士团国家到普鲁士王国和普鲁士王国的扩张

--从德意志骑士团国家到普鲁士王国和普鲁士王国的扩张

-2. 普鲁士改革和普鲁士国家复兴

--普鲁士改革和普鲁士国家复兴

-第6课 普鲁士的崛起--单元测验

第7课 19世纪德国的统一

-1. “自由统一”运动和俾斯麦的统一方案

--“自由统一”运动和俾斯麦的统一方案

-2. 战争和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战争和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第7课 19世纪德国的统一--单元测验

第8课 德意志帝国的兴衰

-1. 从分裂到统一

--从分裂到统一

-2. 从和平到战争

--从和平到战争

-第8课 德意志帝国的兴衰--单元测验

第9课 魏玛共和国的失败

-1.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2. 从“虚假繁荣”到“彻底败北”

--从“虚假繁荣”到“彻底败北”

-第9课 魏玛共和国的失败--单元测验

第10课 第三帝国的兴亡

-1. 希特勒独裁统治的建立

--希特勒独裁统治的建立

-2. 纳粹德国的覆灭

--纳粹德国的覆灭

-第10课 第三帝国的兴亡--单元测验

第11课 二战后德国的复兴之路

-1. 德国复兴面面观

--德国复兴面面观

-2. 成就德国复兴的六因素之一

--成就德国复兴的六因素之一

-3. 成就德国复兴的六因素之二和三

--成就德国复兴的六因素之二和三

-4. 成就德国复兴的六因素之四、五和六

--成就德国复兴的六因素之四、五和六

-5. 复兴之路的曲折性

--复兴之路的曲折性

-第11课 二战后德国的复兴之路--单元测验

第12课 联邦德国的历史反思

-1. 从回避与沉默到悔过自新

--从回避与沉默到悔过自新

-2. 右派回潮与左派的坚定守望

--右派回潮与左派的坚定守望

-第12课 联邦德国的历史反思--单元测验

第13课 近现代中德关系

-1. 中德两国早期的交往

--中德两国早期的交往

-2. 1920年代以来的中德关系

--1920年代以来的中德关系

-第13课 近现代中德关系--单元测验

期末测验

-期末测验--测验

中德两国早期的交往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