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基础笔译 >  第二章 词汇的翻译 >  2-2根据原文逻辑确定词义(下) >  2-2根据原文逻辑确定词义(下)

返回《基础笔译》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2根据原文逻辑确定词义(下)在线视频

下一节:2-3根据文体确定词义(上)

返回《基础笔译》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2根据原文逻辑确定词义(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习题讲解部分

下面请同学们来做几个练习题

巩固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

练习题选自TED演讲

演讲的题目为

5 Transformational Policies for a Prosperous and Sustainable World

演讲人是斯德哥尔摩应变中心

以及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执行主任

约翰•罗克斯特仑

作为一位环境专家

他在演讲中首先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即《巴黎协定》签署后三年过去了

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面前

仍旧止步不前

之后

作者论述了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先决条件

地球界限的概念

然后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践探索

地球-3模型

最后总结出

5个可以帮助人类达成目标的变革政策

演讲中议叙结合

句式繁简搭配

虽然演讲中涉及环境科学的一些术语

但作者借助幻灯片的辅助手段

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与观众实现了有效的互动

获得了理想的演讲效果

下面我们来看练习1

We hav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se goals

where there’s the risk of pursuing one favored goal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

Take for example Goal 8

on 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

If we continue doing that by exploit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burning fossil fuels

it will be impossible to reach Goal 13

练习1的三个句子

体现的是观点+例证的逻辑关系

作者先表达观点

认为《巴黎协定》所规定的目标之间

存在固有的矛盾

我们有可能为了获得一个目标

而牺牲掉另外的目标

接着 作者用目标8

和目标13之间的矛盾来举例论证

例句中 doing that是替代的衔接手段

doing that所指的具体内容

需要我们从它的前句中去寻找

它的前句提到的是目标8

所以代词that指代的就是 Goal 8

再结合观点句可知

doing that指代的是pursuing Goal 8

这样就说明了目标8

和目标13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为了实现目标8而持续开采自然资源

燃烧化石燃料的话

那么将无法实现目标13

练习2

We need to define a safe operating space

on a stable earth system

and the planetary boundary framework

was introduced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n 2009

to do exactly that

It has now been widely embraced across the world

in policy business and communities as a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nthropocene.

练习2中

do exactly that也是替代衔接的应用

这个词组代替了开头小句的内容

即 我们需要在一个稳定的地球系统中

界定安全运行空间

这里还需注意的是

这个词组是以to do的形式出现的

动词不定式表示目的

所以 第一句中and连接的两个小句

体现了因果关系

即 因为我们需要在一个稳定的地球系统中

界定安全运行空间

结果就是科学家们在2009年

提出了地球界限框架的概念

在翻译时

我们将to do exactly that这个词组

译为 基于这个目的

并把它放在两个小句中间

用来衔接前后句的语义

再来看练习中第二句的主语代词it

这个代词上指某个名词

即指前句中出现的 地球界限框架

对于这个代词的翻译

我们并没有恢复代词的具体所指

而保留了代词 它 的译法

这是考虑到语篇的语域变量

这篇选文的内容是关于环境科学的

语篇内容虽然涉及严肃的科学主题

但是语篇体裁为公开演讲

而且演讲人与观众是现场面对面的形式

为了实现与观众很好的交流

演讲人会使用一些口语化的

非正式的表达

所以 我们的译文 它

就是原文口语化的文体特征的一种体现

这个例句告诉我们

翻译技巧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应该结合语篇灵活应对

下面我们来看练习3

If we move into the yellow zone

we enter a dangerous uncertainty zone

and into the red

we have a high likelihood of crossing tipping points

that could take us irreversibly

away from the ability of the earth system

to provide social and economic well-being for humanity

练习3是作者展示

地球界限框架的幻灯片时的解说

地球界限框架由9个环境进程构成

它们共同调整地球系统的稳定性

提供安全运行空间

紧接着

作者提到了框架中的黄色区和红色区

例句中分号前后的两个小句中

结构上为并列关系

语义上为递进关系

用以说明地球系统失去稳定性的后果

划线词组into the red为省略句式

参照前面小句的句子结构可知

这里完整的表达应该是

if we move into the red zone

所以我们在翻译时

应该先把省略的句子补充完整

再根据语言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行翻译

译文中我们保留了原句的并列结构

两个小句都使用了相同的条件句

即 如果进入红色区或黄色区

下面我们来看练习4

Well look at this

Here you have the data coming from the real world

calibrated from 1970-2015

100,000 data points around the world

building on seven regions’ ability

of really picking on all the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练习4 look at this中

指示代词this是外指

也就是说

只有把它放在一定的语境中

才能明确它的所指

所以我们需要参考作者的演讲视频

来了解当时的语境

在演讲中

作者借助大屏幕来展示重要信息

帮助观众深入了解他的环境主题

作者首先介绍了数据点的收集情况

然后在屏幕上展示了

至2015年的10万个数据点的动态趋势

所以开头的look at this

是作者在展示重要信息之前的提示语

提醒观众注意屏幕上即将出现的信息

结合演讲的语境信息

我们把这个词组译为 请看大屏幕

This就是指代大屏幕

下面我们简单总结一下本节内容

这一节我们重点学习了

根据原文的逻辑关系确定词义

我们首先学习了英语中

体现逻辑关系的衔接机制

包括衔接的属性 功能和种类

然后我们以CATTI考题中的选文为范例

具体分析了句子的逻辑关系

对确定词义的助力作用

最后我们从一篇环境主题的公开演讲中

选取了几个翻译练习

让同学们来自己实践

在实践中提升分析逻辑关系的能力

增强识别衔接手段的意识

最后希望我们的练习讲解

能让同学们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基础笔译课程列表:

第一章 语义的理解与表达

-1.1 抽象意义的理解与表达(上)

--1.1 抽象意义的理解与表达(上)

-1.1 抽象意义的理解与表达(下)

--1.1 抽象意义的理解与表达(下)

-1.2 时空关系的理解与表达(上)

--1.2 时空关系的理解与表达(上)

-1.2 时空关系的理解与表达(下)

--1.2 时空关系的理解与表达(下)

-第一章第一节-习题

-第一章第二节-习题

-本章课件

第二章 词汇的翻译

-2-1词汇的翻译(上)

--2-1词汇的翻译(上)

-2-1词汇的翻译(下)

--2-1词汇的翻译(下)

-2-2根据原文逻辑确定词义(上)

--2-2根据原文逻辑确定词义(上)

-2-2根据原文逻辑确定词义(下)

--2-2根据原文逻辑确定词义(下)

-2-3根据文体确定词义(上)

--2-3根据文体确定词义(上)

-2-3根据文体确定词义(下)

--2-3根据文体确定词义(下)

-2-4抽象名词避虚就实(上)

--2-4抽象名词避虚就实(上)

-2-4抽象名词避虚就实(下)

--2-4抽象名词避虚就实(下)

-第二章-第二节-习题

-第二章-第三节-习题

-第二章-第四节-习题

-本章课件

第三章 句子的翻译

-3.1 特殊句式的翻译

--3.1 特殊句式的翻译

-3.2 拆分重组句式

--3.2 拆分重组句式

-3.3 平行结构的翻译(上)

--3.3 平行结构的翻译(上)

-3.3 插入语的翻译(下)

--3.3 插入语的翻译(下)

-第三章第一节--习题

-第三章第二节--习题

-第三章第三节--习题1

-第三章第三节--习题2

-本章课件

第四章 篇章的翻译

-4.1 复现并列结构的处理(上)

--4.1 复现并列结构的处理(上)

-4.1 复现信息结构的处理(下)

--4.1 复现信息结构的处理(下)

-4.2 逻辑重组

--4.2 逻辑重组

-第四章第一节--习题1

-第四章第一节--习题2

-第四章第二节--习题

-本章课件

第五章 文体风格的翻译

-5.1 强调语气的传达(上)

--5.1 强调语气的传达(上)

-5.1 强调语气的翻译(下)

--5.1 强调语气的翻译(下)

-5.2 非正式口语体的翻译(上)

--5.2 非正式口语体的翻译(上)

-5.2 非正式口语体的翻译(下)

--5.2 非正式口语体的翻译(下)

-5.3 文学文体风格的翻译(上)

--5.3 文学文体风格的翻译(上)

-5.3 文学文体风格的翻译(下)

--5.3 文学文体风格的翻译(下)

-5.4 科技文体风格的翻译(上)

--5.4 科技文体风格的翻译(上)

-5.4 科技文体风格的翻译(下)

--5.4 科技文体风格的翻译(下)

-第五章第一节-习题

-第五章第二节-习题

-第五章第三节-习题

-第五章第四节-习题

-本章课件

第六章 语义逻辑的理解与表达

-6.1 单词间的逻辑语义分析

--6.1 单词间的逻辑语义分析

-6.2 小句间的逻辑语义分析(上)

--6.2 小句间的逻辑语义分析(上)

-6.2 小句间的语义逻辑的理解(下)

--6.2 小句间的语义逻辑的理解(下)

-第六章第一节-习题

-第六章第二节-习题

-本章课件

第七章 词汇的翻译

-7-1词汇的翻译(上)

--7-1词汇的翻译(上)

-7-1词汇的翻译(下)

--7-1词汇的翻译(下)

-7-2人称的转换(上)

--7-2人称的转换(上)

-7-2人称的转换(下)

--7-2人称的转换(下)

-7-3主题词汇的翻译(上)

--7-3主题词汇的翻译(上)

-7-3主题词汇的翻译(下)

--7-3主题词汇的翻译(下)

-7-4动词的处理(上)

--7-4动词的处理(上)

-7-4动词的处理(下)

--7-4动词的处理(下)

-7-5词汇的严谨性(上)

--7-5词汇的严谨性(上)

-7-5词汇的严谨性(下)

--7-5词汇的严谨性(下)

-7-6近义词的多样性(上)

--7-6近义词的多样性(上)

-7-6近义词的多样性(下)

--7-6近义词的多样性(下)

-第七章-第一节-习题

-第七章-第二节-习题

-第七章-第四节-习题

-第七章-第五节-习题

-第七章-第六节-习题

-本章课件

第八章 句子的翻译

-8.1 并列成分巧处理

--8.1 并列成分巧处理

-8.2 状语的灵活处理

--8.2 状语的灵活处理

-8.3 分清主次

--8.3 分清主次

-8.4 长句的切分与合并

--8.4 长句的切分与合并

-第八章第一节-习题

-第八章第二节-习题

-第八章第三节--习题

-第八章第四节--习题

-本章课件

第九章 篇章的翻译

-第九章 篇章的翻译

--9 篇章的翻译

-第九章--练习题

-本章课件

第十章 文体风格的翻译

-10.1 典籍文体风格的翻译(上)

--10.1 典籍文体风格的翻译(上)

-10.1 典籍文体风格的翻译(下)

--10.1 典籍文体风格的翻译(下)

-10.2 科技文体风格的翻译

--10.2 科技文体风格的翻译

-第十章第一节-习题

-第十章第二节-习题

-本章课件

第十一章 文化信息的翻译

-第十一章 文化信息的翻译

--11 文化信息的翻译

-第十一章-习题

-本章课件

2-2根据原文逻辑确定词义(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