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 >  6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城市,宫殿与苑囿 >  第一节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城市 >  北宋汴梁城与平江城

返回《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北宋汴梁城与平江城在线视频

北宋汴梁城与平江城

下一节:南宋临安城,辽南京与金中都

返回《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北宋汴梁城与平江城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来具体地看看这些城市

因为我们今天重点讲讲城市和宫殿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

北宋的汴梁城 平江城

和南宋的临安城这三座城市

北宋汴梁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城市

也就是今日开封城的前身

它的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的中部

处在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的交接地带

这个地方海拔比较低

又是一个黄泛区

它的平均海拔才有七十米

而且它临近黄河

所以经常会遭到洪水的威胁

但是它有个非常大的好处

它的水系很发达

它跟南方的这种运输很便捷

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就是帝都东移

因为过去的政治中心是在现在的西安 在陕西一带

但是在唐代的时候

就已经出现了所谓“就食东都”的现象

什么叫“就食东都”呢

就是整个皇家集团 贵族集团

他们运输不足以维持他们的生活

他们要住在东都洛阳

因为洛阳毕竟靠东一些

各种食品 物资运输都比较容易到达

而汴梁更偏东

交通更发达

所以这是最终到宋代 中国的政治中心

从西安经过了洛阳到达了开封这样一个过程

是因为经济的原因所造成的 当然也有政治的因素

汴梁这个城市

过去在唐代只是一个州城 叫汴州

它在建城的情况

最早是在唐代建中二年

有一个刺使叫李勉

在原来旧汴州的基础上开始加以扩展

建了汴州的罗城 罗城就是外城的意思

然后在罗城之内又建了子城

这个是当时唐代的一般地方城市的基本形式

就是有子城和罗城

所谓子城又叫牙城

就是在城中有一个小城

这个城市是由城市的统治者

刺史 牧守他们住的地方

牙门 相当于衙门

他的衙门和他的住宅

外面一个城市 居民住的

当时的罗城是汴州的外城

它的规模是

周围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

大致相当于明清开封的规模

所以中国的城市就是这样

它一旦变为都城它的规模就会变大

然后一旦它重新回归到地方小城市

它的规模又缩小

汴梁因为它交通很发达

所以在五代的时候

有四个朝代就是把首都立在了汴梁

因为它交通比较发达

那么到了后周时期

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

后周显德二年 周世宗就开始对汴州进行扩展

所以汴州城在北宋之前

就开始加以扩展了 这是955年

扩展的原因是因为

这个时候作为都城的汴京

人口已经越来越多

旧有的城市狭窄

房屋拥挤

城池的规模也比较小

容不下这么多人

因为中央政府在这里

从事管理的百司公署没有地方建造

而且房屋过于密集以后

经常有火灾 所以不得不扩展

那么当时扩展的方式

就是在原来的汴州城外

再加一个罗城

我们注意一下这次城市的建造

就跟隋唐的两京城不一样

大家回忆一下

隋唐建长安城 也就是大兴城

隋代的大兴城 隋代的洛阳城

都是一次建成的 一年之内

把城墙 坊墙全部筑造起来

里面再慢慢让大家去

分割住宅的用地 去盖房子

这一次不是这样的

它是先有一个规划

然后在拟建城墙的位置上

插上一些标识

如果现在大家忙 你们就去忙

到农闲的时候

集中力量把这个城墙先造起来

在标识之内“候官中劈画”

就是等候国家专门的规划人员来做规划“

“定军营 街巷 仓场

诸司公廨院

务了 即任百姓营造”

先把国家公用性的建筑

军营 还有一些城市空间 街巷 仓储型的地方

还有办公的地方全部给划好

这些地方留给政府来建

其余的地方任百姓营造

就是你们老百姓自己可以来建造

这是一个有完整规划的城市

但是它不是一次形成的

那么到了周显德三年 956年

新城的城墙基本形成

这时候的城墙已经达到多少了呢

周回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

翻了一倍 尺度翻了一倍

实际上相当于原来城市的起码四倍

应该是一个大都市的规模了

我们从这张图上看出它城址的变迁

原来是一座小的

周回二十里的城市

到了这时候变成了周回将近五十里

而且它对城市的街道进行了恰当的布置

按照规划

京城内的街道是有宽有窄

宽的有五十步 一步是五尺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丈量习惯

凡宽五十步的

允许两边的住户有五步的距离

可以种树 挖井 修盖凉棚

就好像是我们的主要街道两边的

人行道一样 种上树

那么过去供水系统主要靠井

可以挖井

也可以修凉棚供行人休息

三十步或者是二十五步的

那么可以留出三步来

这说明城市有规划

我们按照现在的尺度来想象一下

五十步大概是八十米左右

那么三十步大概是五十米

二十五步大概四十米

在五十步的时候

两边留出八米的间距

可以挖井 种树

在五十米和四十米的时候

留出五米的间距

这样不仅有交通的系统

也有绿化 也有水源

也有路人休息的地方

因为那个时候的交通

主要是车马和步行

我们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尺度

因为建筑物不是很高

所以相对来说八十米 五十米还是比较宽的

那么当时城市还沿袭了

隋唐时代那种坊的概念

所以它是有坊名的.

某某坊 某某坊

但是没有坊墙也没有坊门

百姓的房屋可以临街建造

只要你在规划的范围之内

甚至允许建楼阁

这个是不同的

过去在唐代是绝不允许起楼阁临视他人院落

这是绝对禁止的

现在可以起楼阁

我们知道关于汴梁有一个很重要的书

就是《东京梦华录》

是在汴梁被金灭了以后

人们通过回忆写的一本书

它就提到了

许京城民环汴载榆柳

起台榭 以为都会之壮

就是沿着汴河可以盖楼房 种树木

这说明当时城市空间在规划上

在管理上是很活跃的

不是很死板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做法

其实调动了很多人的积极性

包括一些官吏

其中有一个叫周景的官吏

他就在汴河上建起了一座十二间的楼

因为汴河是一个通道

相当于作为一个仓储 一个交易的场所

自他开始很多人就在汴河两边

盖各种各样的建筑物

因为宋代的商业文化很发达

这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政府有很多机构

像店宅务 豪宅司

豪宅司相当于我们现在的

市政建设部门

它管理道路和水域

店宅务它就实际上管理房屋

甚至有些空地

由政府出钱盖了房子拿来出租

甚至还出现这种事

说有一个府学 经济状态不太好

政府说那这样

你周围的地你可以拿来盖一些房子出租嘛

这个府学就募集了一些钱

盖了房子出租

然后来补贴他的用处

这想想这是在十二世纪

人们商业思想已经很发达了

正因为这样

老百姓建造这种商店 邸店的积极性也很大

汴河两岸建造了很多这种市司 邸店

就用来去住宿 商业交易

我们从《清明上河图》里

可以看到这种景象

完全是临街

临河的建筑物 很活跃

这张图是对《清明上河图》的一个还原

那么《清明上河图》这种市井生活

我们应该说

在明清时候都能看得到

但是它起源于10世纪以后的宋

起码有一千年了

从城市的格局上讲

汴梁应该是一个典型的中国都城

我们知道在中国城市规划史上

有一位学者总结了中国城市

都城的一个三套方城制度这样一个特点

什么叫三套方城呢

城市的最中心 核心部分

是统治者的宫殿 我们叫大内

在它之外有一圈城墙

我们叫皇城

这个地方既是统治者

游玩的园林 苑囿

同时也是百司所在

就是中央办公机构

再往外就是居民了

里坊 市 寺以及地方政权

那么形成一个外城

所以它是叫三套方城

汴梁城就是典型的三套方城

汴梁这个地方是一个平原地带

无险可守

所以这个城墙必须年年加固

它的城池上的城墙的设计

敌楼 瓮城

大概是历史上最复杂的

我们从这张图可以看出 这个汴梁城考古发掘的现场

我们看这些夯窝都看得出来

说明这个城墙做得很坚固

当时主要是夯土城墙

外面包砌砖

那么到了宋代中叶

这个城墙经过反复地扩展 完善以后

它的外围长度又加以延长了

达到了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 比原来更长

城墙本身的尺寸是什么样呢

因为我们知道城墙是有收分的

底面宽一些 上面窄一些

它的底宽是五点九丈

相当于十八点五米

城墙的高度是四丈 相当于十二点五米

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四层楼的高度

在这个城墙上还有七尺的雉堞

雉堞我们知道是城墙外部的

抵御对方的箭 炮

这样一个错叠的城墙

它的高度是七尺 是两米

此外呢 在城墙上还有很多设施

城墙上有楼橹 有战棚 有马面

马面就是突出城墙的那一部分

这样便于城墙的死角这部分

不可能有敌人贴近

敌楼就是在城墙上盖楼

战棚 楼橹都是这样的

那么城门处又加有瓮城

瓮城就是城外加城 像瓮一样

像一个水缸一样

一旦敌人进来

四面城门一关

就可以把敌人消灭在这里

我们这张图可以看出北宋东京城的

一个大致的城墙布置

这样一个城市的轮廓我们看出来了

三套方城

当然它不是很方正

第一个原因是古代这个丈量的设施

没有现在这么便捷

另外就是宋代城市本身

它不是像隋唐长安和洛阳一样

这样一次的规划成

它有一个逐渐的过程

所以它一旦有了居民

它就把线斜向拉直

所以它的城感觉有点扭曲

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用地情况

红颜色的皇家用地

有宫殿 有苑囿

绿颜色的是军队

因为作为都城 它同时也是个军事重镇

要守卫 保卫皇家的安全

同时我们看到有大量的商业用地

所以这个城市应该说非常具有晚近的色彩

特别是它有非常密集的商业网和商业街区

这个在唐代是不可想象的

唐代城里只有两市有交易活动

固定的时间 固定的地点

而这个沿着城市的主要干道布满了商店 绵延接栋

三楼相高 五楼相向

而且没有时间限制

宋的张择端绘的

这个《清明上河图》

大致上可以说描绘了汴梁城的一角

已经看出它的繁华和热闹了

《清明上河图》我们看在这张图上只是表现了很小的一段

而且是城内城外

就是说明它的繁华已经延伸到城外了

那么大的密度

而且多数是木结构建筑

防火是个大问题

所以当时城市已经有了

很系统的防火设施

首先它有望火楼

若干个望火楼

看哪里有冒烟了

哪里有不正常的火了

“每坊巷三百步许

有军巡铺屋一所 ”

这几百米的范围

它就有一个相当于派出所一样的

但是它是起两个作用

一个是治安 一个是防火

在这里面有救火家事

家事就是古人的话 就是那些工具

救火家事

例如大小桶 酒子

麻搭 斧锯 梯子 火叉

大索 铁猫儿之类

都是些救火用的

每遇有遗火去处 则有马军奔报

军厢主马步军

殿前三衙 开封府

各领军级扑灭 不劳百姓

我们看这个城市系统管理很有效

一旦发生火灾

军需铺各方面的公职人员 军人开始去拿起家事救火

不需要百姓参与

说明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有效的城市管理系统了

中国建筑史——史前至两宋辽金课程列表:

1 中国建筑概说

-第一节 中国建筑概说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期

--中国建筑的类型学讨论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概说

--古代城市的规划思想与两种规划理念

--古代建筑原则

--古代建筑思想1

--古代建筑思想2

-1 --作业

2 史前至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

-第一节 史前及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建筑

--早期文明和建筑形态(远古~公元前21世纪)

--视频夏商时期建筑(前21世纪~前11世纪)1

--夏商时期建筑(前21世纪~前11世纪)2

--周代建筑(前11世纪~前221年)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

--秦汉时期的中国文明与城市

--秦汉时期的宫室

--秦汉时期的住宅,墓葬和其它建筑类型

-2 --作业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建筑

-第一节 城市宫殿与佛教建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文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和宫殿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和宫殿2

--佛教的发展及佛教建筑的繁荣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建筑遗迹

-第二节 佛教建筑石窟寺与园林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石窟寺

--从北朝石窟寺建筑形象所见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过程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园林

-3 --作业

4 隋唐时期的城市住宅宫殿与园林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城市与住宅

--隋唐时期的中国文明

--隋唐两京城 1

--隋唐两京城 2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宫殿与园林

--隋唐两京里坊与住宅

--隋唐宫殿中的重要建筑

--隋唐园林

-4 --作业

5 隋唐时期的建筑遗存,建筑艺术与技术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宗教建筑与主要遗存

--隋唐时期的宗教建筑

--木结构佛教建筑遗存

--砖石塔幢遗存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

--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与设计方法

--隋唐时期的木结构建筑技术

--隋唐时期的砖石结构建筑技术

--建筑装饰,技术和艺术的发展

-5--作业

6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城市,宫殿与苑囿

-第一节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城市

--五代两宋辽金西夏的历史与城市概述

--北宋汴梁城与平江城

--南宋临安城,辽南京与金中都

-第二节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宫殿与苑囿

--北宋汴梁和南宋临安的宫殿

--金中都的宫殿

--两宋辽金时的园林 1

--两宋辽金时的园林 2

-6 --作业

7 五代两宋辽金木构建筑遗存

-第一节 五代两宋辽金单檐木构建筑

--九开间大型木构殿堂遗存

--七开间木构殿堂遗存

--五开间木构殿堂遗存

-第二节 五代两宋辽金木构建筑

--三开间木构殿堂遗存

--单层重檐殿堂遗存

--两宋辽金的木结构楼阁

--观音阁搭建

-7 --作业

8 两宋辽金时期的佛塔,《营造法式》与小结

-第一节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佛塔遗存

--两宋辽金时期的佛塔建筑与木构佛塔

--五代时期的砖石塔

--辽金的砖石塔

--宋代的砖石塔 1

--宋代的砖石塔 2

-第二节 宋《营造法式》与两宋辽金建筑讨论

--《营造法式》简介

--补间七铺作搭建

--转角八铺作搭建

--两宋辽金的建筑总结

--佛光寺东大殿

--两宋辽金的建筑艺术

-8 --作业

北宋汴梁城与平江城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