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城市地理学 >  第四章 城市职能分类 >  4.1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  4.1.1 视频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返回《城市地理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4.1.1 视频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在线视频

下一节:4.1.2 图文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返回《城市地理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4.1.1 视频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解的是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的划分

我们先来学习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考察城市的产业结构

通常把城市经济

分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等产业部门

换一种角度

按照城市全部经济活动的服务对象来分

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为城市的需要服务的

另一部分是为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

为外地服务的部分

是从城市以外

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

它是城市

得以存在和发展的

经济基础

这一部分活动

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它是导致

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

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

被称为

非基本活动部分

细分有两种

一种是

为了满足本市

基本部分的生产

所派生的需要

另一种

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

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

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

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

简称

B/N比

列如

一个城市的钢铁工业

其产品的80%

供给外地

20%

在本城市消费

则钢铁工业部门

B/N比

是1:0.25

或100:25

当然

也可以折合成劳动力

来表示B/N比

如果城市各经济部门

都把从业职工划分成基本

和非基本两部分

则可得到整个城市的B/N比

在很多情况下

把已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

叫做基本部门

以非基本活动部分

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

叫做非基本部门

一个城市

如果其经济生活中

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

和规模日渐发展

这个城市

就势不可挡的要发展

这是理解一切城市

成长发展机制的钥匙

这就是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如何区分城市经济活动中的基本

和非基本部分

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

普查法通过调查

获得每一个企业

和单位的基本和非基本活动信息

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但整个调查过程

非常的繁琐

冗长和乏味

工作量浩瀚异常

残差法

把以外地消费和服务

占绝对优势的部门

作为基本部分

然后从基本活动

不占绝对优势的部门职工中

减去一个假设的

必须满足当地人口需要的部分

这样就可以获得

整个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这种估算的方法

主观性较强

准确性不足

区位商法假设

全国经济的部门结构

是满足全国人口需要的结构

各个城市

必须有类似的劳动力结构

才能满足当地的需要

低于这一比重的部门

城市需从外地输入产品或取得服务

当某部门比重大于全国比重时

认为该部门除满足本市需要外

还存在基本活动部分

把各个部门和全国平均比重的正差额累加

就是城市总的基本部分

区位商法

大大简化了区分城市基本和

非基本部分的复杂过程

在城市经济结构的研究中

被广泛使用

但是

区位商法的假设

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

全国各城市都有相同的生产率

和消费结构的前提下

才能成立

因此实际情况的复杂性

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瑞典地理学家阿历克山德森

以美国汽车工业职工构成为例

对区位商法

提出了质疑

他试图为各部门

寻找一个正常城市

作为衡量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的标准

低于这一标准的部门

只为本地服务

在这标准以上的部分

是城市的

基本活动部分

阿历克山德森收集了美国864个城市

36个部门的职工构成百分比资料

把这些城市

每个部门的职工比重

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并据此画成各部门职工百分比的累积分布图

最后

确定选取各部门序列中

第5个百分位城市

即,第43位城市的

职工比重作为该部门

满足本地需要的

正常比重

并称之为k值

超过k值的部分为基本活动部分

最终

美国36个部门的k值总和

为37.7%

这种方法

仍然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很大程度上是经验性的决定

实际上

接近于具有37.7%的非基本部分的

所谓标准结构的城市

都是人口为1到5万的小城市

这样的K值

并不适合于较大的城市

因此

人们开展了后续的研究

并得到了两个重要的结果

K值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

是有差别的

经济发展较早

制造业高度专门化的

美国东北部城市

除了制造业以外

其他部门的非基本部分的比重

都比发展历史相对较晚的

南部和西部要低

K值会随着城市规模级的上升

而提高

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

城市的非基本部分一般也相应增加

最小需求量法

和区位商法

正常城市法的不同在于

城市经济

需要各部门都有一个最小劳动力的比例

这个比例

近似于城市本身的服务需求

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最小需要比例的部分

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

把城市分成规模组

分别找出每一规模组城市中

各部门的

最小职工比例

以这个比重值

作为这一规模组所有城市

对应部门的最小需求量

一城市

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

与最小需求量之间的差

就是城市的

基本活动部分

对最小需求量法的批评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

被选择出来

作为衡量某一规模最小需求量的那个城市

是否具有代表性

二是

具有最小需求量比例的城市

能满足自身需要

其余城市

都有输出

那么就会得到一个

矛盾的结论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输出

却没有城市

需要输入

后续的研究者们对以上两个问题

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

完善了最小需求量法

B/N比在不同城市之间有很大差异

下面

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影响城市基本、非基本比率的主要因素

首先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

非基本部分的比例

存在相对增加的趋势

其次

在规模相似的城市

B/N比也会有差异

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

基本部分的比例较高

地方性的中心

一般基本部分比例较低

如果是位于大城市附近的中小城镇

或卫星城

则可以从母城取得本身需要的大量服务

非基本部分就可能较小

再次

老城市

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

已经完善和健全了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体系

非基本部分比例较高

B/N比可能较小

新城市的B/N比可能较大

最后

城市经济的基本、非基本部分的结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变化

总的来说是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大城市尤为明显

中等城市次之

但小城市

不仅增长的趋势不明显

反而可能略有下降

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

输出活动

即基本部分的发展

随着基本活动部分的发展

城市

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收入增加

基本活动的收入

又导致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扩展

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

每一次的增加

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

随后

又增加本地的需求

和本地区的人口

城市发展的过程

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循环往复

不断集聚的过程

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

收入和职工的增加

最后

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

总是数倍于原来的投资、收入

和职工的增加

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

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

被称作

乘数效应

上述公式表明

基本活动职工增加一个单位

引起城市总职工的增加量

是基本职工增加的m倍

显然

乘数m的大小

与基本非基本比率

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

城市人口

与城市基本职工之间

也存在一种乘数关系

乘数大小

同样与

B/N比有密切关系

乘数效应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城市的

发展趋势

也有助于预测城市人口的增加

从而更好的安排

城市的 生产 生活

等各方面的活动

今天的讲解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谢谢大家

城市地理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发展史

-1.1 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1.1.1 视频 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1.1.2 图文 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1.1.3 作业 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1.2 中国近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1.2.1 视频 中国近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1.2.2 图文 中国近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1.2.3 作业 中国近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 城市发展和城乡划分

-2.1 城乡划分

--2.1.1 视频 城乡划分

--2.1.2 图文 城乡划分

--2.1.3 作业 城乡划分

-2.2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2.2.1 视频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2.2.2 图文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2.2.3 作业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第三章 城市化原理与进程

-3.1 城市化定义

--3.1.1 视频 城市化定义

--3.1.2 图文 城市化定义

--3.1.3 作业 城市化定义

-3.2 城市化类型的测度

--3.2.1 视频 城市化类型的测度

--3.2.2 图文 城市化类型的测度

--3.2.3 作业 城市化类型的测度

-3.3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3.3.1 视频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3.3.2 图文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3.3.3 作业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3.4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3.4.1 视频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3.4.2 图文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3.4.3 作业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3.5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3.5.1 视频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3.5.2 图文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3.5.3 作业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第四章 城市职能分类

-4.1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4.1.1 视频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4.1.2 图文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4.1.3 作业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4.2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4.2.1 视频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4.2.2 图文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4.2.3 作业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第五章 城市规模分布

-5.1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及验证

--5.1.1 视频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及验证

--5.1.2 图文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及验证

--5.1.3 作业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及验证

-5.2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5.2.1 视频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5.2.2 图文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5.2.3 作业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5.3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5.3.1 视频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5.3.2 图文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5.3.3 作业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第六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6.1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6.1.1 视频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6.1.2 图文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6.1.3 作业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6.2 克里斯塔勒学说

--6.2.1 视频 克里斯塔勒学说

--6.2.2 图文 克里斯塔勒学说

--6.2.3 作业 克里斯塔勒学说

-6.3 从中心地理论到区域发展理论

--6.3.1 视频 从中心地理论到区域发展理论

--6.3.2 图文 从中心地理论到区域发展理论

--6.3.3 作业 从中心地理论到区域发展理论

第七章 城市内部实体空间结构

-7.1 地租、土地制度与城市土地利用

--7.1.1 视频 地租、土地制度与城市土地利用

--7.1.2 图文 地租、土地制度与城市土地利用

--7.1.3 作业 地租、土地制度与城市土地利用

-7.2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7.2.1 视频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7.2.2 图文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7.2.3 作业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7.3 芝加哥学派

--7.3.1 视频 芝加哥学派

--7.3.2 图文 芝加哥学派

--7.3.3 作业 芝加哥学派

-7.4 城市中心商务区

--7.4.1 视频 城市中心商务区

--7.4.2 图文 城市中心商务区

--7.4.3 作业 城市中心商务区

-7.5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7.5.1 视频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7.5.2 图文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7.5.3 作业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第八章 城市社会空间与感应空间

-8.1 城市社会空间

--8.1.1 视频 城市社会空间

--8.1.2 图文 城市社会空间

--8.1.3 作业 城市社会空间

-8.2 行为主义地理学与感应空间

--8.2.1 视频 行为主义地理学与感应空间

--8.2.2 图文 行为主义地理学与感应空间

--8.2.3 作业 行为主义地理学与感应空间

4.1.1 视频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