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各种产品的物质,它的性能影响着产品质量和人类生活的质量,它的进步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你想了解材料和其工程应用吗?请学习“工程材料”课程。
开设学校:清华大学;学科:工学、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各种产品的物质,它的性能影响着产品质量和人类生活的质量,它的进步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你想了解材料和其工程应用吗?请学习“工程材料”课程。
-0.1中华民族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
-0.2材料的结合键
-0.3工程材料的分类
-习题--作业
-1.1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
-第1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1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
-1.2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第1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2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2.1纯金属的结晶
-2.1纯金属的结晶--作业
-2.2合金的结晶1
-2.2合金的结晶1--作业
-2.2合金的结晶2
-2.2合金的结晶2--作业
-2.3金属的塑性加工
-2.3金属的塑性加工--作业
-2.4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1)
--钢的热处理(2)
--钢的热处理(3)
--钢的热处理(4)
--钢的热处理(5)
--钢的热处理(6)
--钢的热处理(7)
-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2.4钢的热处理
-2.5钢的合金化
--钢的合金化(1)
--钢的合金化(2)
--钢的合金化(3)
--钢的合金化(4)
-2.5钢的合金化--作业
-2.6表面技术
--表面技术(1)
--表面技术(2)
--表面技术(3)
--表面技术(4)
-2.6表面技术--作业
-3.1碳钢
--碳钢
-3.1碳钢--作业
-3.2合金钢
--合金钢(1)
--合金钢(2)
--合金钢(3)
--合金钢(4)
--合金钢(5)
--合金钢(6)
--合金钢(7)
-第3章金属材料--3.2合金钢
-3.3铸钢与铸铁
--铸钢与铸铁(1)
--铸钢与铸铁(2)
--铸钢与铸铁(3)
-第3章金属材料--3.3铸钢与铸铁
-3.4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第3章金属材料--3.4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4.1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1)
--工程塑料(2)
-4.2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
-4.3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
-习题--作业
-5.1普通陶瓷
--普通陶瓷(1)
--普通陶瓷(2)
-5.2特种陶瓷
--特种陶瓷
-习题--作业
-6.1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
-6.2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6.3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6.4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第6章复合材料--习题
-7.1电功能与磁功能材料
-7.2热功能与光功能材料
-7.3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
-第7章功能材料及新材料--习题
-8.1机械零件的失效
-8.2机械零件失效分析
--机械零件失效分析
-8.3机械零件选材原则
--机械零件选材原则
-第8章零件失效分析与选材原则--习题
-9.1齿轮选材
--齿轮选材
-9.2轴类零件选材
--轴类零件选材
-9.3弹簧选材
--弹簧选材
-9.4刃具选材
--刃具选材
-第9章典型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设计--习题
-10.1汽车用材
--汽车用材
-10.2热能设备用材
--热能设备用材
-10.3航空航天器用材
-第10章工程材料的应用--习题
-全课总结
--全课总结
-期末考试--试卷
姚可夫,1989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到北京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做博士后和特别研究员,1995年回清华大学任教。现任国家精品课“工程材料”课程负责人、“工程材料与加工”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全国“工程材料”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协作理事会理事长。主篇的“工程材料”(第4、第5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从事高性能金属材料、非晶合金材料的研究工作,承担和参与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项目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0篇以上,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巩前明, 2002年中南大学博士毕业,2005年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留校工作,2010~2011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习,现为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从2007年开始一直从事国家精品课《工程材料》的教学工作,并参与了《工程材料》(第5版)的编写,热爱教学工作。科研上主要从事粉末冶金及炭材料的应用研究,曾承担自然科学基金、武器预研基金、航空预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及与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参与了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收录4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邵洋,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4年获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2009-2010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及加拿大国家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承担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等研究,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发表学术论文30篇以上。
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冶金系,留校任教。曾担任全国工程材料及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协作组理事会理事长,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1993年~2007年9月担任清华大学工程材料课程负责人。从事“工程材料”课的教学工作20余年。主编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材料》第3版~第5版。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工程材料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进行材料耐磨耐蚀性能及表面技术的研究工作。获中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