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微观经济学 >  第一讲 经济学基本思维方式  >  1.4 比较优势 >  1.4 比较优势

返回《微观经济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4 比较优势在线视频

1.4 比较优势

下一节:2.1 市场类型

返回《微观经济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4 比较优势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想过这个问题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面临着

很多可以选的职业

那到底什么东西决定了

每个人最后去做什么事情呢

或者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

它可以生产很多很多的东西

为什么有的地区或者国家

在某方面就做的很好

比如说我们一谈到服装行业

可能就会想到意大利

一想到电器觉得日本做的很好

一讲到机床行业就想到德国

一想到钟表行业就想到瑞士

那到底这背后

有什么样的经济学逻辑呢

就是下面我们要讲的问题

叫比较优势

专业化和分工来带来的好处

现在我们从这句话来看起

这是经济学的始祖

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

里面讲了一句话

他说,我们能够每天吃到丰盛的晚餐

并不是源于屠夫、酿酒师、面包师

他们有仁爱之心

而是源于他们对于自身利益的一个考虑

这样就能做出一个丰盛的晚餐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

但是实际上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如果做自己

特别擅长的东西那么加起来

这个世界就很丰富多彩

每个人也能得到更好的服务

而不是说每个人

要尽量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去做

这就是比较优势的概念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大家

经常到各地方旅游你就会发现

在越市场经济发达的地方

那么这个社会分工越细

如果你去特别偏僻的地方

或者想象我们中国几十年以前

改革开放以前比较贫穷的那个时候

这些地方人们其实是很能干的

很多事情都自己能做

比如在偏远的山区

人们能够种地 衣服也自己可以做

工具也可以自己做

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

那为什么呢

实际上这就是因为经济

不够发达的原因

人们的分工做的不够

因为经济规模比较小

经济成长的阶段比较低

所以没有分工

越是发达的地区这种分工越细

所以带来的问题就是

每个人只能做一件事情

你不得不依靠其他的人

来共同合作、分工才能够做成事情

但这就告诉我们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

是如何结合起来的

那什么叫比较优势原理呢

它就告诉我们分工和贸易

可以使得所有的参与者能变得更好

即使某些团体在某些方面

比另外其他的团体做的都好

下面我们就用一个假象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分工

如何能够提高人们的福利

这个故事我们取材于

根据是《鲁滨逊漂流记》

的故事假想出来的

假如说在一个荒岛上有两个人

一个是鲁滨逊一个星期五Friday

他们假如说有两天的时间在荒岛上

要筹备一些生存所必需的东西

然后要在荒岛上待上几天

这时候为了简单起见

我们假设只有两种活动

一种是去外面捡些木头晚上烤火用

另外就是说采些野果这些食物来充饥

并且我们可以假设

就是说只有两天的时间

他们做这个活动

并且如果一天出去的话

只能做一个事情

不可能说一天我既采木头又采食物

这些是我们的假设

这几个数字说明什么问题呢

第一个,两个10

采木头的10和采食物的10

就是说克鲁索这个人

如果一天出去采木头能采10个单位

如果他去采食物也能采10个单位

单位一天不可能两个都得

另外Friday这个人如果出去采木头

一天可以采5个

采食物可以得到8个单位

那这4个数字的对比

我们看到克鲁索采木头是10个单位

星期五是5个单位 10比5大

如果两个人都采食物

克鲁索是采10个单位

Friday采8个单位

显然,克鲁索这个人在两项活动中

都比另外一个人Friday有效率

这个就叫绝对的优势

就是说我们用同样的投入得到的东西多

这就叫绝对优势。那什么叫比较优势呢

我们来看克鲁索这个人

他如果一天出去采木头能得到10个单位

这样他就不能出去采食物

所以就等于放弃掉了10个单位的食物

所以10个单位的木头的机会成本是

10个单位的食物

也就是说1个单位的木头机会成本

就是1个单位的食物

如果我们看星期五

他一天出去可以采5个单位的木头

采食物可以得8个单位

所以就是说5个单位木头的机会

成本是8个单位的食物

所以1个单位的木头

它的机会成本就是8/5

或者1.6个单位的食物

所以我们比较这两个机会成本

就可以看到

如果得到一个单位的木头

克鲁索要放弃的东西

比星期五要放弃的东西少

所以我们就说

克鲁索在采木头有比较优势

反过来在星期五在采食物上

就有比较优势

所以记住

比较优势是由机会成本来决定的

如果谁做事情的机会成本低

我们就说他在这个活动里有比较优势

那下面我们看

这两个人如何能够通过分工、合作

然后交换来使得都变得更好呢

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情形

当然这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

如果两个人交换的话

1个单位的东西换另1个单位的东西

能换几个呢

两个人必须要达成一致意见

才有可能交易

否则这个交易就没办法成功

比如说我们假设这个人都同意

1个单位的木头的价值

和1个单位食物的价值是一样的

可以1比1的互换

虽然这是很简单的一个情形

但实际上这是价格的改变

当我们谈到价格的时候

往往想到的是票子或者钱

但实际上价格就是

两个物品之间交换的比例

并不见得跟钱有关系

这样我们来看一下

假如两个人都单独活动

没有分工、没有交流、没有贸易

这种情况下两天之后

克鲁索他得到了10个单位的木头

10个单位食物 总价值是20个单位

星期五得到的是5个单位的木头

和8个单位的食物

加起来的价值是13

两个人的总价值是33

根据刚才我们比较优势的原理

如果两个人有分工和交换

假如说克鲁索去采木头

星期五去采食物

就是两天内两个人

都分别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克鲁索两天都采木头

Friday星期五两天都是采食物

这样总的产量是多少呢

我们就可以知道

一共得到了20个单位的木头

和16个单位的食物

这样总的价值就是36个单位

现在这个饼就比原来大了3个单位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

他们可以分享这多出来的3个单位

比如我们假设下面这种分配方式

这样每个人得到的价值都比原来多

经济学里把这一个改变

就叫做帕累托改进

什么叫帕累托改进呢

就是说如果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

使得一方的福利提高

而没有其它方面福利受损

那这个改进就叫帕累托改进

在我们刚才这个例子里

实际上两个人都变好了

这也是帕累托改进的一个例子

所以帕累托改进是资源配置

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我们前面讲到效率

为了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而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那么,这个优势或者说比较优势的

决定因素是什么呢

或者说怎么得来的呢

经济学认为获得比较优势有两种途径

一种叫自然禀赋

另外一种叫获得性禀赋

什么叫自然禀赋呢

可以说是上天给的一个保佑

或者说一些天然的因素造成的

比如说这个地区的土壤和气侯

恰好适合生产葡萄

它就可以酿很好的葡萄酒

比如说在澳大利亚、智力、法国

或者我们国家的烟台

它们的气侯条件恰好适合生产葡萄

能酿出很好的葡萄酒

另外比如说有些地方适合放牧

比如说新西兰

所以它的产羊奶就会很赚钱

这些都是自然给的一个禀赋

另外比如说在我们国家原来的时候

改革开放初期

因为有很多熟练的劳动力

这样在纺织品的行业里面

它相对于其它国家就有优势

这也是一个天然的因素造成的

那么另外一个因素就是

通过人们不断的努力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获得的一个优势

比如说德国的机床行业瑞士的钟表

这就是因为这些国家有些很小的企业

很小的作坊,它经过几百年的时候

不断地做一件事情

不断地做一件事情

做的越来越精益求精

所以就获得了自己的优势

另外,比如说我们发现了

犹太人在科技上面做的非常非常好

如果你看获得诺贝尔奖的名单里边

犹太人占的比例特别特别高

人们可能就会说犹太人

可能是太聪明了

这是不是他们的优势呢

但是你如果仔细看他们的原因的话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他们在教育上面投入是远远高于

其它的民族

所以人们对于教育和科技

有一个宗教观的狂热

所以还获得了这样的一个比较的优势

这里边我们考虑一个

跟比较优势有关的问题

其实也是跟我们政策

将来未来的政府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说我们中国的劳动力成本

不断在提高

很多行业原来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它的比较优势会逐渐消失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是否应该

转而生产其它的产品呢

能够找到我们有优势的产品呢

这是一个问题

可以供大家进一步的思考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产品

有成千上万的企业

有成千上万的家庭

那么,他们的经济活动

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

这个经济循环图

就很好地描述了这个现状

当然这个是个高度抽象化的图

我们不可能把成千上万个

参与者都放在这里边

这就相当于一个地图一样

在这个图里我们可以看到

有两个主要的经济参与者

一个是企业,另外一个是家庭

在产品市场里面

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供给给市场

家庭是产品的需求者 他购买商品

那么在下边的是

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我们管它叫要素市场或者投入品市场

在两个市场里面

家庭和企业的角色就发生了互换

家庭提供劳动力 提供资金

到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里边

企业在这些市场里获得劳动力

和资本来进行生产

所以这个活动就无限循环下去

并且永不停息

另外,这里面

我们还可以看到储蓄和投资的概念

那么家庭除了消费掉以外的收入

如果进行储蓄 存起来这就是储蓄

那储蓄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看到

是企业把家庭储蓄的这些东西

转化成了投资

这个投资跟我们平时讲的

在股票上的投资概念是不一样的

它指的是投资比的增加

或者资本存量的提高

比如说企业用一些钱来买机器

扩大自己生产能力这叫投资

那么,对于家庭来讲

由于储蓄就带来了财富的积累

这个图是一直在循环

那什么是市场呢

刚才我们提到了市场的概念

很简单,市场就是如果能够

让买者和卖者进行互动和交易

我们就说一个市场是存在的

在过去,当我们谈到市场的时候

往往就会想到一个地方

比如我去超市买东西这就是个市场

我去一个股票交易所去买卖股票

这就是一个市场概念

但是虽然经济的不断发达

有的时候市场并不见得

这么一目了然的能看到

比如说你在网上如果买一个东西

有信用卡支付

你根本没有看到市场在哪里

敲几个数字以后

过几天东西就送来了

但是这个市场也是存在的

比如买卖股票也是

如果你在电脑上操作也是敲几个数字

你根本看不到市场在哪里

但是不管怎么样

知道有这么一个

买者卖者互动的机制是存在的

所以就存在这个市场

那么在这个经济循环图里面

各种经济活动是如何组织的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政府的作用问题

我们看到在这个图里面

我们并没有把政府明确地画出来

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

政府对这些市场和个人的行为

都有直接的影响

只不过影响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里面我们就提到

所谓经济系统的概念

实际就是指怎么样来组织

这些经济活动

一个极端就所谓自由放任的经济

假如这个图里面

没有任何政府进行干预

所有的活动全部按照市场来决定

全部按照看不见的手

或者价格来做的话

调节机制就叫自由放任的经济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说

由政府来决定所有的决策

比如说它会指挥

会告诉每个家庭怎么消费多少东西

消费什么东西

告诉每个企业指定每个企业

生产什么东西、生产多少

这就是计划经济或者命令经济的概念

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前

实际上是很接近这个指令经济的

现在改革开放的目的

实际上是越来越增加市场的作用

就是所谓减政放权

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式

混合经济指的就是一个经济里面

既有自由放任的成份

也有政府的作用

只不过不同国家混合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混合经济

好 那么第一讲的内容就是这些

那么,下一讲我们就进入

微观经济学的主题——供求原理

微观经济学课程列表:

第一讲 经济学基本思维方式

-1.1 经济学概述

--1.1 经济学概述

-1.2 理性人假设

--1.2 理性人假设

-1.3 边际分析与决策

--1.3 边际分析与决策

-1.4 比较优势

--1.4 比较优势

-第一讲 经济学基本思维方式--第一讲 单元测验

第二讲 供给与需求

-2.1 市场类型

--2.1 市场类型

-2.2 需求

--2.2 需求

-2.3 供给

--2.3 供给

-2.4 供求模型

--2.4 供求模型

-补充

--供求分析工具实战——美国鸡蛋和大学教育市场分析

-第二讲 供给与需求--第二讲 单元测验

第三讲 弹性及其应用

-3.1 需求的价格弹性

--3.1 需求的价格弹性

-3.2 需求弹性的范围

--3.2 需求弹性的范围

-3.3 弹性与总收益

--3.3 弹性与总收益

-3.4 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交叉弹性

--3.4 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交叉弹性

-3.5 供给的价格弹性

--3.5 供给的价格弹性

-3.6 弹性的应用

--3.6 弹性的应用

-第三讲 弹性及其应用--第三讲 单元测验

第四讲 价格限制与经济福利

-4.1 价格上限

--4.1 价格上限

-4.2 价格下限与价格控制案例

--4.2 价格下限与价格控制案例

-4.3 消费者剩余

--4.3 消费者剩余

-4.4 生产者剩余

--4.4 生产者剩余

-4.5 福利分析

--4.5 福利分析

-4.6 补充内容-税收与补贴的福利分析

--4.6 补充内容-税收与补贴的福利分析

-第四讲 价格限制与经济福利--第四讲 单元测验

第五讲 企业和生产函数

-5.1 企业理论

--5.1 企业理论

-5.2 只有一个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5.2 只有一个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5.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5.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5.4 两个或更多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5.4 两个或更多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补充内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应用

--补充内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应用

-第五讲 企业和生产函数--第五讲 单元小测

第六讲 生产成本

-6.1 短期生产成本

--6.1 短期生产成本

-6.2 长期成本与规模

--6.2 长期成本与规模

-6.3 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

--6.3 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

-6.4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

--6.4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

-第六讲 生产成本--第六讲 单元测验

第七讲 市场类型与完全竞争市场

-7.1 短期完全竞争市场

--7.1 短期完全竞争市场

-7.2 长期完全竞争市场

--7.2 长期完全竞争市场

-7.3 范围经济与学习曲线

--7.3 范围经济与学习曲线

-第七讲 市场类型与完全竞争市场--第七讲 单元测试

第八讲 垄断与市场力量

-8.1 五力竞争分析模型

--8.1 五力竞争分析模型

-8.2 垄断企业的经营

--8.2 垄断企业的经营

-8.3 定价法则

--8.3 定价法则

-第八讲 垄断与市场力量--第八讲 单元测验

预习周

-案例材料:航空业竞争与定价策略

--讨论题

第九讲 价格歧视

-9.1 一级价格歧视与二级价格歧视

--9.1 一级价格歧视与二级价格歧视

-9.2 三级价格歧视与跨时期价格歧视

--9.2 三级价格歧视与跨时期价格歧视

-9.3 航空业竞争与定价策略案例分析

--9.3 航空业竞争与定价策略案例分析

-9.4 补充内容:优惠券与两部收费法

--9.4 补充内容:优惠券与两部收费法

-第九讲 价格歧视--第九讲 单元测验

第十讲 广告经济学与垄断竞争分析

-10.1 产品与广告

--10.1 产品与广告

-10.2 广告投放量法则

--10.2 广告投放量法则

-10.3 垄断竞争分析

--10.3 垄断竞争分析

-10.4 主导企业模型与卡特尔

--10.4 主导企业模型与卡特尔

-第十讲 广告经济学与垄断竞争分析--第十讲 单元测验

第十一讲 市场分析

-11.1 寡头垄断市场

--11.1 寡头垄断市场

-11.2 博弈论基础

--11.2 博弈论基础

-11.3 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

--11.3 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

-11.4 博弈论应用

--11.4 博弈论应用

-第十一讲 市场分析--第十一讲 单元测验

第十二讲 寡头竞争和混合策略均衡

-12.1 纯寡头的产量竞争

--12.1 纯寡头的产量竞争

-12.2 纯寡头的价格竞争

--12.2 纯寡头的价格竞争

-12.3 博弈论:混合均衡策略

--12.3 博弈论:混合均衡策略

-12.4 博弈论:重复搏弈

--12.4 博弈论:重复搏弈

-第十二讲 寡头竞争和混合策略均衡--第十二讲 单元测试

第十三讲 垄断与政府

-13.1 政府管制

--13.1 政府管制

-13.2 反垄断在中国

--13.2 反垄断在中国

-13.3 美国反托拉斯法里程碑

--13.3 美国反托拉斯法里程碑

-13.4 反托拉斯中的价格歧视案例

--13.4 反托拉斯中的价格歧视案例

-第十三讲 垄断与政府--第十三讲 单元测试

第十四讲 兼并收购

-14.1 企业横向兼并

--14.1 企业横向兼并

-14.2 企业纵向兼并

--14.2 企业纵向兼并

-14.3 敲竹杠问题

--14.3 敲竹杠问题

-14.4 政府对兼并收购的态度

--14.4 政府对兼并收购的态度

-第十四讲 兼并收购--第十四讲 单元测验

第十五讲 信息不对称

-15.1 不对称信息——企业兼并收购案例分析

--15.1 不对称信息——企业兼并收购案例分析

-15.2 逆向选择题——二手车市场

--15.2 逆向选择题——二手车市场

-15.3 市场信号

--15.3 市场信号

-15.4 道德风险问题

--15.4 道德风险问题

-第十五讲 信息不对称--第十五讲 单元测验

第十六讲 委托代理、外部性与公共品

-16.1 委托代理问题

--16.1 委托代理问题

-16.2 外部性与科斯定理

--16.2 外部性与科斯定理

-16.3 外部性问题解决思路与正外部性

--16.3 外部性问题解决思路与正外部性

-16.4 公共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16.4 公共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第十六讲 委托代理、外部性与公共品--第十六讲 单元测验

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

1.4 比较优势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