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高频电子线路 >  第1章 绪论 >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返回《高频电子线路》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在线视频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下一节:1.2 调制与解调

返回《高频电子线路》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您好

欢迎您走进我们的课堂

高频电子线路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后续课程

是电子信息 通信等专业的

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讲述的是通信系统中射频信号传输

所需要的主要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

分析方法以及典型电路

下面

我们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以便使您对通信系统

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

传递信息的系统统称为通信系统

任何一个通信系统

都是从一个称为信息源的时空点向

另一个称为信宿的目的点传递信息

连接这两点以实现信息传递的

中间部分可由输入变换器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输出变换器组成

其中

信源是指需要传送的原始信号

如声音 图像 文字等

因为这些信息是非电量

所以必须有输入变换器

如话筒 摄像机等

它们的作用是将信源输入的

信息变换成电信号

通常也称为基带信号

当输入信息本身就是电信号时

输入变换器可省略

发送设备主要有两个任务

一是调制

二是放大

所谓调制 就是将基带信号变换为

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

关于为什么要引入调制

将在下一讲单独介绍

所谓放大 是指对基带信号和

调制后的信号进行电压

或电流的放大

并以足够大的功率送入信道

以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

又称为传输媒介

信道一般可分为

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例如自由空间 海水等

属于无线信道

电线 电缆 光缆等

属于有线信道

我们重点讨论的是

无线信道中的自由空间

在自由空间媒介中

信号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

电磁波又可以粗略的划分为

不同的频段

不同频段的信号

其传播方式不同

频率在1.5MHz 以下的

中长波主要沿地表传播

称为地波

大地不是理想的导体

当电磁波沿其表面传播时

总会有一部分能量被损耗掉

频率越高 趋肤效应越严重

能量损耗也就越大

因此

频率较高的电磁波

不宜沿地表传播

频率在1.5MHz 到 30MHz之间的短波

主要靠大气层上部电离层的

反射与折射传播

称为天波

此时

频率较低的电磁波被反射到地面

频率较高的电磁波穿过

电离层后不再反射到地面

因此频率更高的电磁波

不宜采用天波方式传播

频率超过30MHz以上的

超短波及微波

它会穿过电离层而不再返回地面

因此

只能在天线间沿直线传播

即空间波

由于地表的弯曲使空间波的

传播距离受限于视距范围

因此

高架发射天线可以增大其传输距离

目前我们使用的手机

工作在微波波段

信号作直线传播

噪声源集中表示了信道

以及分散在通信系统中

其他各处的噪声和干扰

由于信道的衰减特性和众多干扰

使接收端的信号与发射端的信号

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

接收设备的任务首先是选频

然后再对远方传送过来的微弱

有用信号进行放大解调

以恢复出与发送端相一致的

基带信号

有关解调的概念将在

下一讲单独介绍

输出变换器是将接收设备输出的

基带信号变换成发送端

所要传递的信息

如扬声器 显示器等可以将

基带信号恢复为声音

图象 文字等信息

信宿是信息传输的归宿

得到原来信源形式的信息

上面介绍的是对各种

通信系统的简化和概括

它反映了通信系统的共性

如果按照信道上所传输的信号

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

通信系统又分为模拟通信系统

和数字通信系统

实际上

无论是模拟还是数字通信系统

发送和接收设备中都分别采用了

调制和解调关键技术

课下请您思考一下

在通信系统中

为什么要采用调制和解调技术呢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列表:

第1章 绪论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第1章 绪论--1.1 通信系统的组成

-1.2 调制与解调

--1.2 调制与解调

-第1章 绪论--1.2 调制与解调

-1.3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1.3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第1章 绪论--1.3 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选频网络

--2.1.1 LC串联谐振回路

--2.1.2 LC并联谐振回路(空载)

--2.1.3 LC并联谐振回路(有载)

--2.1.4 耦合谐振回路

--2.1.5 固体滤波器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2.1选频网络

-2.2非线性电路分析基础

--2.2.1 非线性电路的工程分析方法

--2.2.2 相乘器及频率变换作用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2.2非线性电路分析基础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3.1 分散选频放大器

--3.1.1 晶体管高频Y参数等效模型

--3.1.2 单调谐回路选频放大器

--3.1.3 多级单调谐回路选频放大器

--3.1.4 双调谐回路选频放大器

--3.1.5 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3.1 分散选频放大器

-3.2 集中选频放大器

--3.2 集中选频放大器

-第3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3.2 集中选频放大器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4.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4.1.1原理电路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4.1.2集电极尖顶余弦脉冲电流的分解

--4.1.3丙类谐振功放的功率和效率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1 丙类谐振功率放

-4.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4.2.1动态特性曲线及其画法

--4.2.2工作状态与负载特性

--4.2.3 各极电压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

-4.3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电路

--4.3.1直流馈电电路

--4.3.2滤波匹配网络

--4.3.3实用电路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3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

-4.4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4.4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4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

-4.5 功率合成

--4.5功率合成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4.5 功率合成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

-5.1反馈型振荡器原理

--5.1 反馈振荡原理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1反馈型振荡器原理

-5.2 LC正弦波振荡器

--5.2.1 互感耦合式振荡器

--5.2.2 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

--5.2.3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5.2.4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5.2.5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2 LC正弦波振荡器

-5.3 石英晶体振荡器

--5.3石英晶体振荡器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3 石英晶体振荡器

-5.4 压控振荡器

--5.4压控振荡器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5.4 压控振荡器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

-6.1 调幅信号的分析

--6.1.1普通调幅信号

--6.1.2抑制载波的调幅信号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1 调幅信号的分析

-6.2 调幅信号的产生电路

--6.2.1高电平调幅电路

--6.2.2 低电平调幅电路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2 调幅信号的产生电路

-6.3 调幅信号的解调电路

--6.3.1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1)

--6.3.2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Ⅱ)

--6.3.3 同步检波器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3 调幅信号

-6.4 变频电路

--6.4.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6.4.2 混频电路

--6.4.3 混频干扰

-第6章 振幅调制、解调及混频--6.4 变频电路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7.1调角信号的分析

--7.1 调角信号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7.1调角信号的分析

-7.2 调频信号的产生电路

--7.2.1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

--7.2.2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

--7.2.3 间接调频电路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7.2 调频信号的产生

-7.3 调频信号的解调电路

--7.3.1 斜率鉴频器

--7.3.2 相位鉴频器

--7.3.3 比例鉴频器

-第7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7.3 调频信号的解调电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

-8.1反馈控制电路概述

--8.1 反馈控制电路概述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1反馈控制电路概述

-8.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8.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8.3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8.3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3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8.4 锁相环路

--8.4.1 锁相环路的基本原理

--8.4.2 锁相环路的基本应用

-第8章 反馈控制电路--8.4 锁相环路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