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艺术心理学 >  第十二讲 万变不离其宗的秩序感 >  第十二讲 >  Video

返回《艺术心理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Video

返回《艺术心理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自然在有序的运行着

从宏观的斗转星移

潮涨潮落

到微观的新陈代谢

花开花落

一切都在有序地发生

发展和变化着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说过大意如下的话

世界是一架井然有序

准时准点的钟表

而上帝就是这个钟表匠

我们生活在有序的世界里

形态的秩序

结构的秩序

生长的秩序

运动的秩序

一切都在秩序中生生不息

大自然的秩序孕育了人的秩序感

艺术法则也会在自然规律的涵盖之中

这是对天人合一的另一种注解

花木养眼

使人适应了自然的秩序

昼行夜伏

人们习惯了生活的节奏

有序的形态让我们“看了顺眼”

有序的活动让我们“感觉舒服”

秩序感在一致生活中如影随行

我们有理由相信

秩序感已经积淀在人的心理

形成了适应秩序

喜爱秩序的天性

秩序宜人

“美的性质”就在其中

秩序感也成了艺术形式中的心理依据

人类耳濡目染在秩序中

自身结构也是自然秩序的组成部分

人们生活在秩序与变化中

心跳与呼吸的节奏

兴奋与休眠的交替

运动时的律动等等

秩序感已经溶入人的感官和习性之中

如果体验一下快跑

散步时心跳和呼吸的频率

感受一下不同情绪下生物节奏的变化

就不难发现人的生物节奏

与心理感受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适应着秩序

同时也感受到了混乱

调理秩序成了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人的心理状态经常在放松与兴奋的交替之中

从心理调节的角度来看

如果不满意现实中的秩序

还可以用艺术的秩序来补偿

在秩序与变化中保持平衡

在生活与艺术中互补

分析到这里

秩序感在艺术中扮演的角色已经呼之欲出了

人类需要自然的秩序

同时也有多样化的心理需求

一方面

人们在自然秩序中体验

秩序感已经成为生理适应和心理上的需求

另一方面

在有序和无序之间

人的习性会做出适应性选择

我们的心灵需要秩序以求安宁

在过于单调时又会去寻求丰富与变化

因此

艺术的秩序可以调节人的心理

也会影响到艺术的追求和方法

人们适应秩序、喜爱秩序

各种图案都是典型的秩序构成

当各种视觉元素有序排列之后

很容易被视觉把握

从而带来视觉上的舒适与和谐感

这一点也很符合装饰艺术的基本要求

那么

是不是说把所有形式都秩序化就完美了呢

问题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问题还涉及到人的另一个心理特点

人的生物秩序是一种有机秩序

具有机动灵活性

如果考察一下情绪波动时心跳、呼吸的节奏

会发现人在兴奋或抑制时的生物频率有所不同

这种心理状态还要与外界的秩序相谐调、相适应

所以

音乐用不同的节奏和旋律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艺术形式也要有一定的变化

才能适应人的心理需求

始终如一的刻板秩序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

人们把信息归类处理

有利于了解和掌握信息

而从信息传达的意义来说

能预测到的信息是多余的信息

变化才能引起观赏的兴趣

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对于艺术来说

那些简单、规范的秩序容易把握

窥一斑而知全豹

让视觉感到舒适

但过于规范的画面又会一览无余

失去了耐人寻味的乐趣

所以

必须考虑适度的秩序

既保持秩序感

又能避免单调

在秩序与变化中保持一定的平衡

例如

在规范的图形中破以不规范

在渐变的秩序中设置突变

经验告诉我们

人们不喜欢单调和杂乱的两极

而喜欢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结合

将丰富的变化纳入有序之中

统一与变化法则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有序与变化是一对矛盾

如何使它们相辅相成地并存在艺术作品中

是艺术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秩序感的心理调节

在生活中

我们要整齐布置居家环境

有序排列教室的课桌

秩序感已经成为生活常态

同时也溶入了人的习性

然而

艺术的秩序感并不等于整齐划一

我们知道

单调的节奏不能取悦听众

所以打击乐要变换节奏

还有交响乐、多声部的合唱都是同样的道理

视觉的节奏感表现在图形间距上的重复

艺术设计采取适当的方法

可以使图案既保持秩序

又避免单调

下面一组图案说明了不同的秩序与变化

英国的评论家罗杰·弗莱说

在我们的感觉中

我们所要求的性质首先是秩序

没有秩序我们的感觉会混乱不堪和茫然失措

其次是变化

没有变化感觉不能得到足够的刺激

为什么要“得到足够的刺激”呢

这是视觉心理的特点决定的

中国古乐的配器讲究“笙箫夹鼓、琴瑟间钟”

追求的就是那种抑扬顿挫、柔中带刚的变化

这样才能演奏出动人的乐曲

艺术实践告诉我们

单调与刻板会造成视觉疲劳和心理厌倦

过于统一规范的形式

也不适合人的心理特点

这两个极端都不算良好的状态

艺术要根据不同的目的

满足不同的心理需求

充分发挥秩序感的心理调节作用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怎样在秩序与变化之间适度调节

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一、由简到繁、分层次变化的秩序化设计

秩序感来自人的习性

也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秩序感与长期的生产工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论手工制作还是现代工业

有序的工艺比比皆是

这些规范化、条理化的特点

都朝着秩序化方向靠拢

秩序化符合实用工艺的要求

也逐步演变成了艺术样式

有学者认为

人类早期的编织工艺对装饰形式有直接影响

编织结构是最早的人工秩序

秩序化为生产加工带来了方便

有序的重复也富有美感

所以编织物的结构

材料的肌理都成了装饰美化的因素

二方连续图案也有这种编织物的特点

可以视为编织结构的顺延

艺术设计的任务之一

就是把杂乱变得有序

秩序化的设计过程

也是概括、归类、组织、规范化的过程

为了在整体上有规律可循

同时又有局部的丰富变化

除了常见的简化、几何化方法

秩序化设计经常采用复合式的结构

下面这组图案可以说明简与繁的秩序化关系

贡布里希在观察小孩拍球时

注意到这样的动作

在球每次弹到最高点的间隔里加入动作

小孩会发现有双重的满足

既保持了节奏

又避免单调

我们把这个加动作的过程称作

‘有层次逐步复杂’的过程

加入的动作类似于

视觉艺术和音乐里的装饰成分

他进一步分析道

我们相信

眼前装饰图案中的多层次的秩序

既会回报我们对规则的探索

又会使我们仍然感受到图案的变化无穷

和丰富多彩

这段话很好地说明了多样化的秩序感

可以启发一套有效的秩序化设计

这种分层理解、循序渐进、层次清楚

有效控制的设计方法

就像下棋的步骤一样

每一步都是根据变化通盘来考虑整体关系

这样保持清晰的思路

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渐变而渐成

并且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手工设计还是计算机处理

像这样理性地调控多层面的关系

对于艺术设计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不同风格的秩序化设计

生物秩序是一种有机秩序

它的内在规律具有随机变化的灵活性

体现了一种生命的活力

有机秩序的外形特点

就像被大风吹皱的水纹

虽然不一定整齐规范

却在统一的律动之中

相比之下

还有一种无机秩序

如矿物结构大多是整齐、规范的几何形体

它的特点与物理性、机械性联系在一起

看上去也比较刻板、整齐

总之

艺术秩序感定性在人的本性中

灵活应变于不同的条件和关系

几何秩序满足人的理性需要

同时也有刻板、单调的缺欠

有机变化的秩序具有灵活性

可以把变化纳入秩序中

秩序化设计不能套用固定模式

而是要把握变化规律

就像潮汐流水

虽无定形

却有内在的规律

这种设计方法具有灵活应变的普遍意义

艺术心理学课程列表:

第一讲 探索艺术的心理世界

-第一讲

--Video

-第一讲 探索艺术的心理世界--课后习题

第二讲 互动的视觉心理效应

-第二讲

--Video

-第二讲 互动的视觉心理效应--课后习题

第三讲 相对比而变化的心理效应

-第三讲

--Video

-第三讲 相对比而变化的心理效应--课后习题

第四讲 分解艺术形式效应

-第四讲

--Video

-第四讲 分解艺术形式效应--课后习题

第五讲 艺术形式的适应性与功效性

-第五讲

--Video

-第五讲 艺术形式的适应性与功效性--课后习题

第六讲 心理整合与整体设计

-第六讲

--Video

-第六讲 心理整合与整体设计--课后习题

第七讲 视觉传达的心理效应

-第七讲

--Video

-第七讲 视觉传达的心理效应--课后习题

第八讲 吸引注意的艺术心理效应

-第八讲

--Video

-第八讲 吸引注意的艺术心理效应--课后习题

第九讲 力效、动感与动态均衡

-第九讲

--Video

-第九讲 力效、动感与动态均衡--课后习题

第十讲 简化心理与设计方法

-第十讲

--Video

-第十讲 简化心理与设计方法--课后习题

第十一讲 抽象表现的艺术效应

-第十一讲

--Video

-第十一讲 抽象表现的艺术效应--课后习题

第十二讲 万变不离其宗的秩序感

-第十二讲

--Video

-第十二讲 万变不离其宗的秩序感--课后习题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