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设计学原理 >  2.设计中的目标因素 >  2.2 目标因素的表现形式与性质 >  Video

返回《设计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Video

下一节:Video

返回《设计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上堂课我们比较了

楔形文字与甲骨文的视觉形式与风格

结果呢发现两种文字在形式与风格上

呈现出鲜明的差异

要探讨设计的原理

我们不仅要关心设计形式与风格的差异在哪里

更要关心这种差异的成因是什么

原因是设计师的主观差异吗

假如楔形文字与甲骨文

都是由设计师设计出来的

传说中中国文字的创造者是黄帝时期的仓颉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是仓颉更擅长稚拙 有力 自然

富于变化的设计风格吗

而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字设计师

更擅长抽象 简单 规范 固定的风格

还是当时人们的审美倾向有差异

古代中国人就是喜欢潇洒 随意的作品

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

偏偏喜欢严谨 整齐的样式

如果不是这些主观因素决定了文字的外貌

那背后又是什么客观因素在发挥作用呢

其实

前苏联学者伊斯特林早就为我们揭示了原因

她将造成不同民族文字差异的主要原因

归结于书写材料 书写工具的不同

那么 我们接下来就继续比较一下

看看是什么样的书写材料 书写工具和书写方式

导致了楔形文字与甲骨文的不同面貌

我们先来看看书写材料

楔形文字主要是书写在由粘土制成的泥板上

书写者首先要用湿度和可塑性

适当的黏土制成如图所示的泥板

然后在上面书写

最后再将泥板晾干或者用火烤干

当然也有少量的楔形文字是写于岩石或玉石上

代以泥板为主

所以我们后面的楔形文字

材料的分析会以泥板为主

而甲骨文

顾名思义就是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龟甲绝大多数是龟的腹甲

只有少数是龟背甲和改制后的背甲

兽骨以牛胛骨为主

也有少量的鹿啊 羊啊 猪啊和马骨

但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

根据殷墟出土的实物分析

商代甲骨文所用的材料

总的看来是甲多于骨 而且比例悬殊

有字龟甲的数量

大约是有字兽骨的3到4倍之多

所以后面甲骨文的材料分析

我们也会以龟甲为主

好 再来看看书写工具

有什么样的书写材料就会有相匹配的书写工具

泥板质地松软

不需要太硬的笔就可以在上面写出文字

所以美索不达米亚人

通常是用芦苇制成楔形文字的书写工具

由于芦苇笔杆比较粗

所以其中的一端被削成三角形的尖头

就像我们在图中看到的一样

楔形文字的三角形笔画

就是这种笔头留下的痕迹

而龟甲呢 又硬又滑

能够在甲骨上刻写文字的工具

硬度必须远远大于甲骨

在当时能够选用的主要是青铜的刀 锥

可能也包括玉刀

所以也被称为 刀笔

最后再来看看书写方式

书写方式则是由书写材料与工具共同决定的

最初

楔形文字是用芦苇笔在潮湿的泥板上画出来的

因此笔画并没有楔头

而是粗细基本均匀的直线和曲线

但是在泥板上 画 字有很大的难度

就像我们拿着树枝在沙滩上写字一样

很难精确地勾勒迂回曲折的轮廓

也容易使泥土翻翘不平

相对而言 压 字则容易得多

这样 在下笔处就自然呈现为楔形

甲骨的材质硬滑 易碎

刻划的时候容易打滑 难以控制

契刻时必须用力冲刀刻去

便于刻 短而直的线

而不便刻 长而又曲的线

这就决定了甲骨文笔画必然是线条生硬

多方折而少圆曲的

也决定了甲骨文的结字特点

便是它的随意性和不规则性 笔画疏密有致

形体变化多姿 随字异形

大多数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梯形

棱形 三角形 多边形 椭圆形等等

规整的正方形和圆形极少

同时呢由于错位啊 错刻啊 误刻啊

及材质表面不平整规则的影响

造成笔划变形和一字多形现象

因为难刻 为了省便

又造成了假借 转注 多义等等现象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楔形文字和甲骨文在特色和风格上的差异

主要是由于书写材料

书写工具和书写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而其中又以书写材料最为基础

楔形文字所用的泥板质地柔软

对书写工具没有太高要求

一端削尖的芦苇秆即可胜任

又因为泥板松软的性质

压制 自然取代了 刻画 而成为主要的书写方式

而甲骨文所使用的龟甲 兽骨质地硬滑

必须使用锋利尖锐 硬度更高的书写工具

在当时当地的自然资源 技术水平条件下

符合要求的只有青铜的刀 锥和玉刀

同样是因为甲骨硬滑的性质

书写时必须着力冲刀

因此 契刻 成为了甲骨文书写的主要方式

好的 到了这里

我们已经看到了

楔形文字与甲骨文视觉形式差异的直接原因

就是基于书写材料的书写工具

书写方式共同造就了文字的特色和风格

也就是说 不同书写材料的选择

是文字风格差异的首要原因

但让我们再追问一句

那么两地的人们为什么会分别选择

泥板和龟甲作为文字书写的载体呢

这个问题让我们留到下堂课再来探讨

设计学原理课程列表:

1.设计学原理概述

-1.设计学原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设计学原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设计学原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作业

2.设计中的目标因素

-2.1 形式及审美特征:内部因素的比较之一

--Video

-2.1 形式及审美特征:内部因素的比较之一--作业

-2.2 目标因素的表现形式与性质

--Video

-2.2 目标因素的表现形式与性质--作业

-2.3 目标因素在设计中的作用机制

--Video

-2.3 目标因素在设计中的作用机制--作业

-2.4 目的的比较

--Video

-2.4 目的的比较--作业

-2.5小结:设计系统中的目的因素

--Video

3.设计中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3.1 形制与应用的比较

--Video

-3.1 形制与应用的比较--作业

-3.2 兴衰历程的比较

--Video

-3.2 兴衰历程的比较--作业

-3.3 造成两者兴衰历程差异的外部因素作用的比较

--Video

-3.3 造成两者兴衰历程差异的外部因素作用的比较--作业

-3.4 造成两者形制与应用相似的外部因素作用的比较

--Video

-3.4 造成两者形制与应用相似的外部因素作用的比较--作业

-3.5小结:设计系统中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Video

-3.5小结:设计系统中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作业

4.设计中的主体因素

-4.1 功用的比较

--Video

-4.1 功用的比较--作业

-4.2 内部因素的比较

--Video

-4.2 内部因素的比较--作业

-4.3 外部因素比较及内、外部因素间主体的作用

--Video

-4.3 外部因素比较及内、外部因素间主体的作用--作业

-4.4小结:设计系统中的主体作用

--Video

-4.4小结:设计系统中的主体作用--作业

5.设计学中其他层面的基本规律

-5. 总结:设计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机制

--Video

-5. 总结:设计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机制--作业

-期末考试--作业

-论文提交--作业

Video笔记与讨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 评分: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Video慕课视频播放-设计学原理-MOOC慕课视频教程-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