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设计学原理 >  4.设计中的主体因素 >  4.3 外部因素比较及内、外部因素间主体的作用 >  Video

返回《设计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Video

下一节:Video

返回《设计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上节课关于中国玺印

与美索不达米亚圆筒印章内部因素的比较

让我们知道了两地印章在实现相似的功用时

采取了不同的形体与使用方式

材料与制作工艺 文字与图案设计

称得上异曲同工

那么为什么实现相同的目的

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

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

中国玺印与美索不达米亚圆筒印章的内部因素

之所以被如此地选择和组织

一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相关外部因素的作用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两地印章

分别面对着什么样的外部环境

以及这些外部因素分别对印章的设计

施加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

大概是自然资源条件对材料选择的影响

中国玺印在选材上的一大特色

是明清艺术印章兴起后

被大量使用的系列叶蜡石材

如寿山石 昌化石 青田石 巴林石等等

叶蜡石能被作为中国玺印重要原料

除了自身性质非常适合治印需要之外

还和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

及其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以寿山石为例

我国福建省福州市北封区寿山乡

盛产水坑石 高山石 芙蓉石等寿山石

左图就是寿山石矿分布的示意图

中华先民最迟从南朝时期

就发现并开始开采寿山石

到了明清时期寿山石的开采达到高潮

为艺术印章的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昌化石 青田石 巴林石等

也是我国的地理环境

和自然资源提供的良好外部因素

正是因为处于叶蜡石矿产资源

如此丰富的地理环境中

随着这些资源的被发现和推广

中国玺印的制作者才可能

大量和广泛地选择叶蜡石为材 终于形成特色

同理选用金属为印材

也与矿产资源 冶炼技术

制造工艺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

但美索不达米亚圆筒印章的情况有所不同

正如我们所知两河流域南部是冲击平原

除了一些石灰石外没有其它石料可以用于制印

北部情况稍好 盛产砾石

但种类十分有限

可见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矿产资源

是不足以满足制印所需要的质地适合

丰富多样 附加值高的材料需求的

这对于设计活动而言

应属不利 或者说比较苛刻的外部因素

但美索不达米亚的农业和畜牧业产品相当丰富

谷物 蔬菜 奶制品 牛羊肉 皮革 羊毛

亚麻以及角制品等等 南部还盛产椰枣

富余的农产品使得美索不达米亚人可以通过

交换从周边的其它地区获得需要的资源

便利的水路航运和一些

逐渐被开辟的贸易路线使之成为现实

右图就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与埃及和地中海之间的贸易路线图

实际上圆筒印章所使用的大多数石材

都是通过贸易交换而来

如黑色闪长岩据载来自阿曼或埃及

天青石可能来自阿富汗或巴基斯坦

玛瑙和石英则大约是从印度西海岸进口的

可以看到美索不达米亚人

通过自身的活动改善了不利的外部环境

讲到这里我们会发现

自然资源这一外部因素

对两地印章选材所施加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它为中国玺印的选材提供了可能

对圆筒印章的选材提出的却是限制

有趣的问题来了

圆筒印章为什么能突破这一限制

好 我们把这个问题先放一放

再来看一下其他外部因素对印章设计的影响

有时外部因素对内部因素的限制是苛刻的

如地理条件和矿产资源对印章选材的影响

有时外部因素又显得相对宽松

给内部因素的选择以较大的空间

如本案例中印章的形体和使用方式 印文和图案

似乎并非受到某些

使之不得不如此的外部因素的限制

通常在这里施加影响的是当时当地的技术水平

但是可以发现当时两地的技术水平

完全可以实现对方印章所需要的效果

也就是从美索不达米亚

令人惊叹的的雕刻水平和金银首饰来看

其雕刻水平和金属工艺

也可以制作出中国式样的玺印

实际上他们的确有一些

和中国玺印非常相似的平印和文字印

而以中国玺印的精美程度来看

其工艺也不难制作出

美索不达米亚式样的圆筒印章

所以中国也有一些图形印

这其中可能有一些社会因素

如信仰 风俗等在发挥作用

但是也可以发现两种印章的形式

都不抵触对方的社会因素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象

美索不达米亚的圆筒印章

完全可能在中国实现中国玺印的功用

而中国玺印也完全可能

在美索不达米亚实现圆筒印章的功用

这里同样带来一个有趣的问题

在外部环境的许可下

实现相同的目的 为什么会有多个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外部因素比较

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问题

比如说圆筒印章为什么能突破外部环境的限制

在外部环境许可的范围内 面对同样的课题

设计为什么能给出多个不同 但都正确的答案

时间关系 这里我们就不再卖关子了

我们会发现这些问题

都指向设计系统中另一个因素

设计的主体 也就是设计师

只是当时可能没有

设计师这个职业或者这种叫法

总而言之是创造印章的人们

在设计系统中我们把他们称为“设计主体”

这也是我们这个案例所要探讨的重点

我们来回顾一下在这个案例中

我们看到美索不达米亚

与古代中国的人们因为有着相同的需求

所以分别树立了相同的设计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

两地的人们各自选择和组织了不同的内部因素

形成了中国玺印与圆筒印章

两种各具特色的设计形式

在这样一个系统中将需求 目的

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等系统要素联系起来的

都是作为设计主体 人的智慧和劳动

有时两地设计主体的作用是一致的

比如说将需求转化为目的

组织内部因素相互间的关系

在外部环境许可的前提下

自主地选择和创造内部因素

有时两地主体又各自发挥不同作用

比如说中华先民顺应资源环境选用叶蜡石材

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们则突破资源限制

通过贸易获取治印石材

设计学原理课程列表:

1.设计学原理概述

-1.设计学原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设计学原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设计学原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作业

2.设计中的目标因素

-2.1 形式及审美特征:内部因素的比较之一

--Video

-2.1 形式及审美特征:内部因素的比较之一--作业

-2.2 目标因素的表现形式与性质

--Video

-2.2 目标因素的表现形式与性质--作业

-2.3 目标因素在设计中的作用机制

--Video

-2.3 目标因素在设计中的作用机制--作业

-2.4 目的的比较

--Video

-2.4 目的的比较--作业

-2.5小结:设计系统中的目的因素

--Video

3.设计中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3.1 形制与应用的比较

--Video

-3.1 形制与应用的比较--作业

-3.2 兴衰历程的比较

--Video

-3.2 兴衰历程的比较--作业

-3.3 造成两者兴衰历程差异的外部因素作用的比较

--Video

-3.3 造成两者兴衰历程差异的外部因素作用的比较--作业

-3.4 造成两者形制与应用相似的外部因素作用的比较

--Video

-3.4 造成两者形制与应用相似的外部因素作用的比较--作业

-3.5小结:设计系统中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Video

-3.5小结:设计系统中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作业

4.设计中的主体因素

-4.1 功用的比较

--Video

-4.1 功用的比较--作业

-4.2 内部因素的比较

--Video

-4.2 内部因素的比较--作业

-4.3 外部因素比较及内、外部因素间主体的作用

--Video

-4.3 外部因素比较及内、外部因素间主体的作用--作业

-4.4小结:设计系统中的主体作用

--Video

-4.4小结:设计系统中的主体作用--作业

5.设计学中其他层面的基本规律

-5. 总结:设计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机制

--Video

-5. 总结:设计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机制--作业

-期末考试--作业

-论文提交--作业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Video慕课视频播放-设计学原理-MOOC慕课视频教程-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