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路基路面工程 > 期末考试 > 期末考试 > 1.2 中国公路自然区划
同学们好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路基路面的组成与类型
本次课
我们将学习公路的自然区划
通过学习
希望大家掌握公路自然区划的概念
自然区划的原则
自然区划的方法以及目前的区划情况
公路自然区划是指根据中国各地气候
水文 地质 地形等条件
对公路工程的影响而划分的地理区域
中国国土面积大 地域辽阔
从北向南分别处于寒带 温带和热带
从青藏高原到东部沿海高程相差四千米以上
因此 自然因素变化极为复杂
长期的工程实践证明
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与公路建设有密切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没有进行过有关公路自然区划的制订工作
1957年开始进行了公路自然区划分区的研究
在1958年提出了道路气候分区的初步方案
在1959年又提出了修正方案
1964年确定了修正方案
并纳入1966年交通部颁布的路面设计规范
1974年后
又持续对影响公路建筑的自然因素进行研究
不断提出修正方案
并纳入后续的路面设计规范
公路自然区划有三个原则
其中包括
一 道路工程相似性的原则
二 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
三 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作用
又有主导因素的原则
第一个
道路工程相似性的原则
是指在同一区划内
在同样的自然因素下筑路具有相似性
例如
在北方不利季节主要是春融时期
有翻浆病害
而在南方不利季节是在雨季
存在冲刷 水毁等病害
第二个原则
是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
地表气候是地带性差异
与非地带性差异的综合结果
通常
地表气候随着当地纬度而变
例如
北半球 北方寒冷 南方温暖
这称为地带性差异
除此之外
还与高程的变化相关
即沿垂直方向的变化
如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
与纬度相同的其他地区相比
气候更加寒冷
这称之为非地带性差异
第三个是自然气候因素
既有综合作用
又有主导因素的原则
自然气候的变化
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其中又有某种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例如
道路冻害是水和热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南方
只有水而没有寒冷气候的影响
就不会有冻害
说明温度起主导作用
西北干旱区与东北潮湿区
同样都有负温度
但前者冻害轻于后者
说明水起主导作用
目前
我国的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区
首先是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
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
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
划分为冻土 温润 干湿过渡 湿热
潮暖 干旱和高寒七个一级大区
我国七个一级
公路自然区划的路基路面设计
注重的特点各不相同
七个一级大区分别是
一 北部多年冻土区
二 东部温润季冻区
三 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
四 东南湿热区
五 西南潮暖区
六 西北干旱区
和青藏高寒区
在一级区划的基础上
以潮湿系数为依据
再结合各个大区的地理
气候特征
地貌类型 自然病害等因素
将全国分为33个二级区
19个二级副区
共52个二级区
其中潮湿系数为年降雨量
与蒸发量之比
分为六个等级
分别为过湿 中湿
润湿 润干 中干和过干
三级区划是二级区划的具体化
划分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以水热
地理和地貌为依据
另一种是以地表的地貌
水文和土质为依据
由各省 自治区自行规定
正如前面所说
中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的气候 土质 地理 地貌
有很大差异
公路自然区划的主要用途
是为公路的设计
施工和养护提供指导性的参考和依据
例如 在北部多年冻土区
北部为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
南部为岛状分布的多年冻土
根据多年的工程经验
路面设计的重要原则
是维持其冻稳性
保护冻土上限不至于下降
以防路基热融沉陷
导致路面的破坏
在路基设计中
则遵循宁填勿挖
原地面植被不应破坏
路基填土
应为冻稳性良好的土或砂砾
必须采用路堑时
应有保证边坡和基层稳定的措施
沥青面层因导热系数高
应相应抬高路基
结构组合中如设砂砾垫层
只能按蓄水不能按排水设计
好 这一讲的内容就介绍完了
在这一讲中
我们学习了公路自然区划的概念
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
和不同等级区划的方法
以及目前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分区情况
最后还学习了公路自然区划的主要用途
希望大家课后
进一步理解自然区划的三个原则
-第1章 习题
-第2章 习题
-第3章 习题
-第4章 习题
-第5章 习题
-第6章 习题
-第7章 习题
-第8 章 习题
-第9章 习题
-第10章 习题
-第11章 习题
-第12章 习题
-第13章 习题
-第14章 习题
-第15章 习题
-第16章 习题
-第17章 习题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