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园林简史 > 第十章 中国现代园林 > 10.1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 10.1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同学们
大家好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兴建城市公园
从建国到文革前的十多年
是我国公园发展较快的时期
建国初期
特别是五六十年代
全国各城市开辟了许多公园
街心花园和小游园
许多新中国成立前
遭受破坏的古代园林
这一时期也进行了
修复 改建和扩建
并对公众开放
而文革期间
许多公共绿地遭到了破坏
从1977年
特别是从1979年开始
全国各城市的公园建设
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起步
建设速度普遍加快
第二阶段城乡绿化
20世纪90年代
由兴建公园开始进入
城乡绿化的发展阶段
1992年
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
国家提出了建设园林城市的概念
在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上
2004年
建设部又提出了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
全国掀起了城乡绿化的高潮
城乡绿化的主要任务
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城市总规中的
城市性质 发展目标
用地布局等规定
科学制定
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
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
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
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优化城市人居环境
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三阶段是走向多样性
多学科综合可持续发展
的现代园林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受多方面的影响
园林由造园 兴建城市公园
城乡绿化走向大地园林化
园林风格形式
也走向多样性和多元化
多学科综合可持续发展
刚才我们讲了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
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
一延续传统文化的设计
园林一直是人类追求的
美好生存环境
中国园林自生成期开始
就受到文学艺术的影响
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
如诗如画般的自然式景观
最终形成了
富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山水园
在现代园林中
模拟山水园建园
是一种常见的造园手法
我们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2008年
北京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城市
北京奥运会公园
为了迎接这个国际运动会
于2003年开始建设
2008年7月3日正式落成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位于延续北京紫禁城中轴线的北端
形成整个奥林匹克中心的
轴线终端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
以传统造园思想的山水为骨架
以植物为主
营造自然山林特色
是集旅游观光 休闲娱乐 体育健身
等多功能为一体的
北京最大的公园
公园共占地约680公顷
以仰山 奥海 人造湿地等
大型山水景观为主
营造富有森林氛围
生态健全的山林公园
山体上采用师法自然的
手法塑造地形
主峰兀立余脉纷呈的山脉背景
公园主峰位于大湖西北
高出湖面常水位70米
其视距参考了万寿山
与昆明湖的比例关系
形成为最佳的观景点
主峰向南延绵环抱湖水
在主入口形成余脉
成为中心区的绿色背景
中心居水中洲岛
陆地绿丘视为山的延续
西北次峰借景西山
东北次峰余脉
与原址仰山相呼应
可形成众多的景观空间
水体塑造以山为景观主体与背景
形成山涧河湖的氛围
水岸交界处
务求自然之趣
并形成堤 岛 矶 滩 半岛多种景观
在大湖西北规划了30公顷的湿地
整体景观为山林谷地间的水田形式
水田自清代就有
是本地的特有景观
湿地的布局延续了这一特色
采用山林缠绕相夹
层层跌落的形式
避免开敞的湿地冬季过于荒芜
植物上园子以植物景观为主
创造完善的群落生态系统
具体方法是模拟华北平原低山区
营造典型的森林植被群落
并精选出阳坡 阴坡 平原
水岸 湿地五类22个植物群落单元
作为森林公园中植被的基本组合
确保植物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二地方特色的设计风格
地方特色是对生活环境适应的
一种结果
也是物种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地方特色的差别使各个城市
可以把园林
建筑等各种风格和个性
展示出来
正因为有了地方的差别
才能使得地方园林呈现出
百花齐放
争相斗艳的局面
对地方性景观的探索也在
中国园林行业中不断发展
我们以岐江公园为例
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市
著名的粤中造船厂
该厂制造的船在珠江外广阔的水域
承载着巨大的人货运输
到1992年
随着珠江三角洲公路系统
越来越发达
以船只为代表的水上交通重要性
也越来越低
船厂不得不解散
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
发展的象征
它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
终于90年代后期
几十年间
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展
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
特定历史背景下
几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
在这里沉淀为真实而弥足珍贵的
城市记忆
市政府决定把船厂区域改建成
供市民休闲的公园
该公园于2000年8月
开始动工建设
2001年10月公园主体建成
并对公众开放
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山市
粤中造船厂旧址
岐江公园是在广东中山市
粤中造船厂旧址基础上
改造而成的主题公园
引入了一些西方环境主义
生态恢复
以及城市更新的设计理念
是工业旧址保护
和再利用的一个探索与尝试
由中山市政府投资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
俞孔坚出任首席设计师
将粤中造船厂
改造为中山岐江公园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1公顷
公园合理的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
代表性的植物 建筑物和生产工具
运用现代设计手法
对他们进行了艺术处理
加入了很多和主题相关的
创新设计
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
将船坞 骨骼水塔 铁轨 机器
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物
串联起来
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
和火红的记忆
这种设计手法既保护了造船厂的
工业元素和生态环境
体现了环保节约
概念创新等设计理念
取得了以最小成本
实现最佳效果
建筑和环境和谐统一的效果
同时还发挥了展现与承载创业历程
记录城市记忆等功能
三尊重历史文脉
近些年城市规划 建筑 景观界
甚至其他许多行业
保留历史传统
并出现了很多这样的
规划设计案例
我们以北京香山甲第为例
香山甲第别墅区
总规模约为13万2870平米
总建筑面积97787平米
香山甲第西临香山
北街玉泉山
北京香山甲第的设计
在理解场地文脉的基础上
用现代的构建
再现了中国传统的山居理想
这些本土化的现代性探索
都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可以视为尊重历史文脉的设计
北京香山甲第位于北京市西北郊
西邻香山 北接玉泉山
在小区规划 绿地景观
空间设置等方面
借鉴了北京传统民居的
空间组合形式
四合院和胡同等元素
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加以改造
使其既富有老北京的神韵
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在香山甲第项目中
地块由中心向外围依次形成
中心开放空间
组团开放空间
院落空间
建筑空间和私密空间的递进层
利用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和连续性
提供不同的邻里交往空间
和景观效果
在入口区与中心区的空间处理上
设计师将入口区结合会所形成
入口公共空间
在入口区与中心区之间
通过道路景观轴线形成一个过渡带
使入口区与中心区既相互联系
又保持一定的隔离
减少入口公共建筑
对小区内部的影响
而中心游园 开放空间与组团绿地
通过放射状道路绿化相联系
使组团绿地与中心绿地
在视线与空间关系上取得
连续而有变化的组合
组团绿地与院落绿地的空间处理
上更重要的是完成从公共空间到
半公共空间的过渡
通过建筑底层的局部架空
建筑间距的设计
地形处理
绿化和人行道的设计
形成空间序列
院落到建筑庭园的过渡
主要是形成从公共空间到
半私密空间的联系
这个层面上重点要解决的是
回家时能够有一个连续的空间
体验到明显的归属感
宅前绿地以院落的形式为主
院落植物种植方面采用
以地被作为背景
突出主景的手法
以整齐为主
每个建筑单体中
还设计了一个内庭
将内庭的采光 通风功能
和空间过渡效果相结合
构成了一个家庭内部的交流场所
并为内亭周围的房间
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感受
这节课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1.1园林史研究的意义
-1.2园林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1.3园林史发展阶段划分
-第一章 世界园林概说作业
-2.1中国古代园林的分布与分期
-2.2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2.3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方向影响因素
-第二章 中国古代园林简介作业
-3.1园林背景和最初的形式
-3.2经典园林
-3.3章节小结
--3.3章节小结
--3.3章节小结
-第三章殷周秦汉时期的园林作业
-4.1园林背景
--4.1园林背景
--4.1园林背景
-4.2经典园林
-4.3章节小结
--4.3章节小结
--4.3章节小结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作业
-5.1园林背景和分布
-5.2经典园林
-5.3章节小结
--5.3章节小结
--5.3章节小结
-第五章 隋唐园林作业
-6.1园林背景和分布
-6.2经典园林
-第六章 宋朝园林作业
-7.1园林时代背景
-7.2经典园林
-7.3著作与造园家
-7.4章节小结
--7.4章节小结
--7.4章节小结
-第七章 元明时期的园林——园林成熟期(二)作业
-8.1园林背景和分布
-8.2经典园林
-第八章 清朝园林——园林的成熟及后期作业
-9.1中国近代园林
-第九章 中国近代园林作业
-10.1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10.2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
-第十章 中国现代园林作业
-11.1西方古代及中世纪园林
-11.2意大利园林
-11.3法国园林
--11.3法国园林
-11.4英国园林
--11.4英国园林
-11.5欧洲其他几国园林
-第十一章 西方古代园林史作业
-12.1近代公园与城市美化运动
-12.2美国景观的兴起
-12.3西方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
-第十二章 西方近现代园林简史作业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