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近代中外关系史 > 第十五讲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的民间维度 > 习题作业 > 第十讲 “一带一路”与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同学 你好
欢迎来到《近代中外关系史》课堂
我是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的陈鹏老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带一路”与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
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即“一带一路”倡议
为深化中外关系史研究
注入了强大的现实驱动力
随着学术研究的日益深入
以及中国国际地位
外交形势的发展变化
全面系统深入地探究近代中国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关系史
成为新时代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
必然要求
一些过去被视为冷门的国家
或区域研究正在成为热门
通过不同类型 不同特点
不同形式的近代中国与
不同国家或区域关系史的个案
比较及综合研究
才能形成更为全面
丰富的中外关系史整体认知
从而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供来自史学维度的支撑
我们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
在主要强国之外
近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
或区域关系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带一路”倡议是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
和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
其核心内涵是借助“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打造开放 包容的国际区域
经济合作平台
这一点对于我们拓宽近代中外关系史的
研究视野无疑富有启示意义
除了中国与英法德俄美日等
强国间的外交关系
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还应该关注
中国与欧美强国以外的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交关系
著名历史学家张振鹍先生指出
“中国自19 世纪中叶被英国打开国门
陆续进来的不只是几个
西方资本主义大国
而是全世界
中国也逐渐脱离闭关自守
而进入了世界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广泛而紧密
终于与从亚洲 欧洲 美洲到拉丁美洲
非洲 澳洲的几乎所有国家都
建立了关系
同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
都发生了某种性质 某种形式
某个方面的交往
我们既要关注
同中国陆海接壤接界的国家
如朝鲜 菲律宾 越南 阿富汗
印度 哈萨克斯坦等
还要超越单纯陆海相接的视野局限
从“大周边”概念出发
将东南亚 中亚 西亚的众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纳入考察范围
如泰国 新加坡 土耳其 伊拉克 伊朗等
我们还应该重视更为广泛的
同样参与到中国涉外事务中来的
世界其他区域和国家
比如拉丁美洲 非洲 澳洲
以及欧洲的荷兰 比利时 奥地利等国
这些都可以从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
思想 文化等不同角度
不同层面去考察双边乃至多边关系
从而呈现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全貌
近代中国与不同国家
或区域关系史的研究
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和探讨
比如中国与葡萄牙关系史的研究
主要聚焦于澳门问题
开埠以后澳门在东西方
国际商贸中心港地位的演变
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和贡献
以及百年来中葡两国
有关澳门的种种交涉等问题
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再比如说中国与东南亚 非洲
澳洲 拉丁美洲关系史研究
就要特别关注华工 华侨 华人史的研究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近年来承担了
“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研究”的重大课题
杜继东研究员提出
需将新西兰华侨华人史置于全球史
中国史 新西兰史 国际移民史的
多重脉络考察
注意侨乡与侨居地的联系
注意中国和新西兰发生的重大事件
及中新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
给新西兰华侨华人带来的影响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研究
还要特别注意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传统朝贡体制 宗藩关系逐渐瓦解
中国与周边朝贡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支持
彼此援助 反抗殖民统治
走向独立建国等方面的内容
即便是一些与中国实质性
往来较少的国家和地区
也可探讨双方对于彼此的认知
比如外国教科书中的中国书写
以及中国教科书中的他者形象
就有比较研究的价值
下面我们以近代中国与
土耳其国家关系史为例
做个案介绍
在近代历史上
土耳其既非给予中国强烈刺激的
西方大国
又非有着悠久联系的周边近邻
却因战略地位显要
民族命运相似
宗教接触较多
在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上
具有特殊地位
在近代历史上
中土两国在政治 军事 外交
商贸 文教等诸层面
都有一定的交集
许多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
近代中土关系史研究
首先可以从认知史角度
考察近代中国人的土耳其观
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与土耳其政府
确立外交关系之前
中土两国长期缺乏
正常稳定的沟通渠道
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于土耳其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历史诸方面的记述
却从未间断
在近代中国人对于土耳其的认知中
关于两国关系的历史认知
无疑是值得重视的内容
它不仅具体反映了西学东渐背景下
国人世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
也构成国人持久关注
和研讨土耳其的内在动力
更能由此折射出国人
在走向世界历程中
其时代关切 他者认知与自我定位
三者之间彼此关联的立体图景
在西方列强的步步入侵下
昔日幅员辽阔 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
和大清帝国经历了同样的命运 疆土日蹙 利权渐失
先后沦为西方人嘲笑的
“近东病夫”与“远东病夫”
两国也因之面临着抵抗外敌入侵
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使命
只不过在空间上距西方更近的土耳其
先于中国数十年即经历了这一切
也正因此 近代中国人
十分看重土耳其史事
对于中国自身的借鉴意义
近代中国知识精英或反复探究土耳其衰落的原因
提出适用的内政外交策略
以防中国重蹈覆辙
或借助土耳其先例来佐证变法
或革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使之成为政治动员
与民族国家建构的有效资源
同时 近代中国人关注土耳其的首次高潮
却并非缘于国人感知的
所谓“民族命运相似”
而与防范俄国侵略
土耳其卷入中国边疆民族事务
以及中国洋务事业之积累
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以俄土之战为契机
近代中国人还不断拓展国际视野
逐渐将土耳其的国事民情
与中国的内政外交局势联系起来
予以动态观察
到清末民国时期
中国人已经越来越意识到
中土两国在国家安全 国际商贸
民族宗教等众多事务上均利害攸关
从而尝试重新去定位和构筑双边关系
此外 近代中土两国在外交 人文
商贸等领域的实质性往来
以及彼此认知
与外交实践的互动关系等问题
也都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无论在古代 近代还是当代
作为欧亚大陆之枢纽的土耳其
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
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国家或地区
都值得我们从中外关系史视角
认真思考和研究
-习题作业
-习题作业
-习题作业
-习题作业
-习题作业
-习题作业
-习题作业
-习题作业
-中美关系史习题
-习题作业
-作业习题
-习题作业
-习题作业
-习题作业
-习题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