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  Chapter 2 Routin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of microorganism >  2.1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um >  2.1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um

返回《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1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um在线视频

下一节:2.2 Microbial separation techniques

返回《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1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um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培养基简介及配置

什么是培养基呢?它有什么作用呢?

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

液体 半固体或固体形式的 含天然或合成成分

用于保证微生物繁殖

(含或不含某类微生物的抑菌剂)

鉴定或保持其活力的物质

培养基分为三类:

其中 依据完整配方的具体成份配制

的培养基就是自制培养基

而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是

由培养基厂商商品化生产的

已按配方复配好的

使用前需加水 溶解

分装 灭菌等处理的干燥培养基

常用有干粉 颗粒等产品形式

按灭菌后是否需要另外添加成分

可分为完全培养基和不完全培养基

其中不完全培养基灭菌后

在使用时需加入添加剂才可使用

培养基厂商也会提供由工厂化

统一生产 配置 包装

即开即用的无菌型培养基产品

称为商品化即用型培养基

这类产品由厂商质控

产品批间稳定性较好 保质期较长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将上述培养基按配比量称量 加水

溶解 分装 灭菌后

配置完成后 我们就可得到常温下呈现

液体 半固体 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我们可以按使用用途进行分装

得到试管装的液体 半固体

斜面培养基 平板培养基等

这些分装后的培养基

可以用于微生物实验测试

另外 培养基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做如下分类

液体培养基通常用于微生物快速增殖培养

固体培养基通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

如果有些培养基含有支持特定微生物生长

能够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成分

则称该品种培养基具有选择性

如果有些培养基内含有指示剂

就可以指示特定微生物的生长特征

半固体培养基而用来观察微生物的动力

有时还会用来保藏菌种

培养基的配置

那么在日常操作中

我们是怎么配制培养基的呢?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培养基

精度为 0.01g 的天平

称量勺 三角瓶 称量纸

纯化水 量筒及计算器

一.自制培养基的配制称量

首先将天平调节水平,

将所称量培养基名称

及配制量标于相应三角瓶上

按照标签上的称量数

按体积数换算 记录写好

折叠标签纸 光滑面向上

置于天平上 天平归零

用称量勺取培养基于标签纸上

当天平读数接近称量数时

进行微量加入,以防过量

称量结束 将标签纸上称量物倒入三角瓶内

二.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的称量

首先按照标签上的称量数

按体积数换算

将所称量培养基名称

及配制量标于相应三角瓶上

将三角瓶置于天平上 天平归零

用称量勺取培养基于三角瓶中

称量时应尽量避免培养基粘附于瓶口

当天平读数接近称量数时

进行微量加入,以防过量

称量结束 及时盖好内外瓶盖

避免培养基吸潮

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

在配制上比自制培养基简单方便
is more convenient than the self-made medium.

在配制上比自制培养基简单方便
is more convenient than the self-made medium.

减少多种配料添加时出现的人为误差

在实验室中慢慢取代自制培养基

培养基的溶解

用量筒量取相应体积纯化水

右手缓慢转动三角瓶

同时将水沿瓶口加入三角瓶中

将瓶口粘附的干粉培养基洗入瓶中

当有部分干粉粘附在三角瓶壁或瓶底时

需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使干粉不再粘附三角瓶内壁

摇匀 塞好三角瓶塞

用牛皮纸包扎

标注灭菌培养基名称 配置人和配置日期

同时用酒精棉擦去瓶身上马克笔字迹

贴上化学灭菌指示条

为保证培养基各成分充分溶解

灭菌之前需要对溶解培养基进行加热

戴上隔热手套

将培养基置于电炉上煮沸溶解

升温过程中不时缓慢摇匀

避免培养基爆沸外溢

培养基的分装

以LST培养基为例

用移液管将完全溶解的培养基

定量分装于试管中

分装后每管加入一倒置小倒管

塞上硅胶塞

硅胶塞需干净 干燥

保证胶塞有至少1/2 露在管外而管不掉

便于高压过程中小导管中气体的排出

培养基灭菌

常用培养基及试剂灭菌方式可分为

高压灭菌 煮沸灭菌和过滤除菌

1 高压灭菌

需要高压灭菌的培养基在灭菌前

先将化学指示条粘贴于外表面

放入高压灭菌器中

设置灭菌条件

注意不同培养基灭菌时间和温度不同

具体请参考照培养基标签

灭菌后要及时将物品取出

避免保温时间过长

灭菌后 观察化学指示条颜色变化

指示条变黑 表明灭菌过程正常

培养基灭菌后 需稍作检查

关注其颜色 澄清度是否正常

小导管内是否有气泡

添加小导管的培养基灭菌后

检查小导管中气体否排尽

2 过滤除菌

对热敏感的试剂 应采用过滤除菌的方法

一般采用孔径为 0.22μm 滤膜的滤器

在无菌条件下 打开无菌三角瓶

用注射器吸取待灭菌试剂

与微孔滤器连接 将微孔滤器置于三角瓶口

缓慢推动注射器 过滤后封口备用

3 煮沸灭菌

戴上隔热手套

将需要煮沸灭菌的培养基置于电炉上煮沸

煮至液面气泡上升即可

取下冷却 让液面平复

即为一次煮沸

煮沸 2-3 次即可

注意不要过度加热

以免影响培养基性能

以SC增菌液为例

过度加热后培养基颜色会变成砖红色 则不能使用

不完全培养基灭菌后

使用前需在洁净台上加入无菌的配套试剂

以 TTB 为例

TTB基础灭菌后

按标签说明每100ml添加煌绿和碘液各一支 可用移液管或移液器移取

添加完毕后充分摇匀 分装于无菌试管中

因 TTB 培养基中含有不溶性物质碳酸钙

应边摇边分装

分装后塞好试管塞

培养基灭菌后冷却至 25±0.5℃

用 pH 计测定pH 值

观察培养基是否在使用要求 pH 值的±0.2范围

可用带固液两用电极 pH 计来测试

1 先校准 pH 计

分别使用 4.01 7.00 校正液进行两点校准

2 再用电极测试培养基的 pH 值

测得 pH 值在标准要求pH值的±0.2范围

即为合格

3 如 pH 值不在范围内

则可以使用 1mol/L 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调整

可在灭菌前预调整

如需灭菌后进行调整

则需要使用过滤除菌1mol/L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在洁净台上滴加调整

再分装 测试pH值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课程列表: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1 Discussion

Chapter 2 Routin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of microorganism

-2.1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um

--2.1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um

-2.2 Microbial separation techniques

--2.2 Microbial separation techniques

-2.3 Microbial inoculation techniques

--2.3 Microbial inoculation techniques

-2.4 Exercises

--Chapter 2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2 Discussion

Chapter 3 The basic program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3.1 Basic elements of food sample testing

--3.1 Basic elements of food sample testing

-3.2 Sample sampling scheme

--3.2 Sample sampling scheme

-3.3 Sample sampling, transporting, processing, testing and report

--3.3 Sample sampling, transporting, processing, testing and report

-3.4 Exercises

--Chapter 3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4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and Coliform in food

-4.1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4.1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4.2 The enumeration of Coliforms

--4.2 The enumeration of Coliforms

-4.3 Exercises

--Chapter 4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4 Discussion

Chapter 5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5.1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GB4789.4-2016 (Ⅰ)

--5.1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GB4789.4-2016 (Ⅰ)

-5.2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GB4789.4-2016 (Ⅱ)

--5.2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GB4789.4-2016 (Ⅱ)

-5.3 Exercises

--Chapter 5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6 Detec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6.1 Qualitative method

--6.1 Qualitative method

-6.2 Plate counting

--6.2 Plate counting

-6.3 The MPN method

--6.3 The MPN method

-6.4 Exercises

--Chapter 6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7 Detection of moulds and yeasts

-7.1 Moulds and yeasts count

--7.1 Moulds and yeasts count

-7.2 Exercises

--Chapter 7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8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8.1 How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8.1 How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8.2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8.2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8.3 Requirements of process control

--8.3 Requirements of process control

-8.4 Exercises

--Chapter 8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8 Discussion

Chapter 9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technology

-9.1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technology (Ⅰ)

--9.1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technology (Ⅰ)

-9.2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technology (Ⅱ)

--9.2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technology (Ⅱ)

-9.3 Exercises

--Chapter 9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2.1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um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