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舞台技术基础 > 3. 三维塑形-制的技能 > 3.2.1雕塑手法——泥土的表达B (隔扇皮影图案示范) > 3.2.1雕塑手法——泥土的表达 B雕刻与塑形
同学们好
我们今天继续上次课
用泥土在雕塑皮影图案造型
上一次
我们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拓样和修形
今天我们将进入雕样的重要环节
好 同学们 请看我们整个示范
首先我们第一步要在我们已经完成修形的造型基础上
来沿线沿着这个轮廓线把它立体的形进行一个勾雕
整个边的轮廓是第一步
这个时候也可以对前面我们在放样过程中
还存在局部不准确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个小小的微调
这个例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心细
不着急
按照
旁边原样的图案 一步一步来走
同学们要注意
虽然你这个形感觉已经很清楚了
好像就完全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勾
它也会出现什么
有时候我们在雕做减法的过程中
手的轻重会导致你勾勒的这些线条一个损耗
慢慢的就会把准确的形态
遗忘了
所以我们在勾 塑这个过程中一定
每一个区域都对应到图纸的区域进行对比
对勾型的时候 勾的不准确的地方 进行一个修饰
或者说勾的印记不是很清晰的时候
把它再做一个清晰的调整
大家注意 用的这个工具的手势
可以直接的拖 以挖的方式 也可以旋转
这是四边的边幅
是一个对称结构
所以我们在这个沟雕塑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称
始终要保持它的对称
这就是在修形
发现这些幅度原先在勾勒的时候
没有到位的地方把它进行一个修整
好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
根据这个图形的结构暗示
进行一个分层次的一个塑形
好 同学们看这个在区分层次的过程中
那么在开始拓样的时候描绘的一些细节
都已经根据需要把它去掉了
那到我们下一个细雕的环节
就要根据图样再次的对相应的细节图案进行一个压痕
描绘
这一次的描绘
就比才开始起稿要容易得多
首先已经有了准确的小分块
而每一个分块里面还是有一些小的基础定位在里边
所以越往细节走
那么在分割的时候
我们再细化图样也是比较容易的
那这就是要提醒同学们在雕的过程中是要不断的
要重复这一个过程的
不是说第一次我们把形勾出来
好像就可以按照这个完成雕的环节
它只是第一次使大轮廓样的时候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进行了分层次的时候
会把有些痕迹 根据层次的高低
高的地方还保留
可是被削低的地方就已经没有了
接下来层次区分之后的第三个环节
细节的雕塑 我们就要进行再一遍的这个纹样的勾形
这样的话
在这个基础上
他还有一遍层次的一个刻画
同学们 现在我们进入的就是第三个环节
细节的雕塑在雕塑之前进行的再次勾样
这个时候的木雕刀就起了画笔的作用
在勾的过程中发现哪一个部位的层次还不够
可以随时进行需要的调整
勾和雕不是截然分开的
我们要灵活的
交叉的来使用这个手段
好加重这个压痕 因为发现这个区域的层次还没有区分出来
这是用了一个削的方式
好 看这一个环节的层次也在开始出来了
慢慢的细节也在开始出来了
根据空间的需要
变换工具
好 在雕到这个环节
同学们看 在雕的过程中有出现了几次喷水的动作
这就是在雕的环节
感觉到这个土已经有点干
它就会偏硬
在下刀的时候
就不利于我们在塑形的这个细节要求
怎么样知道这个泥
干湿合适 其实有个小技巧
大家观察 老师示范的时候手上提的这点泥
在老师手上捏的这个细节
干湿合适的时候老师捏的时候润润的
如果过干捏开的时候就有点像干粉状
这个时候就说明需要去补水了
好 我们到了整体调整的阶段
基本的形已经完成
那么进行的是最后细节的一些梳理
再整体看还有哪些环节存在着层次不清楚
图样不明显
包括这个底板的面是否在我们
雕与塑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平整
都要进行一个整体的
细致的一个调整
把这些不要的小的
碎的都要收拾干净
边缘的处理
包括这些边幅跟线口的这个衔接
这个时候一定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
然后
从左到右慢慢的移动自己的目光
去审视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地方
最后
这个环节收尾是非常重要的
它关系到最后作品的呈现
好 再次进行一个梳理
注意工具换成了我们常用的画笔
因为再用这个木刮刀
它还是有一定硬度
那么笔刷比较软
结合水的一个调和
就可以把表面细微的一些
小的泥土的颗粒进行最后一次的一个梳理调和
基本上
我们今天整个以泥土为基础手段
结合我们学到的雕与塑的手法
完成了中国传统的一个民间艺术
皮影图案的三维的一个塑造
这是一个浮雕形态的造型
好 我们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
来 同学们看一下今天我们最终呈现的效果
整个跟原图形相比
我们达到了我们预计的层次 造型
等等
那么看起来是非常完整的有机的一个作品
今天我们整体两次课结合起来
再次给同学们做一个总结要点
首先第一
在我们整个的雕与塑的环节里面
我们一定要活
用好各种型号的雕刀
我们的手 一定要松弛
要灵活
第二
在力度的深浅上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
第三
在雕的过程是比较长的一个过程
所以对泥的样子一定要保持一个湿度
根据需要及时的补充水分
第四
在整个过程中
我们要灵活思考 老师传授的是一些基础手法
欢迎同学们灵活的拓展更多的手段结合起来
以达到最终三维塑形的目的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儿
谢谢再见
-1.1引入-认识与了解
-1.2从案例中认识常用工具
-1.3启迪-认识与发现材料
-2.1绘之色-颜的世界
-2.2绘之趣——涂鸦
-2.2.1纸上绘-年画
-2.2.2布上绘-蜡染
-2.2.3木上绘——门神
-2.3绘之真 2.3.1绘之真——铁器-农具
-2.3.2绘之真——金、银器-梳
-2.3.3绘之真——瓷器-青花
-2.3.4绘之真——青铜器-三星堆
-2.3.5绘之真——树木-杉树干
-2.3.6绘之真——石材-大理石
-单元测试1
-3.1制的技能概述
-3.2制之手法 3.2.1雕塑手法——泥土的表达A (隔扇皮影图案示范)
-3.2.1雕塑手法——泥土的表达B (隔扇皮影图案示范)
-3.2.2雕刻手法——泡沫的表现 (中式窗格示范)
-3.2.3雕刻手法——泡沫的表现 (清代抱鼓石示范)
-3.3制之复模 3.3.1方法概述
-3.3.2挤压成型——可塑树脂之古钱币
-3.3.3浇注成型——硅胶之皮影
-3.3.4模具翻制——石膏硅胶模之傩戏面具
-3.3.5模具复制——石膏模具之戏曲脸谱
-单元测试2
-4.1山石之美4.2微造型
-4.2.2 山石微造型流程示范 切割-雏形
-4.2.3 山石微造型流程示范 雕刻-起形
-4.2.4 山石微造型流程示范 雕刻-塑形
-4.2.5山石微造型流程示范 雕刻-成型
-4.2.6山石微造型流程示范 裱绘-成形
-4.2.7山石微造型流程示范 综合呈现
-单元测试3
-5.1回顾总结
--5.1回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