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政治经济学 >  11.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1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返回《政治经济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线视频

下一节:1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返回《政治经济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我是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熊辉老师

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章将由我来与大家一起学习

这一章

我们首先介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然后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最后研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不断完善

共三节内容

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一九七八年以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的

重大战略抉择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充满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是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特征

深入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实质和要求

才能科学认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与经济发展的规律

新中国建立以后

根据经典社会主义关于所有制的理论

对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了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开启了独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进行了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踏上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征程

国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奠定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也为其后的改革开放准备了

较为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

今天的一个共识就是

将一九四九年视为

中国社会工业化的起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认真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

所有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

逐步开始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

开启了通过探索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从这个意义上讲

改革开放的过程

也是对所有制结构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

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

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为被长期禁锢的个体经济发展

扫除了政治障碍

党的十二大提出

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方针

多种经济形式主要包括

农村和城镇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制度

决不允许破坏

党的十三大提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应以公有制为主体

对于城乡合作经济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

公有制本身也有多种形式

私营经济是公有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中外合资企业

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党的十四大提出

以公有制包括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为补充

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

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党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

科学论断

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七大除

继续强调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外

补充了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

毫不动摇

鼓励 支持 引导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

支持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相互促进新格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关于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的论断

是我们党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理论的

创造性发展

是又一个具有

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

基本经济制度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等

十三项制度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家制度体系的基础性制度

而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

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资料所有制更加成熟定型

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有五点

第一

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伟大历史转折

第二

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

伟大历史转折

第三

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第四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五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力促进了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

社会体制及其它各方面体制的改革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大特点

第一点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解放生产力

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

从政策的重新选择

体制的重新构建

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

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

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

这一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邓小平同志把他称作第二次革命

改革就其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这一根本性质和作用来说

同过去所进行的

推翻旧政权和建立新社会制度的第一次革命

有相同之处

但是 从另一个意义上说

它又不同于以前的第一次革命

因为改革是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觉进行的

是一种自觉革命 自我革命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的改革 其前提是巩固

而不是削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坚持而不是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改革推进也是在

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

有步骤 有秩序的进行的

这主要表现在

从改革的社会性质看

不是改变整个社会的根本性质

而是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

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使社会主义社会趋于健全和成熟

从改革的社会力量看

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

而是把坚持党的领导

与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结合起来

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

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从改革的内容看

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

而是变革现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些方面和环节

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项

具体制度安排

从改革的手段和方法看

不是进行暴力革命和激进运动

而是在维护社会总体稳定的前提下

进行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

同时注意在这种调整中

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既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又焕发出社会的强大活力

第二点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

但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具体形式

目标模式是什么

在当时不能说十分清晰

在实践中

中国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一条

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

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三部分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在于

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渐渐上升为科学理论

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紧密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鲜明特征

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看

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第二 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

第三 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 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

第五 坚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兼顾三方面的要求

把改革的力度

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

统一起来

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六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

本节小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重点掌握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和基本经验

本次课程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政治经济学课程列表:

导论

-0.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0.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0.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0.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0.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

--0.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

--导论习题

1.商品

-1.1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1.1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1.2商品价值量

--1.2商品价值量

-第一章习题

2.货币

-2.1.1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上)

--2.1.1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上)

-2.1.2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下)

--2.1.2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下)

-2.2货币的形式

--2.2货币的形式

-2.3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2.3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第二章习题

3.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3.1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3.1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3.2价值规律及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3.2价值规律及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第三章习题

4.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4.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4.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4.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特点

--4.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特点

-4.3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演变

--4.3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演变

-第四章习题

5.资本主义生产

-5.1货币转化为资本及剩余价值生产

--5.1货币转化为资本及剩余价值生产

-5.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

--5.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

-5.3资本主义工资

--5.3资本主义工资

-第五章习题

6.资本循环和周转

-6.1资本的循环

--6.1资本的循环

-6.2资本的周转

--6.2资本的周转

-第六章习题

7.剩余价值的分配

-7.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7.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7.2.1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上)

--7.2.1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上)

-7.2.2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中)

--7.2.2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中)

-7.2.3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下)

--7.2.3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下)

-第七章习题

8.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8.1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8.1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8.2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8.2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8.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8.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八章习题

9.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9.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9.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9.2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9.2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习题

1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根本任务

-10.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0.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0.2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0.2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0.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十章习题

11.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1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1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1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第十一章习题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2.1社会主义公有制

--12.1社会主义公有制

-1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

--1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

-12.4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其改革

--12.4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其改革

-第十二章习题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3.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上)

--13.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上)

-13.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下)

--13.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下)

-第十三章习题

1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