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心理学是艺术实践和理论的总结,讲述人与艺术之间的道理。课程把艺术原理在心理感受中验证,力求眼有所感、情有所归、理有所依,从而启发思考,学以致用,兼得智性的乐趣。
开设学校:江苏大学;学科:理学、
艺术心理学是艺术实践和理论的总结,讲述人与艺术之间的道理。课程把艺术原理在心理感受中验证,力求眼有所感、情有所归、理有所依,从而启发思考,学以致用,兼得智性的乐趣。
-第一讲
--Video
-第一讲 探索艺术的心理世界--课后习题
-第二讲
--Video
-第二讲 互动的视觉心理效应--课后习题
-第三讲
--Video
-第三讲 相对比而变化的心理效应--课后习题
-第四讲
--Video
-第四讲 分解艺术形式效应--课后习题
-第五讲
--Video
-第五讲 艺术形式的适应性与功效性--课后习题
-第六讲
--Video
-第六讲 心理整合与整体设计--课后习题
-第七讲
--Video
-第七讲 视觉传达的心理效应--课后习题
-第八讲
--Video
-第八讲 吸引注意的艺术心理效应--课后习题
-第九讲
--Video
-第九讲 力效、动感与动态均衡--课后习题
-第十讲
--Video
-第十讲 简化心理与设计方法--课后习题
-第十一讲
--Video
-第十一讲 抽象表现的艺术效应--课后习题
-第十二讲
--Video
-第十二讲 万变不离其宗的秩序感--课后习题
华思宁,江苏大学讲师 、硕士。 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于江苏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长期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以及艺术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编著《现代设计色彩学》为普通高等教育艺术与传播学科“十二五”规划精品教材。已发表各类设计专业论文7篇,辅导学生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类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教学、创作设计及理论研究,主持大型设计方案获市政府记功奖励。主持广告文化调研课题获省级课题一等奖。2003年在厦门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开始艺术心理学研究,2005年著《视觉艺术心理》,人民美术出版社四次再版,获河南省第四届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2009年去北京大学作访问学者,2011年出版专著《艺术效应与视觉心理——艺术视觉心理学》,获江苏省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并入选教育部“十二五”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美术》、《装饰》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2015年艺术心理学入选“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线课程重大建设项目”。2015年专著《艺术社会心理学》与大象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即将出版。
江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理事,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工业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创新理论及应用、设计心理学等。近年来主持和参与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工业与信息化部专题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6项,主持完成企业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主编《设计心理学》等教材4部。发表CSSCI、EI、核心期刊等专业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国外专利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