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华诗词经典吟唱 >  第三节 诗礼相承——《诗经》吟唱彰显礼仪 >  3.1 温柔敦厚的“《诗》教” >  温柔敦厚的“《诗》教”

返回《中华诗词经典吟唱》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温柔敦厚的“《诗》教”在线视频

下一节:《诗经》吟唱的核心是礼仪

返回《中华诗词经典吟唱》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温柔敦厚的“《诗》教”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都知道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我们且看它的名字

两个字 诗 经

如果只看诗这个字

那它就是一本普普通通的诗集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

诗集有很多

《诗经》它有什么特别的吗

有 而且是很特别很特别

从汉朝开始 古人

在对图书进行分类的时候

就没有把《诗经》这本诗集

归入到文学作品类

而是归入了经典的行列

也就是说 如果今天的我们

想穿越回汉朝

到汉朝的图书馆里

去查阅《诗经》这本书的话

我们不能到汉朝时

文学作品的那一类诗赋略里

去找

而应该在经典那一大类图书

《六艺略》中来找

也就是说 这本诗集

它从汉朝

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

从来也没有归入到文学作品类

而是被划入了经典的行列

在古人的心目中

它已经远远地超出了诗集

这一基本概念

而是古人所尊奉的圣贤经典

这本经典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

它并不是高高在上远离人生的

而是从我们祖先最最平实

平凡的生活中走出来的

带着满满的人间热切的温度

我曾经有这样一个总结

说在我们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中

有一部经典它是最最通情达理的

这部经典就是《诗经》

因为它倡导人们所尊奉的礼仪

并不是通过严苛的说教来实现的

而是用音乐这样美好的艺术旋律

来展现出来的

我们的祖先把我国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尊为六经之首

六经都有哪六经呢

分别是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诗经》是圣贤经典六经之首

我们的祖先通过《诗经》的学习

逐步地探索出一整套

通过学诗 唱诗 写诗

来进行青少年启蒙教育

和成年人修养身心的

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

这就是诗教 诗教这个词

出自儒家经典《礼记 经解》

原文是这样说的

我们看孔子的这一段话

显然在孔子的心目中

诗教的核心就是温柔敦厚

能够恰到好处地让真挚的情感

在礼仪的范围内有所安放

这就是孔子所强调的诗教

那么诗教的具体展现

如果我们落实到《诗经》305篇诗中

哪一首诗最能够有诗教的代言呢

被孔子称赞为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关雎》一诗

可以说正是诗教的典范

《关雎》这首诗

开篇盈耳的就是清灵的鸟叫声

关关 就是一个叠音象声词

描摹出了雌雄两只雎鸠鸟

轻快活泼地鸣叫

在不经意间就把我们带回到了

2500多年前的黄河岸边

所谓的在河之洲

就是在黄河中的一个小岛上

那时的黄河边是绿树葱茏

繁花似锦的

遥想那满是绿色的小岛上

一定是鸟儿的天堂

有很多只鸟在欢快地鸣叫着

可我们的诗人他为什么单单注意到了

雎鸠鸟的鸣叫声呢

因为雎鸠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一只爱情鸟

雎鸠本来是一种水鸟儿

这种鸟的特点就是雌雄相爱

终生不离不弃 情真意专

如果一只鸟儿不幸先死了

那么另一只雎鸠鸟便忧伤不食

憔悴而亡

所以古人常常将雎鸠鸟

称之为“贞鸟”

贞洁的贞 是描述雎鸠鸟

它对感情非常专一的意思

那雎鸠也就成了爱情的代言

这首诗的首句以雎鸠鸟

一声一声地相互和鸣

引发了男子无限的情思

想到只有那位美丽又贤淑的少女

才是他最最理想倾慕的女子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这一句

几乎我们中国人人人尽知

但是就是这八个字 很多人

常常都会犯三个共同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就是把好hǎo逑qiú

读成好hào逑qiú

这是一个语音上的错误

第二个错误呢

就是往往会把好逑

解释成努力地追求

这是个因为语音错误

而产生的语义错误

第三个错误呢

是许多人都把窈窕理解成苗条

当作好身材的意思

古汉语中的真实意义却不是这样的

窈窕指的是美好的形象

描述的是女孩子的外表美

而淑则是特指女孩子的心灵美

我们的诗人他所追求

倾慕的是一个外表和心灵

都非常美丽的姑娘

而好逑则是理想的对象之意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这句话可以说提出的

是《诗经》时代的征婚标准

只有外表和心灵都美好的姑娘

才是君子最理想的结婚对象

而不是那种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的物质女孩

我们看第二章的“参差荇菜”

它承接“关关雎鸠”而来

也是以水中小岛上的

生物见景生情

这种荇菜其实在我们现代社会

还非常常见

荇菜是一种水生的植物

这种植物的叶子形状

还有生态习性都非常像荷花

它的茎和叶非常地柔软滑嫩的

可以当作蔬菜来食用

大概开(这么大)黄色小花

灿黄灿黄的 非常地美丽

那参差荇菜一句

在这诗中一而再

再而三地反复出现

您看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它在这首诗中

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而其后承接的三句

仅有流 采 芼 一字之差

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奥妙呢

闻一多先生认为这是指女孩子

她在水中采摘荇菜

看见她的男子非常地倾慕爱慕她

这个女孩子在河边采摘荇菜的倩影

点点滴滴

都深深地烙印在了那个男子的心上

难以磨灭

同时也以荇菜的难以采摘

比喻淑女的难求

那左右浮动的荇菜

正好像少女那不可捉摸的心

注定这条情路是要走得艰辛又难熬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因为思慕那位淑女

我们诗中的君子夜不能眠

相思的确是古今中外的人们

都会得的流行感冒了

轻则几日头重脚轻

重则可能一命呜呼

它既令人快乐

又会让人感到无限地痛苦

既让人沉醉

又让人身受百般折磨

这感觉

当然不止我们中国的古人感受过

少年维特也一样体会过

他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绿蒂

满心热情

却在爱情上和社会上都处处碰壁

面对爱情和信念的逝去

绝望的维特选择了自杀

他拿起一支手枪

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就是十八世纪

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的代表作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故事梗概

维特在爱情中的相思之痛

得到了当时欧洲青年的共鸣

他们模仿维特的装束

学着维特的腔调

甚至是选择

与他一样的不归路 自杀

我们以少年维特的故事反观《诗经》

《关雎》这首诗中

坠入情网不能自拔的男子

他没有像维特那样陷入精神的绝境

伤心到吐血病倒或者是绝望地自残

而是用音乐架构起了一座美丽的爱情桥梁

我们看诗中提到的“琴瑟友之”

用音乐来愉悦自己心爱的女子

为他们的爱情

种下了一颗充满希望的树种

让我们也不由得想跟他一起

展望着一棵有着亭亭华盖的爱情之树

这就是《诗经》的妙处

《诗经》

它所传达的情感从来不是毁伤人性的

而是不断地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那《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

占据着可以说最最特殊的位置

我为什这么说呢

因为《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

而《诗经》是我们中国文学

最古老的典籍

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你翻开中国文学史

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这首诗

在中国历史上

《关雎》一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论语》中

孔子老师就曾经多次提到《诗经》

但他做出具体评价的作品

却只有《关雎》一篇

在《论语 八佾》篇中孔子非常中肯地

评价了《关雎》一诗

认为这首诗的风格是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快乐却不过度放纵

悲哀却不至于毁伤性情

在孔子看来《关雎》这首诗就是

表现中和之美的典范

那让我们再回到《关雎》这首诗本身

看看它有什么特殊的魅力能够被排在

《诗经》305篇的第一篇

《关雎》这首诗的内容

看似是很单纯的 是写一个君子

对淑女的追求 写他得不到淑女时

心里非常地苦恼 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于是演奏起音乐来愉悦淑女

让淑女快乐

诗的内容非常的朴素

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

比如说家长阻拦啊 第三者插足啊

也没有什么山盟海誓

说海枯石烂心不变啊

都没有 就是简简单单的一首诗

那么这首诗

又有什么样的特质 为什么会说

它是我们中国古代诗教的典范呢

首先我们来看诗中所写的爱情

它不是青年男女之间短暂的邂逅

一时的激情

更不是一夜情那种类型的

而是有节制的爱情 符合礼仪的爱情

君子的相思

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

他没有像《西厢记》中的张生那样

爬过墙头去和姑娘幽会

淑女更是典雅婉约

甚至是带着一丝神秘

从诗中我们不知道她对这男子的追求

是什么态度

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啊

甚至是我们连她的长相

都没有办法具体地感知到

只是从那个男子辗转反侧的心态中

推测到她是一位美女

他们的爱是很守规矩的爱

这样一种恋爱既感情深沉

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

所以也更为社会所赞同

其次 诗中所写的男女双方的身份

乃是君子和淑女

君子一词是兼有社会地位

和德行高尚的双重意义

而窈窕淑女

也是兼备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

这里君子和淑女的结合

是一种爱情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

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

而这种理想的婚姻

是对社会和谐 稳定有益处的

正是因为《关雎》所歌颂的

是一种感情克制 行为谨慎

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

所以儒家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

可以作为青年男女修养德行的教材

起到教化的作用

教化这个词中最妙的就是化这个字

文学作品的意义就在于情感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对人的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

这便是以《关雎》为代表的

《诗经》爱情诗的文学价值

文化价值和社会伦理价值之所在

这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诗教

中华诗词经典吟唱课程列表:

导论:古典诗词的音乐性

-1.走近古典诗词的心灵世界

--走近古典诗词的心灵世界

--冬颖老师吟唱林和靖诗《梅花》

-2.古典诗词是历史的一部分

--古典诗词是历史的一部分

--刘冬颖何洋吟唱秦观词《鹊桥仙》

-3.古典诗词音乐与文辞结合

--古典诗词音乐与文辞结合

--冬颖老师吟唱柳永词《玉蝴蝶》

--赵玉敏 | 孔子与音乐 《光明日报》

--如何读古典诗歌才能有所得?

-本章测试

第一节 唱出古诗词的美

-1.1 古老而年轻的古诗词吟唱

--古老而年轻的古诗词吟唱

--冬颖老师吟唱李煜词《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1.2 古诗吟诵与吟唱的区别

--古诗吟诵与吟唱的区别

--陈少松先生吟诵《诗经•秦风•蒹葭》

--冬颖老师吟唱蒋捷词《一剪梅》

-1.3 今天的我们如何吟唱古诗词

--今天的我们如何吟唱古诗词?

--冬颖老师吟唱李商隐诗《西溪》

--冬颖老师吟唱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长沙》

--周由强 | 用吟唱开启新境界 《光明日报》

--今天的我们如何吟唱古诗词?

-本章测试

第二节 诗乐合一——《诗经》的音乐性

-2.1 《诗经》是世界上最美的书

--《诗经》是世界上最美的书

--“鹿之鸣”合唱团吟唱《诗经•魏风•伐檀》

-2.2 《诗经》的音乐特点

--《诗经》的音乐特点

--冬颖老师清唱《诗经•秦风•蒹葭》

-2.3 《诗经》中的乐器

--《诗经》中的乐器

--冬颖老师吟唱《诗经•周颂•丰年》

-本章测试

第三节 诗礼相承——《诗经》吟唱彰显礼仪

-3.1 温柔敦厚的“《诗》教”

--温柔敦厚的“《诗》教”

-3.2 《诗经》吟唱的核心是礼仪

--《诗经》吟唱的核心是礼仪

-3.3 历史上的《诗经》吟唱

--《诗经》音乐的消失与历史上的《诗经》吟唱

-本章测试

第四节 惊采绝艳——《楚辞》彰显楚地音乐风情

-4.1 楚地音乐文化与乐器

--楚地音乐文化与乐器

--冬颖老师吟唱《楚辞•九歌•云中君》

-4.2 《楚辞》是楚地音乐菁华

--《楚辞》是楚地音乐文化的菁

--刘冬颖何洋吟唱《楚辞•九歌•河伯》

-4.3 后代《楚辞》吟唱

--后代《楚辞》吟唱

--于文华唱诵《离骚》

--何新文 |《离骚》的题义与诗旨 《光明日报》

--从音乐语言分析《楚辞》,有哪些特色?

-本章测试

第五节 采诗制乐——乐府的设立与歌诗的普及

-5.1 “歌诗”的繁荣与乐府的兴盛

--“歌诗”的繁荣与乐府的兴盛

--汉武帝《秋风辞》古乐谱吟唱

-5.2 丰富的“乐府”诗体

--丰富的“乐府”诗体

-5.3 汉代乐器与汉乐府吟唱

--汉代的乐器与汉乐府的吟唱

--汉乐府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

-本章测试

第六节 高歌长吟——歌诗盛行与唐诗大观

-6.1 音乐让唐诗传播更广

--音乐让唐诗传播更广

--刘冬颖张世彬吟唱李商隐《无题》

-6.2 唐代诗歌与音乐繁荣的历史背景

--唐代诗歌与音乐繁荣的历史背景

--高凤娟:跟着冬颖老师唱《春晓》,迎立春!

-6.3 唐代乐器与唐代酝酿的新文学形式

--唐代乐器与唐代酝酿的新文学形式

--刘冬颖、张世彬吟唱张志和《渔歌子》

-6.4 现存的唐诗吟唱曲谱

--现存的唐诗吟唱曲谱

--冬颖老师吟唱李白诗《三五七言》

--沈文凡著《唐诗的音乐传播》《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9日

--收藏冬颖老师唐诗吟唱合集,诗意芬芳一整年

--唐诗与音乐

-本章测试

第七节 依曲填词——宋词的音乐魅力

-7.1 词是宋朝的流行歌曲

--词是宋朝的流行歌曲

--冬颖老师吟唱柳永词《归去来》

-7.2 宋代社会与宋词的繁荣

--宋代社会与宋词的繁荣

--刘冬颖张世彬吟唱林和靖《长相思》

-7.3 宋代的记谱法与宋词传唱

--宋代的记谱法与宋词传唱

--冬颖老师吟唱姜夔词《扬州慢》

-7.4 宋词流派与吟唱风格

--宋词流派与吟唱风格

--冬颖老师吟唱柳永词《八声甘州》MV

--冬颖老师唱范仲淹《渔家傲》

--冬颖老师吟唱姜夔《扬州慢》

--刘崇德著《词体的起源与古谱今唱》《光明日报》2017年12月18日

--谈谈你对宋词豪放派、婉约派的认识

-本章测试

温柔敦厚的“《诗》教”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