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返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在线视频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下一节:html

返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和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的这些时代价值

集中体现在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在阐述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时

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民族性

时代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中国精神这个概念

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精神既包括中华民族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凝结而成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也包括基于不同时代境遇

和发展状况所形成的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前者是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

后者是发展创新的时代反映

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之一

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统一体

是中国人民薪火相传

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时代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

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

求真务实、勇于探索

甘于奉献等精神的全面体现

它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

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与精神品格

推动着中华民族在时代的洪流中坚定立场

迎难而上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地

统一于中国精神之中

离开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就失去了民族载体

不能体现中国精神的民族特色

离开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就丧失了时代价值

不能体现中国精神的与时俱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爱国主义在新时期的主题

历经上千年血与火的洗礼

对祖国生生不息的热爱

和对民族振兴的执着追求

已经凝结为中国精神

是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

和力量之源

中国梦的提出既传承了中华民族

5000多年悠久文明

又深刻总结了近代以来100多年里

中华民族的苦难历程

以及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艰辛探索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

进而得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结中国力量的结论

这其中,中国精神既是中国道路的民族之魂

又是中国力量的核心因素

中国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是催人奋进的思想力量

是贯通中国力量的软实力

这种力量用一种形象的比喻就是

正如当年一位外国友人评价

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时所说的

那不仅仅是火红的云团

更像是举起的拳头

是中国人用能力和志气攥成的铁拳

这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形象诠释

也充分道出了中国精神所凝聚的巨大力量

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没有向往

一个国家也不能没有追求没有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承载了中华民族有追求有向往的历史传统

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凝结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振兴中华的夙愿

代表了全体当代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是鼓舞全国人民建设富强中国

文明中国、和谐中国

美丽中国的旗帜

伟大的梦想

必然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

而中国精神

只有在中华民族经过多民族融合

多样文化和谐发展过程中

传承了古代中国精神和近现代中国精神

凝结为当代的中国精神

才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

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中国精神是多因素

多层次的复合体

既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两个“核心”

也有丰盈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勤劳、勇敢、仁爱、诚信等等

以及鲜明的时代特点

如改革创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呢

首先,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我们有着丰富的中国精神资源

新时代的创新

不是放弃中国精神的传统

另起炉灶

而是在总结

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升华、创新

例如,井冈山精神启示我们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延安精神启示我们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启示我们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这些都是中国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追求

其次,以中国精神纠偏

弘扬中国精神

还需要有勇气直面社会问题

当前社会上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涣散

削弱甚至背离中国精神的现象

如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以及为个人私利所困

受社会思潮迷惑

因信仰缺失迷惘

导致贪图私利

及时行乐等现象的存在

这些思想观念在一些人群中

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

这些都与中国精神所要求的共同理想信念

和价值观念相去甚远

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

就是要以中国精神进行纠偏

减少此类现象及相关思想的影响

最后,正面弘扬中国精神

在纠偏的同时

我们还必须理直气壮地正面弘扬和大力培育中国精神

正如2013年3月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所提出的

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

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

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

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列表:

绪论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0.1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0.1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0.2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养成优良的学风

--0.2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养成优良的学风

-0.3 确立成才目标,塑造新的形象

--0.3 确立成才目标,塑造新的形象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html

-1.1 人的本质

--1.1人的本质

-1.2 人生目的与意义

--1.2 人生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端正人生态度 创造人生价值

--html

-1.3 端正人生态度

--1.3端正人生态度

-1.4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4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5 人生价值的评价

--1.5 人生价值的评价

-1.6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6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一次作业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2.1 理想的含义、类型与特征

--2.1理想的含义、类型与特性

-2.2 信念的含义、特征与结构

--2.2信念的含义、特征与结构

-2.3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3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4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4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5 理想如何转化为现实

--2.5 理想如何转化为现实

-2.6 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三条基本原则

--2.6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三条基本原则

-2.7.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

--2.7.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

-2.7.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2.7.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2.7.3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2.7.3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2.8.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8.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8.2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8.2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8.3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8.3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第二次作业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html

-3.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3.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3.2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2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html

-3.4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html

-3.4.1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3.4.1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3.4.2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3.4.2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3.5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html

-3.5.1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3.5.1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3.5.2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3.5.2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3.6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3.6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3.7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3.7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3.8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特点

--3.8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特点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html

-3.9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3.9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3.10 立志报国、成建国才

--3.10 立志报国、成建国才

-3.11 履效国之行

--3.11 履效国之行

-第三次作业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来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来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

--4.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

-4.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社会团结的“稳定器”

--4.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社会团结的“稳定器”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

--4.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3.1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4.3.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4.3.2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4.3.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4.3.3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3.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四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1 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1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2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实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2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实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3 以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为价值指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3以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为指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4 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4.4.4.1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4.4.4.2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4.4.4.3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4.4.4.4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第四次作业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html

-5.1 道德释义

--5.1 道德释义

-5.2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5.2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5.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5.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5.4 道德的变化发展

--5.4 道德的变化发展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html

-5.5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5.5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5.6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html

-5.6.1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5.6.1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5.6.2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5.6.2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5.6.3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6.3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6.4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5.6.4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5.7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7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8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html

-5.9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5.9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5.10.1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上)

--5.10.1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上)

-5.10.2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下)

--5.10.2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下)

-5.11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5.11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5.12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5.12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html

-5.13.1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

--5.13.1“为人民服务”的提出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13.3 为什么要反对为人民币服务

--5.13.3 为什么要反对为人民币服务

-5.13.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5.13.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5.14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html

-5.14.1 关于“集体”的概念

--5.14.1 关于“集体”的概念

-5.14.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要义

--5.14.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要义

-5.1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提倡集体主义

--5.1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提倡集体主义

-5.14.4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践

--5.14.4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践

-5.15.1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5.15.1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5.15.2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5.2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5.3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15.3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16.1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6.1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6.2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5.16.2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5.17.1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5.17.1 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5.17.2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5.17.2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5.18.1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5.18.1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5.18.2 掌握道德修养的方法

--5.18.2掌握道德修养的方法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html

-5.19 向道德模范学习

--5.19 向道德模范学习

-5.20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5.20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5.21 引领社会风尚

--5.21 引领社会风尚

-第五次作业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6.1.1 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6.1.1 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6.1.2 法律的本质

--6.1.2 法律的本质

-6.1.3 法律的特征

--6.1.3 法律的特征

-6.1.4 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6.1.4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6.1.5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6.1.5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6.1.6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6.1.6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2.1 宪法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6.2.1 宪法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6.2.2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6.2.2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6.2.3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6.2.3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6.2.4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6.2.4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课堂链接《领导人是怎样练成的》

--课堂链接《领导人是怎样练成的》

-第三节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三节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6.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6.3.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6.3.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6.3.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6.3.3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6.3.3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4.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4.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6.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6.4.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4.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课堂链接 张维为教授:《中国信心》

--课堂链接 张维为教授:《中国信心》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6.5.1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6.5.1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6.5.2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6.5.2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6.5.3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6.5.3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6.5.4 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6.5.4 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6.6.1 法律权利及其特征和种类

--6.6.1法律权利及其特征和种类

-6.6.2 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

--6.6.2 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

-6.6.3 法律义务及其特点

--6.6.3 法律义务及其特点

-6.6.4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6.6.4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6.6.5 政治权利与义务

--6.6.5 政治权利与义务

-6.6.6 人身权利与义务

--6.6.6 人身权利与义务

-6.6.7 财产权利与义务

--6.6.7 财产权利与义务

-6.6.8 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6.6.8 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6.6.9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6.6.9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6.6.10 依法行使权利

--6.6.10 依法行使权利

-6.6.11 依法救济权利

--6.6.11 依法救济权利

-6.6.12 尊重他人权利

--6.6.12 尊重他人权利

-6.6.13 依法履行义务

--6.6.13 依法履行义务

-第六次作业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