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第3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政治 >  1. 深刻变化中的当代世界政治 >  深刻变化中的当代世界政治

返回《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深刻变化中的当代世界政治在线视频

下一节:当代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

返回《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深刻变化中的当代世界政治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让我们来进入第三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政治

我是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毕文锐

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

是一个新机遇 新挑战

层出不穷的世界

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的世界

要树立世界眼光

把握时代脉搏

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

不能被乱花迷眼

也不能被浮云遮掩

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

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

认清长远趋势

在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国际秩序变革深刻调整的今天

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提出一系列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新理论

新理念

新主张

为促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我们需要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

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里

也即如何看待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问题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的主要政治力量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相互联系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对比状态

这些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能够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力的力量中心

即“极”

“极”可以是一个国家

也可以是国家集团和战略联盟

冷战背景下

美苏两极格局的终结

开启了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新阶段

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演进

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

和平发展大势与和平赤字并存

构成变化中的

当代世界政治的显著特征

我们既要

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

更要看到

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

既要充分估计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

更要看到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会改变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是在复杂多变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

多极化中的极不仅是数量的增加

还体现在内涵的变化上

多极化趋势与世界和平发展大势相一致

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将经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 九十年代初

以苏东剧变为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宣告结束

两极格局的终结对整个世界形成了巨大冲击

但历史发展并没有按照西方国家所希望的那样

朝着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迈进

而是向着多极化的大方向加速演变

在当代

影响世界秩序的因素更加复杂多元

各种力量此消彼长

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发达国家

在面对各种国内问题和挑战的同时

仍试图继续维持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

美欧关系

以及欧盟的内部关系都发生了相应变化

美国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政策

使美国与欧盟

在经济 政治

外交和安全等领域的矛盾和分歧加深

英国脱欧

和欧洲一些国家右翼政党的

反建制 反移民 反全球化声浪

对欧盟传统政治关系造成冲击

德国

日本等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加快

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阻力重重

原苏东地区的一些国家虽陆续加入欧盟

但各自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各不相同

冷战时期的一些边缘国家

或被认为无法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国家

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

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

在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

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既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一种表现

又推动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均衡发展

总之

当代世界秩序变革之活跃

远远超出了两极格局时期

一些新特点

逐渐从复杂多变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来

并体现了一个日益明显的基本面

这就是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演进的大势

与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相比

世界多极化主要呈现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是世界多极化中的极的内涵发生新变化

在旧的两极格局中

极的基本内涵是控制力和支配力

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

相互封闭和对抗

在各自阵营内部则实行经济

政治和军事的高度控制

保障超级大国的意志

在本阵营内部得到贯彻实施

世界多极化格局中

极的内涵

不仅是数量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权力结构和关系层面的变化

在多极化格局中

各极之间以开放代替封闭

以对话代替对抗

而某些由多国构成的极

也不再有一个明显的权力中心

而是更多的强调国家的自主性

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

在不同层面上发展与极的关系

展开竞争与合作

是作为极的要件发生了变化

作为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

既要具备较强的经济

军事

科技实力和文化吸引力等综合实力

还要拥有国际影响力

在国际事务中有话语权

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运用得当

能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

具备凝聚力和吸引力

是多极格局以去中心化为核心

在多极化格局中

极的调整和变化的速率在加快

其趋势不再是形成类似冷战时期

美国 苏联那样的超级强国

和北约华约那样的军事政治集团

而是要变革由少数国家主导的局面

在现有国际秩序基础上

建立完善 平等

互利 互信和更加公正合理的政治秩序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转变

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战乱和冲突

但对霸权主义形成了制约

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

滚滚向前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冷战思维

零和博弈

愈发陈旧落伍

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

只能四处碰壁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相互促进

使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依存越来越紧密

推动和平发展的潮流奔涌向前

各种国际主体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

各级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必然要求一种多极均衡的格局

由一个国家主宰世界事务

不符合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全球反对单极主张多极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求和平 谋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

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坚持走和平道路

致力于为世界谋和平

谋发展

越来越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

习近平强调

为了和平

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

无论发展到哪一步

中国都永远不称霸

永远不搞扩张

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

强加给其他民族

世界多极化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

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变革国际秩序

有利于促进

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平衡发展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

当前国际上各种力量

仍在分化改组

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仍在深度调整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过程

也将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曲折过程

和平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但当代世界仍面临严重的和平赤字

人类对和平与安宁的期待

与丛林法则

依然盛行的国际政治现实之间的入不敷出

威胁着当代世界仍显脆弱的和平前景

导致和平赤字的主要原因是

长期存在的冷战思维仍然远未根除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至今阴魂不散

新干涉主义大行其道

致使战乱 动乱绵延不绝

一些国家

特别是某些热点地区的人民

依然生活在战火硝烟之中

许多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发展

维护政权稳定的任务依然严峻

冷战思维

是指冷战时期形成的

以传统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政治为基点

以意识形态为载体

以缔结军事同盟为手段

以对抗为核心

来认识处理国际事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冷战结束以后

一些西方国家并没有结束冷战思维

而且在实践中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主要是 更加突出意识形态的对立

提出所谓共产主义失败论

历史终结论等

更加强调政治制度

外交政策等软实力

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外输出西方民主和价值观

更加强调对国际经济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控制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的制定

利用投机资本

金融衍生工具等手段掠夺财富

动用经济制裁

打贸易战等手段

维护本国经济政治利益

坚持不摒弃旧的集团政治

更加重视战略优势和军事力量的威慑

中国是西方冷战思维的主要针对国

为遏制中国发展

一些秉持冷战思维的西方势力

交替利用各种围堵打压手段

例如鼓吹中国崩溃论

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

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向中国输出西方民主和话语体系

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罔顾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动用反倾销技术壁垒等诸多手段

限制中国产品进口

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

利用台湾

西藏

新疆 南海问题挑衅和牵制中国

在人权

宗教 知识产权等问题上

不断向中国发难 等等

这些都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的突出表现

由此可见

虽然人类早已进入21世纪

但一些人的脑袋还停留在过去

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

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冷战思维对世界和平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严重阻碍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

和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

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凭借经济

政治 军事实力

置国际法与通行的国际准则于不顾

侵犯别国主权

干涉别国内政

甚至直接用军事战争手段颠覆别国政权

以达到扩大加强势力范围的目的

强权政治思想

起源于17世纪

意大利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他认为

统治者要取得权势首先要谋求实力

致力于战争

为了权势可以不择手段

美国学者摩根索也认为

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

是追求争夺权力的斗争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斗争主要表现为维持权力

增加权力和显示权力

这就是典型的强权政治理论

当代世界霸权主义仍然盛行

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阻碍

和平赤字问题十分严重

冷战结束至今

一些西方国家凭借其实力

对第三世界国家交替使用

或者同时并用政治打压

经济制裁 外交孤立

军事入侵以及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心理战等手段

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和挑战

成为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局势紧张

乃至战乱的主因

比如在西亚北非地区

原本就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

由于西方国家插手干预而变得更加激化

2010年年底发端于突尼斯的动荡

已经影响整个西亚 北非地区的稳定

2011年叙利亚冲突爆发后

其国内真正存在的问题久拖不决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原因就在于介入叙利亚问题的国际势力

存在着利益博弈的传统地缘政治思维

西方国家反恐政策的双重标准

使中东地区战乱一直不能平息

可见

霸权主义

仍然是当代威胁全球战略稳定的主要因素

新干涉主义

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最直观的体现

新干涉主义的基本论点是

人权至上

人权高于主权

人道干涉无国界等

以维护人权

捍卫民主

反对恐怖主义为名干涉他国内政

力图使干涉获得国内政治支持和国际道义支持

新干涉主义 运用政治

外交

经济

文化

军事等多种手段实施干涉

特别是突出军事干涉

新干涉主义的显著特点是

试图在联合国宪章的人道主义保护条款

或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决议

如 反对核扩散中找到干涉依据

以国际社会名义对他国实施干涉

甚至绕开联合国安理会

强行对有关国家实施打击

迫使其政权更迭

新干涉主义

是历史上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在当代的新表现

新干涉主义颠覆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关于把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分开

外来势力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的原则

破坏了联合国宪章

不得干涉

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

和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威胁

侵害任何会员国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等原则

对世界诸多地区失序混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干涉主义

打着人道主义旗号虽然迷人

实际上不仅没有解决所谓的人权问题

反使被干涉国家政权不稳甚至发生更迭

各种势力互相倾轧

民众生活艰难

流离失所

伤亡惨重

出现人道主义灾难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尽管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期盼永久和平

但战争从未远离

人类始终面临着战火的威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虽然全球没有再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

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

许多国家的民众依然生活在战火硝烟之中

与冷战时期相比

当代地区冲突战乱呈现出新的特点

是数量和发生频率显著上升

远远高于冷战时期

是平均持续时间相对下降

是主要以国内战争和地区冲突为主

内部冲突主要由宗教

种族 贫困和分配不公等问题引发

地区国家间冲突主要源于领土和边界争端

这些地区冲突和战乱的背后

常常可以看到西方国家

所谓颜色革命的推波助澜

颜色革命

脱胎自冷战期间

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

一些西方国家虽然披着颜色漂亮的外衣

但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所做所为

却处处暴露着霸权性和自私性

给他国带去的不是和平

而是动荡不安

恐怖主义

和极端思潮泛滥

是对和平与发展的严峻考验

恐怖主义是对平民

或者非武装人员

有组织地使用残暴血腥的手段

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

恐怖主义

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

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

近年来

全球恐怖主义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是扩张趋势

从南亚和中东

扩散到非洲 美国 欧洲等地

恐怖主义事件多发

是恐怖主义本土化趋势

更多的施暴者来自本国公民而非外来者

是恐怖组织

越来越通过网络传播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思想

培训实施恐怖活动的手段与方法

组织策划和实施恐怖活动

同时利用新媒体散布恐怖信息

制造恐怖氛围

进行恐吓和威胁

总的来看

虽然国际社会

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由于各国在打击恐怖主义上缺乏共识

在打击上欠缺力度

致使全球反恐形势并未根本好转

距离根本消灭恐怖势力还差得很远

中国 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的态度

坚决

主张恐怖主义不分国界

也没有好坏之分

反恐不能搞双重标准

同样

也不能把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宗教挂钩

那样只会制造民族宗教隔阂

没有哪一项政策能够单独完全奏效

反恐 必须坚持综合施策

标本兼治

冷战结束后

以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

为主要特征的

极端主义思潮在全球兴起并蔓延

极端主义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

煽动偏狭的民族情绪

破坏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和信教自由

以及不同民族的正常交往

采取的手段

非人道 残忍

违背公认的国际准则

极端主义

体现了狭隘的自私利益

是恐怖主义盛行的重要原因

极端主义的代表伊斯兰国

就是其中的典型

2017年年底

虽然伊斯兰国实体瓦解

但全球反对极端主义

反对恐怖主义的压力并未减轻

伊斯兰国所代表的极端主义思想

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渗透

未来仍可能催生新的恐怖主义形态

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

反恐斗争任重道远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列表:

第1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诠释

-1. 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为何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

--为何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

-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讲什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讲什么(上)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讲什么(下)

-4. 如何学好“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

--如何学好“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

-第1讲 习题

--第1讲 习题

第2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经济

-1.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世界经济

-2. 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3.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主要引擎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主要引擎

-第2讲 习题

--第2讲 习题

第3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政治

-1. 深刻变化中的当代世界政治

--深刻变化中的当代世界政治

-2. 当代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

--当代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

-3. 变革国际政治秩序的中国主张

--变革国际政治秩序的中国主张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及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及对世界的贡献

-第3讲 习题

--第3讲 习题

第4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文化

-1. 当代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当代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2. 社会思潮集中反映思想文化

--社会思潮集中反映思想文化

-3. 当代主要社会思潮分析批判

--当代主要社会思潮分析批判

-4. 中国文化强国发展战略

--中国文化强国发展战略

-第4讲 习题

--第4讲 习题

第5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

-1. 当代社会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代社会问题及原因分析(上)

--当代社会问题及原因分析(下)

-2. 当代社会治理的探索

--当代社会治理的探索

-3. 创新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创新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上)

--创新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下)

-第5讲 习题

--第5讲 习题

第6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

-1. 中国生态主义思潮的兴起

--中国生态主义思潮的兴起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上)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下)

-3. 实施生态治理实现美丽中国

--实施生态治理实现美丽中国

-第6讲 习题

--第6讲 习题

第7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

-1. 智能革命与智能社会

--智能革命与智能社会

-2. 技术时代的治理变革

--技术时代的治理变革

-3. 新冠疫情与科技谦逊主义

--新冠疫情与科技谦逊主义

-4. 智能社会的科学与人文

--智能社会的科学与人文

-第7讲 习题

--第7讲 习题

第8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

-1. 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

--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

-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危机中不断加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危机中不断加剧

-3. 当代资本主义乱象丛生的成因

--当代资本主义乱象丛生的成因

-4.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5.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第8讲 习题

--第8讲 习题

第9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

-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2. 共产主义理想与“两个必然”

--共产主义理想与“两个必然”

-3. 在曲折中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

--在曲折中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

-4.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第9讲 习题

--第9讲 习题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深刻变化中的当代世界政治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