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在终南读唐诗 >  第二章 天地四时与唐诗 >  2.2终南山的四时交融与唐诗 >  2.2终南山的四时交融与唐诗

返回《在终南读唐诗》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2终南山的四时交融与唐诗在线视频

下一节:2.2终南山的四时交融与唐诗PPT

返回《在终南读唐诗》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2终南山的四时交融与唐诗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

《在终南读唐诗》第二部分

天地 四时与唐诗的第二讲

时令的交融

是指四时风物的推移渐进

终南山居天下之中

是秦岭的核心部分

在地理上是南北中国的分界线

因而有地理上的南北气候

风物的兼容性

秦岭也是东西部中国的过渡地带

其向东延伸到东部的

第一阶梯的桐柏山 大别山

乃至到达东海

比如王维在诗中写道

连山到海隅

其西部来自祁连山 昆仑山的

第一阶梯的雪域高原

因此兼有东部的温润

和雪域的高华

这列巨型山脉被誉为中国的龙脉

而终南山正位于龙脊正中之处

自古帝王都的长安

恰好坐在龙脊正中

那么这种中间位置

也就使得终南山的时令

在全国范围来看是最均衡的地方

以至于中国的大地原点

和国家授时中心

均位于终南山附近

几十公里范围内

那么在四时轮回上面呢

更是因居于南北之中 东西之中

使终南山的时令变化

最为丰富多变

感受最为鲜明

也使四时推移呈现渐进的

反复折回的特性

以至于人们戏称

终南山附近的地区春如四季

也正是这种时令变化

带给人们丰富性的感受

才有了古代中原地区

人们发达的历法制度

让民众不违农时地生产生活

成为古代官员的一项重要的职责

下面我们在唐诗中

领略终南山时令交融的

风物变化之美

一 冬春时节的风物变化

这一时节的变化

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风采

一方面是自然的

一方面是人文的

从自然方面看

冬春时节的交替中

包含着人们在一冬严寒的考验中

对春暖花开的急切期盼

尤其是立春以后

时常有春寒料峭的倒春寒袭扰

让倍感珍惜的春天更是可贵

增加了人们对该时节的深刻感受

从人文方面看

冬春交替还有新旧交替的

文化意义

人们辞旧迎新

给新的一年注入了太多美好期冀

春天就是美好期冀的象征

但是冬天却成为对美好前程

和事物进行考验的象征

并且交替进行

因此冬春交替似乎也就成为

人生历程的象征

在唐人诗歌里

常常表现当时的科举考试

在春天放榜的情况

万千举子拭目期盼

放榜日的人生得意

但是又极为担心

放榜日名落孙山的人生失意

犹如寒冬在春天袭来

这一具体境遇

正与整个冬春时节的交融交替

高度相似

而且又在时间上吻合

祖咏在考场上写就一首

不合格的《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但却成为千古名篇

这正是上面冬春之交的科举考试

以及对人生前途的微妙表述

唐代科举考试对一般举子来说

如临大敌

就像终南山的阴岭

但是科举考试毕竟是给人生

以希望的一条狭窄路径

因此又是秀的

第二句“积雪”

象征备考 应考压力重重

然而又毕竟通过了考试

就可以浮于云端 接近天上

以此隐喻为可进至朝廷和皇帝

给人以上升希望的慰藉

第三四句连起来读

林表明霁色

是表达对一片光明前景的心意

可城中增暮寒

又使人跌入不确定能否考中的

暮气与寒冷中

因此这首诗是唐诗中最微妙的

将冬春景象与人生关键境遇

高度融合

凝练于无痕中的好诗

中唐诗人李子卿

有一首《望终南春雪》

在意境言志上与祖咏的诗

十分接近

诗中说道

初年瑞雪频 色摇鹑野霁

也是初春雪霁

不过终南山山色

要比祖咏笔下的山色更加明亮

辉耀银峰逼 晶明玉树亲

同样也写到尚寒而气劲

只是希望更大更明朗一些

是谓不夜为光新

最后两句

馀辉倘可借 回照读书人

更是点明心意

借助终南山明媚的春雪和夕阳

企图获得天意的青睐

但愿自己能读书有成

另有张乔《终南山》

白居易《溪中早春》

刘得仁《游崔监丞城南别业》等

写冬春时节交替

时令交融的诗作

二 春夏时节的风物变化

终南山的春夏时令变化

是最自然的

由春入夏

天气渐渐微热

在不经意间

走向雨生百谷的繁荣时光

虽然在立夏时节之后

气候亦有所反复

但已不会再寒凉到

令人不堪的地步

虽然有伤春之作

感叹韶光流逝

这份失落的寒意

难以降低逐渐上升的温度

而更多是初夏的躁动

和生命的旺盛

终南山的春夏时节的风物变化

便是如此

刘禹锡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

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是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

诗在开头就点明

城外园林初夏天

诗人在醉酒之后

兴致很高 心情豁达

内心得到了一种释放

又恰恰遇到了

终南山下的园林野趣

特别是写到第三句的

蔷薇乱发多临水的“乱”字

把那种纵情放旷的自由

托于蔷薇花乱而形于言表

蔷薇花开于春末夏初

诗中��这种鸟指的是紫鸳鸯

自由不惊地游弋在水上

那种从容也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第五六句说

水底远山云似雪

桥边平岸草如烟

把整个野趣的视野

放大到远山平岸

水中倒影里的远山上白云似雪

平岸上的芳草萋萋如烟

顿时在远镜头中

初夏的山水

呈现出一派清新与葱茏

仿佛春意逗留 春夏交织

令人神清气爽 陶然自得

白居易有一首诗

《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

在开头也直接写

蔼蔼春景馀 峨峨夏云初

讲明了春夏之交

持续渐进推移的风光

春天将去未尽

夏初春景逗留

天气让人在散朝的路上懒洋洋的

躞蹀退朝骑 飘摇随风裾

也许是在上朝时有些不顺心

诗人发出了

吏隐本齐致 朝野孰云殊的

消闲隐戚的心境

而终南山正是这样一个

排遣春愁乏困的上好游玩之处

可以看出

诗人此时的游玩

是不甘于隐退的自我调适

是出世与入世之间

徘徊不定的躁动不安

这恐怕也是春夏之交时节

欣欣向荣的生命节奏使然

写春夏时节终南山的唐诗

还有杨师道的

《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

贾岛的《望山》等诗作

三 夏秋时节的风物变化

夏秋时节终南山的风物变化

也是反复推移 渐进发展的

秋天的肃杀不是立刻显现的

而是在与夏天的炎热反复较量后

一场秋雨一场凉地慢慢登场的

秋老虎也会在立秋之后扑来几次

才罢休

不过 毕竟秋后的蚂蚱

蹦不了几天了

这是一个和冬春季节交替时

同样令人感受深刻的时序变化

中唐的窦牟写有《望终南》一诗

日爱南山好 时逢夏景残

白云兼似雪 清昼乍生寒

九陌峰如坠 千门翠可团

欲知形胜尽 都在紫宸看

四联起承转合的运用自然流畅

第一二句起

交代起因 时间 对象

每天心里都想着终南山的美好

此时向心爱的终南山望去

正值夏末秋初时节

三四句承

写所望见的南山夏景

山间白云凝积不流

像积雪似的

使清冷的白昼

乍然生出一股寒意来

诗人在夏末残时

感到一种秋天的清凉之意

五六句转

是转向下一联的看

从紫宸看

终南山的初秋天高气爽

山峰如从天上坠下一样的高

山色在夏末秋初苍翠得浓郁如团

把夏秋之交的翠色与清爽

写到了极致

人从城中望山

夏秋之际的苍翠山色和清爽

远远从九陌 千门流入城中 宫中

使城中 宫中的人烦躁得以消解

写夏秋之交

终南山风物变化的唐诗

还有张九龄的

《奉和吏部崔尚书

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王维的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诗篇

四 秋冬时节的风物变化

秋冬时节风物变幻

最令人刻骨铭心

一切繁华即将收场

仿佛一场人生

仿佛一个生命轮回到将息

迎来的冬天是一个年岁的

最后残余

秋天的凋零肃杀显露无余

此时的人们

似乎对刚刚流逝的过往意犹未尽

或心有不甘

又或是在等待冬天

在一个收拾残局之后的

洁白的季节里

期待下一个生命轮回的开始

刘禹锡和白居易

写下应和的两首终南诗篇

《终南秋雪》

和《和刘郎中望终南秋雪》

白居易在诗中开首即写道

遍览古今集 都无秋雪诗

这是对友人刘禹锡

开创性选题的赞赏

又点明主题

因为是和诗

诗人对友人继续表达应和的情意

说古今以来

刘禹锡秋雪诗歌题材曲高和寡

无人能懂

我来做他的知音

表示对他的欣赏

其中草讶霜凝重 松疑鹤散迟

使用拟人化笔法

写秋冬之际的物候特征

秋草对秋雪带来的重霜表示惊讶

青松疑惑霜雪都这么重了

鹤鸟怎么还不散去远行避寒

这是对秋末寒潮早袭的

气象物候的写照

刘禹锡在《终南秋雪》中也说道

南岭见秋雪 千门生早寒

可见这场寒潮真是早到了

也许长安城里没有下成雪

但是让终南山披上了雪

是谓秋雪

诗人闲来驻马

在高处卷帘远眺南山

渐渐雪霁雾散

远处山林被雪裹着

丛丛树枝好像琼玉的颜色

夕阳西下光线略暗

如同铅粉的灰白色

挥洒山迹

而在城郊附近的曲江

此时并未结冰

最适宜去看南山

玉装素裹的清峻之姿

倒映在清透明净的秋色秋水之中

一定令人心旷神怡

岑参有一首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其中写道

乱流争迅湍 喷薄如雷风

此时已是冬夜

然而水流并未结冰

还是很大很急

空山满青光 水树相玲珑

回廊映密竹 秋殿隐深松

灯影落前� 夜宿水声中

这一句中

依然是月光下

水木玲珑的清秋之感

并有密竹 秋殿

夜宿时还能听到流水声

这大概是典型的秋冬时令

兼容的终南山

另外 写终南山秋冬之交

时令交融的唐诗

还有常衮

《和考功员外杪秋忆终南》

贾岛《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

等诗作

好 同学们

我们的第二讲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在终南读唐诗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终南与唐诗

-1.1 地理位置与主题提炼

--1.1 地理位置与主题提炼

--1.1地理位置与主题提炼PPT

-1.2 文化生态与题材选择

--1.2 文化生态与题材选择

--1.2文化生态与题材选择PPT

-1.3历史积淀与诗意内涵

--1.3历史积淀与诗意内涵

--1.3历史积淀与诗意内涵PPT

-1.4文化心理与创作心理

--1.4文化心理与创作心理

--1.4文化心理与创作心态PPT

-1.5郊游山居与创作基地

--1.5郊游山居与创作基地

--1.5郊游山居与创作基地PPT

-1.6人化美化与哲思美感

--1.6人化美化与哲思美感

--1.6人化美化与哲思美感PPT

-第一章 终南与唐诗作业

第二章 天地四时与唐诗

-2.1终南山的地域兼容与唐诗

--2.1终南山的地域兼容与唐诗

--2.1终南山的地域兼容与唐诗PPT

-2.2终南山的四时交融与唐诗

--2.2终南山的四时交融与唐诗

--2.2终南山的四时交融与唐诗PPT

-2.3终南山唐诗与春之明媚

--2.3终南山唐诗与春之明媚

--2.3终南山唐诗与春之明媚PPT

-2.4终南山唐诗与夏之绚烂

--2.4终南山唐诗与夏之绚烂

--2.4终南山唐诗与夏之绚烂PPT

-2.5终南山唐诗与秋之眀丽

--2.5终南山唐诗与秋之明丽

--2.5终南山唐诗与秋之明丽PPT

-2.6终南山唐诗与冬之宁静

--2.6终南山唐诗与冬之宁静

--2.6终南山唐诗与冬之宁静PPT

-第二章 天地四时与唐诗作业

第三章 郊游山居与唐诗

-3.1 人生进退

--3.1人生进退

--3.1人生进退PPT

-3.2 山中远游

--3.2 山中远游

--3.2山中远游PPT

-3.3 流连山水

--3.3 流连山水

--3.3流连山水PPT

-3.4 静坐深思

--3.4 静坐深思

--3.4静坐深思PPT

-3.5结庐别业

--3.5结庐别业

--3.5结庐别业PPT

-3.6 园居著述

--3.6 园居著述

--3.6园居著述PPT

-第三章郊游山居与唐诗作业

第四章 隐逸情趣与唐诗

-4.1终南山的隐逸情结

--4.1终南山隐逸溯源

--4.1终南山的隐逸情结PPT

-4.2 以隐待时 再起东山

--4.2 以隐待时 再起东山

--4.2 以隐待时 再起东山PPT

-4.3 人生苦闷 穷而思隐

--4.3 人生苦闷 穷而思隐

--4.3 人生苦闷 穷而思隐PPT

-4.4 显隐自由 得大自在

--4.4 显隐自由 得大自在

--4.4 显隐自由 得大自在PPT

-4.5 终南隐逸与人生进退

--4.5终南隐逸与人生进退

--4.5 终南隐逸与人生进退PPT

-4.6 终南隐逸与思想超越

--4.6 终南隐逸与思想超越

--4.6终南隐逸与思想超越PPT

--第四章 隐逸情趣与唐诗作业

第五章 审美致思与终南山

-5.1 中和之美

--5.1中和之美

--5.1中和之美PPT

-5.2 多面视角

--5.2多面视角

--5.2多面视角PPT

-5.3 雄浑气韵

--5.3雄浑气韵

--5.3雄浑气韵PPT

-5.4 绮丽之姿

--5.4绮丽之姿

--5.4绮丽之姿PPT

-5.5 动静互补

--5.5动静互补

--5.5动静互补PPT

-5.6 有无相生

--5.6有无相生

--5.6有无相生PPT

-第五章 审美致思与终南山作业

--第五章 审美致思与终南山作业

第六章 佛性禅宗与唐诗

-6.1 终南与宗教

--6.1 终南与宗教

--6.1 终南与宗教.ppt

-6.2 禅性——真空妙有

--6.2 禅性——真空妙有

--6.2 禅性——真空妙有.ppt

-6.3 禅境——无我无相

--6.3 禅境——无我无相

--6.3 禅境——无我无相.ppt

-6.4 禅寂——动静不二

--6.4 禅寂——动静不二

--6.4 禅寂——动静不二.ppt

-6.5 禅悟——变易无常

--6.5 禅悟——变易无常

--6.5 禅悟——变易无常.ppt

-6.6 禅心——自然真如

--6.6 禅心——自然真如

--6.6 禅心——自然真如.ppt

-第六章 佛性禅宗与唐诗作业

--第六章佛性禅宗与唐诗作业

2.2终南山的四时交融与唐诗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