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外文化精神十讲 >  第四章 禅宗的文化智慧 >  4.1.2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下) >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下)

返回《中外文化精神十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下)在线视频

下一节:《坛经》及其他文献

返回《中外文化精神十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禅门衣钵传至五祖弘忍的时代

发生了一件让人惊异的事

对后世禅宗影响极大

家在岭南的一个樵夫因为机缘巧合走进了禅门

后来成为六祖惠能

成为南宗禅的创始人

惠能俗姓卢

父亲卢�是范阳人

被贬官到广东新州

在此安家落户

惠能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约公元638年

三岁丧父

随母亲迁到南海

生活窘困 打柴为生

有一天送柴到客店

听见有人念经

仿佛有所感悟

于是向人打听念的是什么经

回答是《金刚经》

又问从哪里得来

告诉他是在蕲州黄梅东山

弘忍大师那里得来的

于是决心去求法

他想法安顿了母亲

一路北上

在唐高宗咸亨二年

到了黄梅弘忍禅师那里

五祖弘忍见了他

问他从哪里来 来求什么

答是从岭南新州来 求作佛

弘忍说

汝是岭南人 又是�獠

如何堪作佛

他答道

人虽有南北 佛性本无南北

�獠身与和尚不同 佛性有何差别

五祖暗自心惊

就让他到碓房舂米

舂了八个月

正赶上五祖考察弟子修行的成就

以便确定衣钵传人的时候

五祖的弟子中神秀学问最好 造诣高

大家都以为五祖衣钵非他莫属

神秀在禅房廊壁上写了一首偈子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偈语的意思是

身就如一颗智慧树

心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只要时时修炼

就能保持清净智慧 不被沾染

五祖见了

轻描淡写地褒扬了几句

夜里把神秀叫来对他说:

汝作此偈未见本性

只到门外 未入门内

让他再做 却再也写不成

有个童子在碓房前念神秀的偈语

舂米的樵夫听了就求童子带他去廊壁前看看

樵夫不识字

求人念给他听

听了 说自己也有一偈子

求人代自己也写到廊壁上去 偈语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意思是说

世上本无什么智慧之树

心中也没有什么明镜

本来一切皆空 了无一物

又怎么会会被沾染尘埃呢

看的人很是惊讶

五祖见了却不动声色

第二天 五祖悄悄地去碓房看这个樵夫

问他 米熟也未

樵夫答道 米熟久已

犹欠筛在

五祖没有说话

用锡杖在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

半夜三更 樵夫来到五祖的居室

五祖为他讲授《金刚经》

讲到“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

樵夫大悟 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意思是说

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清净的

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不生不灭的

想不到自我的本性是自我具足的

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没有动摇的

想不到自我的本性是能解释产生一切万法的

五祖知道他已悟本性

于是传衣钵与他

定他为六代祖

这个樵夫就成了六祖慧能

五祖怕起风波

嘱他赶紧离开黄梅 回南方去

并送他到九江驿 上船渡江

五祖亲自摇橹

慧能说应该弟子摇橹

五祖一语双关 合是吾渡汝

慧能说 迷时师度 悟了自度

五祖嘱咐他努力向南

不要停留

二人作别

慧能带着法衣南行

回到曹溪

此后 南宗禅在南天轰轰烈烈地发展

因为有了这段机缘

禅宗在五祖之后分为南宗和北宗两大派系

南宗禅的历史自然是热热闹闹

繁荣昌盛

北宗禅在北方地区也延续了很长时间

神秀死于唐中宗神龙二年

距弘忍传法于慧能已有三十多年时间了

其间北宗禅在中原地区的活动很是繁盛

而且颇有影响

其沉寂消歇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而南宗禅因其修行简便

顿悟成佛

深受僧俗众人欢迎

在南中国大行其道

分宗立派

异常迅速传播繁衍开来

说道南宗禅的兴盛

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

他就是神会

有人打比喻说

慧能和神会之于南宗

正如李渊和李世民之于唐王朝的建立

起兵造反的是李渊

平定天下的却是李世民

慧能在唐玄宗开元元年去世

南宗禅在慧能死后的二十年里并不兴盛

其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南方某些地方

而北宗禅在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长安洛阳一带盛行

并且得到朝廷和官僚士大夫的推崇

神秀的弟子普寂禅师自称七祖

被封为国师

在南宗这般艰难的情况下

神会坚决地站在南宗“顿门”立场上

云游中原二十余年

在734年的滑台大云寺无遮大会上

与“两京名播 海外知闻”的山东崇远法师

进行了一场关于南北禅宗是非邪正的大辩论

一举击败北宗渐教

使南宗顿教成为正统

迅速占领全国的名山大寺

并分宗立派 迅速兴盛

南禅宗派简括地说一共是五宗

各派宗风不同 各有特点

沩仰宗是南宗禅最早出现的一个宗派

其开创者是沩山灵�禅师和他的弟子仰山慧寂

先后在潭州的沩山和袁州的仰山弘播慧能禅法

在方法上强调不假语言思维的自心顿悟

倡导“不说破” “不可说”的原则

因此在传法过程中

则根据僧徒不同的慧根器识

以各种不同的手势来启悟

禅宗典籍上说

沩仰宗者 父慈子孝 上令下从

尔欲吃饭 我便捧羹

尔欲渡江 我便撑船

隔山见烟 便知是火

隔墙见角 便知是牛

可见沩仰宗的禅风是平实之中深含默契

于事寓理 事理并行

但由于传禅过程中奉行“不可说 不说破”

语默不露

所以非有慧根灵性难以领悟其中妙趣

使得沩仰宗入宋以后便不再流传

是禅宗最早衰亡的一个宗派

临济宗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而起的一个南禅宗派

开创者是义玄禅师

在河北正定的临济院传法

遂称临济宗

临济的禅学主旨是“无心说”

主张破除执著之心

为了破除执著

临济宗采用“棒喝”之法开启学人

只有能领悟棒击的意蕴才能纳而为徒

此宗的开创者义玄禅师曾向希运禅师求法

就曾三度遭棒击 只得离开

后得大愚禅师指点才得领悟

重返黄檗,师从希运

在禅宗史上

临济宗的当头棒喝十分有名

其开悟学人的方法单刀直入

随机灵活 峻烈辛辣而又不乏亲切活泼

使得它在五家中最为兴盛

流播最为广泛也最为长久

《人天眼目》上说

临济宗者 大机大用 脱罗笼 出窠臼

虎骤龙奔 星驰电激 转天关 斡地轴

负冲天意气 用格外提持 卷舒擒纵

也是就临济禅风峻烈奔放而言的

曹洞宗

曹洞宗是从青原行思流出的一个宗派

其创始人为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

创立于唐代末年

曹洞宗注重从心与物

事与理的关系中去强调人的地位

要求人们无心执著 自然解脱

洞山和尚就说 才有是非 纷然失心

出家人应该 心不附物

一切都不应该执著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无心任随自然

曹洞宗历来有所谓

家风细密 言行相应

随机利物 就语接人之说

师徒之间传道

并不需要临济宗的峻烈棒喝

也不耍贫嘴 玩弄禅机

而是应机接人 方便开示

以事显理 以圆融的事理来指导禅悟实践

劝学人自在解脱

与临济宗机锋峻烈

杀活自在的“将军”风格相比

人们常把曹洞宗风比作精耕细作的农夫

致有“临济将军 曹洞士民”之说

可见曹洞禅风的亲切平实细密

云门宗

云门宗是青原系化出的又一个宗派

其创始人为文偃

因在韶州云门山传法而得名

云门宗主张山水自然

即事而真 一切现成 无心解脱

文偃曾经说

诸和尚子莫妄想

天是天 地是地

山是山 水是水

僧是僧 俗是俗

又说 汝若实未有入头处

且独自参详

除却着衣吃饭 屙屎送尿

更有什么事 无端起得如许多般妄想作甚么

启发学人应物而不累于物

做个无心之人

方得解脱之道

后来文偃的弟子德山缘密

将云门宗的思想和说教方法析为三句话

我有三句话示汝诸人

一句函盖乾坤

一句截断众流

一句随波逐浪

这三句话的大意是

宇宙万象 本空本真

事事物物 悉皆真现

故即事而真 一切现成

截断情识欲念

不要试图用语言文字去把握真如

而应于内心领悟

对学者应因机说法 因病给药

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授道方法

云门宗的禅风被人形容为

孤危耸峻 人难凑泊

在教学方法上

云门宗不仅采用棒喝之法

而且喜用片言只语谈禅论道

喜用机锋

学徒僧众如果没有非凡根器

很难领悟

又棒又喝 片言只语暗藏机锋

往往叫人摸不着头脑

法眼宗

法眼宗也出自青原系

创始人是清凉文益

此宗得名有别于前述四宗

是因文益和尚的谥号“大法眼禅师”而得名

在法眼宗看来

一切事物都是缘起

如果不是缘起

我们就不可能观察到这世界犹如梦幻似的存在

山河大地似乎是永恒的

但在永恒的表象背后

却涵蕴着“变”的规律

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

在这里 文益禅师将禅与唯识结合起来了

但说透了 文益和尚还是主张心外无物

不假外求

既然不假外求 就要破除心外的执著

法眼宗的家风有时简捷 近乎云门宗

有时细密 有似于曹洞宗

《五家宗旨纂要》说

法眼家风 则闻声悟道 见色明心

句里藏锋 言中有响 三界唯心为宗

比较简明地揭示出法眼宗的特色

总的来说

南禅五宗在对教义的把握和理解上

没有本质的差别

但各有不同的侧重和独到的体验

其传法悟道的方法也有些差异

禅门中人也注意到了这些

常常试图在某种程度上将它们区别开来

如南宗的天日山高峰禅师认为

临济痛快 沩山谨严

曹洞细密 云门高古

法眼详明

法演禅师也有一个比喻

临济如“五逆闻雷” 显其惊绝

云门如“红旗闪烁” 显其微露

沩仰如“断碑横古路” 显其深奥

曹洞如“驰书不到家” 显其回互

法眼如“巡人犯夜” 显其隐微

用的是较为形象的比喻

但说得较为玄妙一些

倒也能显出各派的特点

南宗禅被称为顿教

是相对于北宗渐教而言的

“顿悟”既可以视为南宗的方法

亦可以视为它们的目的

佛教修行得道

无外乎渐 顿两途

先小乘 后大乘

像是登梯子上房顶 这是渐

一入门就大乘 一跃就上房顶 就是顿

南宗禅学的核心

是顿悟自性 见性成佛

慧能宣示

菩提自性 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在禅宗里

无论是慧能南宗还是神秀北宗

都承认“自性清净”的观念

都注重向内体悟或发现自己的本性或佛性

但如何实现这种“悟”

二者的见解和作法有差别

这种差别通常被概括为“南顿北渐”

中外文化精神十讲课程列表:

第一章 汉字的文化情韵

-1.1假如生活缺少文字-文字的意义

-- 假如生活缺少文字——文字的意义

-1.2 文字从何而来——文字的起源

-- 文字从何而来——文字的起源

-1.3 汉字是怎么造的——汉字的结构

--汉字是怎么造的——汉字的结构

-1.4 怎样分析汉字——汉字的解读

--怎样分析汉字——汉字的解读

-1.5 上古时代的一面镜子——汉字的文化

--上古时代的一面镜子——汉字的文化

-1.6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一章作业

第二章 汉语中的文化魅力

-2.1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

-2.2 语言是一个文化系统

--语言是一个文化系统

-2.3.1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意义(上)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意义(上)

-2.3.2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意义(下)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意义(下)

-2.4 汉语交际中的文化心理

--汉语交际中的文化心理

-2.5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三章 儒道思想要义

-3.1.1 “仁爱”思想:从爱亲到爱众

--“仁爱”思想:从爱亲到爱众

-3.1.2 从“爱人”到“仁政”

--从“爱人”到“仁政”

-3.2.1 “君子”人格

--“君子”人格

-3.2.2 “大丈夫”人格

--“大丈夫”人格

-3.3.1 对立转化规律

--对立转化规律

-3.3.2 “无用之用”的思想

--“无用之用”的思想

-3.4.1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3.4.2 “物我齐一”思想

--“物我齐一”思想

-3.5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四章 禅宗的文化智慧

-4.1.1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上)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上)

-4.1.2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下)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下)

-4.2 《坛经》及其他文献

--《坛经》及其他文献

-4.3 禅宗对文人士大夫的影响

--禅宗对文人士大夫的影响

-4.4 关注现实人生的理想精神

--关注现实人生的理想精神

-4.5 敢于呵佛骂祖的批评精神

-- 敢于呵佛骂祖的批评精神

-4.6 重视启示和顿悟的思维特质

--重视启示和顿悟的思维特质

-4.7 禅宗与中国文学艺术

--禅宗与中国文学艺术

-4.8禅宗与日常人生

--禅宗与日常人生

-4.9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五章 唐诗宋词的审美情韵

-5.1 整体观照

--整体观照

-5.2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5.3 物我同一

--物我同一

-5.4 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

-5.5 尚意追求

-- 尚意追求

-5.6 趣在高雅

--趣在高雅

-5.7 忧患意识

-- 忧患意识

-5.8 志在兼济

--志在兼济

-5.9 情在独善

--情在独善

-5.10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六章 明清小说的现实关怀

-6.1 中国叙事文学之胜

--中国叙事文学之胜

-6.2 征史与写实

-- 征史与写实

-6.3 奇幻与象征

--奇幻与象征

-6.4 悲剧与诗意

--悲剧与诗意

-6.5 讽刺与戏谑

--讽刺与戏谑

-6.6 忠义与仁侠

--忠义与仁侠

-6.7 情本与欲望

--情本与欲望

-6.8 自由与叛逆

--自由与叛逆

-6.9 隐逸与虚无

--隐逸与虚无

-6.10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七章 古代文学的人性探索

-7.1希腊神话与人的意识萌发

--希腊神话与人的意识萌发

-7.2深刻的人性哲学思考

--深刻的人性哲学思考

-7.3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

--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

-7.4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7.5对人类理性的思考

--对人类理性的思考

-7.6对两希文化融合的伟大尝试

--对两希文化融合的伟大尝试

-7.1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八章 近代西方文学的人性张扬

-8.1人性的复苏

--人性的复苏

-8.2人类精神的守望者

--人类精神的守望者

-8.3深刻的人性反思

--深刻的人性反思

-8.4人类思想探索历程的艺术概括

--人类思想探索历程的艺术概括

-8.5人性自由的探索

--人性自由的探索

-8.6对人性异化的批判

--对人性异化的批判

-8.7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九章 现代西方文学对人的反思

-9.1前言

--前言

-9.2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9.3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

-9.4人与历史的关系

--人与历史的关系

-9.5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9.6人与科技的关系

--人与科技的关系

-9.7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

-9.8结语

--结语

-9.9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十章 文化精神与现代生活漫谈

-10.1无端而起的恨和无由而至的爱

--无端而起的恨和无由而至的爱

-10.2痛快淋漓的恨和优柔寡断的爱

--痛快淋漓的恨和优柔寡断的爱

-10.3没有底线的恨和没有条件的爱

--没有底线的恨和没有条件的爱

-10.4“以直报怨”和“转身向爱”

--“以直报怨”和“转身向爱”

-10.5恨往何处去,爱从何处来?

--无端而起的恨和无由而至的爱

-10.6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