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外文化精神十讲 >  第八章 近代西方文学的人性张扬 >  8.6对人性异化的批判 >  对人性异化的批判

返回《中外文化精神十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对人性异化的批判在线视频

下一节:章节讨论1

返回《中外文化精神十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对人性异化的批判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到19世纪中后期

2

2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上的确立

3

3

那么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就形成于这个时期

4

4

即19世纪30年代以后

5

5

19世纪30年代

6

6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的这一时期

7

7

现代科学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并战胜自然

8

8

资本主义经济也到了快速发展

9

9

但在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

10

10

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与崇拜也更为狂热

11

11

金钱以一种凶猛的姿态在人们的身上显示其威慑力

12

12

它是这个时代主宰一切的上帝

13

13

当人们摆脱了封建社会的不自由状态后

14

14

在金钱这个上帝的面前

15

15

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浪漫主义作家所向往的

16

16

人的自由与独立依然还是虚幻的东西

17

17

人在财富的面前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

18

18

异化为金钱的奴隶

19

19

大多数人忙于财富的争夺

20

20

以证明自身的价值与地位

21

21

人的个性自由表现为对物质财富的拼力的追逐

22

22

物质主义激发了人的活力

24

23

也激活了人的恶本能

25

24

许多人在金钱面前丧失理智

26

25

丧失道德感与责任感

27

26

也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脉脉

28

27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普遍站在人道主义立场

29

28

研究着这个时代的人与社会

29

反映金钱对人的心灵的侵蚀

30

30

人被金钱异化后的罪恶

31

31

深入地剖析物欲驱动下人的心灵世界

32

32

同时呼吁警告世人

33

33

不要在物面前失去人的自尊和人的独立

35

34

比如狄更斯对英国资本主义物质世界

36

35

对人的精神挤压的描写

36

比如马克・吐温对美国镀金时代人的异化现象的描写

37

37

比如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38

38

对俄国农奴制消亡资本主义兴起时代新旧道德冲突

39

39

上帝不复存在人的私欲空前泛滥现象的描写等等
41

40

这些作家虽然所处的历史背景各有不同

43

41

但普遍关注的是人与物质环境的关系问题

44

42

表现出人的处境与命运的关怀

45

43

现实主义作家所呼唤的人性

46

44

其主要的内容是人的理智道德意识和人格尊严

47

45

在人的观念上

49

46

现实主义作家总体上是传统理性主义的倡导者

50

47

他们遵循的是欧洲近代理性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

51

48

在他们看来

52

49

人是具有高贵理性的动物

53

50

但对物欲的追求激发了人性中的恶

54

51

从而遮蔽了人的理性

55

52

因而他们呼唤理性

56

53

尽管有时觉得理性的恶本能面前显得势单力薄

57

54

难以阻挡向地狱的沉落

58

55

但依然希望人的理性去抑制它

59

56

为此现实主义作家中有的诉诸宗教的博爱忍耐

61

57

或是道德的自我完善

62

58

比如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

63

59

有的则用人道主义的仁爱去安慰人比如狄更斯

64

60

有的企图用宗法式的脉脉温情改善人与人的关系

66

61

比如巴尔扎克

67

62

在表现金钱对人的异化

68

63

对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的描写方面

69

64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70

65

正如泰纳所言金钱问题是他最得意的题目

71

66

他创作了金钱和买卖的史诗

73

67

巴尔扎克在搭起《人间喜剧》的舞台上

74

68

我们似乎无处不遇到金钱

75

69

它是人间的上帝

76

70

它牵动着每个人物的神经

77

71

左右着每个角色

78

72

指导着每个形象的表演

79

73

在巴尔扎克对金钱罪恶的描写中

80

74

更引人注意的还是他擅长于通过家庭悲剧

81

75

来揭示这个社会拜金主义的本质

82

76

以及金钱腐蚀一切败坏人心的程度

83

77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

84

78

而联系家庭关系的纽带血缘

86

79

如果这一纽带也变成利益时

87

80

社会的金钱化就可想而知了

88

81

巴尔扎克便经常描写因为金钱与现实的利害

89

82

而在一个一个家庭中发生的矛盾纠葛争夺

90

83

以至亲人相残的悲剧

92

84

来揭示社会与人的金钱化

93

85

其中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最具代表

94

86

《高老头》这部小说有两条平行而又交织的情节线索

95

87

一条线讲的是高里奥老头异乎寻常的父爱和他的悲剧史

96

88

高里奥老头原本是一个面粉商人

97

89

在饥荒年代他囤积居奇

98

90

发了横财成了富翁

101

91

他有两个女儿

102

92

高老头溺爱自己的两个女儿到了世人难以理喻的程度

103

93

为了女儿的享乐和幸福

104

94

他把自己的财产都分给了两个女儿

105

95

为了两个女儿的私欲

106

96

他连最后一点生活费也掏空了

107

97

他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

108

98

也要让两个女儿过上富贵的生活

109

99

但是他在女儿们的天平上却不值一文

111

100

两个女儿像挤柠檬一样把父亲挤干之后

112

101

就弃之不顾了

113

102

最后当他一无所有

115

104

死在一个破旧的伏盖公寓阁楼上的时候

116

105

女儿女婿一个也不来

117

106

由穷大学生拉斯蒂涅和皮安训出资将他埋葬

118

107

小说的另外一条线是拉斯蒂涅的成长史

119

108

拉斯蒂涅出身在外省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

120

109

他来到巴黎

121

110

原是想通过刻苦读书争得一个锦绣前程

122

111

但是经过人生三课的教育

123

112

逐渐走上堕落的道路

124

113

鲍赛昂爵夫人给他上了第一课

125

114

她告诉拉斯蒂涅巴黎成功的秘诀

126

115

你越没心肝就高升得越快

127

116

同住伏盖公寓的逃犯伏脱冷又告诉他

128

117

另一条发财致富的秘诀

129

118

谋财害命

130

119

要想向上爬就要不择手段

131

120

最后一课就是他从高老头的惨死中深切认识到

132

121

人与人关系的本质就是利用和被利用关系

133

122

正如伏脱冷所说

134

123

就像一个瓶里边装着许多蜘蛛你吞我我吞你

135

124

于是他彻底丢掉了幻想

137

126

也丢掉良知

138

127

像一枚炮弹一样射进巴黎的上流社会

139

128

《高老头》通过充满了值得玩味的讽刺性的情节

140

129

和典型艺术形象

141

130

反映了作者对现实关系独到的深刻的理解

142

131

金钱摧毁和腐蚀了家庭的天伦关系

143

132

泯灭了人的美好的天性

144

133

抹杀了曾经是人间最高贵最美丽的感情

145

134

爱情友情以及亲情

147

136

我们能看到巴尔扎克的许多作品中

148

137

对大势已去的贵族社会总带着许多惋惜与怀念

149

138

惋惜与怀念的背后其实是一份对失落的人性复归的希望

150

139

作者企图用逝去的宗法制的脉脉温情改善人与人的关系

151

140

对抗人的金钱化

152

141

19世纪是俄国社会由奴隶制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代

153

142

旧的秩序急剧崩溃

154

143

新的制度动荡不安

155

144

给俄国民众带来更多更深沉的痛苦

156

145

俄国的现实主义作家们

157

146

对这样一个罪孽深重的转型时代的社会

感到忧虑痛苦困惑

158

147

于是通过创作来探索谁之罪

159

148

和怎么办的社会问题

160

149

尽管不同的作家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161

150

但都体现出了俄国知识分子深切的人文关怀

162

151

和社会责任感

163

152

同时面对这个一切都翻了一个身

164

153

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社会

165

154

所展现出来的物欲泛滥信仰缺失人心堕落

166

155

他们对人到底是什么也感到了深深的困惑和不解

169

158

比如俄国现实主义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

170

159

他们一方面挖掘人类天性中的恶本能

171

160

来寻求社会罪恶的根源

认为人自身存在着永恒之恶

172

161

因而无法成为理性的巨人

173

162

但一方面又极力宣扬用宗教来洗涤人们的灵魂

174

163

走向理性走向上帝

175

164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177

166

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178

167

也是作者探索谁之罪和怎么办问题

179

168

探索人性问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体现

180

169

小说的中心内容是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与被惩罚

181

170

小说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从外省来到京城上学的大学生

182

171

他学习法律

183

172

聪明敏锐学业优秀

185

174

但常常陷入极端的贫困之中

186

175

靠母亲的一点养老金和妹妹在地主家当家庭教师的收入

187

176

仍然无法支撑学费只好退学

面对极其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他决定干一件事

189

178

去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取得她的钱

191

180

使自己和亲人摆脱因境

193

182

于是他不断为自己将要做的那件事寻找理论

194

183

他认为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195

184

要想成功

196

185

就得做一个敢于跨过别人身体的超人

197

186

杀人之后拉斯科尔尼科夫陷入更深的矛盾

199

188

流血的恐怖刺激他的良心

200

189

不断地与他的超人理论争辩

201

190

这种对抗分裂的精神状态使他几度昏厥

202

191

精神崩溃几乎发了疯

204

193

拉斯柯尔尼科夫最后在一个命运比他更为不幸

205

194

苦难更为深重的女子身上的感召下投案自首

206

195

甘愿在刑罚中赎罪

207

196

皈依宗教使他获得了心灵的平静求得新生

208

197

这部小说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罪和什么是罚来展开

210

199

从而展开人性问题的探讨

211

200

关于罪作家以相当大篇幅写了犯罪的动机和犯罪的准备

213

202

作者围绕要不要杀人展开内心冲突

214

203

其实就是两种人性的搏斗

一边是人的兽性

215

204

为所欲为的我

216

205

拉斯柯尔尼科夫援引所谓的超人理论

217

206

称之为超人

218

207

一边是善良天性的我

219

208

人的理性在作者看来

221

210

人的这两种秉性与生俱来

222

211

两个自我处于无休止的争辩和搏斗之中

223

212

而且人性中恶的一面常常会战胜善的一面

224

213

而小说中关于什么是罚的探讨

225

214

则是作者对人性趋恶设想的救赎之路

拉斯柯尔尼科夫作案之后

226

215

凭自己的沉着和学到的法律知识掩盖了罪迹

227

216

躲过了侦探的漫长的盘查

229

218

最后他又凭运气

231

220

等来一个愿意为此案负责的自首者

232

221

至此拉斯柯尔尼科夫己经脱掉干系

234

223

可以逍遥法外不受惩罚了

235

224

但是他无论从心灵还是到肉体

236

225

从未间断过罪的折磨

238

227

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来说

239

228

外部的法律的惩罚逃脱了

240

229

但两种人性激烈搏斗所带来的内心痛苦

241

230

的折磨是比法律的惩罚更为难以承受的罚

它使拉斯柯尔尼科夫几近疯狂

242

231

作者写他在法律上的成功和在心灵上的折磨

243

232

意在指明罪的罚不在外部而在内心


244

233

如何才能由内心无限的痛苦走上救赎之路

248

237

作者为拉斯柯尔尼科夫指出的道路就是走向上帝

249

238

拉斯柯尔尼科夫内心争论最紧张的关头

250

239

是在书中女主人公索尼娅

251

240

被坏人诬陷的时刻索尼娅在命运不断打击下

252

241

仍然坚持爱与忍耐的信念

253

242

坚信天理不灭

254

243

索尼娅的选择感召了拉斯柯尔尼科夫

255

244

于是他向索尼娅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256

245

在索尼娅的鼓励下

257

246

在广场向社会向人群承认自己的罪行


258

247

然后去自首去服刑

260

249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灵魂终于摆脱煎熬

262

251

走向解脱和救赎

263

252

接下来的苦役生活不是罚的开始

264

253

而是救赎的开始

266

255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

267

256

唯有上帝之爱

268

257

才能解决人内心善与恶的纠缠

269

258

消除人的痛苦从而消除社会的罪恶

270

259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方面用大量的笔墨

272

261

来描写社会与人灵魂深处触目惊心的恶

一方面又号召用爱与忍耐的宗教精神来解决苦难

273

262

这二者之间的鸿沟

正是他对人性到底是什么的矛盾性的表现

274

263

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

275

264

同样也体现出了对人的定位上的困惑与矛盾

276

265

《安娜・卡列尼娜》的情节

是沿着两条平行而又相互关联着的线索发展的

277

266

一条是安娜追求爱情生活的悲剧

278

267

一条是外省地主列文探索社会出路的失败

279

268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年轻美丽的贵妇人

280

269

在她还没有完全成年

281

270

没有经历过爱情的时候

282

271

便由抚养她长大的姑妈做主

283

272

把她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

现在卡列宁是彼德堡的一个显赫的大官员

284

273

这是一架只追求功名

285

274

不匆忙也不休息的官僚机器

287

276

婚后八九年来

288

277

死气沉沉的家庭生活中

289

278

安娜饱受了感情压抑的痛苦

290

279

只有儿子才是她生活的唯一安慰

291

280

为了调和哥嫂的家庭纠纷

292

281

安娜来到莫斯科在车站上遇到

293

282

并吸引住了彼得堡的花花公子渥伦斯基

294

283

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情

295

284

为了爱情的自由

296

285

安娜离开丈夫和孩子与渥伦斯基一块到国外旅行

297

286

但是这段不合法的结合使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

299

288

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

300

289

她处处遭受冷遇

301

290

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

302

291

想方设法的消磨时间

303

292

但渥伦斯基对安娜也越来越冷淡

304

293

而她越来越爱渥伦斯基

306

295

越来越爱渥伦斯基就越怀疑渥伦斯基对自己的爱情

307

296

为此两人常发生口角

308

297

在一次在争吵后

309

298

安娜在绝望和痛苦中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下去

310

299

另一条情节线索是列文的爱情以及他的精神探索

311

300

列文是一个庄园主一个贵族

312

301

他在挫折之后终于得到了吉提的爱情

313

302

婚后住在庄园里

314

303

过着美满的生活

315

304

但是列文并不满足于个人的家庭幸福

316

305

他认为贵族地主应该关心农民

317

306

他幻想建立一种股东联盟的方式

318

307

使农民和地主同样得益

319

308

以达到以普遍的富裕和丰足来代替贫穷

320

309

以利益的协调和一致来代替敌视

321

310

但各种新方法新措施都无效

322

311

他不知道该如何生活

324

313

苦恼得几乎自杀

325

314

最后从一个老农那儿得到了启示和人生的答案

326

315

人活着不是为了填饱肚子

327

316

而是为了灵魂为了上帝

328

317

作者托尔斯泰用这样两条线平行的线索来写这部小说

330

319

它的宗旨就是要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比

331

320

来探讨人的灵魂与欲望的矛盾

初衷是通过安娜的悲剧结局

332

321

列文最终寻找到人生的意义

333

322

来否定安娜对欲望的追求

334

323

肯定列文走向宗教的道德自我完善

335

324

托尔斯泰认为人本身是不完善的

337

326

社会的不完美起因于人自身的不完善

338

327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肉体的自我

339

328

它引发出人的自私情欲虚伪

340

329

肉体的人追求物质和情欲和满足

342

331

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快乐

343

332

人类之恶也由此而生

344

333

安娜就代表着人性中的肉体的自我

345

334

而列文则代表着灵魂的自我理性的自我

346

335

肉体的自我只有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

348

337

通过上帝的约束走向灵魂的自我

349

338

人才能臻于完善

351

340

人类社会也有了走向完善的可能

352

341

但是作者在处理安娜这个人物形象时

353

342

则表现出了作者自己也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困惑

354

343

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安娜美丽善良

355

344

具有摄人心魄的高贵气质

358

347

典雅风韵优雅举止

359

348

如果不和渥伦斯基相遇

361

350

她可能会平静地终其一生

362

351

维系着体面的社会地位

363

352

和贞节妻子的好名声

364

353

渥伦斯基的狂热追求唤醒了安娜晚熟的爱情

365

354

特别是唤醒了她身上蓬勃的生命力和强烈的生命欲望

366

355

她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多年来家庭生活是有婚姻而没有爱情

368

357

因此我要爱情我要生活的强烈的愿望

369

358

使她大胆地追求爱情

370

359

更重要的是安娜是真诚的

371

360

在当时的俄国社会在神圣的婚姻外表下

373

362

容忍男子毫不忸怩地沉溺于一切情欲

374

363

容许妇女苟且偷情

375

364

安娜本可以像许多贵妇人一样与渥伦斯基苟且偷欢

376

365

但真诚的安娜毫不掩饰自己对渥伦斯基爱的真情

377

366

也正是真诚使安娜

378

367

成了这个到处都是虚伪的社会不可饶恕的罪人

按照托尔斯泰的初衷

379

368

安娜放纵自己的情欲本该受到谴责

380

369

也该注定最后的悲惨的结局

382

371

但是当作者倾注大量心血来塑造安娜这个形象时

383

372

他也感到迷惑

384

373

首先安娜并不比谴责她的社会更有罪

386

375

更重要的是一个富有激情的生命

388

377

一个仅仅要求我要爱情我要生活的生命

389

378

就应该无声无息地

391

380

终老于卡列宁了无生机的背影后面吗

392

381

或者一个真诚善良敢于抗争的灵魂

393

382

就应该消亡于理性的滚滚车轮下吗

396

385

因此小说一方面表现了安娜不顾一切地

397

386

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爱情

肯定了安娜对情欲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

398

387

但另一方面又细腻地刻画了安娜内心的罪恶感

400

389

恐惧感危机感

401

390

这正是这样的一种内心的恐惧使她不能享受爱情

403

392

最后导致她选择了死亡

404

393

安娜的矛盾与迷茫也是作者托尔斯泰的困惑

405

394

人到底是应该服从于肉体的自我

407

396

还是灵魂的自我

408

397

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又是什么

409

398

作者让小说中的列文找到了上帝

410

399

但依旧未能解决这一人生之谜

411

400

中外文化精神十讲课程列表:

第一章 汉字的文化情韵

-1.1假如生活缺少文字-文字的意义

-- 假如生活缺少文字——文字的意义

-1.2 文字从何而来——文字的起源

-- 文字从何而来——文字的起源

-1.3 汉字是怎么造的——汉字的结构

--汉字是怎么造的——汉字的结构

-1.4 怎样分析汉字——汉字的解读

--怎样分析汉字——汉字的解读

-1.5 上古时代的一面镜子——汉字的文化

--上古时代的一面镜子——汉字的文化

-1.6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第一章作业

第二章 汉语中的文化魅力

-2.1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

-2.2 语言是一个文化系统

--语言是一个文化系统

-2.3.1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意义(上)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意义(上)

-2.3.2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意义(下)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意义(下)

-2.4 汉语交际中的文化心理

--汉语交际中的文化心理

-2.5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三章 儒道思想要义

-3.1.1 “仁爱”思想:从爱亲到爱众

--“仁爱”思想:从爱亲到爱众

-3.1.2 从“爱人”到“仁政”

--从“爱人”到“仁政”

-3.2.1 “君子”人格

--“君子”人格

-3.2.2 “大丈夫”人格

--“大丈夫”人格

-3.3.1 对立转化规律

--对立转化规律

-3.3.2 “无用之用”的思想

--“无用之用”的思想

-3.4.1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3.4.2 “物我齐一”思想

--“物我齐一”思想

-3.5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四章 禅宗的文化智慧

-4.1.1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上)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上)

-4.1.2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下)

--禅宗的传播与发展(下)

-4.2 《坛经》及其他文献

--《坛经》及其他文献

-4.3 禅宗对文人士大夫的影响

--禅宗对文人士大夫的影响

-4.4 关注现实人生的理想精神

--关注现实人生的理想精神

-4.5 敢于呵佛骂祖的批评精神

-- 敢于呵佛骂祖的批评精神

-4.6 重视启示和顿悟的思维特质

--重视启示和顿悟的思维特质

-4.7 禅宗与中国文学艺术

--禅宗与中国文学艺术

-4.8禅宗与日常人生

--禅宗与日常人生

-4.9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五章 唐诗宋词的审美情韵

-5.1 整体观照

--整体观照

-5.2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5.3 物我同一

--物我同一

-5.4 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

-5.5 尚意追求

-- 尚意追求

-5.6 趣在高雅

--趣在高雅

-5.7 忧患意识

-- 忧患意识

-5.8 志在兼济

--志在兼济

-5.9 情在独善

--情在独善

-5.10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六章 明清小说的现实关怀

-6.1 中国叙事文学之胜

--中国叙事文学之胜

-6.2 征史与写实

-- 征史与写实

-6.3 奇幻与象征

--奇幻与象征

-6.4 悲剧与诗意

--悲剧与诗意

-6.5 讽刺与戏谑

--讽刺与戏谑

-6.6 忠义与仁侠

--忠义与仁侠

-6.7 情本与欲望

--情本与欲望

-6.8 自由与叛逆

--自由与叛逆

-6.9 隐逸与虚无

--隐逸与虚无

-6.10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七章 古代文学的人性探索

-7.1希腊神话与人的意识萌发

--希腊神话与人的意识萌发

-7.2深刻的人性哲学思考

--深刻的人性哲学思考

-7.3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

--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

-7.4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7.5对人类理性的思考

--对人类理性的思考

-7.6对两希文化融合的伟大尝试

--对两希文化融合的伟大尝试

-7.1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八章 近代西方文学的人性张扬

-8.1人性的复苏

--人性的复苏

-8.2人类精神的守望者

--人类精神的守望者

-8.3深刻的人性反思

--深刻的人性反思

-8.4人类思想探索历程的艺术概括

--人类思想探索历程的艺术概括

-8.5人性自由的探索

--人性自由的探索

-8.6对人性异化的批判

--对人性异化的批判

-8.7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九章 现代西方文学对人的反思

-9.1前言

--前言

-9.2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9.3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

-9.4人与历史的关系

--人与历史的关系

-9.5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9.6人与科技的关系

--人与科技的关系

-9.7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

-9.8结语

--结语

-9.9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第十章 文化精神与现代生活漫谈

-10.1无端而起的恨和无由而至的爱

--无端而起的恨和无由而至的爱

-10.2痛快淋漓的恨和优柔寡断的爱

--痛快淋漓的恨和优柔寡断的爱

-10.3没有底线的恨和没有条件的爱

--没有底线的恨和没有条件的爱

-10.4“以直报怨”和“转身向爱”

--“以直报怨”和“转身向爱”

-10.5恨往何处去,爱从何处来?

--无端而起的恨和无由而至的爱

-10.6 讨论与作业

--章节讨论1

--章节讨论2

--章节作业

对人性异化的批判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