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微观经济学原理(先修课) >  第八讲 >  8.2 外部性(2) >  8.2 外部性(2)

返回《微观经济学原理(先修课)》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8.2 外部性(2)在线视频

8.2 外部性(2)

下一节:8.3 外部性(3)

返回《微观经济学原理(先修课)》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8.2 外部性(2)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利用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工具

前边我们发现

如果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外部性

那么供给和需求的结果

就不能使得我们这个社会

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

那么它背后的原因就是

存在外部性的时候

我们这个社会的私人价值

与社会价值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他们之间不等

那么这就导致了我们在测量

总剩余的时候

利用市场的机制

就会出现偏差

那么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能就需要利用政府

来进行校正

那么政府来校正外部性的时候

应该如何做呢

那么在校正外部性的时候

实际上政府有两个主要的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利用所谓的

命令与管制的方式

那么所谓的命令与管制

指的是政府借助行政化的手段

来直接对市场进行管控

另外一个思路用的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

那么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

同学们觉得比较奇怪

既然我们的市场

在面对外部性的时候

是不能产生一个良好的结果的

那么我们怎么还能利用市场

来校正我们的外部性呢

那么它实际上背后的原因就是

所谓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

它指的是我们让政府

通过某些方法

例如税收或者补贴

来改变市场当事人的激励

那么通过改变市场当事人的激励

这个时候就可以改变

市场当事人的行为

但是我们的结果

还是由市场机制来完成

这就是所谓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法

调控外部性

那么它所包含的实质就是

我们政府不是去直接创造一个结果

而是借助

我们手里边的工具

改变人们的激励

在市场中产生我们想要的结果

那么我们下面就可以来看一下

这两类思路

我们是如何来发挥作用的

那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思路

就是我们政府直接借助

行政权力的方式来进行管制

那么如果我们政府

对行为直接来管制

那么这个时候

就是我们利用行政权力

要求或者禁止某些行为

那么什么叫做要求某些行为

那么这就是如果我们的外部性

是正外部性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要求

人们提供更多的产品

例如如果现在我们的这个正外部性

来自于教育

那么所谓要求的方式就是

我们政府可以规定

我们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

必须去上学

那么这个必须去上学

我们政府的规定

就成为了所谓的行政的管控

那么如果我们的禁止

它指的是什么呢

是如果我们这个行为

有负的外部性

那么为了消除

对于第三方的不利的影响

我们政府就可以规定

这种行为是不能发生的

那么在这里边最常见的

这种所谓的禁止性行为

就是我们所说的

对于污染的一个管控

那么我们都会知道

其实这几年在我们中国

我们的环境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我们的空气污染

我们的水污染

我们的土壤污染

那么在面对这些污染的情况下

那么我们政府的一个选择就是

我们可以通过环保部门

它直接实施一个环境管制

例如我们的政府部门

就可以规定我们每年污水的排放量

我们每年我们废气的排放的数量

那么我们通过行政性的手段

来进行规定数量

来进行检查

那么这样就是我们对第三方

进行一个所谓的外部性的补偿

那么这种方法

大家听起来会觉得

这种方法听起来很可行

因为我们政府

因为它有行政权力

那么就可以通过刺激它的行动

来改变其他人的行为

但是这种方法听起来虽然很可行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实际上这种方法

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那么为什么非常高呢

第一点如果我们要进行公共管控

我们就需要执法成本

而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的执法有很多难度

那么如果要严格执法

就会招致很多成本

另外一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

如果就算我们能够完全按照

政府的意愿进行管控来实施

比如我们假设我们规定

在中国我们每年我们废水的排放量

是6万吨

假如说我们规定了这样的一个数目

那么这个时候

我们怎么实施呢

那么我们只能将这6万吨

这个污水的排放量

分解到每个生产的单位

只有这样的话

我们才能够具体地实施

我们这个数量的管控

但是如果我们给每个企业

都分配了一个治污的

这样的一个数量的话

它的问题在于每个企业排放污水

它的成本是不一样的

那么有些企业

为了减少污水排放

可能需要很少的成本

而有些企业呢

可能需要非常高昂的成本

如果我们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让每个企业都减少污水排放

那么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来说

它并不是最节约成本的方法

正因为我们的行政管控

有上述这样一些问题

那么经济学家就提出来

我们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

来完成我们的外部性的治理

那么所谓的市场力量

来完成外部性的治理

第一个方式

我们借助的市场手段

那么就是税收

我们可以通过税收的方式

来改变我们的正外部性

和负外部性的结果

那么这种所谓的税收呢

它被我们称之为校正税

那么这种所谓的校正税

它指的就是我们让

我们的决策当事人

能够考虑到负外部性

引起的社会的成本

例如如果一个企业

它会出现污染

那么这个时候它需要排污

那么我们就可以

政府规定如果排污是可以的

但是每排放一吨污水

那么需要向政府

比如说交一万元的税收

那么这种就被我们称之为

所谓的校正税

或者我们称之为通过税收的方式

来校正我们的外部性

那么如果我们一旦

对我们的污水或者说对负外部性

征税了

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在生产的时候

就会考虑到这种负外部性

那么就会将这种负外部性内部化

那么它的成本曲线

它的供给曲线就会包括这种

污染导致的成本

那么这样的话就将对第三方的影响

纳入到了企业自身的决策

如果我们对于负外部性

那么可以征税的话

那么其实同理

我们对于正外部性

那么就可以进行补贴

那么例如我们前边给大家举的例子

如果我们的教育有正外部性

那么我们的政府就可以通过资助

我们义务教育的方式

来对我们这个社会

进行教育的补贴

那么通过我们的税收和补贴

那么这个时候

就可以将外部的成本内部化

内部化之后

我们就可以让市场来发挥它的作用

那么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

实际上所谓的利用市场

来校正外部性

它的方法它在本质上

就是利用我们的税收和补贴的方式

来改变人们的激励

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

那么在这里呢

我们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就是我们所谓的这种校正税

它的例子

或者说我们如何利用税收

来抑制负的外部性

那么这个例子是

在全世界各个国家

大家都会发现

我们在购买汽油的时候

都包含了大量的税收

例如在我们中国

大家如果消费汽油

那么会有很高的汽油相关的消费税

那么为什么世界各国政府

都会对汽油征收如此高的税收呢

那么我们前边

曾经给大家讨论过

税收对于这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我们前边的一般结论是

如果我们对一个商品征税

那么这个社会的福利会出现下降

那么如果对商品征税福利会下降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对汽油

征这么高的税收呢

那么实际上这是因为

我们前边所谈到的

对商品征税

引起社会福利下降

没有考虑到外部性

而汽油这种产品

它是具有很高的外部性

因为汽油在燃烧的时候

它会产生比较多的污染的排放物

而这个排放物就会使得我们的空气

出现污染

那么如果我们再考虑

假如说我们利用汽油的这个单位

是我们私家车

如果汽油很便宜

那么私家车的出行成本很低

那么就会导致

我们另外一个外部性的出现

就是我们在常见的路上的拥堵

如果车多了

那么就会导致拥堵严重

拥堵严重会影响其他人的出行时间

那么同时如果我们的汽油便宜了

私家车出行变多

那么也会导致这个社会

发生车祸的可能性变大

那么就导致我们对其他人的生命

也产生了一个威胁

因此 我们的汽油这个消费

它拥有非常多的

例如像拥堵 车祸 污染

这一系列的外部性

那么由于有这样一系列的外部性

那么我们对于汽油的征税

那么与我们前边谈到的

在没有外部性的时候

对于商品的征税

就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个时候

我们进行的税收实际上是一种

校正的税收

那么这种税收

它实际上起到了两个非常好的作用

它不仅没有使得

我们的经济出现损失

反而提高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效率

为什么提高了效率呢

因为我们通过对汽油征税

就可以将社会成本进行私人化

那么每个人在出行的时候

就会考虑到汽油成本导致的

这样的一个成本的上升

那么如果成本上升了

那么我们的交通相对来说

就会变得更加顺畅

那么对其他人的影响会更少

路上会更安全

我们的空气污染也会相对来说

进一步减弱

所以如果我们对汽油来征税的话

那么它实际上是会产生一个

良好的效果的

那么如果汽油征税

会出现这样的一个良好的效果

那么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

其实对汽油征税

不仅仅能够出现经济上的

效果的改善

而且它是一个一箭双雕的事情

它既提高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效率

同时汽油税还是我们政府的

一个收入来源

还提高了我们政府的收入

那么如果这样的话

那么很多国家就非常喜欢

对汽油征税

那么如果要想对企业征税

有这么多的好处

我们自然会问一个问题

那么最优的汽油税应该是多少

那么在咱们经济学里边呢

曾经有人测算过

如果我们要校正

汽油的外部影响的话

那么在2012年的一个计算里边

会认为每加仑汽油

如果按照美元计价的话

它的汽油税应该达到2.7美元

而这种税收实际上

其实远远超越了

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家看到的税收

比如说在美国

每加仑汽油它的消费税

只有50美分

而真正的最优的税呢

需要达到2.7毛钱

那么因此实际上我们可以知道

我们对于汽油征税

到现在为止它是一个有好处

但是各国政府实际上我们征的税

相对来说还是较低的一个状况

那么实际上对于汽油的这个征税

我们可以和咱们前边

对于我们这个管制做一个对比

我们的管制就是

我们政府通过行政方式

来要求人们做什么

或者禁止人们做什么

比如说如果我们都面临着

大气的污染

那么我们政府就可以要求

大家少生产这种大型的车辆

而更多生产什么呢

我们的节油车辆

那么例如我们生产一些

新能源汽车

但是如果我们一旦对汽油征税了

我们让利用汽油的方式

将外部成本内部化了

实际上我们这些行政管制的方式

就可以取消

那么我们可以让市场

更好地来协调我们这个经济

那么这是第一种

我们利用税收的方式

借助市场手段来进行协调

第二个我们利用市场手段

来协调经济的方法

那么它被我们称之为

交易的许可证

那么什么叫做可交易的许可证呢

那么它实际上就指的是

我们对于正负外部性

去发一些牌照

那么比如假设说

咱们就考虑我们的负外部性

我们的污染

那么我们就可以去发污染的

这样的一个牌照

那么所谓的污染牌照

它就指的是

我们这个社会如果假设我们

政府规定

每年中国可以排放6万吨污水

那么我们就可以发

每一张牌照是1吨污水

我们发6万张牌照

那么只有有了牌照

才能进行排污

那么这就是所谓的

我们的这个污染的许可证

那么什么叫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呢

那么我们是允许

当人们获得了这个许可证之后

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因为如果

我们在发放这个许可证的时候

一定是将许可证

发放到了不同的企业

那么这个时候因为不同的企业

他们在排污的成本上是不同的

那么如果排污成本高的企业

它就可能会觉得

我去购买几张许可证

那么减少排污量

虽然我在买许可证上我花了钱

但是这个时候

因为我减少了我的排污量

那么我就节约了排污成本

那么这个时候我可能也是合算的

所以如果我们一旦有了

这种排污许可证以后

那么我们这个社会

就可以从排污成本最低的方式

来进行一个治理

那么这就是所谓的可交易的

我们的污染的许可证

那么这种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它相比于我们其他的

治理污染的方式

最大的优势就在于

它能够使得因为许可证的交易

使得这个社会成本是最低的

那么我们怎么来考虑这个问题呢

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许可证

与我们前边讲的这个校正税

来做一个对比

实际上这两种方法

校正税是让我们企业

为排污支付费用

比如说我排放一吨污水

就支付例如一万块钱

而许可证呢

是我们这个社会

规定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排污的数量

也就是说我们的税收

它调控的是市场价格

而我们的这个许可证

调控的是市场数量

那么这两种方法

他们的效果相比如何呢

哪种方法更有效呢

那么我们可以借助一下

我们前边所用的

非常熟悉的供给和需求

来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那么因为咱们现在

我们是要分析我们的污染市场

所以我们这块的需求

实际上这条需求曲线

它表示了我们的一个

污染的需求

而这条供给曲线

就表现了我们污染的供给

那么我们先来看左边的这幅图

这幅图呢有一幅向下的

关于污染权的这样的一个需求曲线

那么如果这个污染权的价格越高

它的需求就越低

然后在这幅图里边

我们在面对污染的时候

我们政府怎么治理污染

我们是借助市场的方式

那么怎么借助呢

我们用的是污染税

那么如果一个企业

支付了污染税

它就可以排污

那么这个时候

这个它在如果有污染税

它可以排污

我们可以假设

污染税的价格是P

也就是每排放一吨污染物

企业需要支付P这么多的价格

那么这个时候

对于污染权的供给

它实际上是一条水平线

为什么是一条水平线呢

是因为这个时候

只要我们支付了P的价格

我可以想污染多少就污染多少

例如我每吨污水只要支付了1万块钱

那么我排放多少污水都是可以的

那么所以我的价格是给定的

但是我的供给量是一个任意数

所以我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那么这个时候

根据我们的污染需求曲线

根据我们的校正税

所产生的供给曲线

那么我们这个社会

就可以决定它最后的污染量

是我们的数量Q

那么污染的价格呢

就是每吨我的污染物

都需要付价格P

那么这时候我用污染税

我这个社会产生的污染量是多少

那么我们接下来看一下

如果我们用可交易的排污权

我们这个社会的情况是什么样

如果是可交易的排污权

我们依然有一条向下的

排污权的需求

但是这个时候

我们的污染的排污权的供给

它就是一条垂直线了

为什么是垂直线

因为我们发放的是许可证

这个许可证的数量是固定的

例如我们就规定

我们这个中国

每年能排放6万吨的污水

那么如果这个6万吨给定

我的数量就是给定的

那么所以我能供给的量

就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那么如果它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结合我们的需求曲线

就会决定一个市场上的

污染权的价格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如果

交易污染权的时候

那么交易的价格是多少

那么大家如果比较这两幅图

那么其实我们会发现

所谓的排污税

它是我们制定了一个价格

那么它决定了社会的排污量

而我们的这个污染许可证

它是决定了社会的可污染的数量

根据可污染的数量

决定了排污权的价格

那么这两种方式

在理想状况下

实际上他们是等价的

只不过一个是利用价格决定数量

而另外一个是利用数量决定价格

例如我们可以规定一个

中国的污染税

使得我们每年

污水的排放量是6万吨

那么我们也可以就规定

每年就是6万吨的污水排放

那么让市场决定

污染权的价格

那么在理想状况下

这两个是等价的

那么在现实中

我们是不是这两个方式

都可以来使用呢

但是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

这个污染税

它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什么问题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如果我们在设定价格的时候

要想决定我们的污染数量

一定是取决于我们的需求曲线的

但是一般来说 我们的政府

是不了解这条需求曲线的

那么就导致了一个结果

当我们政府设定了一个污染价格

或者是我们的税收之后

实际上最后产生的污染量

是不确定的

因为我们不太了解这条需求曲线

而许可证的好处是什么

它恰恰可以解决污染税所面对的

需求曲线不确定问题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我的数量永远都是给定的6万吨

那么只不过在不同的需求曲线下

我的价格是不一样的

那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结论

利用市场的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校正税

或者说许可证

来校正我们的负外部性

那么这两种方法呢

在理想状况下

它实际上是等价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我们的政府

可能不太了解这个需求

所以我们的污染税

可能在执行过程中

它的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

也就是我们不太了解

最终的数量到底是多少

那么如果我们现在看到了

我们通过行政方法也好

通过市场的方法也好

我们能够解决外部性

但是在解决了外部性之后

我们想大家讨论一个

关于治理污染

大家常见的一个争论

那么这个争论是什么呢

在治理污染这个问题上

有很大一派观点是

比如说以美国的一个前议员

为代表的

我们不能给人以任何

付费污染的权利

也就是说在治理污染这个问题上

有一派非常极端的观点认为

我们这个社会

不应该给污染以任何存在的空间

我们就是应该追求一个

极端洁净的环境

那么这个观点对还是不对呢

从理想的状况下

我们当然是希望这样的

但是我们实际上知道

我们如果要有一个清洁的环境

那么一定就意味着

我们将会放弃我们的生产

因为我们之所以会出现污染

正如我们前边看到的

它是我们的负外部性

它是我们生产的结果

所以如果我们追求了

非常强的清洁的环境

就会损失大量的生产

那么因此环境跟生产之间

它是存在着一个权衡

那么这就意味着

治理环境是有成本的

它的成本就是我们的产量

那么对于不同的社会

我们就需要来看

我们是愿意放弃更多的产量

换取一个干净的环境

还是我们愿意容忍

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而换取一定的产量

但是无论如何

在治理环境这个问题上

实际上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

治理环境它是需要我们付出

真实成本的

微观经济学原理(先修课)课程列表:

导论

-微观经济学简介

--微观经济学简介

第一讲

-1.1 稀缺

--1.1 稀缺

-第一讲--1.1 稀缺

-1.2 稀缺与机会成本

--1.2 稀缺与机会成本

-第一讲--1.2 稀缺与机会成本

-1.3 生产可能性前沿

--1.3 生产可能性前沿

-第一讲--1.3 生产可能性前沿

第二讲

-2.1 一个经济寓言

--2.1 一个经济寓言

-第二讲--2.1 一个经济寓言

-2.2 比较优势、贸易和价格

--2.2 比较优势、贸易和价格

-第二讲--2.2 比较优势、贸易和价格

第三讲

-3.1 需求

--3.1 需求

-第三讲--3.1 需求

-3.2 供给

--3.2 供给

-第三讲--3.2 供给

-3.3 需求与供给的结合

--3.3 需求与供给的结合

-第三讲--3.3 需求与供给的结合

第四讲

-4.1 需求弹性

--4.1 需求弹性

-第四讲--4.1 需求弹性

-4.2 需求弹性应用

--4.2 需求弹性应用

-第四讲--4.2 需求弹性应用

-4.3 供给弹性

--4.3 供给弹性

-第四讲--4.3 供给弹性

第五讲

-5.1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1)

--5.1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1)

-第五讲--5.1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1)

-5.2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2)

--5.2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2)

-第五讲--5.3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3)

-5.3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3)

--5.3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3)

-第五讲--5.2 供给、需求和政府政策(2)

第六讲

-6.1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1)

--6.1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1)

-第六讲--6.1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1)

-6.2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2)

--6.2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2)

-第六讲--6.2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2)

-6.3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3)

--6.3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3)

-第六讲--6.3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3)

第七讲

-7.1 市场效率应用:赋税的代价

--7.1 市场效率应用:赋税的代价

-第七讲--7.1 市场效率应用:赋税的代价

-7.2 市场效率应用:国际贸易

--7.2 市场效率应用:国际贸易

-第七讲--7.2 市场效率应用:国际贸易

第八讲

-8.1 外部性(1)

--8.1 外部性(1)

-第八讲--8.1 外部性(1)

-8.2 外部性(2)

--8.2 外部性(2)

-第八讲--8.2 外部性(2)

-8.3 外部性(3)

--8.3 外部性(3)

-第八讲--8.3 外部性(3)

第九讲

-9.1 公共物品

--9.1 公共物品

-第九讲--9.1 公共物品

-9.2 公共资源

--9.2 公共资源

-第九讲--9.2 公共资源

第十讲

-10.1 生产成本(1)

--10.1 生产成本(1)

-第十讲--10.1 生产成本(1)

-10.2 生产成本(2)

--10.2 生产成本(2)

-第十讲--10.2 生产成本(2)

第十一讲

-11.1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

--11.1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

-第十一讲--11.1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

-11.2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2)

--11.2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2)

-第十一讲--11.2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2)

-11.3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3)

--11.3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3)

-第十一讲--11.3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3)

第十二讲

-12.1 垄断(1)

--12.1 垄断(1)

-第十二讲--12.1 垄断(1)

-12.2 垄断(2)

--12.2 垄断(2)

-第十二讲--12.2 垄断(2)

-12.3 垄断(3)

--12.3 垄断(3)

-第十二讲--12.3 垄断(3)

第十三讲

-13.1 垄断竞争与寡头(1)

--13.1 垄断竞争与寡头(1)

-第十三讲--13.1 垄断竞争与寡头(1)

-13.2 垄断竞争与寡头(2)

--13.2 垄断竞争与寡头(2)

-第十三讲--13.2 垄断竞争与寡头(2)

-13.3 垄断竞争与寡头(3)

--13.3 垄断竞争与寡头(3)

-第十三讲--13.3 垄断竞争与寡头(3)

-13.4 垄断竞争与寡头(4)

--13.4 垄断竞争与寡头(4)

-第十三讲--13.4 垄断竞争与寡头(4)

第十四讲

-14.1 生产要素市场(1)

--14.1 生产要素市场(1)

-第十四讲--14.1 生产要素市场(1)

-14.2 生产要素市场(2)

--14.2 生产要素市场(2)

-第十四讲--14.2 生产要素市场(2)

-14.3 生产要素市场(3)

--14.3 生产要素市场(3)

-第十四讲--14.3 生产要素市场(3)

第十五讲

-15.1 收入与歧视(1)

--15.1 收入与歧视(1)

-第十五讲--15.1 收入与歧视(1)

-15.2 收入与歧视(2)

--15.2 收入与歧视(2)

-第十五讲--15.2 收入与歧视(2)

第十六讲

-16.1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1)

--16.1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1)

-第十六讲--16.1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1)

-16.2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

--16.2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

-第十六讲--16.2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

总结

-微观经济学总结

--微观经济学总结

期末考试

-微观经济学原理线上考试

8.2 外部性(2)笔记与讨论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 评分: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8.2 外部性(2)慕课视频播放-微观经济学原理(先修课)-MOOC慕课视频教程-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