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 > 第三章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方法 > 3.9 用户体验:“独一性”需求 > 3.9 用户体验:“独一性”需求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
用户体验独一性需求
非遗衍生品作为商品被销售后
实现批量化生产就是其利润最大化的保证
可是任何一个用户又都
希望自己买到的商品是独一无二的
如同出席重大活动的女性都很忌讳撞衫
美国流行女歌手Lady Gaga疯狂的着衣风格
却引来无数人的追捧
独树一帜似乎更能体现个人独到的品位
这种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在衍生品的设计开发中同样存在
人们往往把旅游时自制的小视频
反复给邻居讲解 播放
每一个录制中的小失误或出色的抓拍
都是讲解的重点
却很容易把在旅游地购买的
制作精良甚至毫无瑕疵的旅游地特色光盘
随手丢到抽屉里
这种强烈的反差
也是源自人们对商品独一性的需求
批量化出产的东西
总会让人在碰巧看到与之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时
被主人厌恶
用户带给朋友文创产品时也会补上一句
就是个小玩意儿 没什么珍藏的价值
这样悲惨的命运左右着大部分产品
并且这种传统仍在继续
对于运用现代设计理念
结合了非遗文化元素的创新型旅游产品类型
以及结合近现代文化元素的
创意时尚型旅游产品类型而言
批量化生产与产品独一性特质间的矛盾必须解决
解决的途径清晰明了就是通过设计
合理的设计将能极大发挥旅游产品
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将其内在的气质调动起来
形成独一性品牌文化
将这件产品必须是独一无二的 才能具有价值
转移为我以拥有它并成为它的忠实用户而自豪
转移为我以拥有它并成为它的忠实用户而自豪
恰当的设计将能发挥出文化产品
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所蕴含的创造独一性契机的力量
更多的用户参与
更多的产品与用户的互动
将能建立起更加牢固的用户体验情感
这种情感的牵绊
将成为用户认可产品独一性和支持产品的保证
例如 2012年东京举办的世界旅游产品展览会上
日本出品的日本民族风情宠物服
款式众多
虽然价格不菲但仍受到不少参观者青睐
此案例中
宠物服本身是批量化生产的
但其独一性却体现在至少两个方面
首先对宠物服的造型 纹样进行设计
这样就将人们对日本民族风情的和服意识
运用转嫁到对宠物服的关注中
也潜移默化地增加了日本和服的高品位和高制作标准
第二
则是设计本身巧妙地使主人
为宠物狗买一套适合它气质的衣服
为宠物狗买一套适合它气质的衣服
在如此的心理驱动下
具有独特日式风格的宠物服
因为宠物在主人心中的独性特质也具有了相同的属性
利用了用户对宠物的情感
正是因为对用户独一性心理需求的满足
此款产品才能家独得众人喝彩
来自中国沿海地区的旅游产品陈列图
各色贝壳的珍贵程度
并不亚于甚至远远高于日本宠物服
但这种完全没有设计感的赤裸裸的陈列
不但将贝壳的特性统统抹杀
更使用户难以具有独一性体验
其商业价值将被大大降低
通过为每个贝壳量身定制
具有独特情境展示的包装赋予每个贝壳相应的意义 故事
甚至是神话传说
为其印制条形码 标注出产地
放入用户攒写心情的卡片等等
通过恰当的设计手段去挖掘用户的独一性心理需求
将能使这些贝壳重燃光辉 创造出无比惊人的价值
如今非遗+文创市潮大热
文创产品在利用非遗元素进行再设计时
需考虑到这一发展特征
在内容设计和展示形式上
采取符合各类个体需要的个性化展示
满足不同个体的信息与文化服务需求
利用非遗文化进行文创产品设计
一方面推动力了非遗活态化传承的进程
另一方面文创产业对于
非遗文化内涵的不断挖掘与创新
使其更能符合当下人们的消费方式
续存非遗的活力
非遗产业化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多元化服务和产品供给的现代社会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对产品和服务呈现出独一性需求
非遗自身形成与发展就是个性发展的结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涵是非物质
具有高度的个性化 传承的经验性和浓缩的民族性
这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需求
消费者对文化的消费主要是对差异性的消费
也是对非遗产品或服务的独一消费
正如鲍德里亚所说的
商品被消费 但被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性
而是它的差异性
鲍德里亚还特别指出现代社会是追求个性的社会
而个性的获得就在于自己消费的物品
不同于他人消费的物品
物体系列之所以作为系列出现
正与现代社会独特性要求相匹配
这使得现代个性
永远与消费物的获得具有同构性特征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文脉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关系
-讨论题1
-讨论题2
-第一章(作业)
-2.1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基本概念
-2.2 非遗和非遗文化衍生品的共生
-2.3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基本概念
-2.4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核心原则——立足民族与地域特色
--2.4(上)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核心原则——立足民族与地域特色
--2.4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核心原则——立足民族与地域特色
-第二章(作业1)
-讨论题3
-2.5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文化内涵
-2.6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手工技艺
-2.7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传统图案装饰
-2.8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传统文字装饰
-2.9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数字化传播
-第二章 (作业2)
-讨论题4
-3.1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基于非遗传统技艺,改进工艺及扩展功能
--3.1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基于非遗传统技艺,改进工艺及扩展功能
--3.1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基于非遗传统技艺,改进工艺及扩展功能
-3.2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归纳典型,提炼传统图案与造型
--3.2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归纳典型,提炼传统图案与造型
--3.2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归纳典型,提炼传统图案与造型
-3.3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沿用传统题材,进行衍生品设计
--3.3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法——沿用传统题材,进行衍生品设计
-3.4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方法——提供材料包,引导手工体验
--3.4 (上)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方法——提供材料包,引导手工体验
--3.4 (下)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方法——提供材料包,引导手工体验
-3.5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定位
-第三章 (作业1)
-讨论题5
-3.6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静态叙事性情境
-3.7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中的动态叙事性情境
-3.8 非遗文化衍生品的形象创新过程分析
-3.9 用户体验:“独一性”需求
-3.10 用户体验:“可感性”需求
-第三章 (作业2)
-讨论题6
-4.1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发展对策
-4.2 非遗文化产品的文化营销
-4.3 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人才培养
-4.4 重视品牌建设与专利保护
-4.5 基于符号学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第四章 (作业1)
-讨论题7
-4.6 3D打印技术对非遗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影响
--4.6 (上)3D打印技术对非遗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影响
--4.6 (下)3D打印技术对非遗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影响
-4.7 设计策略——博物馆艺术衍生品设计
-4.8 设计案例——敦煌壁画衍生品设计的文化传播
-4.9 设计案例——楚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文化传播
--4.9 (上)设计案例——楚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文化传播
--4.9 (下)设计案例——楚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的文化传播
-第四章 (作业2)
-讨论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