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俄罗斯历史(二) >  第十四章: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俄罗斯政治生活 >  作业(十四) >  11.2. 土地改革与1932-1933年的饥荒

返回《俄罗斯历史(二)》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1.2. 土地改革与1932-1933年的饥荒在线视频

返回《俄罗斯历史(二)》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1.2. 土地改革与1932-1933年的饥荒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音乐]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1930年代初期苏联国家的土地改革。

为了建立大规模的谷物商品生产,

并使农民群众参与工业化,对农民进行了集体化。

集体农场建设的基础被认为是农业劳动组合,这是向公社的过渡生产形式。

1930年1月5日,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议,

决议涉及集体化的步伐以及旨在帮助国家集体农场建设的措施。

集体化已变得规模庞大。

1930年1月初,有20%的农户被列入集体农场,

到3月初,已超过50%。

家畜和生产资料社会化时期的舞弊引起了农民的普遍不满。

自1930年初以来,有两个半月的记录:发生了2000多次农民起义。

这就是1930年3月2日在《真理报》上刊登斯大林的文章“胜利冲昏头脑”的原因。

农民以本文为指导,就开始集体离开集体农场。

这是该党在年底提出了新的集体化标准的事实推动力。

1932年被宣布为全盘集体化的一年,

到了五年计划结束时,

集体农场内已有超过62%的农户(约1500万),

加速集体的化同时,进行了去富农化。

1930年1月30日,政治局批准了一项决议,

是关于在全盘集体化地区消除富农农场的措施的决议。

基于此决定,引入了三类富农。

第一类中,约有6万个家庭被迫迁离。

第二类中,大约有15万个家庭。

第三类中,富农定居在集体耕地以外的小村庄中。

富农的大部分财产被没收了。

在形式上,将人列为富农应该在农民村庄的集体决定的基础上进行,

但是在实践中,使农民移居、将农民列为富农类似于行政机构的暴力行为。

驱逐工作是由特别授权的地区执行委员会与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和地方贫农会一起进行的。

地方有一些没收财产的规范,被超额完成。

许多地区,去农富化的人数达到了人口的10-15%,而不是计划的3-5%。

去农富化人口被安置在管理员指挥下的小村庄,即所谓的劳动村。

1934年之前,他们被称为特殊定居者,

然后,他们被称为劳动移民。

从1944年起,他们被称为特殊移民。

驱逐富农的地区是北部地区、远东地区、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

特殊定居者的廉价劳动力被用于采伐木材、泥炭采购和采矿业。

1931年2月1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议,

为各地区执行委员会和苏联各共和国政府提供从全盘集体化地区驱逐富农的权利。

这为新的,更大规模的富农驱逐开了绿灯。

11年中,有超过350万人被驱逐出去。

到1930年代中期,特殊定居者的数量稳定在大约10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有94万人居住在劳动村。

全盘集体化和驱逐富农的措施是在大规模饥荒的背景下进行的,

那次饥荒席卷了粮食主产区:

乌克兰、高加索、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和西伯利亚南部地区。

粮食收购政策影响了饥饿的规模。

粮食收购计划是根据播种面积和平均年收获量计算的。

由于1931年建立了大型集体农场,播种面积增加了12.5%。

但是,这些数字被夸大了。

地方广泛使用虚假的指标。

尽管如此,粮食收购计划却增加了一倍以上,

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大约十五亿万磅。

1931年,干旱袭击了国家的五个产粮区,

但政府决定增加向国外的粮食输出。

如果说于或多或少良好的1930年时,大约4850万公担粮食被输出,

那么于粮食歉收的1931年时,将近5200万公担粮食

牲畜损失对饥荒规模也起到了负面影响。

在集体化的岁月里,农民损失了几乎一半的牲畜,

此外,在集体农场工作时,农民没有劳动的动力,

因为几乎所有收入都流向了国家的谷物收购、粮食收购和肉类收购。

此外,1930-1932年间,大约有700万身体最强壮的农民离开了粮区,

他们去了工业化建筑工地。

结果,饥荒席卷了至少3000万人居住的地区,

营养不良影响了几乎所有国家居民。

1932年初,国家领导人承认饥饿的存在,

为饥饿地区提供了援助,

向他们提供了种籽贷款,以确保春季播种,

在国外购买了良种的牲畜和谷物,

然而,统计数字表明国家人口减少了:

哈萨克斯坦人口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伏尔加河地区减少了23%,

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几乎减少了20.5%。

确切说出有多少人死于饥饿是不可能的。

死亡率统计数据不可靠。

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饥饿程度取决于特定地区的生产性质。

最多人饿死的地区,是生产更多东西的,

相应地因粮食收购而被没收更多粮食的地区。

现代的饥饿损失估计最大限额的幅度在600-1000万人之间。

1932年8月7日,在饥饿中,

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法令,

是关于保护国营��业、集体农场和合作社的财产以及加强社会主义财产的法令。

正如媒体所说,这个法令是斯大林对盗窃集体农庄财物的农民的反应,

涉及到大量农民。

到1933年1月初,仅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就有5.5万人被定罪。

其中超过2000人被判处死刑。

对其中约一千人进行了判决。

据苏联最高法院院长维诺库洛夫说,

其中大多数是农民,他们没有摆脱私有意识。

最严重的农业危机和供应中断导致农业政策发生变化,

在历史著作中通常将其称为“集体化新经济政策”。

这些改革通常包括1932-1933年苏联人民委员会和全联盟中央委员会的多项决议。

这些改革本来应该为以市场价格交易创造经济促进因素,

粮食收购和肉类收购有所减少,

取消了农民出售宅旁园地产品的贸易税,

此外,实行了谷物、土豆和肉类产品义务供应,

这个义务供应不应该超过每个农户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1935年2月,第二次集体农庄的突击工作者代表大会通过了大概的农业劳动组合宪章,

允许每个集体农庄成员拥有一个宅旁农户、

一定数量的牲畜、一定数量的家禽和兔子。

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土地政策的实质。

收购价格太低,无法支付农民的生产成本。

1931-1932年间,收购组织为一公担的黑麦支付了约4.5-6卢布,

为一公担的小麦支付了约7-8.5卢布,比成本低4-5倍。

然而,农业产品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于商业店铺。

一公斤黑麦面包的价格大约为2-3.5卢布,

一公斤小麦面包的价格为3.5-4卢布。

农业劳动组合的大概章程指定了按工作日分配集体农民的工资的剩余原则。

农民几乎得不到钱。

该计算是在将集体农场种植的产品强制交给国家后进行的。

收购价格仍然很低,国家体制实际上与余食征集制没有什么不同。

农业劳动组合不能质疑国家为他们建立的任务规模,

也不能质疑他们要义务交售的事实。

结果,农民几乎没剩下可以卖的东西。

1932年5月,国家允许集体农庄集市,但其目的是养活城市人口。

该集市靠农民的宅边园地供售而存在。

对集体农庄生产不感兴趣的农民

逐渐将集体农场的土地跟自己的园地连在一起,将集体农场的土地并入自己的园地。

1939年,为保护集体农庄土地免遭浪费,

开展了一项测量和划分集体农庄土地的运动,

这加剧了战前粮食危机。

农民从土地所有者变成了国家雇佣人员,

其被剥夺了处置其劳动产品的权利。

此外,农民的公民权利受到限制。

他们无法选择居住地和职业。

1932年,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法令实施了护照制度。

从那时开始,苏联所有年满16岁且居住在城市、工人居住点、苏维埃农场

或运输工作者等公民都必须获得护照。

但是农民没有得到护照。

此外,根据1933年3月17日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命令,

外出打短工的农民应该与愿意以特殊组织的方式雇用他们的企业签订合同。

他们不得不在村公所签署这个合同。

实际上,农民去城市打工的事取决于村公所所长或集体农庄主席。

但是,由于劳动力短缺,许多企业对农民缺乏适当的文件佯装不知。

俄罗斯历史(二)课程列表:

第八章:20世纪初的俄罗斯

-8.1. 尼古拉二世

-8.2. 俄罗斯在二十世纪前夕和二十世纪初的社会经济发展

-8.3. 19-20世纪初的社会政治形势

-8.4. 日俄海战(1904-1905)

-8.5. 1905-1907年的革命

-8.6. 政党活动的产生和开始

-8.7. 1906-1907年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生活

-8.8. 1907-1914年的俄罗斯:内政

-8.9. 1905-1914年的俄罗斯外交政策

-8.1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罗斯。第一部:作战战线

-8.1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罗斯。第二部: 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

-相关趣事与演示文稿

-作业(八)

第九章: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与国内战争

-9.1. 俄罗斯革命的前提

-9.2. 俄罗斯君主制的政体的倾覆

-9.3. 国家危机的崛起

-9.4. 临时政府被推翻

-9.5. 内战初期

-9.6. 内战最高峰

-9.7. 白匪军的金钱

-9.8. 战时共产主义

-9.9. 红军胜利的原因

-相关趣事与演示文稿

-作业(九)

第十章:新经济政策时的俄罗斯。1921-1929年

-10.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危机和向新经济政策的转移

-10.2.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

-10.3. 1922-1924年的货币改革

-10.4.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10.5. 1920年代的政治斗争

-相关趣事与演示文稿

-作业(十)

第十一章:30年代的俄罗斯

-11.1. 人口规模和社会结构

-11.2. 土地改革与1932-1933年的饥荒

-11.3. 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的供应危机

-11.4. 苏联转变为工业强国

-11.5. 1930年代末的劳动激励

-11.6. 1930年代的苏联外交政策

-11.7. 国家体制更迭:1936年宪法

-11.8. 1930年代苏联的政治镇压

-11.9. 1930年代苏联的文化和日常生活

-相关趣事与演示文稿

-作业(十一)

第十二章: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俄罗斯

-12.1. 伟大卫国战争的初期

-12.2. 战争的重大转折点:从莫斯科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12.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阶段:从库尔斯克到柏林

-12.4.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苏联经济和后方

-12.5. 意识形态与文化

-12.6. 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外交政策

-相关趣事与演示文稿

-作业(十二)

第十三章:20世纪下半期的苏联

-13.1. 冷战的开始

-13.2. 战后苏联发展的问题:1946-1953年

-13.3. 1953-1964年苏联的外交政策 :第一部

-13.4. 1953-1964年苏联的外交政策 :第二部

-13.5. 赫鲁晓夫十年期间苏联的改革:1953-1964年

-13.6. 1964-1985年的苏联外交政策

-13.7. 1965-1985年苏联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相关趣事与演示文稿

-作业(十三)

第十四章: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俄罗斯政治生活

-14.1. 苏联改革重组时代的国内政策

-14.2. 共和国联盟体制的危机和苏联解体

-14.3. 改革重组时期的外交政策

-14.4. 1990-1993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的政治发展

-14.5. 1994-2000年代的俄罗斯

-14.6. 1990年代的俄罗斯外交政策

-14.7. 21世纪俄罗斯的政治发展

-14.8. 21世纪的俄罗斯外交政策

-相关趣事与演示文稿

-作业(十四)

11.2. 土地改革与1932-1933年的饥荒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